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目录
01.《真需求》梁宁 著 阅读者:林泳欣
02.《素食者》韩江 著 胡椒筒 译 阅读者:陈建红
03.《致青年教师》吴非 著 阅读者: 陈志红
04.《昨夜星辰》第二章(高盛元)阅读者:管东方
泳欣·阅读
爱阅读 沐书香 悦成长
【阅读书目】《真需求》
【作者】梁宁 著
【阅读者】林泳欣
【阅读时间】202411
内容摘抄:
在阅读了《真需求》这本书之后,我对人与人之间复杂的交互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作者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解析了需求的本质,并巧妙地将其与人际关系相连结,让我对人际交往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作为人性理解的基石,为我们揭示了人际交往的深层动力。
书中指出,感情需求是人们渴望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的需求,这种需求让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寻求爱与被爱的体验。正是这种需求,让友情和爱情成为人生旅途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包容需求则体现了人们对归属感的向往,我们通过各种社交活动,不断地寻找属于自己的位置,希望被群体接纳。至于支配需求,则来自于我们对影响力和掌控力的渴望,这解释了为什么人们总是在无意识中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和决策权。
然而,与人交往并非易事。《真需求》提醒我们,要想在人际交往中获得成功,就必须对这些隐藏的需求有所认知,并学会合理地满足它们。例如,微笑和赞美可以是满足他人感情需求的简单方式;而尊重他人的意见和选择,则是对包容需求的回应。对于支配需求,适当的授权和信任会使人感到被尊重和重视。
赫洛克提出的情感需求理论也为《真需求》的人实际交往指引提供了理论支撑。他认为情绪或情感的产生是由具体的事件引发的,这一理论启示我们,了解和掌握自身情绪的触发点,有助于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更为精准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对方的情绪反应。
《真需求》深刻地阐述了人际交往的本质,提供了一套实用的交往原则。读后,我更加明白了在与人相处时,如何去细心倾听、体贴入微,以及如何用心观察、坦诚相待。这些体会对我而言,无疑是提升个人魅力、增进人际亲密度的宝贵财富。
建红·阅读
爱阅读 沐书香 悦成长
【阅读书目】《素食者》
【作 者】韩江 著 胡椒筒 译
【阅读者】陈建红
【阅读时间】202411
在韩江那细腻入微又深邃的《素食者》笔触下,我仿佛与英惠同行,在现实的罅隙与心灵的旷野间徘徊,共同探寻着自我与世界的和解之道。英惠的每一次素食选择,都不仅仅是对食物的简单取舍,而是心灵深处对自我认同的深刻拷问,是对社会既定框架的一次次温柔而坚定的挑战。她以素食为盾,不仅抵御着来自家庭与社会的无形压力,更是在这看似微小的行为中,折射出对个体自由与纯净的无限向往。
英惠的故事,如同一面清澈的镜,不仅映照出她个人的孤独与挣扎,更映射出我们这个时代普遍存在的困境——如何在社会规范与个人追求之间找到平衡?《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中的房思琪,以文学为剑,试图在青春的迷茫与社会的偏见中,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活着》中的福贵,则是在生活的苦难与社会的变迁中,以坚韧不拔的意志,诠释着生命的顽强与尊严。
在这个日益多元化的社会中,我们如何能够更好地尊重个体的差异与选择,如何在维护社会秩序的同时,不压抑个人的自由与创造力?或许,正如英惠的素食选择所启示的,真正的自由不是逃离,而是在理解与接纳的基础上,勇敢地做自己,即使这意味着要面对孤独与挑战。
1.素食者的力量来自陨灭。她们不得不失去所有,乃至于自身的存在,才能重获“自由” 。
2.如果一个孩子在羞愧中成长,他们则无法自尊自爱,外界给他们种下的,只有仇恨自己的种子,于是痛恨自己变得跟地心引力一样自然。
3.她突然意识到,“活着”本身对她来说也没有太大的吸引力,而眼前这个疯癫的妹妹,也许正是自己即将奔向的终点。
4.疯癫也只是表象。《素食者》真正想讲述的,是这个社会如何批量制造“疯女人”,如何扼杀一个人的本性。
5.我在无数个夜里醒来,赤脚徘徊的夜晚,整个房间冷得就跟凉掉的饭和汤一样。
6.笑到最后,她突然觉得活着是一件很令人诧异的事。人不管经历了什么,哪怕是再惨不忍睹的事,也还是会照样活下去,有时还能畅怀大笑。
志红·阅读
爱阅读 沐书香 悦成长
【阅读书目】《致青年教师》
【作者】吴非 著
【阅读者】陈志红
【阅读时间】202411
【读后感悟】
东方·阅读
爱阅读 沐书香 悦成长
【阅读书目】《昨夜星辰》第二章
【作者】高盛元 著
【阅读者】管东方
【阅读时间】202411
【摘抄及感悟】
我们读这首诗,会发现里面有一种朦胧的期待。这种期待在诗里表现得很隐晦。崔护使用了桃花这个意象。你可以说这是实写。但如果我们联系到中国古典诗歌的文化背景,你会发现桃花是有文化含义的。
《诗经》里有一首诗叫作《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这是一首谈婚姻的诗。桃花开得这么茂盛,女子要出嫁了,她会给她嫁入的家庭带来幸福和喜乐。桃花其实是和婚姻联系在一起的。
桃花这个意象也许有崔护的一些无意识,有他对婚姻的期待。可是这个期待最终是落空的。
诗意来自于物是人非,来自于对无常的感慨,来自于遗憾和缺失。
东山魁夷说:“……无论何时,偶遇美景只会有一次……如果樱花常开,我们的生命常在,那么两相邂逅就不会动人情怀了。”(《一片树叶》)
如果说故地重游,诗人和从前那个女孩子在桃树下又一次相遇,可能就没有这首诗了。
我很喜欢张爱玲的一篇散文,题目是《爱》。原文并不长,我把它抄在下面:
这是真的。
有个村庄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生得美,有许多人来做媒,但都没有说成。那年她不过十五六岁吧,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后门口,手扶着桃树。她记得她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对门的年轻人同她见过面,可是从来没有打过招呼的,他走了过来。离得不远,站定了,轻轻的说了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她没有说什么,他也没有再说什么,站了一会,各自走开了。
就这样就完了。
后来这女子被亲眷拐子卖到他乡外县去做妾,又几次三番地被转卖,经过无数的惊险的风波,老了的时候她还记得从前那一回事,常常说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后门口的桃树下,那年轻人。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爱在很多时刻是一种未完成的状态。
这种未完成,这种遗憾和缺失,可能恰恰是人生本身。这里面有哀伤,但同时也有美的成分。
未见世界时,
书籍是世界的外延。
见过世界后,
书籍又成为世界的注脚。
周日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