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每个人都是一本书,出生是封面,死亡是封底。
我们虽无法改变封面前和封底后的事情,但书里的故事,我们却可以自由书写。
人生本没有什么意义,人生的意义便在于我们要努力赋予它的意义。
先放下,再拿起。
正文7883字速读约9分钟,建议先关注、收藏,可慢慢品读和体会。
又一代人的青春离场
我们是一个没有死亡准备的民族。
名人去世,尤其是慷慨赴死的,人们不仅会去怀念,更会引发很多关于生存意义的讨论。
确实,很多人活着,不是因为自己活的多么有意义,只是不敢面对死亡——好像不面对它就不存在了,就不会死了。
这就是心理防御机制中的“逃避”机制和“否定”机制。
琼瑶阿姨走了。
我看到其中有很多曲折的意义,又无法简单说清。
但凡面对生死,有人是不同常人的表现,就往往被世人误解或者盲目学习。期间又有多少人能真正通透呢?
她的离去让我这个大龄少年发现——又一代人的青春,要悄然离场了。
40年前,她无意间成为古偶鼻祖,虽然自己没有刻意去开创一代娱乐影视派别,但早已成为宗师级人物。
那个年代,琼瑶剧=台剧,台剧=琼瑶剧。
每过几年就会出现火遍两岸三地的现象级作品。
琼瑶阿姨早期让我注意到的是那凄美绝伦的文笔,比如童年时代的婉君,成为西游记、三国、新白娘子传奇这样的20世纪十大经典银幕形象之一,那旋律到现在都很熟悉:
一个女孩名叫婉君,她的故事 耐人追寻
小小新娘 缘定三生,恍然一梦 千古伤心
一个女孩名叫婉君,明眸如水 绿鬓如云
千般思爱 集于一身,蓦然回首 冷冷清清
金庸小说,琼瑶电视,成龙电影,四大天王……这是80后从童年到少年时期的青春记忆。
再后来知道,原来她是知三当三,还影响了她作品创作的风格。
现在她从容淡定的离去,并不是轻生,而是坦然放下。
坦然离开≠轻生。
她画出的这个生命的句号,境界超过了我从她过去所有文字中对她的想象。
但如果只是这样,也会带给一些人错误的误解。
通透洒脱,了无遗憾但却不太完美——引发了我关于生死境界和人间之道的一些疑惑,有些事情,我也不知道要怎样才是完美。
今天,简单写写那些正确的和错误的,以及我也不太明白的。
说的简单,但其实很不好写,尤其是争议人物。
我对琼瑶阿姨作品不怎么感冒,学生时代偶尔看到她书里的故事就敏感的觉得有很多主人公有心理问题在里面,很有些“遗毒”。
几乎每部作品里都是“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长大后对她脱离社会的童话故事般的风格更有警觉,后来才发现这应该是对后来偶像剧和现在短视频脑残短剧的警觉。
“你是风儿我是沙”,情深深雨濛濛啥的好像还好点,但总有些霸道总裁爱上我的感觉。
好歹那些霸道总裁都是高富帅或者白富美,对应的平民是白美善或者高富善,好歹稍微符合一些正常人想象中的逻辑极限。
不是那种富豪公子爱上50岁保洁大妈的剧情。
琼瑶说,要做个独立女性,于是她写小说让自己经济独立,甚至直接干脆利落的去横刀夺爱。
她成为独立女性了,却要让所有读者觉得爱情大于一切,或者说通过让别人觉得爱情大于一切来实现了自己的经济独立。
当然,可能她沉浸在自己的创作(幻想感情)世界里,并非最看重名利。
但如果经济不独立,一个人还有时间幻想那些脱离现实和历史的男男女女霸道总裁吗?
早期她的作品以苦情悲剧为主,一类场景是:
A、B、C三兄弟都爱上了白美善的女主,女主一直不接受其中任何一个,因为接受了其中哪个,就是对另外两人的伤害!
当时才13岁的我看到这个案例好像看到体育老师在教数学的感觉——接受其中1个就是对另外两个的伤害,那一个都不接受岂不是三人都被她伤害了!
怕伤害别人,就一个都不接受;怕伤害别人,就一个都不拒绝……
但问题是——难道这个世界上就你给别人的爱是爱,除了你谁都给不了A、B、C爱了?这是什么人设和假设?!
如果承认这一点,直接接受一个,拒绝另外两个,另外两个人一辈子就找不到幸福了?
你觉得别人看你结婚了幸福的过日子,就会痛苦的活不下去了?你自己一个人成了世间所有喜欢你的人的万能良药了?……
这哪是数学问题,这是面对所有人的感情,一个都不明着接受却事实上把所有的暧昧都保留了下来!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自私和贪婪?!
