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语文·潘凤仁专栏】穿越时空的墨香情缘·遇一场书信中的灵魂对话——观黄友芹《从前车马慢,书信远<与朱元思书>课堂实录》心得

文摘   2024-11-10 06:30   中国  


致青春语文


语文是写给生活的情书。
语文是条终将流向生活海洋的河流。
语文是经由语言文字的学习,探索生命幸福通道。
语文是打通教法与活法的灵性阅读。
语文是生命写作与激情生活的生命成长。
语文是领略文化化人、清雅雅人的最美路径。
改变,从青春语文开始。 

在青春语文中找寻自我,在人生中追求清雅。

在青春语文中追逐梦想,在人生中保持清雅。

在青春语文中绽放光芒,在人生中升华清雅。

以青春语文为伴,成就清雅人生。












穿越时空的墨香情缘·遇一场书信中的灵魂对话

--观黄友芹《从前车马慢,书信远——<与朱元思书>课堂实录》心得


前言

课堂悠扬启,古韵绕书间。友芹姐授课,如沐春风暖。

激趣入课题,明确任务先。格式需完整,内容饱满全。

  起笔不俗气,意境自高远。“风烟俱静”地,心随山水连。

修辞手法妙,景物生动现。水碧山青处,鸟鸣猿啼喧。

人物渊源查,写信目的显。吴均归隐意,朱元思心牵。

清新超拔风,吴均体独擅。对偶工整美,短句韵律添。

课堂实录尽,感悟心中填。友芹姐之课,如灯照我前。
友芹姐,真名黄友芹,我们青春语文人都喜欢唤她为“黄娘娘”,不仅因其卓越成就,更因那份温婉如春的气质。身材高挑,婀娜多姿,幽默风趣,从容优雅,气质上与著名主持人董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每一次见到黄娘娘,她给我的感觉都是简约而不失高雅,温婉的笑容,仿佛一位从书卷中走出的知性女子,她眼神中透露出智慧与自信。作为君师父的“男朋友”,友芹姐在公众号中的介绍虽简,却字字珠玑,尽显其省级咖位的含金量。
友芹姐,集才华与美貌于一身,她不仅是江苏省苏教名家培养对象,更荣获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等殊荣,还是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教科研先进教师的典范。更令我钦佩的是,黄友芹还是江苏省东台市实验中学校长,在西安的时候,我有幸能和友芹姐有过简短的交流,我们在边走边聊的问答中,在轻松又纯粹的谈笑中,我能看得出友芹姐正以其智慧和卓越的管理才能引领着她的学校不断在创新中前行。
让我记忆犹新的仍是在西安那堂洋溢着“春秋笔法”古韵的课堂里,我早已被友芹姐大气磅礴和大国风范的课堂所折服。今天又在《从前车马慢,书信远——<与朱元思书>课堂实录》这一堂古典雅韵的语文课里,我仿佛又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穿越时空的长廊,踏入了一个由书信构筑的温情世界。与其说这是给学生上的一节古韵典雅的古人书信课,不如说这是给我上了一节意义深远的疗愈课。走进这堂课,观的不仅仅是一场文学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深度触碰,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书信”这一古老情感媒介所蕴含的无限魅力与深邃意境。






1


一、古典情愫,

于字里行间悄然绽放



从前车马慢,书信远,信札往往成为交流情感的重要工具。一起来欣赏古人信件的几个片段——”黄校长片言只语,深情尽现。


课程以“激趣入课,明确任务”为序,情愫启航,古韵悠长。
友芹姐如同一位温文尔雅的引路人,轻轻推开历史的大门,引领我们步入王羲之与丘迟的笔墨世界。
在赏析《快雪时晴帖》时,学生在友芹姐的引导下,一个“想”字,如春风拂面,唤醒了心中对友情细腻感知的嫩芽。
“雪后初晴时,王羲之很想念好友。”这不仅是王羲之对友人的深切思念,更是书信中那份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这是一封劝降信,丘迟劝陈伯之投降。一封劝降信,如此唯美,让我仿佛能听见千年前雪后初晴时,友人间的低语与笑语。
紧接着,友芹姐对“暮春三月”的解读,更是将我们带入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江南画卷,让我们在丘迟的笔触下,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与希望,领略了故国故乡的吸引力。
这一问一答,一景一情,不仅激发了我们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更在我们心中种下了对书信之美的无限向往。
最后,陈伯之见到信深为感动,没多久就投降了梁朝。我想这就是文字传递的能量与魅力!


