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事业上的战略方向问题——红尘职场中的众生相

文摘   2024-12-16 21:23   宁夏  

导语:老板、高管、普通管理者和员工的事业战略方向问题是什么?

把地图摊开给你看。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就是红尘。

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阳谋也可以用来做不可告人之事。

阳在阴之内,不在阴之対。阴谋也可以用来做造福天下之事。

正文6782字速读约8分钟,建议先关注、收藏,可慢慢品读和体会。




1/8

一个搞笑的大区经理


东北外边的时政局势越来越像个职场闹剧。

之前每次提及H国尤其是它北边的时候,文章基本都会404,这个地方掀不起地缘政治波澜的时候就刻意的少提及了,但前段时间的闹剧有点搞笑了。

又集中的展示了一个职场小丑的所作所为。


政治上宣布戒严,是可以搞政变,或者防止搞政变。

枪杆子里出政权。

自己的部队去了国会,没有带子弹没带突破器械,搞了半天才打破窗子冲进国会,但部队冲进去后惊奇的发现不管是执政党还是反对党,都反对戒严。


What?!

搞这么大的事情,竟然连自己党派的人都没有通知?!

身为总统都没有自己的团队!甚至以为自己是总统就能为所欲为?就能所有人都支持自己?!


从职场、历史角度讲,这人脑子坏了。

宫斗剧都不敢这么写——只要职位在自己手里,就想让下位者做什么就做什么吗?

军队不是木头,人是有想法的,没有自己的团队就罢了,钱都不发一点就想公器私用还是让人家冒政治风险和掉脑袋的风险?


简直是脑子有病。

H国的政变历史,比欧洲近代史篇幅最长的法国还要反复无常,短短几十年搞了6次。

之前的全斗焕,钱发到基层每一个大兵。


要让别人承担风险干事,凭什么?就凭你是总统?没有额外的收益,谁去卖命?

就算自己没钱也能通过法案给当兵的涨涨工资、提拔一些军官。

没有钱就用国家的,加预算、加工资,提拔搭建自己的团队……这不是阴谋,这是阳谋,甚至是基本操作。


这家伙当这么久总统,跪舔美国的事没少干,跪舔世仇日本的事也干了不少,对内干涉司法自己老婆的问题不让人查。

得人心的事,一件没有干。

如果从这点看,这家伙对政治乃至职场真的是一无所知。


但好歹人家国土面积也像个小省,一省的行政领导或者一个大公司的大区经理,到底是怎么上去的?

我不知道他怎么上去的,也可能是用能入刑的手段上去的,也可能是世家的福报。

按理说从政人群更应该认真啃读历史。


好像其他地方的政治圈犯这样基本错误的人也很常见。

这样的人在职场里更多。

职场里,有福报的人远大于能力能胜任的。


就像之前说的代际传承,60%是继承资源,10%靠运气,30%靠个人奋斗。

个人奋斗里,也有很多人是从名门、名校角度入手的,未必有高明的认知和觉悟。

这就从数学概率上决定了:

我们在生活中在尘世里,普通人群中自下而上你能遇到的有福报的人,终归还是远多于靠谱的人。


大多数人连这个基本事实都看不见:

不是因为你有位置而有权,而是因为有了人心,才有位置。



2/8

工作的方向和逻辑


《亮剑》里旅长给李云龙一面旗子,是要他拉起一票队伍的。

枪、炮、甚至粮食,自己想办法。

这是他那个级别的优秀人才。


李云龙再牛,大老爷们再脾气火爆,在旅长面前也要像个小绵羊。

哪怕只给你一个舞台,这个舞台也是上面给的,随时能收回。

做事不由东,累死也无功。


对于下属,谁敢动他的人,乌纱帽不要了都要加倍偿还。

你能不能把戏唱好,全是你下面的兄弟烘托出来的。

除非你是车间大拿,能一个人干大半个班组的产量。

但凡是个层级稍微脱离基层的主都会明白:自己的业绩是兄弟们给的,每个人可以给20%,也可以给120%,给多少不仅取决于他们的能力,更取决于你的人格魅力。


由此就有了两个方向:对上,对下。


当一个区区小国、没有军事自主外交自主财政自主的经济军事殖民地一般的地区的头,就忘了自己的位置是由什么决定的……那是很可笑的事情。

这样可笑的事情,天天都在发生。

面对深刻的民族矛盾和地缘政治的复杂局面,不是灯塔国和小日子不找事,自己的位置就能坐稳的——任何一个工作岗位,本身的工作业绩,是要定时上交的!


