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小趾囊炎或裁缝趾(Bunionette Deformity or Tailor’s Bunion)是第5跖骨的一种畸形,其特征为第5跖骨向外侧偏斜和小趾内翻,导致骨性突起,从而引起疼痛和穿鞋困难。小趾囊炎的患病率为14%,在女性和老年患者中发病率较高。小趾囊炎通常根据其潜在的解剖和形态分为3种亚型。传统的小趾囊炎畸形手术治疗方法是采用外侧切开入路,使用多种截骨技术,包括滑动、横向、斜向和Scarf截骨术等。2018年的一项系统评价发现,所有截骨术都能显著矫正畸形,但远端截骨术的患者满意度更高。经皮或微创技术在矫正前足畸形和小趾囊炎方面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经皮技术最早由de Prado和Isham医生报道,使用高扭矩、低速的磨钻进行截骨。一些病例系列研究在畸形矫正、并发症情况、复发率和临床结果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经皮技术矫正小趾囊炎具有潜在优势,包括伤口较小、植入物相关并发症较少和恢复较快。与其他经皮畸形矫正手术相比,经皮矫正小趾囊炎的学习曲线较小,因此该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容易被采用。
分型
小趾囊炎畸形的Coughlin分型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Ⅰ型:特点:第5跖骨头增大或外侧髁增大。临床表现:小趾囊炎主要症状包括第五脚趾的骨头突出,皮肤肥大,红肿及胼胝体形成。
Ⅱ型:特点:第4、5跖骨间角正常,但第5跖骨头颈部往外侧偏移弯曲。临床表现:此类型通常不伴有明显的跖骨间角度变化,但第5跖骨头颈部有明显的偏移弯曲。
Ⅲ型:特点:第4、5跖骨间夹角大于8°,且第5跖骨头颈部往外侧偏移弯曲,前足增宽,可合并扇形足畸形。临床表现:此类型的特点是第4和5跖骨之间的夹角明显大于正常,同时伴有前足的宽度增加,可能出现扇形足的畸形。
▲图示小趾囊炎畸形的Coughlin分型。
致畸原因
肌肉拉力不平衡
腓骨短肌拉力异常:腓骨短肌止于第五跖骨粗隆,当它拉力过强或相对过强时,会对第五跖骨产生过度的外侧牵拉力量,致使第五跖骨头部向外侧偏移,进而引发小趾囊炎畸形。这可能源于足部生物力学结构改变、肌肉发育异常或长期不良姿势等因素。
小趾展肌拉力失衡:小趾展肌对第五跖骨起稳定作用,若其力量减弱或功能受影响,无法有效抗衡其他外侧牵拉力量,就会打破第五跖骨周围的力平衡,使第五跖骨更易发生外侧偏移,推动小趾囊炎畸形的发展,例如神经损伤或肌肉疾病可能干扰小趾展肌正常功能。
穿鞋不当
长期穿着过窄或过紧的鞋子,尤其是鞋头部分对第五跖骨区域持续挤压,会逐渐改变第五跖骨的正常位置,迫使其向外侧偏移,同时影响脚趾正常排列,导致小趾内翻,最终形成小趾囊炎畸形。高跟鞋的穿着也可能增加足部压力,加重这种致畸作用。
足部结构异常
先天性因素:先天性的足部结构异常,如扁平足或高弓足,会改变足部的正常生物力学分布。扁平足中,足弓塌陷使内侧纵弓支撑结构削弱,身体重量分布不均,更多向外侧转移,增加第五跖骨压力,使其更易畸形;高弓足则可能导致足部肌肉和韧带张力异常,影响第五跖骨正常受力,促使小趾囊炎畸形形成。
创伤或骨折后遗症:既往第五跖骨的创伤或骨折,若治疗不当或愈合不良,会导致骨骼结构改变。骨折后的畸形愈合使第五跖骨形态和位置异常,破坏原有力学平衡,从而引发小趾囊炎畸形,如骨折部位的成角畸形或短缩畸形,都可能改变肌肉和韧带的牵拉方向和力量,增加致畸风险。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在小趾囊炎畸形的发生中起到一定作用。若家族中有多人患有小趾囊炎或其他足部畸形,个体发生小趾囊炎畸形的风险可能增加。遗传因素可能影响足部骨骼、肌肉、韧带等结构的发育和形态,使某些人更易受其他致畸因素影响而发生畸形,不过具体遗传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图示肌力不平衡影响第五跖骨并导致小趾囊炎畸形的致畸力。
截骨技术
横向远端截骨(Transverse Distal)
截骨位置与方向:在第五跖骨远端进行横向截骨,即截骨线基本与跖骨长轴垂直。这种截骨方式主要作用于跖骨远端,通过横向切断骨骼,改变远端跖骨的位置关系。
原理:适用于矫正跖骨远端的畸形,如纠正小趾囊炎导致的第五跖骨头外侧偏移。通过横向截骨后,可将远端跖骨向内侧推移,调整其位置,从而改善小趾的排列和受力情况,缓解因畸形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特点:相对简单直接,能够精确地调整远端跖骨的位置,但对截骨后的固定要求较高,以确保截骨端在愈合过程中保持稳定,促进骨骼正常愈合和畸形矫正。
结论
目前对于经皮矫正小趾囊炎的最佳截骨技术和固定方法缺乏共识。目前最常用的经皮截骨技术是45度远端斜行截骨。在使用固定的研究中,克氏针固定最常用于稳定截骨,但会增加皮肤炎症的风险。无论小趾囊炎畸形的类型或截骨技术如何,经皮技术在影像学畸形矫正方面都有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欢迎加入足踝一昇交流群获取原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