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语文·周日读书会】共赏阅读时光(四十)

文摘   2024-11-10 06:30   中国  

秋风摇曳起

书香满人间

青春语文·周日读书会

阅读目录

01.《真需求》梁宁  阅读者林泳欣

02.《素食者》韩江 著 胡椒筒

  阅读者陈建红

03.《致青年教师》吴非 著 阅读者 陈志红

04.《昨夜星辰》第二章(高盛元)阅读者管东方

泳欣·阅读


爱阅读 沐书香 悦成长

【阅读书目】《真需求》

【作者】梁宁  

【阅读者】林泳欣

【阅读时间】202411

内容摘抄:

在阅读了《真需求》这本书之后,我对人与人之间复杂的交互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作者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解析了需求的本质,并巧妙地将其与人际关系相连结,让我对人际交往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作为人性理解的基石,为我们揭示了人际交往的深层动力。

书中指出,感情需求是人们渴望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的需求,这种需求让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寻求爱与被爱的体验。正是这种需求,让友情和爱情成为人生旅途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包容需求则体现了人们对归属感的向往,我们通过各种社交活动,不断地寻找属于自己的位置,希望被群体接纳。至于支配需求,则来自于我们对影响力和掌控力的渴望,这解释了为什么人们总是在无意识中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和决策权。

然而,与人交往并非易事。《真需求》提醒我们,要想在人际交往中获得成功,就必须对这些隐藏的需求有所认知,并学会合理地满足它们。例如,微笑和赞美可以是满足他人感情需求的简单方式;而尊重他人的意见和选择,则是对包容需求的回应。对于支配需求,适当的授权和信任会使人感到被尊重和重视。

赫洛克提出的情感需求理论也为《真需求》的人实际交往指引提供了理论支撑。他认为情绪或情感的产生是由具体的事件引发的,这一理论启示我们,了解和掌握自身情绪的触发点,有助于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更为精准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对方的情绪反应。

《真需求》深刻地阐述了人际交往的本质,提供了一套实用的交往原则。读后,我更加明白了在与人相处时,如何去细心倾听、体贴入微,以及如何用心观察、坦诚相待。这些体会对我而言,无疑是提升个人魅力、增进人际亲密度的宝贵财富。



建红·阅读

爱阅读 沐书香 悦成长

【阅读书目】《素食者》

【作  者】韩江  著  胡椒筒  译

【阅读者】陈建红

【阅读时间】202411

在韩江那细腻入微又深邃的《素食者》笔触下,我仿佛与英惠同行,在现实的罅隙与心灵的旷野间徘徊,共同探寻着自我与世界的和解之道。英惠的每一次素食选择,都不仅仅是对食物的简单取舍,而是心灵深处对自我认同的深刻拷问,是对社会既定框架的一次次温柔而坚定的挑战。她以素食为盾,不仅抵御着来自家庭与社会的无形压力,更是在这看似微小的行为中,折射出对个体自由与纯净的无限向往。

英惠的故事,如同一面清澈的镜,不仅映照出她个人的孤独与挣扎,更映射出我们这个时代普遍存在的困境——如何在社会规范与个人追求之间找到平衡?《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中的房思琪,以文学为剑,试图在青春的迷茫与社会的偏见中,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活着》中的福贵,则是在生活的苦难与社会的变迁中,以坚韧不拔的意志,诠释着生命的顽强与尊严。

在这个日益多元化的社会中,我们如何能够更好地尊重个体的差异与选择,如何在维护社会秩序的同时,不压抑个人的自由与创造力?或许,正如英惠的素食选择所启示的,真正的自由不是逃离,而是在理解与接纳的基础上,勇敢地做自己,即使这意味着要面对孤独与挑战。

1.素食者的力量来自陨灭。她们不得不失去所有,乃至于自身的存在,才能重获“自由” 

