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语文·读书专栏】周四小分队在阅读中修行
文摘
2024-10-31 07:11
辽宁
阅读者:刘菊芬
阅读书目:《新课标的理解、批判和建设》
作者:徐杰
一类是叠加式的,每人讲述一个方面,形成有效补充,互相补白,叠加达成,在多人的共同努力之下,事件逐渐丰满完整清晰起来。第2类是聚焦式的,针对同一个事件,诸多人各执一词,意见越多,真相往往越难发现。要知道每个人都有趋利避害之心,他们自然要有意识的规避,无意识的去改写,甚至还自然的遗忘。这时候也许我们需要海德格尔的趣币为武器,才能发现真相,但这个时候真相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只是艺术的效果,还有对人性的深刻揭示。第3类叙事就是在同一个事件的叙说过程中,叙说视角不断变化,而故事依然按照正常的逻辑,循序渐进的发展,之所以转化视角只是一种冒险,寻找一种最佳的叙事效果,而把规则丢在一旁。铺排,是铺陈、排比的简称。它常常将一连串内容相关的景、事、人等,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几段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这种重复中有变化,变化中有重复的章法,无形中使文章产生一种整体的节奏感;并在回旋反复中,使文章感情得到强化,主题更加突出。这种写作方法,我给它一个名称叫铺排写作法。从伟大的文学源头《诗经》开始,这种铺排章法就已经诞生,小到“一字贯穿法”,孔子就有:“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大到全文都是由铺排构成。这种写法逐渐由诗歌延展到其他的各种文体,蔚为大观。通过类比铺排,既生动形象地揭示出中心,又能昭示作者的机智,使文章妙趣横生。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这样写道:“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此处的“求木之长",“欲流之远”,都是类比“思国之安”,前两者既是铺排类比,又是形象说理,真可谓一箭双雕。越国的开国功臣范蠡,在勾践灭吴之后,立马选择离开权力中心,然后给大夫文种送了一封信,这封信就是按照类比铺排的方式写的。信中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是最典型的类比铺排。其他还有什么“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类比铺排的核心在于,第一,要能够形成类比,第二,前两者的铺,是为最后的一段张本,目的在于蓄势,一举两得,水到渠成。并列式的铺陈方法是指全篇作品或整个段落从各个不同的方位、方面游行铺排,描绘的对象具有横向性,使文章具有广度美和丰富美。并列式的铺排类型很多。根据铺排的内容可分为“并列描写式铺排(文)”“并列论点式铺排(议论文)”“并列论据式铺排(议论文)”“并列叙述式铺排(记叙文)”。比如这篇《趣说为人》,就是典型的并列式铺排,行文流淌,一气呵成胡乱联系,却又妙趣横生。人的鼻端共有两孔,所以不能随着别人,一个鼻孔出气;人只有一舌,所以不能说两面话;人虽只有一心,然而有左右两个心房,所以不但要为自己想,也要为别人想。并列式的铺排要点在于,一要精心打磨三个核心句。二是三个核心句尽量包蕴丰富,有很大的代表性。方法是指整篇作品或整个段落在铺陈时,采取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描述方法,内容上具有纵向性,以深刻和深入见长。夜是美的,我们民族的肤色是美的;星星是美的,我们民族的眼睛是美的;太阳是美的,我们民族的灵魂也是美的。先言外在特征性的代表一肤色,再谈心灵的窗户-眼睛,最后深入到本质--灵魂,层层深人,从外形深邃之美,写到灵魂的壮阔之美,给人很大的震撼。对比式铺排,是将两种性质截然相反或有差异的事物进行比较。既可以将发生在同一时期、同一区域的两种性质截然相反的或者有差异的事物拿来对比,对错误的或者差的事物予以否定,对正确或者好的事物进行肯定,这种对比叫做“横比”。又可以将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的不同情况进行比较,这种对比叫做“纵比”。第一,选择好比较材料,确定对比点。所选对象必须是两种性质截然相反或有差异的事物,对比的指向性要清楚。第二,对比要有主次之分。若文章从正面立论,主体部分则以正面论述为主,以反面论述为辅;若文章从反面立论,则以反面论述为主,以正面论述为辅。欧·亨利式铺排方式的最大特点是前面不断铺排蓄势,结尾突然让人物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或使主人公命运陡然逆转,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但一切又在情理之中,符合生活实际,从而形成独特的艺术魅力。《警察与赞美诗》是欧·亨利式铺排最典型的作品。流浪汉苏比想进监狱过冬,故意多次惹是生非。有一次,苏比想通过“调戏”一女子来达到进监狱的目的。但这貌似“文雅娴静”的女子却反过来勾搭起了苏比。又有一次苏比拿走了一位“衣冠楚楚”的顾客的伞,可这伞原本就“来路不正”。有一次苏比砸了玻璃等着被抓,可警察认为一个做了坏事的人总不会坐等就擒,而把苏比给“排除”了。又如他想借助于“扰乱治安”这根稻草在街上大吵大闹,但警察却认为只有大学生在庆祝球赛胜利时才敢在大街上如此大肆喧哗……苏比总是那么背运,等到苏比受到赞美诗的感化,欲改邪归正时,警察却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他投入了监狱。欧·亨利式铺排在写作中要注意,前面所有的铺排都是为最后的陡转服务,使文章前后产生鲜明对照,深刻揭示文章中心。《警察与赞美诗》中,欧·亨利就借苏比命运的荒唐对比,鲜明地反映出了资本主义社会是非混淆、善恶不分的本质。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