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踝关节是人体重要的承重关节,也是维持人体稳定性和保证日常生理活动的主要关节,早期正确诊断踝关节疾病对于避免后续并发症非常重要。相较于X线片及CT,MRI检查的组织分辨率更高,且能够结合多序列、多参数成像技术,目前已成为对患者管理有重要意义的诊断程序。规范化开展踝关节MRI扫描,了解踝关节相关疾病的影像学特点,对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意义。踝关节解剖结构复杂,优化MRI检查方案和正确评估诊断目前仍具有挑战。为推动踝关节MRI检查的规范化应用,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骨关节学组组织专家,参阅国内外最新指南、文献并反复讨论,针对临床问题和诊断挑战起草了本专家共识,提供踝关节MRI检查的适应证、成像技术的说明,并对常见踝关节疾病的影像分析要点及诊断报告规范等方面进行规范。
检查适应证
美国放射学会推荐将踝关节X线片作为评估急性和慢性踝关节症状的首选推荐影像学检查方式 [ 1 , 2 ] ,但MRI在评估踝关节韧带损伤及软组织病变方面仍然是不可替代的,常用于明确或排除踝关节症状的伴随病变,并影响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 [ 3 ] 。踝关节MRI可用于评估骨质异常、骨软骨病变、韧带及肌腱损伤、足底筋膜异常、肿瘤性病变或感染、其他检查难以明确的疼痛/肿胀以及术后评估。并非所有伴有踝关节症状患者都需要影像学检查,但如果患者出现非特异性症状或体征,并且需要排除其他病变,或初始治疗不成功且正在考虑手术治疗,MRI检查至关重要 [ 4 ] 。
多数有踝关节症状的患者通常无须进行增强扫描,但当考虑诊断感染、滑膜炎及肿瘤等相关病变时,可行增强扫描。当常规踝关节MRI不能明确诊断时,可进行关节造影检查 [ 5 ] ,踝关节造影的主要适应证包括韧带损伤、撞击综合征、骨软骨病变、关节游离体、关节粘连等。
MRI扫描技术规范
1.线圈与体位:由于踝关节复杂的空间和解剖结构,以及精细的韧带结构,踝关节MRI具有挑战性。建议使用踝关节专用线圈或表面柔软线圈,可提高空间分辨率和磁场均匀性 [ 6 ] 。使用专用足踝线圈通道数多、摆位容易,获得的图像信噪比高、均匀度好,且脂肪抑制效果较稳定,不易产生伪影。如未配置踝关节专用线圈也可结合实际情况采用柔软线圈,尽量使线圈与足踝部贴合。扫描时患者仰卧位,足先进,患侧置于检查床中心,足底和小腿垂直或呈中立位,小腿可适当用海绵垫或沙袋稍加固定,防止移动。
2.常规检查序列与扫描范围:踝关节MRI基本扫描方案包括以感兴趣区域为中心的3个平面4个序列检查。(1)横断面脂肪抑制质子加权成像(proton density weighted imaging,PDWI)/T 2WI,扫描线平行于胫骨下缘关节面;(2)冠状面T 1WI和脂肪抑制PDWI/T 2WI,扫描线平行于胫骨正中冠状面;(3)矢状面脂肪抑制PDWI/T 2WI,扫描线平行于胫骨正中矢状面。成像范围通常上界为下胫腓关节,下界包全足底,合理调整扫描范围,须包括整个病变范围。推荐视野为12~16 cm,推荐层厚为2 mm,不超过3 mm,层间距小于1 mm。图像质量要求成像范围内胫腓骨下段、跟骨和距骨等骨质显示良好,踝关节软骨、韧带、肌腱及周围软组织显示良好,无明显伪影或不影响结构观察。在大多数情况下,常规MRI方案应准确显示和诊断疾病,在临床有特殊观察需要时可行斜轴位或斜矢状位扫描,以获取最佳显示层面。
