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长不看版
直接拉到文末看小结
↓ ↓ ↓
强脉冲光(IPL),俗称光子,是一种含有多种波长的宽光谱强光。光子可以同时作用于黑色素、血红蛋白、水三种靶色基,达到美白祛斑、退红和再生胶原的作用,并达到整体嫩肤的效果。
大家都知道,光子可以作用于黑色素,达到美白祛斑的效果。
然而,光子美白和光子祛斑的治疗原理和参数设置并不相同。医美医生都知道,光子是最难的光电技术,很容易出现反应过重,打出光斑印等不良反应。
如果用祛斑的参数去美白,不良反应的风险将大大增加。在表皮斑中,光子对雀斑、日光性雀斑样痣(晒斑)效果较好,对黄褐斑(表皮型或混合斑)或炎症后色素沉着(表皮型或混合型)也有一定效果。光子对单纯性雀斑样痣、咖啡斑等表皮斑疗效较差,一般首选色素性激光,而不是光子。光子祛斑与光子美白的根本原理都是“选择性光热作用”,靶色基都是黑色素。
光子治疗雀斑、晒斑等表皮斑时,需要使用较激进的参数,通过快速加热黑素小体,使黑色素(是一种蛋白质)变性,变性的黑色素将随着表皮的更新代谢从皮肤表面排出(形成微结痂),从而达到治疗作用。光子治疗日光性雀斑样痣,微结痂形成及排出过程
a术前 b 术后30分钟 c 术后1天 d 术后7天
图源:参考文献2
皮秒等短脉宽激光在教科书中仍然是雀斑、晒斑的首选光电治疗。1.雀斑的皮损往往较多,激光爆破色斑,耗时耗力。而光子的治疗光斑远大于激光,覆盖面积广,治疗速度快。
2.光子对颜色较深的雀斑疗效较好,对颜色浅的雀斑则疗效较差。
不管怎样,光子都可以作为治疗雀斑的首先尝试的技术,并且可以与短脉宽皮秒激光等联合治疗。
对于雀斑对光子治疗反应良好者,可连续多次治疗(间隔1个月),直到不再有效为止,再根据情况考虑是否继续使用皮秒激光治疗。对于雀斑对光子治疗反应较差者(色斑太浅),可直接进行皮秒激光治疗。
也可在同一天先做光子,光子结束后紧接着做短脉宽色素性激光。先做光子,黑色素吸光变性后,色斑颜色会加深,此时做色素性激光疗效更好,但需注意观察终点反应,避免能量高导致的色沉风险。光子治疗雀斑,需要综合考虑肤色、色斑颜色、红斑情况及皮肤干燥情况选择滤光片及治疗参数。主要使用515nm、560nm、590nm三张滤光片。对于肤色较白者(Ⅱ型或Ⅲ型偏Ⅱ型),可选择515nm、560nm滤光片,先使用560nm滤光片,大导光晶体全面部操作,再使用515nm,小导光晶体小面积加强。
对于肤色较深者(Ⅲ型或Ⅳ型),可选择560nm、590nm滤光片,先使用590nm滤光片,大导光晶体全面部操作,再使用560nm,小导光晶体小面积加强。大导光晶体全面部操作:560nm或590nm滤光片推荐2脉冲(560nm、肤色深者,也可使用3脉冲)。脉宽4-6ms,延迟时间30-40ms。起始能量根据光斑测试确定,肤色白者,起始能量可高些,肤色深者起始能量可略低。但不可太低,例如<15J,我认为就太低了。小导光晶体色斑处加强:515nm或560nm滤光片推荐2脉冲。脉宽3-5ms,延迟时间30-40ms。对于色斑浅者,可使用较高能量。对于色斑深的,可使用适中能量,具体能量需要根据光斑测试决定。日光性雀斑样痣虽然与雀斑同属表皮斑。但两者的形成机制和病理表现完全不同。
晒斑有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在长期日晒下,不但会形成色斑,还会在色斑底层出现血管的增生和扩张。在治疗晒斑上,光子相对于色素性激光,具有明显的优势:光子可同时作用于黑色素和血红蛋白,从而同时改善色斑和底层红斑。日光性雀斑样痣通常颜色较深,靶色基吸光更多,理论上疗效优于浅色的雀斑。日光性雀斑样痣的治疗目标不仅仅是祛斑,还需要解决真皮层血管增生和扩张问题。
由于日光性雀斑样痣底层有红斑,相对于雀斑,在光电术后遗留色沉的概率大大增加。
因此,在前3次光子治疗中,可主要以封闭血管为治疗目标。
日光性雀斑样痣比较适合560nm、590nm滤光片。
虽然560nm也在血红蛋白的吸收峰上,但由于穿透较浅,可能无法作用到较深的血管,且表皮层黑色素会先吸收大量的光子能量,使到达真皮层血管的能量过低,从而无法达到明显的封闭血管作用。
封闭血管一般使用2脉冲,总脉宽不低于10ms,脉冲延迟时间30-40ms。能量密度根据光斑测试确定。晒斑有大有小,但都是散在孤立存在。因此,我们可以在第一遍用3脉冲,590nm(肤色深)或560nm(肤色白)先美白。
由于晒斑通常颜色较深,在前几次疗程时推荐560nm滤光片推荐2脉冲。脉宽3-5ms,延迟时间30-40ms。在几次治疗后,晒斑颜色变浅,吸光减少后可改用515nm滤光片,小导光晶体在色斑处治疗。光子治疗表皮斑的终点反应是色斑颜色加深,色斑周围轻度红肿,这说明黑色素在充分吸光后发生了变性。变性的黑色素连同含有黑色素的角质形成细胞会形成“微结痂”,并通过表皮的更新从皮肤表面排出体外。这是因为,之前的治疗思路是把黄褐斑与其他色素增加性色斑等同看待,都是以黑色素为靶色基,主要使用短波段的滤光片清除黑色素(如515-590nm)。然而,大量科学研究已经证实,黄褐斑是一种光老化皮肤病,它与其他色斑不同。光老化是黄褐斑的主要形成机制,其表现除了黑色素增多外,还伴有明显的血管增生、扩张以及弹力组织变性等皮肤老化表现。因此,光子治疗黄褐斑,应当以改善“光老化”为治疗策略,且不应使用可能刺激到黑素细胞的激进参数。选择黑色素吸收较少的滤光片:590nm、640nm、695nm。
