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DA发布的《越南:餐饮服务-酒店餐厅机构年报》报告显示,2023年越南餐饮行业收入达269亿美元,同比增长14.7%,健康食品、融合菜系及电商配送成为行业新亮点。
越南餐饮服务行业概况
行业增长:2023年,越南餐饮服务行业总收入达到269亿美元,同比增长14.7%,接近疫情前水平。2024年前10个月,行业收入增长12.5%,达到241亿美元,显示出强劲的复苏态势。
行业挑战:尽管增长显著,全球经济放缓、高通胀和运营成本上升给行业带来了压力。2024年上半年,约30,000家餐饮企业关闭,全国食品饮料营业场所总数减少3.9%,仅剩304,700家。
越南经济与消费者趋势
经济状况:2023年,越南GDP增长5%,虽然低于2022年的8%,但仍是东盟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高通胀和出口疲软是主要挑战。
消费者信心:2024年《东盟消费者信心研究》显示,70%的越南消费者对未来经济前景表示乐观;77%的消费者认为2024年财务状况与2023年持平或更好,63%预计2025年将进一步改善。
消费偏好:越南消费者倾向于提升生活质量,42%的消费者增加了在高端餐饮、旅游和娱乐上的支出,显著高于东盟平均水平的35%。健康意识的增强也推动了健康食品和有机食品的需求。
越南餐饮服务行业主要趋势
市场动态
越南餐饮服务市场竞争激烈,新进入者和退出者频繁。以中国企业为例,越来越多的中资餐饮品牌通过本地化调整进入市场,如融合中越口味的火锅、茶饮和中餐快餐品牌。
中国投资者还加大了对越南食品零售的布局,例如通过零售巨头和电商平台提供中国进口食品。
健康与融合餐饮
越南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快速增长,催生更多有机、低糖和植物基产品进入市场。中资企业敏锐地抓住这一趋势,在越南推出标注清晰营养信息的产品,如健康饮品和功能性食品。
融合菜系(如中越融合餐)受欢迎,吸引了当地居民和国际游客。
在线食品配送与电商
越南在线食品配送市场在2023年增长30%,消费额达14亿美元,为东南亚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企业如阿里巴巴旗下的Lazada平台正在与越南本地外卖平台合作,推动在线食品销售。
中国食品出口在越南市场表现
越南的进口概况
2023年,越南消费者导向型农产品总进口额为139亿美元,其中中国以27%的市场份额位居首位。
中国出口到越南的主要食品包括新鲜蔬菜(如大蒜、洋葱、白菜)、海鲜(如冷冻鱼类和虾)、茶叶以及水果(如荔枝、龙眼和柚子)。这些产品在越南市场表现出色,尤其是在价格敏感的消费者群体中。
以水果为例,2023年中国出口的龙眼和荔枝占越南总进口量的40%以上,凭借高性价比和本地适应性赢得了消费者青睐。
中国食品的优势与挑战
优势:地理位置毗邻,运输成本低;产品价格实惠;中越两国签订了多项贸易协定,降低了关税壁垒。
挑战:部分中国产品被认为缺乏高端定位,难以吸引越南中高收入消费者。与此同时,冷链物流设施不足限制了新鲜农产品的扩展。
越南餐饮服务行业市场准入策略
进入市场的建议
合作模式:对于中国企业,与本地进口商和分销商合作仍是进入市场的主要渠道。例如,中国的茶饮品牌通过与越南本地加盟商合作快速开设门店。
分销结构:进口食品多通过批发商进入越南的餐厅和零售店,中国企业还可利用电商渠道直接面向消费者。
关键注意点
越南消费者对食品价格敏感,中国企业需确保产品具备竞争力的价格,同时结合本地市场需求调整产品包装与口味。
投资冷链物流设施是中国企业在越南扩展市场的关键,尤其是在三线及以下城市。
投资机会与市场前景
市场潜力
越南年轻人口接近1亿,对新食品体验兴趣浓厚。政府预计2024年全年国际游客数量将达1,800万,与疫情前持平。
中资企业可重点关注旅游业复苏带来的高端餐饮需求,进一步开发面向中高端消费群体的产品线。
热门产品
健康食品市场表现亮眼,如有机茶叶、低糖饮品和植物基肉类。2023年,中国在这些领域的出口额同比增长超过15%。
中越融合菜系、新鲜水果(如荔枝、龙眼)和价格实惠的冷冻海鲜产品仍是主流需求。
面临的挑战
物流和冷链不足
虽然中国产品在价格和运输距离上占优势,但越南冷链设施的不足限制了生鲜和冷冻食品的进一步扩展。
竞争压力
中国出口产品需要面对来自越南本地企业和其他国家进口产品的竞争。例如,越南本土生产的热带水果和高品质的澳大利亚乳制品对市场份额形成威胁。
品牌与质量定位
部分中国产品在越南消费者心中仍定位为低端,未来需通过营销提升品牌形象,增强高端市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