3.跟腱扫描方案:跟腱扫描以矢状面为主,辅以横断面和冠状面。矢状面扫描包括脂肪抑制PDWI/T 2WI和T 1WI,扫描基线在横断面上垂直于胫骨内、外踝连线,在冠状面上平行于跟腱长轴,范围覆盖跟腱内外侧缘或病变区域。横断面和冠状面扫描均为脂肪抑制PDWI/T 2WI,横断面扫描基线在矢状面和冠状面上垂直于跟腱长轴,扫描范围覆盖完整跟腱或病变区域,冠状面扫描基线在矢状面上平行于跟腱长轴。推荐视野为15~20 mm,推荐层厚为2 mm,不超过3 mm,层间距小于1 mm。图像质量要求清晰显示跟腱、腓肠肌及比目鱼肌下端、跟骨等,无明显伪影或不影响结构观察。
4.增强扫描方案:踝关节MRI增强扫描要求在增强前须至少有1个方位的脂肪抑制T 1WI图像,增强后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脂肪抑制T 1WI,保证至少有1个序列与平扫T 1WI方位相同、参数相当。图像质量要求扫描区域血管内可见明显对比剂充盈,余同踝关节MRI平扫。
5.关节造影检查:踝关节造影检查的对比剂通常为0.1~0.2 ml钆对比剂、10 ml生理盐水、5 ml碘对比剂和5 ml 1%利多卡因的混合液 [ 7 ] 。患者取侧卧位,检查者应先触诊并标记足背动脉的走行,以避免穿刺针误入。采用22G或23G穿刺针进行穿刺注射,穿刺点位于踝关节前内侧水平,胫骨前肌内侧,内踝近端约5 mm处。操作者应严格遵循无菌原则,保持穿刺针轻微倾斜,尽量避免与胫骨前缘垂直,将穿刺针插入胫距关节中。在注射对比剂之前,需将关节内液体吸出,以免稀释对比剂。先注射2 ml对比剂,通过X线摄片确认对比剂进入胫距关节。随后继续注入对比剂,至关节囊适度膨胀时停止(约6~10 ml)。如果患者出现不适或在注射过程中受到明显阻力,应停止注射。在正常踝关节中,可见对比剂向上延伸填充胫腓骨联合韧带隐窝,部分情况下对比剂可进入踇长屈肌腱和趾长屈肌腱及距下关节内。推荐在注射对比剂后30 min内进行MRI扫描 [ 8 , 9 ] ,以尽量减少对比剂的吸收并保证较理想的关节囊扩张。扫描线圈和成像平面与常规MRI相同,扫描通常包括横断面、冠状面和矢状面脂肪抑制T 1WI。另外,也可以缩小视野,以优化关节内特定结构的显示。
踝关节MRI检查相关新技术
三维序列具有高信噪比和各向同性的特点,在踝关节软骨成像方面有重要优势,可以选择优化的平面来清晰完整地可视化韧带,提高踝关节韧带损伤的评估能力 [ 10 , 11 ] 。现在人工智能的图像加速协议能够在不降低诊断图像质量的情况下优化踝关节MRI扫描方案的采集时间 [ 12 , 13 ] 。目前,功能MRI,如软骨延迟增强序列、T 2 mapping和T 1ρ mapping等方法有助于踝关节软骨定量评估 [ 14 ] ,但由于距骨紧邻胫骨软骨,目前仍有挑战性 [ 15 , 16 , 17 ] 。超短回波时间序列可捕捉T 2/T 2 *时间较短的组织信号,可用于早期评估诊断跟腱病。另外,多种类型的金属植入物目前已用于踝关节手术,故金属伪影减少技术,包括使用多采集可变共振图像组合(MAVRIC)和层面编码磁伪影补偿(SEMAC)等技术在术后患者的评估中具有前景 [ 18 , 19 ] 。目前,踝关节MRI已在7.0 T场强下成功实现,更高的场强可提高图像信噪比,从而实现更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并缩短扫描时间 [ 20 , 21 ] 。
推荐影像诊断报告内容
踝关节MRI需从横断面、冠状面及矢状面进行评估。横断面上距腓前韧带、距腓后韧带、跟腓韧带、下胫腓韧带及踝周肌腱显示较清楚。冠状面可较好地显示踝穴,同时也可显示胫距关节、腓距关节、距跟关节以及下胫腓关节,对三角韧带、下胫腓联合韧带的显示也较清楚。矢状面可观察胫距关节、距下关节、跟距关节、距舟关节的关节对位、骨质、软骨及关节腔,也能清晰显示跟腱及踝周肌腱,如胫骨后肌腱等。