对于他来讲上交给谁?

执政党,反对党,国民,军队,官僚行政体系……等等。

要让反对者说不出话来,要让支持者觉得自己做了个英明的决定,要带着自己人打胜仗、分利益。


在H国体制环境内的混的人误以为自己只需要对上负责时,当私营企业的高管觉得自己只需要对老板负责时,就可能对上懦弱对下无视。

H国偏偏是个财阀门阀政治集中的地方,所以会突出暴露很多问题,但这样的误以为,到处都有很多。

不是你在这个位置上,下面人就要给你贡献业绩,而是你能带领别人打胜仗给别人带来利益,别人才会给你贡献业绩。


否则,业绩为啥不留着给别人,或者在别的渠道贡献?毕竟各个行业的圈子都不大。

有了上位者的人心,才有你的位置。

有了下位者的人心,才有你的位置。




3/8

老板的事业选择和逻辑


这里说的老板指做实业干实事干大事的,不是做金融波段投资、混口饭吃就行的。


德鲁克作为管理学的教父,从头到尾教公司最高领导人的就一件事——就是发现人群中的10%。

对于这个层级来讲:人世间没有管理,有的只是发现那10%适合做老板的人,给他们升职,让他们围着你,共同形成垄断,而不是成为你的竞争者。

当做成了这件事,就可以赚垄断的钱。


在自己内部没有足够这类人才的时候,就要以创新或者拓展业务为名,从你的竞争对手手里吸引那些符合德鲁克标准的人才,然后构成垄断,再去赚垄断的钱。

如果不找到那10%把他变成合伙人留住他,别的公司就会替你找出来,挖他做合伙人,你这家公司的利润就会削减。

这个道理很简单,从李世民到乾隆到德鲁克再到马老师,大家的见识是相通的。


一切资源最后都是靠人在运作,那就必然会出现一种局面——能力弱的人手里的资源,向能力强的人流动。

如果一个系统可以不断的吸收高手,就能衰退的更晚。如果没有高手,资源就会往强大的地方流动,也就是所谓的洗牌。

所以真正有觉悟的老板,对它而言,最值钱的不是资产,而是高人组成的这个系统。


你可以用合伙人思维和能力倒逼老板快速提拔你,这是阳谋。


在这之前,那些高人,都是逐步成长起来的。

但成长的各个阶段,需求也不尽然相同。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大老板身边也有很多股力量,还有从更高的地方下来的,也有从下面自下而上的。


大老板也不是想干嘛就能干嘛,他希望公司晚点倒闭,想有个干事的地方,和那些忙着站队伍的高管一样,和那些忙着躲裁员的员工一样。

但只有老板的利益才最大概率和公司的利益一致。

这也有前提,就是他想做实业且要做成百年老店。

不想一直做实业,或者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甚至就是要在一二级市场做壳圈钱的“老板”……少吗?


只有想做百年老店的老板,他的周期才以20年、60年为单位,百年是他的下限。

而那些高管到员工,20年可能是上限,更可能远远不到。

老板是公司倒闭后,扫地出门的最后一个员工。


即便你遇到这样的老板——

高管的利益和大股东的利益也未必一致。

普通管理者和高管的利益也未必一致。

员工的利益和管理者的利益也未必一致。


所以利益选择的概率和分布不一样。



4/8

高管的事业选择和逻辑


不是股东、合伙人的高管不是创业者,等他做到这个位置上的时候,他就是守业者了。

他是奋斗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到的这个位置上的。

过去奋斗的是什么?给自己的小团队带来资源。


只有不断地引入资源,不管是人财物还是项目机会,自己的团队才能不断的由小变大,兼并重组别的团队。

然后他才能从普通管理者蜕变为高管。


这个资源从哪里来的?

