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驰人生二:一半人生之后,能否再现光辉岁月?

文摘   电影   2024-02-19 00:23   河南  

人到中年,心有不甘的有两种,一种是从未成功的人,二是曾经辉煌又跌入谷底的人。

电影《热辣滚烫》讲的是第一种人的故事,《飞驰人生》再讲的是第二种人的故事。你是哪一种?

热辣滚烫的主题曲《一切都来得及》:

一切都太晚了,已经来不及了,毕竟人生已过了一半了,已经来不及做任何的改变了,或许只能下辈子再说了。

飞驰人生的主题曲《一半人生》:

在某个清晨,回望我一生,活得虽认真,却微小如尘。想要唱首歌,去唱哭别人,最后却是我,满脸泪痕。

两部主题曲,基本上给两部电影定了调。

他们之所以能够大火,可能和疫情过后很多行业百废待兴有关,这个时间节点,希望和梦想能够引起很多人的共鸣。

正如90年代刘欢那首《从头再来》风靡一时,因为那个时代正值下岗潮。

巴音布鲁克之王,是张驰一直以来的梦想。辛地造车厂的墙上,贴有这几个大字。

一开始王字上面掉了一横,变成了

后来厂长补上了上面的那一横,可下面那一横去掉了,变成了

而最终张弛赢得比赛之后,这个王字才变成了货真价实的

土、干、王,它暗示着人成年的三种状态——

  • 灰头土脸、空剩追忆;

  • 放手一搏,莫问前程;

  • 自我战胜,和解为王。


这三个字其实就是电影背后的主线,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我对这部电影的感悟。

1

张驰作为曾经的五连冠,被禁赛5年,复出之后再度夺冠,因为铅封丢失,成绩不被认可,虽胜犹耻。

第1个5年,他还满怀希望,虽被吊销驾照,以炒饭为生,每天还在家里模拟练车,他知道5年之后自己还是有希望的。

第2个5年,他已被迫接受现实,靠一个在驾校里的维修厂维持生计。身体受伤,年龄变大,他已不敢奢望曾经的梦想。

钱,全花医药费了,还欠了债;名声,因为被判违规,声名狼藉;前途,无法回归比赛,渺茫度日。这是一个中年人最大的无奈。

“摆烂”、“躺平”、“自嘲”等状态让人心疼,墙上的“冠军车手,驾校教练”被刮得只剩“教练”,曾经的王,一点点亲手清除掉自己过往辉煌痕迹。

赛车的技术不断革新,曾经难以突破的极限,被以分钟为单位地更新,时代抛弃一个人,果然从不打招呼。

破旧的修理场、盗版车的造车厂,如何去抗衡代表资本的光刻时代,代表强权的巴音布鲁克组委会?

你要问他甘心吗?一定不甘心。可不甘心有用吗?

他年纪大了,又一身伤病,更关键的是:他的信念被击垮了,他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能开那么快。

更不要说现在的他,连一辆能组装赛车配件的钱都筹不到。

双重打击之下,这个男人好像真的站不起来了。

飞驰人生第一部中,叶经理曾用光辉岁月这首歌来激励张弛。

叶经理唱:今天只有残留的躯壳,迎着光辉岁月,风雨中抱紧自由。

张弛和:一生经过彷徨的挣扎,自信可改变未来,问谁又能做到?

第二部中反了过来,张驰唱的第一句,叶经理没有和。驰以为他忘了歌词还想提示,结果叶经理不屑的说:问谁又能做到?

第一部中,叶经理很仗义,因为帮张驰丢掉工作,一度很落魄。第二部中,他已翻身,但却变得很现实,为了赢不择手段。

他知道情谊这东西不值钱,他现在只向钱和权看齐,这样才会更有话语权,才能爬的更高,看得更远,拥有更多。

这个世界让我们充满无力与疲惫的是什么,《飞驰人生2》真正要冲破的是什么?

