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贵州的YSL教

文摘   2024-10-16 00:00   贵州  

YSL教自元代传入贵州,明代有所发展。到了清代雍正年间,哈元生征讨乌蒙土司(今云南昭通、鲁甸一带),因当地人口稀少,“改土归流”后便有一部分原住威宁的MSL迁往滇东北,“报领土地”。与此同时,哈元生军中又有一批来自河北、陕西等地的MSL,留住在威宁、兴义等地。自乾隆以来,由于商业的发展,在地处交通要道的贵阳、安顺、遵义等地,有一批来自陕西、宁夏、四川、河南的MSL在这些城市经商,进一步扩大了YSL教的传播。在咸同起义中,以回民为核心的“白旗军”遭到镇压,此后MSL分散各地,YSL教的传播就不局限于威宁及黔西南地区。
大抵在清代道光以前,无论是威宁或黔西南的YSL教,基本上都属于“格底目”教派,被称为“老古派”或“尊古派”,严格遵守YSL教旧规,坚持正统,反对标新立异,推行“教坊制”。这一教派长期在贵州传承,直到十八世纪初黔西南的MSL才改为信奉“哲赫令耶”教派,而威宁一带仍然继续信奉“格底目”教派,至于贵阳、安顺、遵义等地则两派兼而有之。
“哲赫令耶”意为“公开”“高扬”,是中国YSL教四大门宦之一,也是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一个门宦,其创始人马明心被称为“道祖太师”,因其高声朗诵赞扬穆圣功德而称“高念派”或“高赞派”,又因甘肃的官川为传教基地而称“官川门宦”。这一教派除坚持正统信仰之外,增加了对圣徒圣墓的信仰,特别是对教主虔诚的崇拜,为教殉身的“舍西德”思想在教义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信徒平时都戴“小帽”或“六牙帽”,形如阿拉伯式圆形屋顶,帽顶以六块三角形布表示坚持“六大信仰”,并在顶端用布条或马鬃、丝线编成小结表示“真主独一无二”,以绿、白、黑三色帽子表示不同的身份。在教仪上主张念经后吃饭,请阿訇至家念经时特别注重礼节,先念《GL经》,后念《满丹夜合》,并焚香祭奠MHMD、四大哈里发及大依玛目、哈乃裴。礼拜与其他教派不同,星期五的“主麻”只礼十拜,三十本《GL经》开完才能圆经。宗教组织与“格底目”完全不同,推行道堂、教区、教坊(QZ寺)三级管理制;教主高居于道堂,是门宦的精神领袖,掌握门宦事务的最高权力;教区由若干教坊组成,它是一个区域性的宗教机构,每一教区设一“乃依期”作为主教的代理人;教坊以清真寺为单位,由阿訇主持。
贵州普安一带与云南接壤,最先受到“哲赫令耶”派影响。在今盘县大河铺附近,有许多回族村寨,俗称“七屯五寨”,有MSL数千人。大河铺QZ寺的阿訇张凌翔在年轻时曾到甘肃学经,归来后在这一带传播“哲赫令耶”教派,并传播武术。咸丰六年(1856年),云南爆发了杜文秀及马德新、马如龙领导的回民起义,推动了“哲赫令耶”在贵州的传播与发展。咸丰八年(1858年),张凌翔、马河图在普安起义,声势浩大,在往后几年中,先后攻克普安、普安厅、兴义、新城、安南、贞丰、册亨、望谟等地,号为“白旗军”。并积极扩大哲赫令耶教派的影响,在义军占领的州县建立QZ寺,宣传哲赫令耶的主张,又在新城创办YSL教经学院,规定8-16岁的儿童必须到学院习经,培养了一大批哈里发,从而使哲赫令耶教派在黔西南取代了“格底目”教坊制。起义失败后,清军大肆屠杀,起义军首领之一金万照为了保全广大MSL的生命,甘愿受炮烙之刑,至今贵州哲赫令耶每逢农历十月十二日都要以“尔默”礼纪念他。在此之后,回民四处逃散,分住在新城潘家庄、鲁楚营、拉拿翁、红冲大寨和普安的青山、小屯、泥堡、红岩、楼下、猫田,还有一部分到达镇宁、安顺、安平及织金、黔西、毕节等地。同(治)光(绪)之际,哲赫令耶第七代教主马元章为了挽救教门衰落不振,采取了和平复教方针,走遍了13省,并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来到贵州,在新城设堂于鲁楚营的三家寨,以杨云鹤为“乃伊斯”,管理十二坊教务。继三家寨道堂建立后,哲赫令耶由隐蔽转为公开活动,在新城、安龙、普安、普安厅、镇宁、安平、贞丰修建了十二座QZ寺,并发展了回民经济。继后,在普安青山QZ寺开办经学堂,培养“哈里发”,哲赫令耶得到空前发展。
