我是一个六横人,偶尔还是挺以六横为荣的,六横岛走出了不少在政商两届混得风生水起的大人物,还有科学家、教育家,但好像唯独缺少知名的文艺界人士。六横岛好像从未出过艺术家,当然也可能是我孤陋寡闻,如果有的话欢迎大家留言指正。
六横岛一直给人一种“土豪”的印象,豪是因为企业家多,依靠天然的地理优势,经济产业这块确实做的不错。但你到岛上一看,又给人呈现出很土的感觉,主要是到达六横第一站的大岙码头客运站“功”不可没。
以上两张照片来自政府官网,就照片看看好像也还行。
但凡事就怕对比,我们来看一下普陀区另外几个小岛的客运站。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个最有名的,就是朱家尖蜈蚣峙码头的客运站建筑——小布达拉宫。
单就创意来说,我这个是全舟山最好的建筑。当年观音信仰从海陆两条路从印度传到中国,海陆先到福建,辗转普陀山成为观音道场。而陆路到西藏,没错,布达拉宫是藏传佛教的观音道场。布达拉宫就是梵语“Potalaka”的音译,而这个词另一个翻译就是“普陀洛迦”,也就是舟山的普陀山和洛迦山。
作为主要接驳普陀山的码头客运站,朱仁民老师居然想出“海上布达拉宫”的创意,我认为是天才之作。这一刻,从印度起源的观音信仰,走了几千年传入中国,忽然在海陆两路忽然有了呼应。
这里,再插一个段子。问:海上布达拉宫”的官方名称是什么?答:蜈蚣峙旅游配套设施二期。
要不普朱管委会正式取个名字吧。
然后,我们再来看一个比较新一点的客运站,位于沈家门半升洞的:
(以上照片来自微信好友:Sylvia)
(以上照片来自微信好友:包经理)
这个建筑从海上看过来更漂亮,上次参加“海葬”时路过,真的非常漂亮。可惜我手残,拍不出它的美。
看到这里,可能有朋友会说,你拿六横跟国家级风景区级别的比,有啥可比性?那我们再来看一个比六横还小的岛,虾峙的客运站。
(以上照片来自舟山本土设计师:王麒,我心目中目前舟山最好的空间设计师)
(以上照片来自微信好友:且坐吃茶)
跟虾峙相比,六横岛总还是可以吧?但两个小岛的客运站放在一起一对比,高下立判,关键是在审美。木心曾说:“没有审美力,是一种绝症,知识也救不了。”他说的大概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