2


二、格式之韵,

重拾书信的文化温度



《与朱元思书》这篇课文,本是一封完整书信的节选片段。
友芹姐在这节课就带领同学们做一件事:用现代汉语把这个片段,改成一封格式完整、内容饱满、目的明确的书信。教学目标明确,任务简洁明了。
活动1:规范信件格式,写一封起笔不俗的信。”穿越千年,书写一封古典情怀的信,在友芹姐的精心策划下,学生仿佛化身为古代的文人墨客,以笔为舟,以纸为帆,航行在书信的海洋中


通过模拟《与朱元思书》的格式,学生不仅学会了书信的规范写法,更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了那份跨越千年的亲切与温暖。

当“元思弟,见字如面!”跃然纸上时,我仿佛看到了古人书信往来的温馨场景,那份情感的传递,超越了时间的限制,直抵心灵深处。

友芹姐还巧妙地将“风烟俱静,天山共色”等经典语句融入信件,让学生在模仿与创作中,不仅学会了景物描写的技巧,更领悟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情景交融”的美学真谛。

在中国古典诗文中,一个“烟”字引出的古诗名句,在名句中引导学生得出“大处着笔”和“小处着笔”的区别,大处写意,小处聚焦,作者吴均的内心是恬静的、惬意的。

对他而言,“船行的速度、旅程的方向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此刻的沉醉。”这是何等的心胸和格局,才能够置身于凡尘喧嚣中而不被污浊之气所侵蚀,任意飘荡,随心所欲。

这样的教学,不仅让学生模仿的信件充满了诗意与画意,更让他们得到了文化的滋养与洗礼。


3


三、修辞之魅,

绘就心灵的富春江




活动2运用修辞手法,写一封内容饱满的信以修辞为笔,绘就心中富春江
“这封信具体写了什么呢?请大家根据课文,来丰富我们的改写吧——”友琴姐富于启发性的提问,如同春风化雨,激发了同学们的创作灵感。

在友芹姐的引导下,学生仿佛成为了富春江的书画家,以文字为墨,以修辞为笔,将富春江的壮丽景色与和谐生态描绘得淋漓尽致。

你看,他们从清澈见底的江水到奔腾不息的急流,从鸟鸣山涧的和谐到心中的无限感慨,他们用文字捕捉了富春江的每一处美景,更用情感赋予了它们生命与灵魂。

“这里有色彩美,不仅有……色的……,还有……色的……这里有生机美,不仅有静态的……,还有动态的……这里有音乐美,不仅有……之声,还有……之声这里有光影交错之美,不仅有……,还有……这里有……美,不仅有……,还有……”

在这里,友芹姐再给学生多维角度描绘山水之美的支架,并鼓励同学们在改写中也可以加入一些主观的评价。

我们再来看学生和老师的互动实录:

友芹姐通过“色彩美、生机美、音乐美、光影交错之美”等多个角度,为学生搭建了理解山水之美的框架,引导学生全面感知并表达自然之美。

同时,她鼓励学生加入主观评价,使得描写更加生动且具有个性。这样的教学,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让学生学会了如何在写作中抒发真情,使文章更加生动感人。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也体会到了多维度描绘景物在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师生互动中,我特别注意到友芹姐对细节把握的精准和引导的巧妙。如通过提问“这里有没有光线的变化?”引导学生发现光影之美,并通过引用左思和吴均的诗文,让学生理解如何通过动词和修辞手法活化静态景物,赋予其灵性。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还深化了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此外,友芹姐对结尾处理的讨论也给我很大启示。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结尾是否重复、能否去掉,使学生意识到结尾的景物描写不仅是对前文的补充,更是一种情感的升华和沉醉之情的表达。