在书写影像报告时,通常先对踝关节对位情况、关节间隙是否存在异常以及扫描范围内骨质有无异常进行评估,如是否存在骨折、脱位或骨髓水肿,是否存在退变或局灶性骨软骨病变,有无撞击征象等。其次,需对肌腱、韧带进行评估,包括形态及信号是否存在异常。还应对关节囊进行评估,如是否有关节积液、滑膜炎及游离体等。最后,需评估踝关节周围肌肉、神经血管等软组织以及扫描范围内其他结构是否存在异常。
踝关节正常解剖结构及解剖变异
踝关节由胫、腓骨远端关节面与距骨滑车构成。常见的骨性变异较少,包括距后三角骨、胫骨下骨、腓骨下骨,距后三角骨是踝部最多见的副骨,与距骨有软骨相连或完全分开。胫骨的下关节面及内、外踝关节面共同形成踝穴,踝穴间隙均匀,正常情况下可观察到少量积液。
踝关节周围韧带根据其解剖位置可以分成3组,包括外侧副韧带复合体、内侧副韧带复合体和下胫腓联合韧带复合体。外侧韧带复合体由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和距腓后韧带组成。距腓前韧带最薄,起源于外踝的前侧,向前下斜行止于距骨颈外侧面,在单层横断面图像上可完整显示全程。跟腓韧带起源于外踝的前下侧,止于跟骨外侧,在单层横断面图像上只能节段显示,需多层面连续观察。距腓后韧带最厚,起源于腓骨远端后内侧,止于距骨后侧,常夹杂脂肪组织,呈条纹状外观。内侧韧带复合体,又称为三角韧带,分为深、浅两层,深层位于关节内,行程相对较短,跨过踝关节,包括胫距前韧带和胫距后韧带;浅层行程较长,跨越踝关节和距下关节,从前向后包括胫舟韧带、胫弹簧韧带、胫跟韧带及浅表胫距韧带,其各部分的起止点邻近,彼此间不易区分。下胫腓联合韧带复合体包括下胫前韧带、下胫后韧带、下胫横韧带、骨间韧带及下胫腓后韧带,其中下胫前韧带起自远端胫骨前结节,止于外踝前方,约成45°向外下走行,是最易损伤的韧带。
踝关节周围肌腱众多,走行复杂,主要可分为4组,分别为外侧的腓骨长肌腱、腓骨短肌腱,内后方的胫后肌腱、趾长屈肌腱、踇长屈肌腱,前方的胫前肌腱、趾长伸肌腱、踇长伸肌腱和第三腓骨肌腱,以及位于后方的跟腱。需要注意的是,正常腱鞘内可以有少量积液,尤其是屈肌腱鞘中,不能误认为是病理性。踝管是位于内踝后下方的纤维骨性管道,长度2.0~2.5 cm,无弹性,浅层为屈肌支持带,深层由内踝尖、距跟骨内侧壁组成。踝管内结构自前内到后外依次为胫骨后肌腱、趾长屈肌腱、胫神经及动静脉、踇长屈肌腱。跟腱由腓肠肌和比目鱼肌肌腱组成,止于跟骨结节,由跟腱肌肉结合部、跟腱部和跟腱跟骨结合部组成,分为上、中、下3段,没有腱鞘,横断面呈半月形,前缘平直或凹陷状。另外,踝关节肌腱在踝关节周围走行方向容易出现魔角效应( 图1 ),导致肌腱信号强度增加,应注意与损伤鉴别。踝关节周围肌肉可存在变异,如副比目鱼肌、腓骨肌等,应注意鉴别正常肌肉变异与病理性肿块 [ 22 ] 。
图10 距骨骨软骨损伤ⅡA级,软骨下骨囊肿形成(↑)。
图11 距骨骨软骨损伤ⅡB级,可见横行骨折线(↑),未形成碎片或部分分离。
图13 胫骨后肌腱腱鞘积液MRI图像。矢状面T 2WI见肌腱周围液性信号(↑)。
图15 前踝撞击MRI图像。矢状面T 2WI见前踝骨赘形成(↑),局部骨髓水肿,周围软组织信号增高。
常见踝关节病变的MRI评估要点
1.韧带损伤:MRI可清晰显示踝关节韧带的解剖结构,精确显示韧带损伤的位置、范围及损伤程度,是诊断韧带损伤的首选检查方法 [ 23 ] 。根据MRI表现,踝关节韧带损伤可分为3级。Ⅰ级为韧带拉伤,并未出现纤维断裂,表现为韧带本身形态、信号无异常,但周围组织出现水肿;Ⅱ级为韧带部分撕裂,MRI表现为韧带增厚或纤细、轮廓不规则、张力减低、信号增高;Ⅲ级为韧带断裂,表现为韧带连续性完全中断、断端挛缩、韧带内信号混杂增高,伴骨髓水肿和软组织水肿等征象 [ 24 ] 。外侧副韧带损伤最为常见,其中距腓前韧带是最常见的损伤结构,孤立性距腓前韧带损伤最多见,其次是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的组合损伤( 图2 , 3 , 4 , 5 ),容易伴有撕脱骨折 [ 25 , 26 , 27 , 28 ] 。