2.如果一个孩子在羞愧中成长,他们则无法自尊自爱,外界给他们种下的,只有仇恨自己的种子,于是痛恨自己变得跟地心引力一样自然。

3.她突然意识到,“活着”本身对她来说也没有太大的吸引力,而眼前这个疯癫的妹妹,也许正是自己即将奔向的终点。

4.疯癫也只是表象。《素食者》真正想讲述的,是这个社会如何批量制造“疯女人”,如何扼杀一个人的本性。

5.我在无数个夜里醒来,赤脚徘徊的夜晚,整个房间冷得就跟凉掉的饭和汤一样。

6.笑到最后,她突然觉得活着是一件很令人诧异的事。人不管经历了什么,哪怕是再惨不忍睹的事,也还是会照样活下去,有时还能畅怀大笑。


志红·阅读

爱阅读 沐书香 悦成长

【阅读书目】《致青年教师》

【作者】吴非  

【阅读者】陈志红

【阅读时间】202411

【读后感悟】

     

《致青年教师》是吴非老师的一本著作,说的是写给青年教师,其实适合各个年龄阶段的教师,因为是吴非老师大半辈子教育的思考与沉淀。书中,他像一位老者在和你唠唠叨叨,絮絮不止,他是在与你聊天,与你探讨交流,娓娓道来,声声入耳,他像是一个教育的私语者,他也是你的知心人,说出你想说的,说出你作为教师的烦恼与疑惑,牢骚与质疑,他告诉你,这只是教育生活的一种常态。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要做一个有胸襟、有诗意、心中有阳光的老师;在你看到教育的烦恼与琐碎后,仍心怀信念与理想,坚持美好与纯真。一章章地往下读,越读你的心越柔软,因为一个花甲之年的教师仍心怀教育之梦,与你同行。

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在追求教育理想的过程中有困惑,有倦怠,有困难,有牢骚,在教育的路上,我们很多时候是自演自唱。只有在遍体鳞伤之后才会醒悟,教育路上更需要自我反思和自我成长,这时你会陷入迷茫与焦虑,不能自拔。在我处于这种焦虑状态时,很幸运,再次阅读了吴非的《致青年教师》,十年前就读过,当时并没有深刻的领悟。十年后,再次拿起这本书,我觉得吴非老师是在用简单的语言与我促膝长谈,用温暖的语言让我感受到最深刻的道理,这本书触发我的再次思考,让我在心灵上获得教育的自觉。

慢慢等啊,静待花开。

书中他告诉教师“不要急”,“教育是慢的艺术”,“心中要有学生”,“等他把话说完”……吴非老师是时刻装着学生的心,真正在静待花开。刚入职场时的我就是心急火燎地想把一切都告知学生,然后立即期待学生的反馈,如果学生没有达到我想要的效果,有时甚至会气急败坏,所以,作为教师,我总是不快乐。吴非老师说:为什么这么急躁?你在追求什么?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慢”。十年中,我有多少次的“着急”就有多少次的伤害,伤了学生,也伤了自己。是的,现在才慢慢领悟,教育是慢的,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可能要在漫长的时间后才能看到效果。所以,我现在会慢慢等啊,等我的学生把话说完,等我的学生慢慢领悟学习的真谛,等我的学生有收获的季节,也等我自己在专业上慢慢成长。慢的艺术,让我走入教育的全新的境界。

我也真正爱上了阅读,在阅读中慢慢领悟名师、前辈的智慧,“教育是慢的艺术”是张文质老师提出的教育理念,在这个浮躁的年代,讲究“短平快”的年代,教育需要“慢”的艺术,当我读完吴非老师的书,我也再次读了张文质老师的《教育是慢的艺术》,步入成熟型教师的我才真正领悟书中的奥妙和智慧。让自己慢下来才会蓄积力量更快、更远。

现在,我愿意把自己说成是园丁,学生是满园的幼苗。我静静地等待,等到满园丰收的时节。我辛勤地在园地里劳作,学生们按照他们的规律慢慢成长,我所做的只是顺应,引导,激励和发现。一旦拥有这样的教育心态,我的心慢慢沉静下来,自然而然慎重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心中有课堂,更有学生。

