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语文·赵米英专栏】习作《如何把记叙文的情节展开》课堂实录

文摘   2024-11-04 14:49   河北  




jingpinketang 

  习作《如何把记叙文的情节展开》讲评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这几天我都在认真批改大家的周记,发现大家《中秋节记事》写的还不错,都发现了生活中鲜活的事件,有的是讲述了自己学做月饼、吃月饼的事;有的讲述了第一次看到羊圈里的小羊激动的心情;有的讲述和远嫁的亲人一起赏月的故事。但是我们在写记叙文的时候,文章总是写的特别短,而且很多情节没有展开。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尝试怎么展开事件。事件的展开有很多种方式,今年我们主要学习其中一种。

先给大家展示一个学生的习作,这是我们班同学写的,我们先来读前面部分,大家听后想想这是写的一件什么事情。你觉得该想什么事情呢?

生:一是能够概括这件事,二是想事情的后续发展。

师:非常好。作文的题目叫做《一通来自‘天堂’的电话”》。(板书:一通来自‘天堂’的电话)

屏幕显示:

一通来自“天堂”的电话

又是一年中秋节,万家团圆,其乐融融。

但我的心里却异常难过,都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是团圆是别人的,自从失去独子,又失去了老伴,一个人的中秋节,我心如同刀割般疼痛。

因为这样的中秋节再也没有儿子的身影,自从三年前车祸去世,我却怎么也不能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怎么也摆脱不了他活脱脱的身影。他总是固定在周五晚上打我电话,陪我聊天,无论多忙他都坚持;他总是在节假日给我视频,他总是怕我孤独;他总是不告诉我回家的行程,总想着给我惊喜;他总是记得住我的爱好和病情,他买给我的礼物总是恰到好处……

又是周五的晚上,又是中秋节的晚上,我忍不住拿出手机,点开那个熟悉的号码,我多想它能再次响起,可是它依然静默着,静默着,突然我的手一抖,号码竟然拨了出去。我又赶紧挂断了,因为我去年也是思念太深,拨打了儿子的号码,可是号码已经换做他人,那人还没有等我说完就不耐烦的骂了一句就挂断了电话。这次为了不挨骂,我还是早点挂断好了。

师:大家读完了吗?有没有听明白这是讲得一件什么事情?或者说你觉得这算不算一篇理想的作文呢?

生:我觉得不算。

师:你觉得哪里不能算一篇好作文?

生:我觉得首先字数就不对,我看到这才几行,最多也没有500字,而我们作文要求550字,而你要求我们考场作文不少于600字呢。

大家笑。

师:看来这个同学牢记我的要求呢,其实你不觉得更重要的并不仅仅是字数问题吗?谁看出来了,能不能说一说?

生:我觉得好像情节都不完整一样。

师:具体说说。

生:文中的“我”打给去世儿子的电话,其实只是拨通并没有打通,就这样挂断了,好像让读者读不出什么。

师:这就是情节没有展开。那么情节展开的目的是什么呢?

生:就是让读者有所收获。

生:我觉得其实是更好的表达作者的主题思想。

师:主题思想就是文章的灵魂呀,如果让大家接着写,你觉得故事会围绕中心怎么发展呢?大家可以先讨论,如果想到了也可以举手发言。

生热烈讨论。

师:现在怎么样,讨论好了吗?哪个同学先来说说。你觉得故事会怎样发展下去。

生:可能是这位母亲太思念儿子就恍惚中睡着了。

师:你们觉得怎么样?

生:感觉情境还是没有展开。

生:别急,还有呢,在梦里她再次梦见儿子打来电话,他们愉快的聊天。聊着聊着突然电话再次响起,把她从梦境中惊醒,原来只是一场梦。

师:大家看这个怎样?

生:这都是想象的。

师:允许想象,但是想象一定要合理。(板书:想象合理)谁还有好的创意?

生:我觉得她这个做梦和儿子通话也是合理的,但好像还是没有思想,因为表达的还只是母亲对儿子的思念。

师:说得好,有思想。那我们怎么展开情节才能变得有思想呢?

