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认知,才能挖到
找准时机,才能下手
逻辑检验,才能捏住
模式内亏损,模式内盈利
祝你好运!
——兰生观察
廖先生的电脑上终于没有了各种待处理的文件。下属发来的PPT也看了下大方向正确就回复一个ok的手势表情。
以前,他总要反复修改到凌晨,就为了让每一页都完美,连字体间距都要调到恰到好处。
"廖总,您这假期批得有点长啊。"综合办小王收到申请时愣了一下。廖先生笑了笑:"是该休息了。"
那天晚上,他清理书架时,发现儿子的奥数课本下压着一张皱巴巴的纸。打开一看,是儿子画的一家三口:爸爸一直在开会,妈妈一直看手机,儿子一个人一直坐在补习班。画上写着"我的周末"。
廖先生忽然想起上周末,儿子考完试后小声问他:"爸爸,我考了98分,您能不能别生气?"那一刻,他突然觉得很累,比连轴转三天还累。
"今年春节还去滑雪吗?"老婆收拾餐桌时问他。滑雪是他给自己定的KPI,今年要学会滑雪,到至少两个雪场。"去!"他说,"咱们明天就去滑雪吧。"
老婆手里的盘子差点掉下来:"你发烧了?"她太了解丈夫了,这个男人连睡前都要看财经新闻,生怕错过任何市场动向,明天是交易日……
"没发烧,就是想通了。"廖先生打开手机订票页面,"咱们去长白山,带着小屁孩一起。"
雪场上,廖先生摔得像个企鹅,儿子却滑得像条小鱼。"爸爸,你看我!"儿子在不远处喊着,脸被冻得通红,但眼睛亮得像星星。
晚上,他们钻进温泉池。儿子趴在池边看着天上的雪花,问:"爸爸,为什么以前我们不来玩呢?"廖先生揉了揉儿子的头:"因为爸爸以前傻。"
火锅店里,热气腾腾。廖先生给儿子夹了块肉,看着他狼吞虎咽的样子,想起以前总说"吃饭要慢"、"要专注"的自己。
现在想来,那些所谓的"精英教育",不过是大人的焦虑罢了。
"诶,你看那个雪人!"儿子指着窗外。廖先生转头,看见一个歪歪扭扭的雪人,戴着他的围巾。那是下午他们一起堆的,丑得可爱。
回到酒店,廖先生翻出之前拍的照片:一张是书桌上摊着他今年读完的书,一张是今晚一口冒着热气的火锅。
他想了想,在朋友圈写道:"今年精读任务已完成,雪季到了不想看了,滑雪火锅烤肉啤酒,炫儿起来。"
评论很快就来了。有人说"廖总洒脱了",有人说"羡慕啊",还有人问"你是不是被盗号了"。
"爸爸,我们明天还去滑雪吗?"儿子钻进被窝,期待地问。廖先生点点头:"当然,而且下周我们去爬山。"
"那我的钢琴课和英语课呢?"儿子小心翼翼地问。廖先生笑了:"你想上就上,不想上就算了。"
那晚,廖先生睡得特别香。没有凌晨的电话会议,没有反复修改的PPT,没有必须完成的读书笔记。他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和儿子在雪地里追逐,笑得像两个傻子。
第二天早上,廖先生收到老板的微信:"看到你朋友圈了,挺好。"他回了个表情包,这在以前是绝对不敢的。
雪又开始下了。廖先生站在窗前,看着儿子在楼下堆雪人。他掏出手机,删掉了所有的打卡提醒和学习计划,只留下一个备忘录:陪儿子看雪。
这一次,他终于不再给自己打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