 慢慢教啊,心怀阳光。

 巴尔蒙特说:“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吴非老师说他很喜欢这句诗,为学生的感动而感动。我读这句诗时,也是大为感动,为这句诗而感动,更为一个60岁的老者的教育情怀而感动。一线教师的工作琐碎而繁杂,初心早已蒙上灰尘,心灵变得麻木,工作也是疲于应付。在我被残酷的现实折去羽翼时,吴非老师说:我觉得,青年心中装着这样的诗句,他的人生就会一直被光明照亮。作为教师,心怀阳光,才会照亮学生的人生。

有胸襟的老师,才会心怀阳光。做一个有胸襟的老师,才能对教育行业内“清者之悲”和“浊者之乐”的污浊之气做出自己的判断,才能坚守自己的本心,尊重自己的专业,即便你遇到八面玲珑的“乡愿”,遭受小肚鸡肠们的攻击,进入污浊不相融的圈子,你依然理智而优雅,尽力做到对别人一片坦荡。因为,你始终铭记师者的言行对学生是多么重要!时刻会反思自己有没有不良的心态会传染给学生!而一个心胸狭窄的老师是做不到这些的。心里有阳光,眼里有光的老师,传递给学生的才是乐观与积极,理想与信念。吴非老师讲述的无非是为师做人和生活中的朴素道理,在朴素的语言中让我们领悟:心灵的成长要比技能的培训要重要的多,关注孩子的精神成长比他考多少分要重要的多。

作为一名教师,理智、优雅,内心坚定,摒弃非议,坚守自己阵地是一种胸襟,也是向阳生长。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我从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来到广东省珠海体校任教,经过一年时间的彷徨和迷茫,我开始坚守我的语文课堂,“画意”语文,语文活动课,把古筝也搬入课堂,微课作文,语文+美术,语文+数学,语文+政治的跨界课堂,都是我开发的新课程。我们教师很多时候被应试教育所束缚,极其讨厌成绩排名的评价制度,但是,有时候没有成绩评价也不好,为什么呢?没有什么可以评价教师的时候,各种攻击和议论那真是任意妄为,让你无法喘息。张祖庆老师说,与杰出的人做朋友都来不及,哪有时间在乎他人评价!真是太对了,我在体校研究学生,研究课堂,与书中和周围的优秀的人交流忙得不亦乐乎,完全没功夫理会闲言碎语,而且我的课堂我做主,我坚守我的,你们说你们的。我当时已经有十年的教学经验了,所以,比起刚毕业时,底气十足。而且我更懂得教育是慢的艺术,我慢慢地教,学生慢慢地悟。慢慢地,真的是慢慢地,在体校好几年的时间,才慢慢发芽了。最让我欣慰的就是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了提高。我一开始就对体校的学生说,体校的学生应该最会写作文,因为你们比普通中学的学生多了运动训练,多了外出比赛的经历,把这些写下来,就是最好的作文。几年过去,这句话终于得到了验证,学生们从一开始写不出几个字到现在洋洋洒洒几百字,而且还有好几个在征文比赛中获奖。2020年的疫情征文,在全市中小学生七百多篇作文中,我校的学生入选优秀作品,写的就是打乒乓球。学生的成长和鼓励,让我看到自我坚守的喜悦,也让我看到了可能的诗和远方。也许,他们没有耀眼的成绩,但是他们拥有健康而坚定的心灵。这,也是我所期待的,所愿意坚守的!