生:我觉得能不能在被惊醒的电话做一下文章?

师:说说你的创意?

生:我觉得她太思念已故的儿子一方面母子情深,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她年老孤独,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那是不是就好多了。

师:具体说说。

生:我觉得这个打来的电话可以换成是其他子女的,这样虽然她失去了一个儿子,但是还有其他子女的关爱,让这个老年丧子的母亲不会那么伤心。

生:我觉得不行呀,我们的题目是:一通来自“天堂”的电话,说明还得是那个失去的儿子打来的。

师:那也太吓人了吧。

生:老师,我看到了天堂加了引号,就说明可以不是真正的天堂。

师:是的,我们设置情节的时候一定要前后勾连,甚至要联系题目。那我们怎么设置这个情节才比较合理。(板书:前后勾连)

生:我觉得这个打来的电话一定还要和她失去的儿子联系起来,这样才比较契合。

生:我想起来了,那就是她儿子的好朋友假装的。

生:也可以是多年失踪的其他孩子无意中打来的电话,让母亲误认为是失去的儿子。

生:我觉得也可以是陌生人打错了电话,被这个母亲误会后讲错就错地听她讲自己的故事。

师:做了一个倾听者。大家想的都不错,所以我们要把这个记叙文写的有意思就要变成一个故事。怎么才能有意思呢?除了合情合理还要——

生:还要让人想不到。

生:还要有点波澜。

生:还要给人惊喜。

师:是的,我们要让记叙的过程变得波澜起伏,出人意料,但是大家想想还有没有?

生沉默。

师:其实除了这些之外,我们还要注意聚焦,大家做的都很好,都知道聚焦在电话上,有一个电话引发故事,也由一个电话推动故事发展。大家来仔细审视一下上述的情节方案,你觉得哪个方案相对较好?让她其他子女打电话好不好?

生:我觉得挺好的。一个儿子失去的,但并不是失去所有的亲人。

生:我觉得不太好,我觉得范围变窄,总是在讲述亲情。我想能不能把范围变得更大些,那个响起的电话能不能是社会上的好心人?

师:这倒是一个好主意,那我们想想这个情节和上文有哪些联系呢?

生:上文中说:“他总是固定在周五晚上打我电话,陪我聊天,无论多忙他都坚持”,这个特点,即使是社会人也能知道。可以是他儿子临终时的留言,也可以是他儿子在网上招募的专门安慰母亲的人。

师:好,尽管大家的方案还是有些不合理,但是大家深入思考的过程已经给了大家启发,下面就看原作者是怎么展开的。看看他的展开是不是符合这些基本要求。

但就在这时,电话又回拨了过来,啊,我的心跳加速,儿子,是儿子,我的儿子。不知不觉泪水已经迷蒙了双眼。但是我还是要面对现实,我知道这不是儿子,而是使用儿子号码的陌生人。

“您好,我……我是想打给我儿子的,我……我又怕讲出来不好。”我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好,这是作者写的事件的发展,现在大家讨论一下,认为这位同学写得事件发展比较成功比较合理的请举手。

生:我觉得合理,你看电话回拨,比较符合标题:一通来自“天堂”的电话。

生:我也觉得合理,因为这个人不但打来电话,还听“我”唠叨家常,太暖心了。

师:还有吗?和我们前面讨论的哪点符合?

生:我觉得有点出乎意料之外,正好和文中,“那人还没有等我说完就不耐烦的骂了一句就挂断了电话”,而这个既没有骂“我”,也没有挂断,反而还回拨,真的有点小意外。

生:我觉得也太巧合了吧,如果按照我们正常思维,即使不骂大错电话的人,也会礼貌回应,告诉来电人,大错电话了。而这个情节不但没有这样,反而回拨,而且耐心十足,实在有些反常。

师:你的意思是反常就显得不太合理。

生:他这样一说,我也觉得有些不合理,他为什么会对一个陌生人回拨那么久的电话,还耐心十足。

师:大家都纠结于此,我就来说说自己的看法。他写的还是不错的,情节出人意料,但是太出人意料就显得突然。第二点我觉得他始终没有偏离,紧紧聚焦在电话上。所以原作者的安排总体上还是比较好的,那文章的意思还没有完全明确,想一想,如果是你,该怎么写呢?