距腓后韧带损伤少见,往往在高能损伤时发生,常合并骨折。内侧韧带三角韧带单独损伤发生率很低( 图6 ),其损伤时多合并外侧韧带损伤,容易伴发内踝骨挫伤或骨折。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在合并踝关节骨折时发生,表现为韧带断裂或异常的实质内信号,可伴有下胫腓关节间隙增宽、腓骨端外旋、韧带附着端骨髓水肿、韧带信号异常及周围软组织肿胀,偶伴胫骨或腓骨附着部位的撕脱骨折 [ 29 ] 。
2.跟腱损伤:跟腱损伤包括跟腱周围炎、跟腱变性、跟腱末端病、跟腱撕裂。(1)跟腱周围炎表现为跟腱周围被斑片状T 2WI高信号包绕,跟腱本身形态及信号无明显异常。(2)跟腱变性表现为跟腱局灶性或弥漫性增厚,横断面可观察到跟腱前缘隆突而失去正常前凹的形态,T 2WI呈弥漫性或线状高信号,可伴有跟骨的跟腱附着处骨髓水肿。(3)跟腱末端病表现为跟腱末端增粗并伴有混杂信号影,可伴有跟骨附着点骨髓水肿、跟骨后上滑膜囊炎及跟腱前Kager脂肪垫不同程度水肿( 图7 )。应同时评估是否伴有跟骨Haglund畸形,这与手术治疗方式选择相关。(4)跟腱撕裂可分为部分撕裂和完全撕裂,大多数撕裂发生在距跟腱止点2~6 cm处。部分断裂特征为跟腱局部不规则、轮廓毛糙,内部信号不均匀,但尚可见部分纤维连续存在。跟腱完全断裂的特征为跟腱形态不完整、增粗,连续性完全中断,断端轮廓毛糙,边界不清,呈拖把状、絮状( 图8 )。跟腱断裂可伴周围软组织肿胀积液,近端撕裂可伴腓肠肌受累。
3.骨软骨病变:在踝关节骨软骨病变中,最常见的是距骨骨软骨损伤,主要累及距骨软骨及相应水平的软骨下骨,其损伤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包括创伤、退行性变、家族史、特发性坏死等 [ 30 , 31 ] 。骨软骨病变典型的发病部位位于距骨内侧穹隆,发生在前后方向的中间1/3,距骨与胫骨可同时存在病变 [ 32 ] 。软骨损伤MRI主要表现为关节表面软骨变薄、信号不均匀或断裂,软骨下骨损伤可见骨髓水肿、囊变,严重者可存在骨软骨骨折。诊断时可按照Berndt-Harty分级进行报告:Ⅰ级,关节软骨信号异常,形态完整,软骨下骨损伤( 图9 );ⅡA级,软骨下骨囊肿形成(图10);ⅡB级,可见横行骨折线,未形成碎片或部分分离(图11);Ⅲ级,骨软骨碎片形成,但未见明显移位,周围可见液性信号环绕(图12);Ⅳ级,骨软骨碎片移位 [ 33 ] 。
剥脱性骨软骨炎(osteochondritis dissecans,OCD)是骨软骨病变的一种特殊类型,好发于青年男性,常累及负重关节,踝关节是OCD的第三大好发关节 [ 34 ] 。MRI检查对诊断OCD有重要意义,可早期发现骨软骨损伤及剥脱。因而在评估踝关节损伤和/或疼痛病史的青少年时,鉴别诊断中应当考虑到OCD。
4.骨创伤:踝关节撕脱骨折在MRI检查时较常见,阅片时应注意评估避免漏诊。MRI还能够辅助踝关节隐匿性骨折、骨挫伤及应力性骨折的诊断 [ 35 ] 。隐匿性骨折可发生于外踝、内踝、后踝、跟骨前外侧缘、距骨等部位。由外伤引起的骨小梁损伤被称为骨挫伤或微骨折,MRI能够清晰显示骨挫伤的部位,为分析损伤机制提供重要线索,如距骨穹隆后外侧的骨挫伤常由旋后引起,而累及距骨前部则可能是背屈损伤。除此之外,反复的踝部应力可引起累积性损伤,导致应力性骨折,常见于跑步运动爱好者,好发部位包括腓骨及胫骨远端 [ 36 ] 。
