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学上有种侵入式自我折磨的心理现象叫“反刍思维”。
指一个人经历了某种痛苦或伤害后,大脑不受控制地进行反复、被动地思考,甚至从点到面,从一件事想到一桩桩,最终被愤恨,生气,悲痛的情绪腐蚀,掉进更痛苦的深渊。
讲真,反刍思想是很折磨人的,哪怕你经受了巨大的痛苦,也请你停止咀嚼、琢磨、复盘这件事。
要走出去,要向前看,要去到更大的世界中稀释掉自己的痛苦。
有些人会有一个执念,就是想让某个人对自己满意。
比如父母、伴侣、导师或某个亲戚朋友。
但是你必须明白,有些人是永远不可能满意的,因为对方永远是自我中心的。无论你对他多好,给他多少钱,甚至因为他死了,他一样会对你不满。
一个中年女人如果为自己的年龄而自卑,说明她本质上还是在迎合男权社会的世界观和审美观。——刘瑜
请不要强迫孩子和有情感施虐倾向的家庭成员保持关系。这并不是在教孩子“家人最重要”,而是在教孩子对施虐者也要予以无条件的爱,也就是不论被怎么对待,都必须无件的爱他们。这种想法会伤害孩子。
——slimarella
一个民族和一个时代的质量往往取决于这个民族和这个时代的审美愿望、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奈保尔
08
我讨厌距离、阴影、痛苦、下雨。我想要明亮的日子,和你一起,靠着大海和沙滩,我想要奇幻的天空,我喜爱的国度,但是要和你在一起,和你在一起……我想要肉体、温度、石头、光滑的水,所有我们可以触摸的东西。我恨做梦,我恨等待……可是我在等你,身无片甲,赤手空拳。——加缪
就比如你在上海,半夜一点钟还可以点个烧烤外卖,会有外卖员给你送到家里。但在欧美国家或日本,可能就很少有人愿意赚这个半夜一点的钱。换句话说,在上海可以“用钱购买到最好服务”的背后,是因为服务提供者的贫穷,因为他们要赚钱。
这里面揭示的一个残酷真相则是:富人最大的资产并不是钱,而是穷人。穷人才是富人最大的资产。所以,富人要想购买最好的服务来维持最好的生活,最重要的并不是要赚足够多的钱,而是要维持足够多的穷人。——蝉艺映画
要被唐香玉这段笑疯了。
“家里从小就给我预设了一个婆家。”
“所以我从小就觉得,婆家好像不是啥好地方。”
“我从幼儿园就开始恐婚了。”
“你跟我说狼来了我一点儿都不害怕,你要是说婆婆来了,那我就算从学校逃学,也得回家叠被子。”
笑完又觉得很荒诞,讽刺意味拉满,哪里来的“婆家”,有几个家是婆婆真能做主的,可怕的从来不是“婆婆”而是婚姻,是将通常并不具备话语权的婆婆推出来充当打手的婚姻。
很多女孩子从小就这样被家长和外界恫吓,相信着一种不存在的谎言与恐惧,无形中被迫与另一种身份的女性做了分割,长大了她们反应过来了,以尽量轻松的语气说着内心最真实的痛苦,背后其实是一个恐怖片。
据说人际关系里有个「1:7:2」法则,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总有 10% 的人讨厌你,20% 的人喜欢你,70% 的人对你无感。
所以别费尽心力去让那 10% 理解你,这会耗掉你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好好珍惜那些接纳本来的你的 20% 吧。——Tamago
我们花钱买东西和旅行是为了让自己心情好,让你心情不好的人就等于从你的钱包里掏钱。——hare
人总是对最亲密的人最残忍,太近的距离会制造一种错觉,仿佛我们理所当然有权要求对方为我们做任何事,而无须考虑对方的心情、感受与需求。——陈果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