从老板处层层往下分配的。

如果是外部争取的资源,对公司来讲更好,那他就是合伙人的候选,或者在这里只是暂时刷经验的,以后可能单干。


所以反过来,当你身为领导要求下属从外面带来公司没有的资源的时候——你是在给老板找合伙人,或者给老板制造竞争对手。


当然,还有人以为欺上压下就完了——这是带不来团队成绩的。

没有团队成绩,只能用骗术伪造业绩。

这样如果还有捷径可走的话,说明这条线上都是骗术,都是在骗老板。


等到骗不下去的时候,或者还没有暴雷的时候换个地方接着骗,这是一种中短期的跳蚤行为。

这样的跳蚤不少,所以大老板身边的高管也是经常换的。

当然,他们也距离入刑很近,虽然不在体制内。


对于做实事成长为高管的,就是把自己的利益和公司这条大船绑定在一起。

而且要让所有其他部门的头都知道,你建立了这种绑定。


你觉得你是研发,销售就要懂你的专业语言?市场就要围着你转?采购就要配合你?

在老板眼里,都是工具,谁好用就用谁——谁能调和全局,就用谁调和全局。

如果你作为技术,想管销售,那不是坐到位子上再去学会。而是让老板知道你能带那边的团队了,才能给你机会。


只要你不是老板亲生的,都只有这条路。


为什么要让所有其他部门的头都知道,你建立了和公司利益的绑定?

一来别人认识你,你才能把平均分配的资源多匀一些到自己的板块里,才能带兄弟们打胜仗,出更多的出成绩。

二来提拔你做高管的时候,不是你的板块领导这一个人就能说了算的,而是要跨部门多个高管要共同协商才能决定。

如果周边部门的头都不认可你,你根本就升不上去。


这也是为什么空降高管平均寿命只有3-6个月的原因。因为从底层这样“扎扎实实”走上去的高管,有这样深厚内功的本来就不多。


很多人是因为名门、名校、名企出身,到了环境遇到供需需求了,或者换个环境来机会了,一时上去的而已。

但如果没有逐个层级让大多数人都满意你的能力、经历和历练,必然没法争取公司内部资源,没法带领大家打胜仗,给大家带来利益。

也就是是说,他空降在这个位置上做不出业绩的。


可当一个人成为本土派,一步步坐上高位后,就是中老年既得利益者:

公司的收益就是他能稳定高薪(包括分红)的来源,所以,他会比老板保守的多。

他的孩子又大概率不会从公司继续获益,而他的孩子大概率能从他从公司获得的收益获益。


所以不想当合伙人的高管一定会倾向于反对老板开拓进取,也反对中短期内影响公司营收的新业务。

他们的逻辑就是:我们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决策,但是我们知道什么可能是错误的,影响我收入的选项,我们不选就行了。

在这里,高管的战略和老板的战略一定不会是同一个方向。


所以如果你是那10%,你可以具备合伙人的战略思维和权衡能力,倒逼老板快速提拔你。

但如果你在创新、锐意进取,让其他高管知道你是那10%,那你大概率到不了老板面前。

红尘就是这么魔幻。



5/8

普通管理者的事业选择和逻辑


为什么名门、名校、名企会在历史周期和家族周期里轮替?

因为越是家族福报大的,越是学霸出身的人,职场能力往往比同等福报的人普遍偏差

这是惯性的力道使然。


比如你观察一下:和你同层级的周围人,如果普遍背景都不如你,那你就是用背景的福报平均了其他方面相对的“低能”。

X二代里出类拔萃的,从小格外在意自己的个人努力,但除非隐姓埋名到不认识他们的环境里,否则,他就是从底层一直做到高层,也不会真正见到斗争的阴暗和下层疾苦。

他们往往没有自己的团队。


同理,如果周围人的学历普遍不如你,那你就可能是用应试教育的光环平均了其他方面相对的“低能”。

惯性之所以叫惯性,就是因为维持一段时间之后会消失,名门只能呵护自己半辈子,名校只能呵护自己的校招,最多在跳槽时加点分。

考试有标准答案,考的是单打独斗;社会没有标准答案,且更多的时候是通过“别人”或者“大家”来把事情做成。


在企业环境里除了直接技能岗,哪个是通过自己把事做成的?

都是通过集合团队的力量,一起完成的。

那别人凭什么凝聚到你的周围?