5.肌腱损伤:肌腱损伤可以分为腱鞘炎、肌腱炎、肌腱撕裂和肌腱卡压、脱位,其中以腱鞘炎、肌腱炎及肌腱撕裂最为常见。腱鞘炎表现为肌腱外周的T 2WI高信号,腱鞘内积液增多( 图13 )。肌腱炎通常表现为肌腱增粗,肌腱内T 2WI高信号。肌腱撕裂通常发生在肌腱变性区域,按照病程可分为急性撕裂和慢性撕裂,按照程度可分为部分撕裂和完全撕裂。急性撕裂表现为肌腱明显肿胀,T 2WI呈不均匀高信号( 图14 )。慢性撕裂表现为肌腱形态不规整,T 2WI上局部呈等或低信号影,部分可见脂肪化。肌腱脱位好发于腓骨肌腱,MRI可明确肌腱的位置、肌腱损伤的部位、程度及邻近骨质结构改变,并可以评估导致肌腱损伤的诱发因素和继发改变。当MRI观察到腓骨肌腱突破上支持带束缚从腓骨肌腱沟脱出,滑出到腓骨远端的外侧面,可诊断为肌腱脱位。若在支持带内发生腓骨短肌腱和腓骨长肌腱相对位置的改变,则诊断为腱鞘内脱位。
6.踝关节撞击综合征: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多样,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类型是前踝、前外侧和后踝撞击综合征 [ 37 ] 。根据撞击组织的性质不同可,可分为骨性撞击和软组织撞击 [ 37 , 38 ] 。前者一般是指距骨与胫骨骨赘间撞击( 图15 ),骨性结构改变包括胫骨远端前缘或距骨前上缘“鸟嘴样”骨赘形成、距骨后三角骨存在和/或损伤、距骨后突过长或增生、跟骨后突增生、胫骨后缘过度向下倾斜、后踝游离体等 [ 39 ] ;后者为关节囊、滑膜、韧带肥厚或瘢痕组织增生等所致。骨性撞击和软组织撞击可同时发生 [ 40 ] 。脂肪抑制PDWI/T 2WI上可观察到相应位置的韧带增厚、肉芽及纤维组织形成,滑膜增厚,滑囊积液,关节腔积液和周围软组织水肿等相关表现。
7.踝管综合征:踝管综合征是胫神经或其分支在踝管内受压引起足踝痛和功能障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 41 ] 。MRI评估观察重点主要包括胫神经走行、信号特点、与周围结构关系及足踝肌群信号。评估时,应以进入踝管前的胫神经作为对照,观察踝管内胫神经是否有增粗或受压移位,有无T 2WI信号增高。另外,还应观察有无远端静脉扩张、足底肌肉去神经改变、屈肌支持带受压推移等征象。报告踝管综合征时,应描述神经的卡压部位、形态、信号及足踝部继发改变。在疑似踝管综合征的患者评估时,应注意明确是否存在导致踝管综合征的相关致病因素,如骨桥或骨赘、肌肉变异、腱鞘囊肿或肿瘤、创伤、静脉曲张等 [ 42 ] ( 图16 , 17 , 18 )。
图16 踝管综合征MRI图像。横断面T 2WI图像示踝管局部见高信号(↑)。
图17 踝管综合征MRI图像。冠状面T 2WI图像示踝管局部见高信号(↑)。
图18 踝管综合征MRI图像。T 1WI示病灶呈均匀低信号(↑)。
图21 血管瘤MRI图像。T 2WI示病变呈典型高信号,内部见斑点状静脉石,呈低信号(↑)。
图22 血管瘤MRI图像。T 1WI示病灶呈低信号,边界清晰,静脉石呈低信号(图↑)。
图23 踝关节痛风MRI图像。痛风石T 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影。
图24 踝关节痛风MRI图像。痛风石T 1W1呈低信号,并可见踝关节多发骨质受侵。
图25 踝关节痛风MRI图像。矢状面T 2WI示前踝、后踝多发痛风石结晶沉积,肌腱受累。
