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破产案件突破10万件,涉及109万债权人,1.18万亿元资产

文摘   2025-01-23 23:28   北京  

无破数据2024年破产数据出炉,全年共产生103,551件破产(含破产申请、破产上诉等、破产监督等多种类型)及关联相关案件,涉及55,268家企业、1,090,152个(家)债权人,破产企业资产评估价值合计高达1.18万亿元

几个趋势:

1.含破量显著上升。

破产案件受理量自2017年开始迅猛增长。2017年不足7000件,2018年冲破2万件,2024年破10万件,2018年至2024年年均增速为34.9%。

破产程序的应用从金融机构、大型企业快速下沉到中小微企业。传统民商事纠纷的含破量显著上升。

债权追索的案件中,往往出现债务人、担保人一方破产,甚至多方破产的情况;

有的债权人在追债的过程中,因为资金链断裂等原因自己也走向破产,比如恒大的建筑承包商南通六建;

破产重整案件中,还会出现重整投资人半途破产、被重整的情况。

无论主动还是被动,无论是公司还是个人,接触破产的概率大幅提高。破产不再是一个小众名词。

2.破产羞耻感减淡。

随着破产成功案例的增多,破产工具性功能的展示和普及,破产能“破局”的思维深入,企业家对破产的抵触情绪减弱,主动寻求破产救济的动力增强。

过去以债权人推动破产为主,现在虽然发起破产申请的大头仍然是债权人,但债务人主动申请破产的情况显著增加(包括统计数据上显示由债权人发起破产申请的案子中,有一部分实际上是债务人发起,但借用债权人的名义申请)。

甚至市场上还出现了极端反例 —— 职业背债人、破产包破。这种属于企图利用破产制度逃废债,既不合法,也不容易得逞,法律后果很严重。

我们只鼓励负责任、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破产。

3.战略地位提高。

二十三届三中全会《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企业破产机制,完善企业退出制度。

各地政府积极推进破产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帮助企业纾困。

金融领域,央行发声:“有序化解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推动兼并重组,该出清的稳妥出清。”

房地产领域,住建部表态:“对严重资不抵债、失去经营能力的房企,要按照法治化、市场化原则,该破产的破产,该重组的重组。”

《湖北日报》喊出 —— “破产重整就是新一轮招商引资”!

最高法院点评:“可重整的不清算”,并点名表扬山东省。山东全省16个地市府院联动,全省全覆盖。重整占比26.2%,全国同期适用率的3倍。

4.技术创新爆发。

破产项目的参与主体迅速多样化,从传统的律师、会计师、审计师、清算事务所到资产管理公司、产业投资人、资产运营商。

债务清偿方式多样,现金清偿、债转股、债务展期、信托受益权份额清偿等灵活组合。

传统执行程序与破产程序有序衔接融合,从执转破到执破融合。

实质合并破产与协同审理提高关联企业债务处理效率。

5.应用场景增多。

除了传统债务处置外,国企清理“两非两资”和私募基金19万亿存量项目的退出均需要广泛应用破产工具助力。


周五晚8:00直播,聊一聊债务重组的大脉络和2025行业展望。欢迎预约参加。

往期推荐



买房未过户,10年后开发商破产,要收回房子

什么样的人,银行都不追债?

穿越明斯基时刻

2024年的债务重组合集(上)

看了三遍终于看懂了!为了掩盖债务,有人想出这样的招数...


博主开通了知识星球,分享法律问答,不良资产行业经验,项目合作机会,金融、房地产观察。欢迎扫码加入。


  小组长微信


债务重组小组长
迎接不良资产处置第二浪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