如果不是蝇营狗苟一般形成封闭利益体(上文中的跳蚤),那就必须当你没在团队负责人位置上的时候,就要思考琢磨团队将来的业绩、如何发展壮大。

你不仅要处理自己手头的琐事,还要考虑别人手头的琐事、成长,要思考怎么打胜仗,以及梯队建设……不需要其他板块的领导认可你,只需要自己板块的领导认可你。

但这个领导,能是你的直接领导吗?


你的直接领导不能决定你升迁到和他同样的位置上。且这种升迁,理论上讲对他有替代性。


能决定你升迁的,只能是隔级领导。

除非是你的直接领导推荐你的,否则,你都是事实上被“越级”注意到了。

这里说的就是事实上的“越级”,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


你具备团队负责人的能力,有团队负责人的思维方式后,能展示给谁看,不能展示给谁看。

你觉得官场上,是清廉者居多,还是肮脏者居多,或是灰度者居多。

那在职场上,你遇到境界高的贵人的概率是多少?


所以说,真正的优秀,是不让别人轻易察觉到自己的优秀。

为什么好领导很少,贵人不容易遇到?

大众的人性。


如果你不“越级”,就到不了高管的面前。


我们这里只讨论一般原则,一般概率,数学分布。

即便是在讲人群数学分布,我依然要劝一句:

你容不得别人,别人也就容不得你了。


成大事者,在草莽阶段就在物色各个阶段的“合伙人”。



6/8

打工人的事业选择路径1


不管薪资多少,哪怕是顶级厨师、扑在一线的私营企业首席科学家啥的,依然是普通打工人。

如果给自己定位为“打工人”,那就只能寄希望于自己的技能一辈子都能找到岗位。

打工人怎样拓展自己的技能,才能跟得上时代甚至领先于时代呢?


当年经常到车间现场处理问题的时候,一直很尊敬现场的技能大拿和老师傅们,用高考百分位来说,那个年代的专科至少相当于现在的985。

即便他们中很多人没上过大学(上的是中专技校职高),在他们那个年代相对能力也比现在很多研究生强太多。


你一个C9大学毕业的在搞着所谓研发的工作,你自己心里清楚哪些活是高中生就能干的。

即便你在金融行业月薪5-8万,你也清楚那些活是职业院校一培训就能干的。

大家心里都有数吧。


很多初上工作岗位的研究生会觉得,为什么用那么高的薪水招自己过来干中学生都会干的事情?

因为供需关系不一样了。

你就是真的会设计火箭,在社会人眼里校招生真的是一张白纸,能当螺栓螺母用就行了。


所以只能用学历筛选出可能勤奋、踏实、细心的人来。

另一方面,哪怕35岁现象再严峻苛刻,如果随着行业周期的起伏接受行业平均薪资的波动变化,作为伪中产消费降级也能接受,你一直坚守在需要勤奋踏实细心的岗位上,做出勤奋踏实细心的业绩,以后也找需要勤奋踏实细心的岗位就可以了。

你干活,别人放心,且能随市场波动不太在意薪资的人,就可能不受年龄限制。


实际上是你到底和谁在竞争的问题。

没学历的和没学历的竞争,有学历的和有学历的竞争,如果达不到情商逆商财商层级,那竞争的就是勤奋、踏实、细心。

这就是努力的方式。


这些做到了,选择的基础就具备了。

为什么做到后可能不受年龄限制,而不是必然不受年龄限制——因为越恶劣的环境,越底层的环境,你遇到傻X的概率越大。

要从努力大于选择,进化到选择大于努力的临界点。


之后要进行选择,拓展自己的专业技能范围需要怎么做?



7/8

打工人的事业选择路径2


两千多年前李斯就发现了:都是老鼠,能力没区别,粮仓里的老鼠吃饱了睡午觉,肥的流油,厕所里的老鼠瘦弱不堪吃口屎都赶不上热乎的。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头部,都有自己分支领域,乃至细分支领域的头部。

头部并不是说你非要是全行业第一,只要现在有市场价值的细分领域你有一定的江湖地位就行了。


同样的身体素质,打乒乓球的国家级运动员和踢足球的国家级运动员收入能比吗?