贵阳的情况有所不同,这里的回民多是清代由全国各地迁来的,有王、张、刘、白、保、杨等几姓,散居新旧二城,多以工匠和经商为主。为了适应宗教活动的需要,于雍正二年(1724年)在城区田井巷建立QZ寺,除进行礼拜及议事而外,还负责接待过往的MSL。虽然来源复杂,既有“格底目”教派,也有“哲赫令耶”门宦,但都能团结一致,互相尊重,和睦相处,两派均可被聘任为QZ寺阿訇。宣统三年(1911年),YSL教学者王宽等人倡导,在京师成立“中国回教促进会”,贵州亦成立支部,主要从事翻译《GL经》,刊行《穆光半月刊》,普及回民教育,举办慈善事业。
安顺为滇黔要津,商业繁盛,清代有一批MSL到此经商,大部分是由云南迁来。康熙间始在城内黉学坝修建QZ寺,至乾隆年间因哈元生率军驻扎安顺,随营将弁多系MSL,又有湖南马青云前来传教,于是YSL教在安顺兴盛一时,在太平桥另建新寺,以陕西人阿訇马胜宗为掌教。
QZ寺是MSL沐浴礼拜的场所,是阿訇讲经和培养宗教职业者的经堂,也是MSL婚丧嫁娶集会的地方,一般由礼拜堂、月楼和厢房三部分组成。贵州的QZ寺,最早建立的当推威宁的乌撒营QZ寺,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其次是万历年间建于威宁杨湾桥的QZ寺。清代建寺最多,如“格底目”派在威宁所建的城关QZ寺、启沙QZ寺、马家屯QZ寺、摆布戛QZ寺、凉水井QZ寺、下坝QZ寺和老院子QZ寺;“哲赫令耶”所建的安顺QZ寺、安平QZ寺、新城鲁楚营三家寨QZ寺等。杨湾桥QZ寺虽始建于明代,但被火焚毁,康熙三年(1664年)重建,建筑样式仿照宁夏固原县柳树湾QZ寺,该寺是回族落籍威宁的根据地之一,同时又是威宁、鲁甸MSL的祖籍地。安顺QZ寺始建于康熙年间,乾隆七年(1742年),湖南回族老人马天云带来《GL经》三十册在安顺传播,并向河南、宁夏、湖南、云南等地MSL募捐,遂将寺迁建于太平桥,“寺临河畔,桥通街衢”,大殿为绿色圆宝顶,悬挂有“寺守良规”和“教中昆合”两块匾额,是黔中著名的QZ寺。贵阳QZ寺又有所不同,贵阳QZ寺为雍正二年(1724年)建造,道光十七年(1837年)重修,临街有一牌楼型大门,两侧刻有“清净中孚洹乐同人而集福”“真诚无妄咸歌大有以延庥”的对联,礼拜堂为砖木结构宫殿式建筑,门上悬有“清虚真宰”“圣德源流”“正本清源”横匾,殿内有阿拉伯文匾额。鲁楚营三家寨QZ寺,为清代光绪十六年(1890年)哲赫令耶第七代教主马元章建,人称“道堂”,初建时仅有三间瓦房,后杨云鹤为“乃依斯”,提倡勤农商,财力日盛,乃扩建为一个包括姑祖花园和两组四合大院的建筑群,是哲赫令耶贵州教区所在地
经堂教育在QZ寺内进行,由阿訇招收若干学员,称为“海里发”或“满拉”。教师一般为坊上阿訇,必须正式“穿衣挂幛”的人才能担任。学员可跟一位阿訇学经,也可同时从几个阿訇授业,直到阿訇为之举行“穿衣挂幛”仪式,方可得受聘为阿訇的资格。贵州回民的经济力量薄弱,能开学讲经的阿訇不多,因而经堂教育不发达,只能培养初级学员。课程分为两类,一类是学阿拉伯文,另一类是学《GL经》及宗教常识课本《圣训》《杂学》,通过三四年时间,培养一批适应宗教生活的MSL。如果需要进一步深造,便负籍陕西、甘肃、宁夏,但多数是到云南昆明、沙甸、通海、蒙化、玉溪、昭通、鲁甸受学。清末,杨云鹤、金品高对经堂教育实行改革,提倡“中阿并举,经书两全”,在教授波斯文、阿拉伯文及YSL经书的同时,又聘请通晓汉文的儒生讲授儒家经典,使学生能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经堂教育推动了YSL教的传播与发展,但因纯属宗教性质,知识面比较狭窄。

【选自《贵州通史》第三卷,何仁仲主编,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地域历史文化
地域历史文化资料刊录摘选和学习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