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薪酬为什么很难?给大家讲一个猫和老鼠的故事。
主人吩咐猫到屋子里抓老鼠。当它看到了一只老鼠,几个奔突来回,到底也没有抓到,后来老鼠一拐弯不见了。主人看到这种情景,讥笑道:你比老鼠大那么多,还没他跑的快!
猫回答说:“你不知道我们两个的‘跑’是完全不同的吗?我仅仅是为了一顿饭而跑,而它却是为性命而跑啊!”主人想,猫说得也对,得想个法子,让猫也为自己的生存而奋斗。
于是,主人就多买了几只猫,并规定凡是能够抓到老鼠的,就可以得到5条小鱼,抓不到老鼠的就没有饭吃。
刚开始,猫们很反感和不适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渐渐适应了这种机制。猫们纷纷努力去抓老鼠,因为谁也不愿看见别人有鱼吃而自己没有。主人也轻松和安宁了许多,不再日夜睡不着觉了。
过了一段时间,问题又出现了,主人发现虽然每天猫们都能捕到五六只老鼠,但老鼠的个头却越来越小。
原来有些善于观察的猫,发现大的老鼠跑得快、逃跑的经验非常丰富,而小老鼠逃跑速度相对比较慢,所以小老鼠比大老鼠好抓多了。而主人对于猫们的奖赏是根据其抓到老鼠的数量来计算的。
主人发现了蹊跷,决定改革奖惩办法,按照老鼠的重量来计算给猫的食物。这一招很快起到了的作用。很多企业在纠结到是按销售额提成还是按毛利润提成,也是一样的道理。
过了一段时间。主人发现邻居家的猫和自己的一样多,可抓到的老鼠却比自己多得多。他好奇地敲开了邻居家的门。
邻居介绍说:“我的猫中有能力强的,也有能力差的。我让能力强的去帮助能力差的,让它们之间相互学习;另外,我将猫们编成几组,每一组猫分工配合,这样,抓到老鼠的数量就明显上升了。”
主人觉得这样的方法非常好,就复制过来。可实行一段时间后,发现效果一点也不好,猫们根本就没有配合的积极性,每小组抓的老鼠数量反而没有以前单干时候多。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主人决定和猫们开会讨论。
猫们说:“分鱼时你知道我们是怎样分工合作的吗?我们常常为分鱼打架,还怎么合作?”
主人觉得猫们说得也有道理,决定彻底改革分鱼的办法。不管猫们每天能否抓到老鼠,都分给固定数量的鱼,抓到老鼠后,还有额外的奖励,也就是底薪加提成。但是仔细一想,还是有问题。
小组中有的猫负责追赶老鼠,有的负责包抄,有的负责外围巡逻,防止老鼠从包围困中逃跑。每个小组应该按抓到的老鼠数量来分配,但小组内部如何分配呢?分工不同的猫得到的鱼的数量是否一样呢?这回主人可真的犯难了!
在专业分工的时代,每只猫都无法单独抓住老鼠,但每只猫都可以导致这个团队抓不住老鼠。专业分工的最大问题是管理复杂,需要群体协凋,已经无法论“鼠”行赏。这正是绩效考核的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
到底用什么样的薪酬和绩效体系呢,是BSC,KPI,还是OKR?这个主人搞来搞去也搞不明白。
故事中的“主人”的困惑,正是许多企业都曾经碰到过或正在经历的难题。只有从真正意义上解决了这些难题,才能真正激发员工的内动力。
如何把钱分好,把人用好,让员工和公司形成利益共同体,让员工把公司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欢迎大家系统学习我的薪酬绩效落地实操线上课程,也可以邀请我们手把手帮咱们设计薪酬。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