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了吗,记得空

文摘   2024-08-28 19:46   宁夏  

导语:身在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没那么容易做到,身在三外,不在五险中,还是很多人的梦想。

知行合一,只管行,行了就是真知。

对于大多数人,明天起床后房贷还是要还。

但你不自在是还,自在安然也是还……境由心生,选一个。

正文3829字速读约6分钟,建议先关注、收藏,可慢慢品读和体会。




1/5

第六感之上


《黑神话悟空》这个游戏的架构有很深的文化寓意,作为游戏或从文学角度上看是很深刻的。

玩家作为“天命人”,要踏上寻找大圣的过程,要先击败各大妖王拿到大圣之前身死后留下的“眼、耳、鼻、舌、身”。

这正是人的“五感”,对应的是名利色地位等花花世界的各种物欲和享受。


眼根贪色、耳根贪声、鼻根贪香、舌根贪味、身根贪细滑。

是个人,看到美女帅哥都会眼前一亮,觉得山珍海味无比美食,喜欢宽敞舒服的大床。

“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此色非彼色,而是指物质世界中的能感受到的一切,你可以理解为唯物世界中的“物”。


而人的种种享受,只是感官给大脑发出的电子信号,如果能用物理或化学手段刺激,也能产生一样的感受,比如医学电流试验、嗑药。这是在大脑这个接收端的末尾进行同样的拟合。

如果是用VR等虚拟技术,就是在感受端进行拟合。

虽为拟合,你的大脑接收到的电子信号是一样的。


那什么是真实呢?

什么是“内心”真正想要的呢?

这一切,都是你自己的念头。


《黑神话悟空》的结局一,也就是这个游戏的速通结局,匆忙赶到最后,结果自己被戴上金箍,成了下一个没有摆脱命运的“大圣”,继续下一个轮回。


只有极少数人,可以去结局二。

打过之前所有的隐藏妖王,象征着战胜一切五感器官的欲望享受,才能来到终极关卡前。


面对隐藏BOSS杨戬,他会告诉你:

你有过不去的事,或者放不下的人。

这就是“意”,“眼、耳、鼻、舌、身”五感后的第六感。


也就是说,要往更高的境界走,需要从意根这里下功夫。

至少要去探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游戏要告诉你的是:通过了杨戬的考验,拿到了悟空的“意”,这样“眼耳鼻舌身意”齐聚才能六识完整,你才具备不用再戴上紧箍束缚的可能。



2/5

知道自己不要什么


你的情绪和感受,苦与乐,好与坏,很大程度上和你的五感无必然关系。

同样能饱腹的饭菜,在不同的人口中,可能是美味佳肴也可能索然无味。

同样宽敞明亮的房屋,在不同的人眼中,可能是舒适安然也可能简陋狭窄。

同样的人在不同的人眼中,有的喜欢的不得了,有的嫌弃的不得了……

这就是陷在五感里。


你的觉知,甚至和过去做过什么事,关系也不大。

有的人年纪轻轻就活在当下,有的七老八十还纠结在过去——而他纠结的那些人和事,很多都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了。

这就是陷在第六感意识里。


挣钱,找个好工作,拥有房子、车子、妻子老公、生孩子……对于大多数人来讲都是为了一种安全感。 

也都是为了追求内心的宁静。

人的一生,都是在照顾自己的念头而已。


戴上紧箍的你,究竟是进步了,还是变成了一个没有灵魂的感受,只有执念的工具人?