细分领域分工不同而已。

具备细分领域的专业能力,需要人财物的投入。


为什么除了国企,其他企业不喜欢校招?

因为他们没有承担解决社会就业的硬指标,他们喜欢用现成的省去培训成本。

企业不是学校。

还因为这个“细分领域”,随时代发展会生老病死新旧更替的。


我们来假设几个场景你就明白了:

如果你一心一意做工作,会不会被用你的公司认可?

开始的时候会认可;当行业或者时代周期变了,需要你凭空会更多技能的时候,不认可。

那当你工作之余磨练工作岗位之外的工作技能,会不会被用你的公司认可?

如果你不能保质保量完成工作那肯定不会被认可。

如果你能保质保量完成工作,那也大概率会被认为工作量不饱和。


很多公司虽然不是明面上的996,但恨不得把你的业余时间安排满。

至少当年在有些日企的管理规范里就明确提出,如果员工有时间做本岗位之外的事情,那就是工作量不饱和,就是人力薪资浪费!

内卷的东大环境,会学习全世界一切可以用来内卷的思想文化。


但到了需要你有新技能的时候,还是希望你凭空有那些技能……

当然,也可以从外面社招,但你随后在这台机器的操作者眼中就成了生锈的螺钉。

所以,你只能在保质保量完成工作的同时,用自己不为人所知的业余时间来自己努力。


你自己努力的方向,你的下一步规划和路线,能告诉别人吗?

然后,当行业形势不好的时候,需要一专多能的时候,你就直接顶上。

当行业形势好的时候,你可以帮公司节约社招名额,也可能成为别家公司外来的和尚。


你一时是细分领域的高手,要不断准备成为下一个细分领域的高手,就一定不能让自己的工作量饱和。

上一节说的是事实上的“越级”,这里说的就是事实上的“偷师”。

就这么点事。


哪怕你的领导再双标,他自己如果是自我奋斗上来的,他也一定是这么做的。



8/8

阴阳相生相克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注意,这里说的是大多数这个阶层的人的想法,是概率,不是说这种选择是我所赞成的。

只讲现象。

把这张社会地图摊开给你看。


其实最近的时政和民生话题很难下笔写,都涉及到历史和社会。

我再直接,你们就看不到我了。

我再婉转,就真的只有专业人士能看懂了。


上一篇写怎样不受数据的误导,怎么样把宏观数据用好,虽然写的朴实无华,但悟性高的朋友还是能轻易看明白:

宏大是宏大,你是你,有没有关系,有怎样的相关性,有多深刻,具体到每个人情况是不一样的,怎样利用这些信息做出相应的调整才是要紧的事。


不写清楚白白码了那么多字,写清楚了又容易让人把《九阴真经》炼成九阴白骨爪。

就是有上卷中的内功,大多数江湖中人也会走捷径直接追求下卷的速成功夫。

但确实是有道无术术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呀。


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阳谋也可以用来做不可告人之事。

阳在阴之内,不在阴之対。阴谋也可以用来做造福天下之事。


有些觉悟,慎用,所有那些手上没牌的人,也是你的同胞。

当你强大之后,举手之劳可以度人半生。

愿心怀慈悲,心系苍生。




相关文章:
《当下的经济数据、政策、那些人的发言……怎样才能对你有用》
《时时可死,步步求生》

《要进步,要财富,入刑的事干不干?(下)》

《他们该被捧上神坛,还是跺在脚下?》

《1500万年薪的岗位,得到与丢掉的教训》
《基层领导混到退休的必备手段——把下属用废》

《你到底值多少钱》

关于我:

研发工匠 | 金融少年 | 心理学观光

钻研认知科学的实践者 | 红尘历练

原为十方人作桥,皆踏我身而得度

欢迎关注,敬请星标⭐️↓↓↓↓
公众号后台回复“修炼场”送72份见面大礼
欢迎扫码围观
深刻冷峻+花里胡哨的朋友圈
防失联也可添加以上个人微信

通鹤的世间语
终身学习,偶尔成长。专注金融学、心理学的研发工匠,钻研认知科学和方法论的世间实践者。 记录暂居汽车行业的修行成长,体悟佛道儒中的技术追求。 每周至少两篇深度原创,期待与您思想的交融和碰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