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梁

文化   2024-04-16 18:44   湖南  

文/奉正平

     小时候的幸福很简单:一是盼望早点过年,爸妈给我做身新衣服穿;二是期待四邻八舍哪户人家修新屋上梁,好去抢几个糍粑饱饱囗福。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一部分人开始富起来了,翻修新屋择吉上梁就成了当时的时尚。
       修屋上梁也是有很多讲究的。

      首先是选树。半夜三更,鸡叫头遍,主人家就带着木工师傳,来到事先选好的树木前,噼噼啪啪放一通鞭炮,然后几人偷偷地把梁树砍运回来。据说这样做的目的是怕在砍运过程中碰到陌生人,对主人不吉利。
      其次是对树木进行修葺和包装。天刚蒙蒙亮,木工师傳就把砍来的树刨光打平,用红布缠住树木两头,然后用铜钱钉住。主人捉来一只大雄鸡,师傅提着鸡,口中念念有词:此鸡此鸡,此鸡不是非凡鸡,头戴金冠身报羽毛衣,鲁班弟子应杀之鸡。念完之后,手起刀落,鸡血喷涌而出,师傳绕树一圈,把鸡肉滴落在树上,意喻镇煞。 

      然后就是择时上梁。吉时一到,又是一通鞭炮。几个力气大的人合力把梁树拉上屋顶,师傅端坐梁树上吃菜喝酒。过了一会儿,主梁师傅拿出一对果盘大小的糍粑,大声唱到:“一对糍粑白玉色,主公扯起龙袍接。”往下一扔,主人扯起早准备好的袋子,稳稳当当地接住了糍粑。接着就是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

       看到白花花的糍粑,人们馋的直流口水。大家伸长脖子,你推我搡,都在享受着抢糍粑的美好时刻。即使糍粑落在头上,打得脑袋嗡嗡作响,大家也忘了暂时的疼,一想到香喷喷的糍粑,大家只恨自己少了只手。我偶尔也抢到了几个粑,但舍不得吃,偷偷藏起来,要等到过节时才舍得拿出来吃。
      农村上梁也是有很多忌讳的。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主人家在上梁时,旁人是不能说不吉利的话的。有个主人家修屋上梁时,和他家有点宿怨的农妇指桑骂槐:“天杀的,剁脑壳的,我又丢了鸡,又丢了南瓜,不知是哪个不要脸的偷了。”主梁师傳见此情景,打趣她说:“这个嫂嫂,你先莫骂人,拿几个糍粑去吃。”
      农妇嗤之以鼻:“切,他家的糍粑就是用汽车运,我也不会吃。”
      主梁师傅乐了:“嫂嫂,借你的吉言,就照你的话转,吉时已到,上梁。”
      农村上梁有时也乐极生悲。有家主人上梁,梁树没安稳,师傅正要丢糍粑时,梁树就像风筝断了线,连人带树一起往下掉。掉下的梁树正好打在主人家的脖子上,虽然人无大碍,但从此以后,这户主人只能歪着脖子走路了。
      现在人富裕了,高楼大厦林立。修屋上梁的风俗恐怕早已尘封在人们的记忆里。

红楼一痴
纯文学创作。红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