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教培机构,5家公司,27家分支机构实质合并破产

文摘   2024-11-27 07:49   北京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吧



教培机构关门倒闭,消费者面临颇为棘手的困境:
  1. 1.    单户预付费金额不高,几千元、小万元较为普遍,不支持过多法律费用投入;

  2. 2.    教培机构多为轻资产运营,平均每家店关门后的回收价值不超过2万元(桌椅、教具、空调等)。

然而,教培这个行业,也有昂立教育、新东方这样的上市公司巨无霸;规模小一点,几十家店面的连锁品牌也为数不少。

这些关联门店中,不乏账目混同、管理混同的情况。这类教培机构破产时,如果能合并处置,有利于整体保护消费者的权利。

上海“绿光少儿教育”是合并破产的一个典型案例。

2022年6月6日,上海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绿光教育的五家公司的破产清算申请,分别是绿光公司、昀光公司、昀嘉公司、昀西公司、昀汇公司。

起初,这五家公司是分别申请破产清算。

法院指定管理人后发现,这五家公司存在关联关系,经营业务一致,形成高度混同的经营体,而且业务收入混同,收益难以区分,因此转为实质合并破产清算。

具体情况包括:

  1. 1.    五家公司的股东相同,都是“棒棒堂教育信息咨询(上海)有限公司“100%持股;

  2. 2.    五家公司在上海共设有27个总分机构,采用同一教学管理系统,并且由绿光公司对所有27个机构进行垂直管理;

  3. 3.    每个机构的现场教学点都标注“绿光XX校区“,采用统一的”绿光少儿教育“标识;

  4. 4.    培训产品相同、教学模式相同;

  5. 5.    教培服务合同的签约机构存在混同;

  6. 6.    培训费用由绿光公司统一收取,收费机构和实际培训机构不一致;

  7. 7.    五家公司的经营管理人员、采购、财务、人事等均由绿光公司聘用、发放工资;

  8. 8.    五家公司的资金统一调配,由绿光公司统一管理;

  9. 9.    五家公司之间存在大量关联交易,且基本没有真实业务背景,账目混同;

  10. 10.  五家公司之间的资产和负债金额严重不匹配,消费者清偿比例有很大差异。比如绿光公司账面上的预收账款余额为5000多万,而其他四家公司账上却几乎没钱。

还有一个情况:
消费者只认“绿光教育“品牌,分不清五家公司哪家是哪家。在破产债权申报的时候,管理人多次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群消息、微信公众号推送操作指引,引导大家按照合同盖章主题区分申报债权,但仍然有大量申报混乱,以及重复多头申报,给清算工作带来很大麻烦。

法院最终裁定五家公司实质合并破产,消费者不再受限于一家门店的剩余资产,能够更好地获得公平清偿。
绿光教育合并破产裁定见知识星球,星友可以通过案例一窥债权人如何拆解公司法人人格混同。

往期推荐



全国最大4S店上市公司重整三年后,原实控人、投资人和股民互殴不断...

消失的1000万+买房款...

苦一苦富人背后...

华夏幸福的“置换带”偿债方案:拯救银行的,只有银行自己

北京通报打击“职业闭店人”全国首案,一个信号

博主开通了知识星球,分享法律问答,不良资产行业经验,项目合作机会,金融、房地产观察。欢迎扫码加入。


  小组长微信


债务重组小组长
迎接不良资产处置第二浪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