8.肿瘤和肿瘤样病变:对于踝关节肿瘤和肿瘤样病变,MRI评估时应包括病灶的位置、大小、边界、信号特点及邻近结构改变。腱鞘巨细胞瘤在踝关节较为常见,其起源于关节滑膜、关节囊、腱鞘、滑囊以及其他有滑膜组织的部位,根据受累的解剖部位、病灶的形态特点、生长方式及生物学行为不同,可分为局限型和弥漫型,恶变和转移较少见 [ 43 ] 。局限型腱鞘巨细胞瘤更为常见,常因合并囊变、出血及含铁血黄素沉积,T 2WI上呈混杂信号( 图19 , 20 )。弥漫型腱鞘巨细胞瘤也称为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呈多发结节,常伴关节积液,浸润性生长。踝关节其他常见的良性肿瘤包括血管瘤、脂肪瘤、神经鞘瘤。大多数情况下,脂肪瘤和血管瘤通过典型的信号及强化特征能够进行诊断( 图21 , 22 )。发生于周围神经的神经鞘瘤多见于较大的神经干,屈侧较多,易出现囊变,呈不均匀增强。跟腱好发的肿瘤样病变是黄色瘤样变,表现为双侧对称性跟腱梭形增粗,MRI可观察到病灶内部的脂肪信号 [ 44 ] 。
9.炎性及感染性病变:踝关节炎性及感染性病变主要包括痛风、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结核及化脓性关节炎等。痛风好发于男性,第1跖趾关节最为常见,踝关节也可受累( 图23 , 24 , 25 ),可表现为骨质侵蚀、痛风石沉积及滑膜炎,常观察到痛风石沉积于肌腱或韧带周围,可引起其损伤甚至断裂,应注意评估 [ 45 , 46 ] 。类风湿关节炎常对称性累及手、腕和足的小关节,踝关节也可受累,多表现为距下关节受累,伴有滑膜炎和肌腱炎 [ 47 ] 。感染性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关节间隙变窄、骨软骨侵蚀、关节积液、滑膜炎,还可伴有邻近韧带及肌腱受累。踝关节炎性及感染性病变的表现通常是非特异性的,仅通过MRI表现难以诊断,需要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确诊还需要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 48 ] 。MRI在早期病变检出、受累范围评估以及治疗随访中有重要意义。
10.术后评估:术后MRI检查能够用于肌腱和韧带修复和重建手术、软骨修复手术、关节置换和关节内固定术后评估,可评估假体周围植入物状态及是否存在术后并发症 [ 49 ] 。愈合不良的韧带及肌腱常表现为边界不清、信号增高,再次断裂时表现为出现全层不连续区域,同时应注意评估是否伴有肌肉萎缩。进行软骨修复术后评估时,应评估缺损的填充程度、修复组织的形态特征、边缘整合程度(是否存在裂隙)、有无骨髓水肿等 [ 50 ] 。骨折内固定术后怀疑骨坏死的MRI检查中,应注意识别缺血性骨坏死的特征性混合信号,以距骨缺血性坏死为常见,MRI可评估受累程度、关节表面塌陷程度、软骨状态等。感染始终是术后复查的重要评估内容,对于踝关节术后感染患者,影像学检查应注意评估是否存在深部软组织脓肿形成及骨髓炎等并发症,并报告受累程度 [ 50 , 51 ] 。
结论
踝关节病变是常见的临床问题,MRI在诊断踝关节结构异常、评估踝关节周围的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结构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踝关节疾病的临床决策有重要意义。本共识中讨论了踝关节MRI检查的适应证及规范化扫描技术方法,同时对踝关节解剖及常见变异、诊断报告的评估要点及常见病变的影像学表现进行梳理,旨在提高图像质量和保证诊断质量,为临床诊治和评估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骨关节学组. 踝关节MRI检查及诊断专家共识[J].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24, 58(9): 887-894. DOI: 10.3760/cma.j.cn112149-20240206-00064.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