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到清凉寺住了半个月,李慕禅的到访,原本只是寺院中一桩寻常小事,却不料因是非传言,竟掀起了层层波澜。那日,阳光正好,李慕禅踏入清凉寺的大门,心中满怀对佛法的热忱与期待。然而,他的直性子与急躁,在第一时间便与负责接待的僧人小沙弥产生了冲突。小沙弥见李慕禅未行通报便闯入,言语间不免带了几分责备与不满。李慕禅听后,眉头紧锁,声音也提高了几分,说:“我是赴约而来,一心向佛,何必如此繁文缛节?”这一幕,恰好被路过的几位师兄师姐看在眼里。他们中有人觉得李慕禅性情率真,值得结交;也有人认为他目中无人,缺乏修行的谦逊。于是,关于李慕禅性格的讨论,在清凉寺内也在悄然展开。招待中心的师兄们原本早已安排好李慕禅的住宿,然而宿管师兄却以居士不便留宿的寺规为由,予以拒绝。无奈之下,招待处的师兄只得求助于寺院主持。念及李慕禅曾对寺院有所贡献,主持慈悲为怀,应允了他的住宿请求。宿舍的师兄们虽然不情愿,但也只得让步。然而,私下里他们却对招待处的师兄心生不满,开始暗中诋毁,并对李慕禅多方刁难,甚至拉拢其他师兄一同抵制招待处的师兄,使得事态逐渐升级,最终导致双方一日之内便由争执演变为肢体冲突。那天的阳光斑驳地洒在客室的长桌上,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微妙的氛围。李慕禅坐在桌子的一端,眼神坚定,双手紧握成拳,仿佛随时准备为自己的观点或立场而战。他的声音不高,但字字铿锵有力,每一个字都像是精心雕琢的利剑,直指对方的核心。
就这样,两人你来我往,争执得面红耳赤。气氛也变得越来越紧张,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一般。周围的师兄们纷纷投来关注的目光,有的面露担忧之色,有的则如如不动。然而,就在这场争执看似要陷入僵局之际,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和尚推门而入。他静静地站在一旁,听了一会儿两人的争论后,缓缓开口:“你们两个说得都有道理。但是你们都是修行多年的行者,我们应以佛法的正知见来看待这件事情,让善缘和逆缘都变成我们修行的助缘,而不是用世俗法的价值观来争个对错,比个高低。整个修行就是破自我,这是为什么修行需要关闭六根修禅定我们才可以去除假我回归真我,在你们争吵的过程中,背后都是因为六根生出种种我执让你觉得我的面子重要,我的尊严重要,我定的规矩不可改……如果你们听明白就各自说一下你们有哪些自我存在?此时宿管的老师兄先说,感恩师叔开示,我出家专修多年,深入经藏学习佛陀智慧,自以为是悟到佛法的真谛,以为自己已经放下是世俗法的名利情,其实这个六根内在的假我一直跟随着我,我的规矩,我的面子,我的尊严,我说了算……都有我存在,我会在日后的修行中觉照自我,去除我没有觉察到的自我。
李慕禅师兄此时也惭愧地说道,我也有很多没有察觉的自我存在,还有一点要说的就是我把修行和生活分得很开,只有打坐,听法和读经才认为自己在修行,此时自己就是佛,而在生活,工作中我们处处用世俗法的价值观衡量自己发生的一切事,用世俗法指导着我的思想和行为,以后我会用佛的正知见指导我的日常生活,让我的修行的心一直可以相续。
此时老和尚微笑着对二人说道,修行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按照世俗法的规矩说出自己的观点,但是要时刻觉照自己是不是有我执,不能着相的去做事,时刻觉照自己心的状态,还是那句话把顺缘和逆缘都变成自己修行的助缘,记住你是修行者。老和尚如同一汪清泉,瞬间浇灭了两人心中的怒火。他们相视一笑,仿佛之前的争执从未发生过一般。这些争执,让双方内心的自我得到了充分地展现。他们渴望被认可,渴望在清凉寺这片修行之地留下自己的印记。然而,正是这种强烈的自我意识,让他们陷入了与他人的对立之中,难以自拔。行者他没有直接介入双方的争执,而是静静地站在一旁,观察着这一切。随喜赞叹大家超越世俗的纷争,回归佛法的本质。最终,这场风波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得到了解决。李慕禅师兄在众人的帮助下,也完成了自己这一次的修行之旅,成为彼此修行路上的良师益友。而行者,也在这一过程中,也明白到修行的本质并没有任何奇特的地方,它的实质就是反复的深入我们的心相续,并且改变它,否则,这个宝贵的人身会被浪费,行者也陷入一个思考:为何历经多年修行的行者,自我依然会那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