当发现这个问题,就是上了一个台阶的思考,可能繁琐重复的工作已经不适合你了。

第六感意,以意识为切入,你把握住自己的灵魂,不再任由《道德经》上说的“五色使人之目盲;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聋。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妨”……


一个人,你只有知道自己不要什么,你才能真的知道自己要什么。

所以任何一种完整的修行体系,不管是儒佛道,还是真正的基督教,都有自己这个体系不可为的规定。

知不可为,方可知何可为。


就像一个延迟满足的小孩,就是要忍着贪玩想着将来再享受,现在就要好好学习一样。

等到将来回头看那些一时放弃的玩具、糖果,就啥都不是了。

你曾经以为你有很多路,NO,真实的世界里其实路不多。放下乱想,放下心猿意马,你才能看见那些真正的路。


知识不是认知。认知是经历,你在做什么,你就会产生什么认知。

你不做什么,也是一种经历,也是一种路径,你就会产生对应的认知。

这就是所谓的戒定慧的戒。


戒生定,定生慧。

知行合一的重点从来不在于知,人们总想知道怎么去知道,王阳明告诉你,人们不可能知,除非你行,而且你走到了。

所以,为什么孙悟空叫“行者”,孙行者,行者悟空。


人和人的区别没有那么大,无非有的人听完之后就走,走了一辈子。

因为他知道,就是走一辈子,也可能走不到终极,而一旦开走,就会知道的越来越多,受益的越来越多,所以要走。

哪怕看起来远离众人。


有些人听完之后继续问,怎么知,怎么知,他要等知完了才肯走,于是等了一辈子,观望了一辈子。

因为他怀疑,就是走一辈子,也可能走不到终极。所以,就不开始走。

何况,身边的众人都没有开始走。



3/5

去照见


当然,这还不是终极思考。

为什么说游戏从文学角度上看很深刻?

因为比它更准确深刻的,只有真正的修行体系了。


80后有没有想起小时候看过的《圣斗士星矢》,它上面的小宇宙第几感,第几感,就是从中国修行圈里借鉴挪用过去的。

圣斗士到了第七感,小宇宙爆发,才具备升级为黄金圣斗士以上层级的实力。


真正的修行,也确实要以不受困于眼耳鼻舌身意五识的享受,将它们放下,通过第六识,在第七识和第八识上下功夫。

第七识,比心理学上潜意识的概念还要深广的多;而第八识,包含无量劫来各种熏习种下的种子。


上更多的台阶之后,过于深刻,反而不利于传播了。


你只需要知道,物质世界可以看成是真实的,但它们是通过你的意识感受起作用的。

没有你的主观意识,没有人类的主观意识,这个世界是没有意义的,也不会有现在这个社会。

但你的心灵世界却是虚妄的,因为同样的意识、情绪可以由这个物质产生,也可以由那个物质产生,还可以由你的认知、情绪延展产生……


到底什么才是真实的?

悟空在西游记里的定位是什么?上次说了,如果西游师徒五人对应心肝脾胃肾,孙悟空对应的就是心——心猿。


心猿意马的心猿。

火热急躁的心。

他代表的是修行者身上的心。


为什么给他起名悟空?

当你的心不再乱想,当你不再心猿意马,你才能领悟到真正意义上的存在。

《心经》上说,“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悟了空,方知有。

道家也说,太上忘情。


儒家圣人王阳明说:“你没有看到这花的时候,这花与你的心一同归于寂静;你来看这花的时候,则这花的颜色一下子明白起来,由此可知这花不在你的心外。”


一朵花对于你来讲,它只在你的心内。

一只狗,能识别上百种气味的它,视觉上就是个黑白电视机——它分辨不出彩色,五颜六色的花,不在它的心内,对它来讲,花花绿绿的颜色就像空气中的电磁波对你一样。

一只鹰,它能识别的色系又是远远宽于你的肉眼——那花对于鹰来讲,是不是它的花比你的“花”,多出很多?


玄奘大师翻译心经的时候告诉你:照见五蕴皆空。

也就是说,花不是看见的,花是照见的。

你想要般若波罗蜜么?你想要看见那朵花么?那花不是看见的,是照见的。


没告诉你怎么看见,他只是告诉你,看不见,要去照见。


几千年来,觉悟的人,反反复复指向的都是同一个方向。

正所谓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幸福。

正所谓站在山脚下看山顶,风光各不相同;站在山顶看山下,都是一样的世界。



4/5

因死知生,因空知有


曾经有心理学家说过,任何一种哲学,如果不敢面对生死问题,那就是刻意的躲避,哪怕能自圆其说,也是不完整的。

如果死是万物的终点,而且会越来越快的到来,你为什么不面对?

