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马美食作家第一人:林金城

文摘   2024-07-21 11:07   新加坡  

 

十年修成林金城

 

何华


(写在前面:以下文章写于201512月。常有人问我新马写美食文章谁最好,我毫不犹豫问答:林金城。遗憾,20169月,林金城突发脑溢血,没了知觉。前几年听说,略有好转。好转到什么程度不知。

2017年,张大春来新加坡,作协的朋友约聚餐,饭桌上,张大春提到他们几位文友包括詹宏志等到马来西亚,林金城带他们觅食。他们走后不久,林金城就突发脑溢血。)

 

每到榴梿季节,我们一帮朋友就会聚上几次,大家一边吃,一边感叹天底下怎么会有如此“臭美”的水果。我们也会聊到有关榴梿的文章,这篇那篇说了一圈,我们一致认为林金城写的《榴梿送饭》最好,文中那个穿唐衫孖仔装的外婆形象跃然纸上。一种水果和一个人物在这篇短文里,得到了有机的融合,甚至化二为一。

新马两地写美食文章的人,不计其数,读来读去,我还是觉得林金城写得最有味。他2005年正式在报刊开设美食专栏,说起来也就十年光景,不算长,却修成正果,赢得好口碑,不仅在新马,在港台和中国大陆也引起了关注。中港台游客去马来西亚寻味,都会带上一本林金城的书。今年大众书局主办的书展请来林金城,2015127日晚在新达城做演讲,本地“金粉”不可错失良机。

前些年,我搬来移去,居无定所,一到周末就“意乱情迷”,迷乱的时候常往大马跑,走走吃吃聊以慰藉。林金城的书是我行囊里的寻宝图,他提到的摊位和餐室,就成了我瞄准的目标,但若只把它们设定在“美食指南”的狭义范畴,那就小瞧他了。除了实用性,林金城的美食文字,还不乏有趣的掌故、味道的演变、童年的记忆、家族的故事等等,尤其是处处散发出来的南洋风情与风味,这些才是他文章的魅力所在!譬如:他写茶,写的是六堡茶与霹雳州锡矿工人的故事。

林金城在《知食份子》第二集里写了十来种客家茶果(据他考证是茶果,不是茶粿),具体说就是各种粄:鸟仔粄、笋粄、红白喜粄、钵仔粄、萝卜粄、三角菜粄、粗叶粄、艾粄等等,让我大开眼界。萝卜粄现在多以沙葛取代萝卜,我在居銮的“雪园”(注:雪园已经关闭)吃过沙葛粄,雪园的各种传统手工茶果美味之极,每次去居銮,必定到此饱食。林金城从小看到这些五颜六色的茶果,立志长大要当卖茶果的小贩,足见他具有美食的“慧根”,为日后成为美食家埋下伏笔。南洋菜肴和糕点,色彩绚丽,最能呼应南洋的世俗文化特点,视觉上南洋的花草、建筑、衣着,总给人浓艳之感。我十八年前刚到新加坡,惊艳于食物的丰富色彩,尤其是调料和糕点,简直让人眼花缭乱。

粄,这个字我也是到了南洋之后才见到的,还有“糜”字当粥使用,“炊”就是蒸,这些对我来说,都是文字上的陌生与惊喜。南洋的蔬菜像番薯叶、马尼菜、甘蔗花,于我也是新鲜体验,尤其是马尼菜(树仔菜)更是少见。林金城在《马尼菜炒蛋》一文里提到,这道菜是东马古晋的特色菜,可惜我七八年前去古晋,不知这菜,未能一尝。不过,我知道客家擂茶是少不了马尼菜的,十多年前第一次吃擂茶是在王润华老师家,那天王老师请柳存仁、袁行霈等人,我叨陪末座。十几道切碎的蔬菜(包括马尼菜)、去衣花生米、豆干丁、萝卜干末,分别装碗,摊成一大桌,蔚为大观,印象深刻极了。

最近才知道林先生也是诗人,想必早年也是文艺青年,不过他写诗没写出什么大名堂。他写诗下的功夫当然没有白费,都为近十年来的美食专栏作了潜在铺垫,难怪他比别人写得有格调,他的“诗心”帮了大忙。美食文字写不好就成了忽悠人的店家广告,林金城不然,在柴米油盐背后站着一个诗人。


写于201512

 

 

 

 


在南洋
何华,作者,出版《在南洋》《南洋艺事》《南洋滋味》《老春水》《一瓢饮》《〈台北人〉总也不老》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