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贵州的天主教
文摘
2024-10-17 00:00
贵州
天主教传入贵州,是在永历政权时期。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法国传教士巴吕任日本东京代办,兼管贵州教务。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教皇亚历山大八世将中国传教区划为南京教区和京师教区,贵州属南京教区,并成立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自此以后,贵州基本上属于法国的传教范围。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罗马教廷在中国增加了一些代牧区,其中即有贵州代牧区,三年后以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都嘉禄为贵州首任代牧,住在广州。此后,曾派法国遣使会传教士秘密进入贵州,但因清廷禁教,只好委托四川法国传教士穆肋勒兼管,一度在务川、思南等地进行传教活动,教权逐渐由广东转移到四川。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法国传教士梅耶来贵州传教,又派女教徒罗保纳到贵阳,派教徒蒋茗翰到遵义,但因禁教甚严,西方传教士很难在贵州立足。直到嘉庆七年(1802年),四川宗座代牧、法国传教士杜弗来将贵州教区分为两个分区,黔东分区由中国神父蒋茗翰管理,黔西分区由中国神父骆玛弟管理,教徒猛增至千人以上。鸦片战争以后,各列强在中国取得了传教权,以不平等条约迫使清廷取消“教禁”,采取“保教”政策,从此天主教的活动由秘密转为公开。法国传教士根据《黄埔条约》《天津条约》《BJ条约》中自由传教和保护教堂的规定,凌驾于官府之上,以战胜者的姿态在贵州进行传教。道光二十六年,罗马教皇将贵州升为独立的教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派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白斯德望入贵州为第一任主教,继后以胡缚理任贵州教区主教,并在贵州各地修建天主堂、修道院、医院及学校。法国传教士依仗不平等条约,拿着清廷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签发的“传教士护照”,干预地方行政,欺压百姓,耀武扬威,终于激起了贵州人民的反抗,爆发了青岩、开阳、遵义等十多次教案。由于清廷屈服于帝国主义的压力,反洋教运动失败。在此以后,天主教在贵州又有进一步发展,外国传教士与官府勾结起来,甚至举荐地方官员。在咸同起义时期,外国传教士大都站在官府一边,积极参与镇压人民的活动。例如:在贵阳城郊的六冲关,法国修建起堡垒式修院,制造枪炮,并接纳地方官员在此避难。当黔西南回民起义正盛之时,云贵总督劳崇光与贵州主教胡缚理密谋,胡缚理以传教士身份对回民起义进行欺骗诱降,对起义军进行分化瓦解。事后,清廷赐胡缚理红顶子一袭,并将兴义书院赠赐天主教建天主堂和孤儿院。天主教在贵州的传播与发展,急需培养出一批本地神职人员,因而建立修道院和女修院就势在必行。贵州办教之初,修士都送到国外培养,先是送暹逻首都的“巴黎外方传教会总修院”,贵州教区开办后又送“巴黎外方传教会槟榔屿总修院”,但这种办法毕竟只能培养极少数中国神职人员,远不敷用。道光三十年(1850年),主教白斯德望召集在贵州的法国传教士商议,决定创立修院,就地培养。修院分三级,初级为小修院,中级为中修院,高级为大修院,其学制分别为三年、六年和七年。咸丰三年(1853年),主教胡缚理在贵阳的北天主堂创办第一所小修院,胡缚理任院长,有六名小修生。因官府查禁甚严,两年后迁往六冲关。同治九年(1870年)又在北天主堂再建小修院,有小修生二十余名,由北堂易德谦兼管,命名“圣若瑟小修院”,一年多即取消。光绪十二年(1886年),法国传教士叶临受又建“圣斯德望预修院”,有小修生三十人,相沿十年之久。光绪三十年(1904年),聂瑞祥恢复小修院及幼堂,改名“护守天神预修院”,或称“天使小修院”。胡缚理建立的小修院迁往六冲关后,得到罗马传教部、巴黎外方传教会、美国伯多禄善会等捐款,扩大规模,改为“圣保禄中修院”,修生人院后便与家庭及社会断绝往来,学习拉丁文、法文及《圣经》。此后不久,胡缚理又在贵阳城郊青岩姚家关创办“圣伯多禄大修院”,以法国传教士白伯多禄为院长,有大修生十余人,后因青岩教案被毁,于是与六冲关的中修院合并,形成一个小修、中修、大修结合的修院,实行十六年一贯制。大修院的课程主要是经院哲学、神学、圣经、教会史及部分自然科学,毕业后可充任神父。天主教实行女教徒修道制度,将发誓“贞洁”“听命”“神贫”的贞女送入修院。咸丰年间,童文献任贵州主教,根据中国“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教,创办了一所“圣心女修院”,院址在北天主堂侧,接纳十六七岁的修女。除了修院和女修院而外,天主教又办传教学堂,培养本地的传教人员。