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男,7岁,6年前因胸膜肺母细胞瘤(DICER1突变)接受手术切除。现无复发迹象,根据筛查指南,患者接受了甲状腺功能评估未见异常,体格检查亦未发现甲状腺肿大或可触及结节,进一步行超声检查。
超声图像显示甲状腺左叶存在结节状异常回声,TIRADS 4类(6分:实性2分,高回声1分,宽径大于高径0分,边缘光滑但界限不清晰0分,无甲状腺外侵犯,伴有微小钙化灶3分,图1-3)。然而,该结节内部可见点状和线状结构(图1),诊断主要考虑甲状腺内胸腺异位,因此,不应使用TI-RADS分类系统。但由于患者有癌症及遗传易感性综合征等病史,无法直接观察纵隔胸腺以作对比。为进一步诊断,患者行MRI检查,结果显示未发现脂肪成分(图4),验证了甲状腺内胸腺组织的诊断。
图1
图2
图3
图4
本例患者甲状腺左叶发现的病变疑似为异位胸腺组织。由于无法明确识别该回声灶是否具有胸腺组织特有的虚线外观,且患者既往有癌症病史及遗传易感性综合征,增加了鉴别诊断的复杂性。最终,未进行活组织,嘱其每年复查。
TI-RADS标准中,微钙化是直径不超1mm且无后方声影的微小强回声灶,其尺寸和无后方声影可与良性钙化及胶体囊肿的彗星尾伪征区分,彗星尾伪征是混响伪影,呈逐渐变窄衰减的三角形回声区(图5)。胸腺组织中的强回声灶通常小,无后方声影或彗星尾伪征,易被误分类为点状回声灶。此时对比分析纵隔胸腺有帮助,但可能因胸腺内翻或超声窗不足无法清晰观察,下颈部及上胸部MRI扫描可通过识别显微脂肪提供胸腺存在的证据。
图5
本病例鉴别诊断有甲状腺内异位胸腺、良恶性甲状腺结节。影像学检查为甲状腺内异位胸腺提供支持,其组织多见于左叶,超声特征为卵圆形病变、无肿块效应等。DICER1综合征患者有甲状腺恶性结节风险,但患者后续1年随访期结节未见明显变化,考虑异位胸腺可能性大。
值得注意的是,胸腺组织中常含有散在脂肪成分,导致超声图像上出现强高或强回声灶;而脂肪成分在Dixon MRI序列获得的同反相位图像上则表现为信号丢失。TI-RADS分类系统在遗传易感性综合征儿童中未验证。超声斑点状外观、MRI微观脂肪信号丢失对诊断重要。准确区分甲状腺内胸腺组织避免不必要活检和减轻焦虑,最佳方法是识别点状和线状结构,超声显像与纵隔胸腺进行对比有助于诊断,无法比较时可考虑MRI识别微观脂肪特征。
·END·
↓↓ 欢迎进入超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