我愿意心怀阳光,慢慢地教我的学生,呵护他们纯真的心灵,呵护他们对美的向往,对生活的渴望。

慢慢走啊,诗意人生。

“老师,诗是不可以中断的,请听我把诗朗诵完。”这是一个懂诗的孩子,拥有纯真诗意心灵的孩子。读到此,我那冰冷的心瞬间被诗化。因为我曾无数次叩问自己,诗意的教育是否有用?同行的质疑是不是要改变自己的理念?直到读到吴非老师说:“如果世上人人都理解你,接受你,也许你已经很庸俗了。”直到读到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的确信,没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源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我如释重负,再次确信:教师要拥有诗意的情怀,诗意的教育才是灵魂的教育,才是有情怀的教育。

诗意的教育不是为了高考那几道诗句默写题,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才华,而是用诗歌点亮心灵。教师要有诗意情怀,才能为学生点亮心中那盏灯。因此,教师在生活和教育实践中要不断的反思和自省,不断的修养身心。我们教师不是为了让学生高考过后全然忘却母语,而是让他们拥有诗意的灵魂,这样他们在与人摩擦碰撞中,在遭受世俗的冷眼和误解时,依然保持尊重和宽容;在人生失意之时,依然不惊不躁,自视而平和。因为,一个真正精神富有的人,不论人生有多少挫折和困难,他都能对其作诗意的关照,都能将其点化成诗。吴非老师说:“教育要让学生追求诗意的人生,不仅需要诗,还应当有琴声,有树,有虹,有梦。”是的,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诗意灵魂,因为豁达大度,温文尔雅,坚持真理和正义,拥有悲悯的情怀,具备温雅的心灵,等等,这些无疑是教育所要培养的理想人格。诗意人生,才是语文教育的最高境界。

这样一本书没有特别的告诉你,深奥而难懂的教育哲学,也没有刻意向灵魂深处拷问,只是真诚而执着地告诉你:教育路上,慢步走啊。这样一本书,让你内心充盈,让你灵魂温热,让你胸襟坦荡。再读此书,我更加坚定地“慢”步在教育路上,心怀阳光,静待花开,点亮诗意的人生。



东方·阅读

爱阅读 沐书香 悦成长

【阅读书目】《昨夜星辰第二章

【作者】高盛元  著

【阅读者】管东方

【阅读时间】202411

【摘抄及感悟】

我们读这首诗,会发现里面有一种朦胧的期待。这种期待在诗里表现得很隐晦。崔护使用了桃花这个意象。你可以说这是实写。但如果我们联系到中国古典诗歌的文化背景,你会发现桃花是有文化含义的。

《诗经》里有一首诗叫作《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这是一首谈婚姻的诗。桃花开得这么茂盛,女子要出嫁了,她会给她嫁入的家庭带来幸福和喜乐。桃花其实是和婚姻联系在一起的。

桃花这个意象也许有崔护的一些无意识,有他对婚姻的期待。可是这个期待最终是落空的。

诗意来自于物是人非,来自于对无常的感慨,来自于遗憾和缺失。

东山魁夷说:“……无论何时,偶遇美景只会有一次……如果樱花常开,我们的生命常在,那么两相邂逅就不会动人情怀了。”(《一片树叶》)

如果说故地重游,诗人和从前那个女孩子在桃树下又一次相遇,可能就没有这首诗了。

我很喜欢张爱玲的一篇散文,题目是《爱》。原文并不长,我把它抄在下面:

这是真的。

有个村庄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生得美,有许多人来做媒,但都没有说成。那年她不过十五六岁吧,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后门口,手扶着桃树。她记得她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对门的年轻人同她见过面,可是从来没有打过招呼的,他走了过来。离得不远,站定了,轻轻的说了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她没有说什么,他也没有再说什么,站了一会,各自走开了。

就这样就完了。

后来这女子被亲眷拐子卖到他乡外县去做妾,又几次三番地被转卖,经过无数的惊险的风波,老了的时候她还记得从前那一回事,常常说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后门口的桃树下,那年轻人。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爱在很多时刻是一种未完成的状态。

这种未完成,这种遗憾和缺失,可能恰恰是人生本身。这里面有哀伤,但同时也有美的成分。





未见世界时,

书籍是世界的外延。

见过世界后,

书籍又成为世界的注脚。

周日安

-END-




王君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
青春语文,不仅仅是一种教法,更是一种活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