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父母的担忧是对孩子的诅咒

文摘   2024-10-19 23:27   江苏  


1

为什么说父母的担忧对孩子是一种诅咒。

因为担忧也是一种心理暗示,我们越是担心的事,越容易变现。

因为担忧会让我们变得焦虑、敏感和脆弱,我们观察、评判和应对,孩子的行为就会按我们担心出现问题的那个模式去思考和行动。

而孩子们会通过父母的态度和评价去认识自己,并对父母的言行做出反馈。

这样,我们眼中的孩子就自然就出现了我们担心的问题,又会进一步让我们确认:

你看,我早知道孩子会这样,结果真的这样了,我担心的对吧!

其实,正是我们自己的自我设计、自我求证、自我建构,把一个原本孩子身上不存在的问题给催化出来了。


2

人生的磨难是很多的,所以我们不可对于每一件轻微的伤害都过于敏感。在生活磨难面前,精神上的坚强和无动于衷是我们抵抗罪恶和人生意外的最好武器。——约翰·洛克


3

不害怕不是勇气,它是某种脑损伤;勇气是尽管你感觉害怕,但仍能迎难而上;尽管你感觉痛苦 ,但仍能直接面对。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会发现战胜恐惧不仅使你变得强大,而且还让你向成熟迈进了一大步 。


4

一个静心者就是喝一杯茶,他也享受每一口茶,就像他找到了一座宝藏。他品尝一切——玫瑰的秀丽,风中的鸟儿,空中的浮云,繁星密布的夜晚。存在充满了辉煌,所以一个静心者——因为他是宁静的、敞开的、活在当下——他把一切都享受到极至。——奥修


5

不少精力充沛、做事毫不倦怠的人,基本有两个特点:

一方面是身体上的优势。平时锻炼身体,作息健康,饮食也注意,没什么掣肘的坏习惯。

另一方面是非常善于自我赋能。能走出低谷,能主动行动,能忍受做长期看不见效果的事,很少有习得性无助的时候。

这种自我赋能能力可能来自于后天积累的成就,就是后天拼出来的。

也可能来自孩童时期建立起来的自信,这种自信往往就是从父母积极的回应里得到的,一个肯定,一个赞美,一个失落时候的安慰,都起到一砖一瓦的作用。

现实中大部分人都没有能力给孩子留下多少财产,也没有能力授人以渔,但是给孩子们点积极的回应还是不难的,意义同样非常大。



6

以前觉得生命力旺盛的人每天跑步、运动、自律,嗓门洪亮面色闪光。如今觉得这年头,还活着,还分享,还袒露心声,还说实话,就是生命里极端旺盛了。


7

其实最累的状态就是持续犹豫。人在举棋不定的时候会感到无比的疲惫,只要去行动就能得到解放。放手去做结果未必很坏,但持续犹豫一定会带来巨大的痛苦。


8

很多人认为“做自己”是个没用的建议,是因为你必须做出主动的选择,而不是被动地等着自己出现。

· 你得穿上十年前流行乐队的T恤,因为你喜欢他们。

· 你得按照自己觉得可爱或舒服的样式做发型,哪怕那是“九十年代风”。

· 如果朋友说你喜欢的食物很难吃,你也要敢于表示不同意。

· 你要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即便并不擅长,也无需觉得必须变得很厉害,才有资格告诉别人这是你的爱好。

· 你不需要告诉你不喜欢的人你讨厌他们,但也不必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他们身上。

· 你得重新看一遍那些让你怀念的儿童节目,哪怕你已经三十几岁了。



【往期回顾】

【随笔】漫步秋色

【随笔】生日撞上国庆

【别处】虚惊一场

【别处】蓝色清真寺





老梅的碎碎念
凡尘中行走的女子,爱恋万物中的平凡与神奇。生命是一场美丽旅行。何不将生活中的碎碎念化作灵秀文字。嵌于生命中与你同享。待她垂垂老矣,我们一起的云淡风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