是比赛?是失败的恐惧?都不是。

在我看来,是安排。所有的普通人都会被一只无形的手掌控,你无法抗拒这个世界。

这也可能是时代最显著的一个标签。

2

第一部影片的结尾,屏幕上出现了一句英语 “hero never die!” 就第一部来说,是人不死,就第二部来说,是精神不死。

一个曾经有梦想的人,无论多么落魄,内心的火焰都不会完全熄灭,只要有一点点火星,他就会重新燃起熊熊烈火。

当老辛邀请张驰组建车队,再战巴音布鲁克,宇强和记星都很激动,但张驰压根就没想过自己还能跑完全程。

他考虑的更多还是赚钱,毕竟维修厂拆掉之后,他们的生计都成问题。

宇强说,你这样复出不掉面吗?还有很多人记得你,你是巴音布鲁克之王!

张驰说,到底是钱重要还是面子重要?谁能站着把钱挣了,谁!

说这句话的时候,不知道张驰怎么想,我想观影的人心中已五味杂陈。

一场“老头乐赛车比赛”看似荒诞又好笑,但也证明了张弛真的不再适合赛车。哪怕在这种七零八落的老头乐比赛中,完成比赛对于张弛来说也有些许吃力。

所幸他看到一个天才车手厉小海,这才让参赛似乎有了一些可能。可是后来因为没有资金,被迫将小海这一个唯一的希望转给广刻时代。

所谓至暗时刻,是深夜里,完全翻掉的车,是被安全带捆绑慌乱摸索也找不到的手机。

这时车里响起一个运动员带着荣誉功成身退的新闻,张驰嚎啕大哭,他太需要这样一个句号了。

在此之前,当宇强说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那感觉真爽。张驰说,其实我还是喜欢开车。

小海回归,张弛立刻下定决心要干,没有任何的犹豫。不仅全力支持力小海参战,自己也要亲自出征。

仅有的一点钱,仅够给小海买齐配件。他依然决定用伤残之躯,开着一辆配件不全车去比赛,去给自己的梦想画一个句号。

张驰的那句,“我没有多想赢,我只是不想输”,令不少人落泪。

在《飞驰人生2》里,每个人,都会在欢呼和泪目里,模模糊糊,看见自己。

你会看到:所谓情绪稳定的成年人,就是理性上,不断骗自己,我不在乎了,我想通了。

但有一丝可能,你依然本能地会全力以赴,用生命奔赴自己的巴音布鲁克。

那是刻在你DNA里的自尊。

3

有梦想就能成为王吗?不一定。要想成王,是需要具备很多条件的。

辛地机械厂生产老头乐,漂移的时候仿佛坐摇摇乐,这样的车队要参加巴音布鲁克,这样的草台班子,能成吗?

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往前冲。这句话是对的,他让我们克服恐惧。这句话也是错的,任何成功都不可能凭空而来。

我做了多年的企业管理顾问,我们认为一个项目要想成,核心要有三个东西:方向、团队和资源。

第一个是方向。

张弛的目标很明确,他一生都在为这个目标准备着,这是他成功的前提。

影片后部的转折好像有点猛,似乎他们没有任何准备就开始了比赛。

真的没有准备吗?第一部中张驰被禁赛的5年都在模拟训练,我相信是他所有的动作早已形成了肌肉记忆,只要克服恐惧,睡狮就会醒来。

第二个是团队。

一个车手,一个导航员,一个机械师,这是个让人羡慕的铁三角,每个人的专业都很强,更难得是他们彼此信任,为了共同的梦想,他们不惜放弃一切。

宇强就一直是张驰最坚强的后盾,第一部中二话不说就拿出全部家当,跳钢管舞也在所不惜,堪称好兄弟中的“天花板”。

第三个是资源。

比如张驰对规则的了解。尽管这个规则有时候并不公平,但张弛还是利用规则让自己有了再次参赛的机会。

再比如对赛道的了解。小海能够成功,除了天赋之外,很重要的是张弛记住了巴音布鲁克的1000多个弯道,在驾校里帮他做了还原,当小海进入赛场之后,感觉就像回到了驾校。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要想成为王,我们可以比竞争对手起点低条件差,但必须要有高出对手的认知,更要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当然,就像我在《热辣滚烫》那篇影评中所说,即使没有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只要尽力了,此生也了无遗憾。

我希望在人生的终点时,可以对自己说:这一生,我输过,赢过,但从未怕过。

祝愿所有的朋友,愿我们,永远少年,永远保留心中,巴音布鲁克的高峰。

陶彻说
这里是一个有钱、有趣、有脑的不俗灵魂聚集地,欢迎你的到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