人会死,生才变得有意义,是因为死,赋予了生的意义,否则,如果一件事情现在做和一百万年之后做,没有区别。


一场考试,正因为它会结束,答题才有意义,如果宇宙消失这场考试都不结束,那你还答什么题,学什么习?

很多人,一方面很怕死,很贪生,一方面又不知道自己这段时间要用来干嘛,时间熬的觉得很辛苦。

这就是自我矛盾。


就像一件事情,正着也错,反着也错,啥都不做也错。

你不拿起,你就没有来过。

到时候,你不放下,也得放下。


拿起的过程,就是认识我的过程。

要拿起什么?


真正的幸福,是心灵的平和、自在与安然。

很多人是通过金钱、物质、地位,享受来追求安逸,以为自己满足了眼耳鼻舌身,就有了意的满足。

很多人把金钱、物质、地位……当成了追求的本身……进一步退化。


人的一生,都是在照顾自己的念头。

一般人是在妄中求妄,水中月,镜中花。

绝大多数人, 只是一堆念头的集合。


西游记上的唐僧怕死吗?

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对于历史上的玄奘大师,不需要问。

水打翻了,继续义无反顾的走向杳无人烟的沙漠深处,都不带回身补充给养再出发,这需要问吗?


西游记上的唐僧,肯定怕。

但他是前不怕后不怕,两头不怕,中间怕。

他是一个非常清楚我要什么的人。

因为我要取经。没取前死了没问题,取到后死了也没问题,中间别死就行。


与其说怕,倒不如说担心谨慎,要为了目标而努力。

修行人也是在照顾自己修行的念头,在妄中求真,只是不会犯很多常见的自我矛盾的错误而已。

知行合一。


没有时间纠结其他和终极目标不相关的事情,那些事情,都是“念头”,是妄。

所以才叫悟空。

因死知生。

因空知有。



5/5

关关难过关关过


那些眼耳鼻舌身,物质的关,得过。

意识的关,也得过。

《心经》中说,“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一关关的过,直到身在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在玄奘大师翻译的《金刚经》中说,你的念头叫做“我执”,当你不再患得患失,彻底无所执着,就会“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你放不下我执,你自然放不下我执引导的一切。

放下了,这个时候生出来的,才是真心。


后来的六祖慧能大师才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个真心,对应在《心经》上就是“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达到了,能离一切恐怖,一切颠倒梦想,至此,方可一切开明。

他来过么?

如来。

他没来过么?

如来。


众生皆苦,万相本无。

心悟一切悟,心空万事空。

至此,你才可掌握命运成为自己的主人,才能得自由自在。


有读者朋友留言,身在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没那么容易做到,身在三贷外,不在五险中,还是很多人的梦想。

知行合一,只管行,行了就是真知。

对于大多数人,明天起床后房贷还是要还。

但你不自在是还,自在安然也是还……境由心生,选一个。


悟了吗,记得空。



相关文章:
《孙悟空不是战神,告诉你真实的西游记和取经人》
《被抛弃了……被谁抛弃了?》
《写给你的孩子:人生这个游戏,卷地图的速度很重要》
《如何洞穿被谎言遮蔽的世界?太上忘情》

《神秀,被误解了千年的大师——历史典故串读和趣说》

关于我:

研发工匠 | 金融少年 | 心理学观光

钻研认知科学的实践者 | 红尘历练

原为十方人作桥,皆踏我身而得度

欢迎关注,敬请星标⭐️↓↓↓↓
公众号后台回复“修炼场”送72份见面大礼
欢迎扫码围观
深刻冷峻+花里胡哨的朋友圈
防失联也可添加以上个人微信

通鹤的世间语
终身学习,偶尔成长。专注金融学、心理学的研发工匠,钻研认知科学和方法论的世间实践者。 记录暂居汽车行业的修行成长,体悟佛道儒中的技术追求。 每周至少两篇深度原创,期待与您思想的交融和碰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