推荐3脉冲,宽脉宽(子脉冲脉宽6ms左右)脉冲延迟时间适中(30-40ms),较高能量。能量的设置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如色斑颜色、红斑程度及皮肤干燥情况。1、590nm滤光片,黑色素、血红蛋白吸收均较多,水少量吸光。两种靶色基同时吸收产热,将使表皮温度更容易升高。因此,起始能量不可过高,建议从16-17J/cm2开始尝试。2、640 nm滤光片,血红蛋白吸收较多,黑色素吸收较少,水少量吸收。3、695 nm滤光片,血红蛋白吸收较少,黑色素吸收很少,水少量吸收。通过3遍治疗,针对黑色素、血红蛋白、水3种靶色基,可以通过退红、改善皮肤老化的机制来治疗黄褐斑。当然,590nm滤光片黑色素也有明显吸光,含有黑色素的表皮吸光产热,可加快表皮的更新代谢,从而促进黑色素从表皮排出。光子治疗PIH的参数设置参照上面治疗黄褐斑的参数。此时,应当以血红蛋白为主要靶色基,在使用590nm滤光片时使用较低能量(15J起),3脉冲,宽脉宽(子脉冲脉宽6ms左右)脉冲延迟时间30-40ms。此时,可完全参照治疗黄褐斑的参数设置,590nm滤光片也可使用较高能量。
具体使用能量因人而异,需综合考虑色斑颜色、红斑程度及皮肤干燥情况进行光斑测试。① 表皮黑色素吸光产热,促进表皮更新,表皮更替时间加快,使含有较多黑色素的表皮层更新为含黑色素较少的新的表皮层(即新的角质形成细胞)。
② 当表皮角质堆积时,也会显得肤色暗沉。光子同样通过加速表皮更新,达到去除堆积的角质,使皮肤更加的光滑亮泽,这样也会看起来更白。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写过,光子使血管封闭,可以通过退红让皮肤看起来白,但这是广义的美白。并不符合求美者真正美白的诉求。
子脉冲的脉宽推荐3-5ms,脉冲延迟时间30-40ms。在3脉冲较温和的参数下,能量密度可以适当增大,但也与肤色相关。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雀斑发生率很高,晒斑也不少见,容易出现肤色暗沉叠加色斑的情况。此时应当在叠加部位采用尽量温和的参数设置,可重复多遍发射光子。
绝大多数雀斑颜色较淡,但在肤色暗沉部位,雀斑颜色大概率会加深。
在规划治疗参数前,需要确定是否只美白不祛斑,还是美白加祛斑。
也可联合使用590nm、640nm、695nm滤光片,可达到美白加嫩肤的作用。
1、强脉冲光(光子)可以用来美白和祛斑,但用途不同,作用原理和参数设置策略不同。2、光子美白建议选择3脉冲较温和参数设置,主要通过加快表皮层更新代谢,促进黑色素排出(不结痂)以及改善角质堆积来达到美白目的。3、光子祛斑一般选择较激进参数,如2脉冲,较短波长滤光片。但光子治疗不同色斑的原理与参数设置策略不尽相同。例如治疗黄褐斑,就不是以黑色素为主要靶色基,而是通过退红改善光老化来达到治疗目的,此时,建议选择3脉冲。
4、光子治疗雀斑及日光性雀斑样痣是通过快速加热黑素小体,使黑色素(是一种蛋白质)变性,变性的黑色素将随着表皮的更新代谢从皮肤表面排出(形成微结痂),从而达到治疗作用。5、每种色斑的形成机制不同,即便是同为表皮斑,皮损看起来很像的雀斑、雀斑样痣,在使用光子治疗时的参数设置策略也不尽相同。
具体参数设置策略及参数推荐,请仔细阅读全文。
本文为基于对光子的深刻认知和对色斑形成机制的深入了解,结合个人经验写成。
肯定会有偏颇或不准确之处,欢迎各位同道指正!
。。。。。。。。。。。。。。。。。。。。。。
1 丛林主译.皮肤美容激光实用入门.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2.5.2 Kawada A, Asai M, Kameyama H, et al. Videomicroscopic and histopath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intense pulsed light therapy for solar lentigines[J]. Journal of dermatological science, 2002, 29(2): 91-96.3、Wamsley C E, Parsa S, Culver A, et al. The Efficacy of Intense Pulsed Light as a Treatment for Benign Pigmented Lesions on the Dorsal Hand[J]. Dermatologic Surgery, 2022, 48(8): 827-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