贵州的传教学堂始于光绪末年,设址于北天主堂,学制三年,招收16-30岁的学员,课程以教义和经言为主,教义分内功、外功两项,内功为古今圣经、要理问答等,外功有教会辩护学、圣教理证、邪正理考、圣教明征、会客初言等,文化课有古文、作文及“五音”(即用法文字母拼写汉语),目的是便于在民众中传教,又能同外国传教士交往。这所学校,后来改名为“敦化学校”。天主教传教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举办社会慈善事业,通过治病、抚孤来取得群众信任,并争取教徒。天主教内有一个专门收养孤儿、医治疾病的工作机构,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在贵州教区设立天神会,以拯救教外小孩灵魂和教育教友及子女学教义为目的,经费由法国天神会总会提供,最高时每年达25000法郎,用于办医院和孤儿院。贵州教区开设之初,创办了贵阳、定番(今惠水)、都匀、镇远四个医馆,以后陆续增至五十八处,遍及贵阳、清镇、平坝、安顺、镇宁、兴义、贞丰、定番、紫云、龙里、郎岱、遵义、仁怀、桐梓、正安、平越(今福泉)、都匀、镇远、石阡、德江、龙泉(今凤岗)及大定(今大方)等地,著名的如贵阳的圣若瑟医院、露德医院等。孤儿院始于咸丰四年(1851年),收养被遗弃的小孩23人,三年后在贵阳创立了两所孤儿院,此后,在安顺、遵义、桐梓、镇宁、兴义等地先后建起了十所孤儿院,收孤儿千名以上,以贵阳北堂的圣若瑟孤儿院最为著名。咸同起义时期,官府将贵阳的育婴堂及幼堂交天主教管理,共有幼婴三百多名,更名“圣尼各老孤儿院”,门前立有“这里养活肉身和灵魂”的牌子。送入孤儿院的孤儿,需由亲友或邻里写“送字”方可接收,并注明:“自送之后,亲属人等不得异言,如有风寒暑湿,各听天命,恐口无凭,特立送字为据”。传教士们本着“只救灵魂,不救肉身”的宗旨,让孩子们过着艰苦生活,清早起床即念经,然后从事各种繁重劳动,如果诵经不熟或劳动不勤要遭重惩,而且每日必须背诵“啊,天主,你是孤儿之父”之类经文。收容孤儿,在外国传教士看来,是一项很重要的事,不但可将这些孤儿培养成虔诚的天主教徒,而且可以博得社会的好感和官府的支持,使人心归向天主。清代,在贵州建立的天主教堂很多,著名的有贵阳北天主堂、南天主堂、六冲关圣母山、遵义天主堂等。贵阳北天主堂早在嘉庆三年(1798年)便开始有了活动,当时法国传教士梅耶派女传教士罗宋氏(保纳)来开教,即在此传教。继后,在贵阳教会会长胡世禄的倡议下,由信徒捐银修建经堂一所。贵阳教区成立,主教白斯德望便大肆扩建,耗银七百两,建成一座长17米、宽11米的教堂。同治十三年(1874年),再扩大规模,建成长40米、宽18米中西合壁式样的教堂,正面有高大牌坊,堂内有三个穹窿构成的顶,教堂后有五层中国阁楼式的钟楼,楼上有直径丈余的巨钟,成为全省最大的天主教堂。贵阳南天主堂又称圣类斯堂,是贵州天主教历任“外事司铎”的驻堂。这里原是贵州提督田兴恕的官邸,青岩教案后,在法国公使的逼迫下“御赐”给贵州天主教会,改建为一座中西合壁的教堂,以“圣类斯”命名的用意,是为了纪念指挥第七次十字军东征的法国国王类斯,表示他们在处理贵州教案上取得的胜利。天主教在六冲关建立修院以后,便将观音山买下,于洞中秘藏圣母铜像,于是改为“圣母山”。同治十三年(1874年),主教李万美着手在山上建造圣母堂,命名为“吾乐之缘圣母堂”,其后募得巨额捐款,遂修建成一个庞大的建筑群,每年9月8日圣母诞瞻礼节,全省各地及邻省教徒来此瞻礼。遵义天主堂在老城杨柳街,同治六年(1867年)兴建,富丽堂皇,遵义教案发生后被毁,后教会用中国赔款重修,但以后教案又起,被群众捣毁,又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以中国赔款银三十万两重修,占地面积1.35万平方米,房屋为中国式空斗墙、罗马式伞形屋顶,雕梁画栋,十分壮观。天主教在贵州的传播,是伴随着帝国主义势力侵入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而获得发展的,因而在传教的过程中,演变为一系列的教案风波,对贵州的政治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由于法国在安南(今越南)建立起侵略中国的基地,西南各省成了它的势力范围,所以贵州的天主教实际上是在法国外方传教会的控制之下,从最早踏上贵州土地的法国传教士顾尔克开始,到历届贵州教区主教白斯德望、童文献、胡缚理、李万美、易德谦等都是法国传教士,经费由法国控制,并从在清朝勒索的赔款中开支。天主教在贵州盛行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贵州贫穷落后,社会矛盾复杂,广大人民在苦难中渴望有新的“救世主”,而且人为宗教势力在贵州还比较薄弱,有相当广阔的空间,于是法国天主教便乘虚而入。外国传教士利用传教之机,搜集资料,测绘地图,传递情报,参与镇压起义,为帝国主义侵略服务。天主教在传播过程中,也带来了西方的文化。譬如:教授拉丁文和法文,传授数学、格物(物理、化学)、博物(动植物及矿物知识),引进西医、西药,开始气象观察、地图测绘、编写《贵州植物谱》等。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传统思想受到很大冲击。
【选自《贵州通史》第三卷,何仁仲主编,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