全班讨论。

生:我觉得还是要把回拨电话的神秘人身份揭开,这样真相大白。

师:这个神秘人身份怎么揭开呢?就直接写出来吗?

生:我觉得不能直接揭开,这样过于直白。可以在电话里交流出来。

生:我觉得这个神秘人也可以和这位母亲有着相同的遭遇,他们同命相连所以彼此懂得。

生:我觉得这个可以是社区的工作人员,当社区了解到这个母亲的遭遇后,迅速做出的回应。展现社区带给人们的温暖。

师:这个创意也不错,从社区层面往深了再思考,那是表达社会带给人的温暖和慰藉。

生:我觉得为什么只是回拨电话呢,走进不是更好。

师:具体说说。

生:回拨电话后,了解了这个母亲的真实情况,每到节假日都把他们接到社区举行慰问活动,打开这位母亲封闭的心门,慢慢走出丧子之痛。

生:但是我觉得这个有点不太现实,毕竟这样的疗伤,还得自己慢慢消化。记得我家姨妈就是这样,她失去表哥的那几年,谁都不和谁说话,一说话就流眼泪。

师:你看有了生活经验,情节的展开就变得合情合理。

“没事,您说吧。”我听到了电话那头和我儿子一样年轻的声音。我好像有了力量,有了勇气,我边哭边说,说了好久,我很担心对方挂掉。但是至始至终他好像都在,不时的回应,不时的安慰我,甚至还说如果可以,他也可以喊我妈妈。

我好像变得恍惚了,仿佛儿子站在我的面前一样,我的心变得温暖而柔软起来,“孩子,谢谢你。我想极了儿子,我会打你电话,但是我怕打扰你我会尽量克制,感谢有你。”挂了电话,我忍不住给他发了感谢短信。

没有想到不多时就收到了回应,“阿姨谢谢你的信任,我是一名刚上班的警察,你的声音也像极了我八岁时失去的妈妈,如果不介意就让我代替你儿子叫你妈妈吧。”合上手机,我泪如雨下。

师:依然是大家讨论一下,这个结尾好不好?

全体学生讨论。

生: 我觉得可以,神秘人的身份揭示出来了,大圆满结局。

师:看来大家都喜欢这样的大圆满。你想告诉人们什么呢?当她需要安慰的时候就有人安慰?所以我觉得从主题的深刻性、震撼力,从阅读的审美来看,都不能那么快让她找到那个回拨的电话。所以结尾太重要了,我们还可以怎么修改?

生:我觉得虽然这个回拨电话答应她了,但是突然有一天电话也打不通了,原来她也失去了母亲。

师: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什么?

生:我觉得让她设身处地感知到失去亲人的痛苦后,她才能更理解失去孩子母亲的那种心情。

生:我觉得如果那样的话,前面的内容也要修改,可以设置她也挂断了那位母亲的电话,后来她体验之后,理解那位母亲的心情后又回拨。

生:这样是不是太残忍了?

师:其实生活中哪有那么多的巧合,都是生活的真相就在于无法预料之中。同学们大家也可以根据文章内容和中心主题试着给这篇作文补写一个结尾。

这节作文课就上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下课。


赵米英,淮安市一名普通语文老师。

个人公众号:香如故的世界






本期内容为“语文湿地”(微信公众号:yuwenshidi。以下简称“湿地”)原创首发内容,任何微信公众平台进行转载、复制、摘编前,必须得到“湿地”及原创作者的共同授权许可;未经“湿地”和原创作者本人的共同授权许可,禁止以任何名义进行转载、复制、摘编等任何形式的使用。一经发现,我们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相关法规的相关规定,追究其侵权行为。

其强烈谴责以百度文库、豆丁网等为首的明目张胆的盗版行为!



阅读 3






王君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
青春语文,不仅仅是一种教法,更是一种活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