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认知,才能挖到
找准时机,才能下手
逻辑检验,才能捏住
模式内亏损,模式内盈利
祝你好运!
——兰生观察
固态电池正在成为新能源领域的焦点。
TrendForce预计2027年前实现GWh级量产,而中国车企在这一赛道上动作频频。
从今年上半年的装机数据来看,半固态电池装车量已达2.2GWh,显示出产业化进程正在加速。
固态电池不仅将服务于高端长续航车型,在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等领域可能有更大的应用空间。
目前固态电池主要分为三大技术路线:聚合物、氧化物和硫化物体系。每种技术路线都有其独特优势和局限性.
聚合物路线技术最为成熟,具备良好的界面相容性和机械加工特性,但其致命弱点在于常温离子电导率过低。
氧化物路线是当前发展最快的方向,综合性能较好,制备难度适中。但其电导率偏低的问题仍待解决。
硫化物路线被认为是理论上最佳的固态电解质材料,但面临化学稳定性差、成本高、加工难度大等挑战。
在材料选择方面,正极已从早期的尖晶石结构转向层状氧化物结构,而富锂锰材料被视为未来的理想选择。
负极方面,硅基材料因具备超高理论容量和原料丰富的优势,成为各大厂商重点研发方向。
在产业化进程中,中国企业表现出明显优势。
宁德时代采用多技术路线并行策略,其硫化物电解质已建立10Ah级验证平台。
卫蓝新能源今年6月向蔚来交付了能量密度达360Wh/kg的半固态产品。
清陶能源与上汽集团合作的光年固态电池将于即将量产。
成本方面,初期(2027-2028年)电芯价格预计在1-3元/Wh,到2030年有望降至1元/Wh左右。
更值得关注的是,到2035年,固态电芯价格可能降至0.6-0.7元/Wh,届时将具备显著的成本优势。
固态电池最具潜力的应用场景之一是e-VTOL。
相比传统电动车,飞行器对电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循环寿命要求更高。
固态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和优异的热稳定性恰好满足这一需求。
市场普遍认为,随着技术突破和成本下降,固态电池将在2027年后迎来规模化发展机遇。
但也有观点提醒,固固界面问题、锂枝晶生长等技术难点仍需突破,产业化进程可能面临不确定性。
免责声明:本文非荐股,提及相关公司仅为个人对于市场信息爱好的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