这对我今后在写作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处理好文章结尾,增强文章的整体效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4


四、意旨之深,

书信中的灵魂对话



活动3:查档人物渊源,写一封目的明确的信。”从这段教学片段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古典文学教学的魅力与深度。

教师巧妙地通过引导学生查档人物渊源,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与朱元思书》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一深刻议论的内涵,还让学生体会到了作者吴均的情感与志趣。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这句话的字面意思,进而深入探讨其背后的深层含义。

通过介绍吴均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学生逐渐明白,吴均所说的“者”,不仅指那些追求功名利禄和忙于政务的人,更可能暗含了他自己和好友朱元思。

这种解读,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吴均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以及他希望通过这封信劝诫好友归隐山林的用心。

活动4:比对原文风格,学一种清新超拔的文风。”在观课过程中,我还看到友芹姐还注重引导学生比对原文风格,学习“吴均体”的清新超拔文风。

通过朗读、分析对偶句和四字短句的使用,学生不仅感受到了吴均文字的韵律美和画面感,还学会了如何在写作中运用这些技巧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尤为值得称道的是,友芹姐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注重情理相融。在引导学生理解吴均的情感和志趣的同时,也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例如,在讨论朱元思可能的回信内容时,教师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既有“穷则独善其身”型的归隐之心,也有“不忘初心、穷达依旧”的担当精神。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思维,也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最后,教师布置了模仿吴均《与朱元思书》风格写回信《答吴叔庠书》的作业,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吴均体”文风的掌握,并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这种从理解到模仿再到创作的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古典文学教学的系统性和实效性。


结语


诗意的课堂,文化的传承。友芹姐在这堂课中以改写《与朱元思书》,传承书信文化为核心任务,她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引领学生穿越时空的长廊,踏入了一个由书信构筑的温情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学生感受到了古典文学的魅力与韵味,更领悟到了书信作为情感交流工具的独特价值。

观一堂课,学一课法,启一生示。我跟随友芹姐和她的学生在改写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原文的理解,更领悟到了书信作为情感交流工具的独特价值。

书信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与灵魂的对话。它承载着人们对亲朋好友的思念与祝福,记录着人们的生活点滴与心路历程。

在现代社会,虽然新型通讯方式已经取代了传统的书信,但书信所蕴含的那份真挚与深情,却如同陈年的美酒,越品越香,永远不会过时。

“我们的作品,不仅是对原文的再现,更是对书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我们与古人之间的一场灵魂对话。”

观课结束后,我还模仿着友芹姐的思路去给我自己的学生上课,他们第一次接触这样的授课方式和授课思路,与以往的写景文言文完全不一样,他们十分兴奋!

尤其是当我的学生将自己的改写作品经过两次修改后再展示出来时,那份对古典文化的敬畏与热爱于我们心间油然而生!


这次穿越时空的书信之旅,重拾书信这一传统的交流方式,不仅让我和我的学生们于字里行间感受古典情愫于文字中如何悄然绽放,还带我和我的学生们学会了如何写一封格式完整、内容饱满、意旨明确的书信,更让我和我的学生们在重拾书信的文化温度中得到精神的滋养。



END


潘凤仁,中学高级教师,王君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语文湿地栖息者,曾受国务院侨办文化司外派泰国支教一年,曾获广西优秀外派教师、广西优秀共青团员、南宁市“我最喜爱的老师”、南宁市学科带头人、南宁市教学骨干、南宁市“师德教育巡回大讲堂”主题研修坊坊主、南宁市“一对一”精准帮扶名师团队成员、“国培”“区培”授课专家、全国最美家庭等称号。25万字的个人著作《泰国支教日记》,2020年11月《光明日报》之《教育家》杂志采访并刊登《做茉莉般的老师:绽放自己,芬芳他人》等。

扫一扫关注我


王君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
青春语文,不仅仅是一种教法,更是一种活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