我不是吐槽,而是那个年代台剧的风格就是以哭嚎而闻名于世,一集哭嚎十五分钟算少的。
还有那主人公动不动就十分钟的自我剖析,很普通很常见的连生活摩擦和误会都算不上的问题,让别人听了你全方位全历史全角度的立体透彻之后觉得好对不起你呀,我怎么就那么对不起你……
到处都是爱恨交织恩怨纠缠的大戏。
90年代的还珠格格和情深深雨濛濛算是正常了点,但那里面帝王家和富人世家里种种故事关键的转折点和很多遇到的人,那是童话里才有的。
当然,童话对人的影响危害不太大,充其量是韩剧级别——
让心理成熟化、社会化的进度,大大滞后很多年而已。
她是个一流的作家,但是金庸的作品都没时间经常看,更别说她的了。
武侠小说作家里最顶级的几位作品还是看过一部分的,文学和历史功底最深厚的只有金庸,几乎没有明显被人诟病的作品。
古龙的书里金句多,bug和文笔出漏洞的搞笑之处也很多。
梁羽生的烂书就更多了。
那个时代的其他武侠小说作家,就更是等而下之了。
为什么金庸的作品相对最正?
因为他是研究历史和时政的,他的作品更像历史正剧,透露着社会学色彩。
虽然也有很多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
从心理学角度我一直对琼瑶保持距离。
对很多感性的人我总是给予更多的理解,肯定有她成长中经历的创伤。
但她的成就遮不住她的污点。
早年离婚的她为了方便写作,带孩子搬到台北住在一家出版商的家对面,一开始别人妻子得知琼瑶刚离异不久独自带小孩,对她百般照顾,经常叫她来家里吃饭。
后来婚姻就出事了,出版商提出离婚。
妻子甚至请求琼瑶“把我的丈夫还给我”,琼瑶的回应是“我们是真心相爱的,有本事你自己叫他回去”。
生活中的她,不会管接济自己的恩人以后会不会生活幸福。
她笔下的人物都是爱情至上,但她本人是事业爱情两不误。
琼瑶上位成功之前,对笔下作品里的小三充满同情和认可,是无比善良和主角真心相爱的;
上位成功之后笔下小三是阴险恶毒、卑劣无耻的……
这种变化,让人想起《一帘幽梦》中的“经典”台词:“你失去的只是一条腿,而紫菱失去的是她的爱情啊”……
她的作品,很多不仅违背现实逻辑,刻意让主角沉浸在扭曲的痛苦中无法自拔。
还要把所有人一起拖入痛苦。
这是一种带有自虐的心理操控。
如果你真的想要快乐,不是去追求让自己快乐。
所有的快乐都来自希望别人快乐。
所有的痛苦都来自希望自己快乐。
琼瑶不懂这些。
人是复杂的。
有的人一辈子是个恶人,不代表他不会做几件对世人有益甚至启发到众生的事情。
琼瑶对世人来讲算不上大奸大恶之辈。
她离世的方式出乎意料。
经历衰老和疾病的折磨,她不想听天由命,也不想慢慢枯萎凋零,她安排好一切,用自己认为体面的方式离去。
很多人用“轻生”来表达她走了,轻生更多指不爱惜自己生命,轻视生命,显然,她不是一个轻生的人。
她在遗书里说:我是“火花”,我已尽力燃烧过,我“活过”了,不曾辜负此生!
从遗书来看,她安排好一切,用自己认为体面的方式离去,是对自己生命的尊重。
就像她的遗书里写的那样,她只是摆脱了痛苦的躯壳,翩然地离去了。
在这点上,她的翩然离去更像电视剧《天道》中丁元英对孝道和生死的通透,自主自愿地了却余生,尊严、体面而又美好。
这一段在原著《遥远的救世主》是没有的:
父亲病重,丁元英火速赶回老家,父亲生存希望不大即便能救活,很有可能变成植物人。
父亲早前曾留下遗愿,如果遭遇不测,不要过度抢救,不要折磨他,让他好好地走。
在反复跟医生确认父亲病危的状况后,丁元英十分平静地问了医生一个问题:我怎么做才能让我父亲死?
这句话让大哥和三妹十分诧异根本无法接受。
家庭会议中,大哥埋怨丁元英不该在医院说不差钱,丁元英知道大哥是担心分摊治疗费太多又不好明说,于是说道——
讲责任本来就已经错,说孝道再加个美德就更是错,那应该是血缘关系的本来,本该如此!
丁元英还表态,不到确定植物人最后一刻,绝不能放弃,没钱的子女多了,办到哪里是哪里,尽心尽力是标准,办到什么程度不是标准。如果确定最后是植物人,就停止交费,把氧气管子拔了。
这位自私的大哥此时又变得要珍惜名声了,说就算是植物人也不能拔管子,不能让别人说我们做儿女的不孝顺,不能让人家背后戳脊梁骨,别说家里还有钱,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保住爸的一口气!
丁元英说:如果我孝顺的口碑,是以我父亲的痛苦和尊严为条件的话,我就真不知道我是个什么东西了。
母亲不理解,对丁元英说:那可是你爸,拔管子这种绝情的话你也说得出口,都说养儿防老,他就落了这么个下场,生儿育女还有什么用啊?
丁元英说,如果您养儿就是为了防老,那就别说母爱有多伟大了。您养来养去还是为了自己,那是交换,等不等价还两说着,碰到我这么个不孝顺的您就算赔了。
《天道》中的这段,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或多或少的、正正反反的上演。
琼瑶达到了这个层面,她在遗书里说:我是「火花」,我已尽力燃烧过,我「活过」了,不曾辜负此生。
面对死亡,她不悲戚,不伤感,没半点遗憾,还劝诫年轻人不要轻易放弃生命,鼓励大家勇敢活出强大的自我。
86岁的琼瑶,并不是轻生,她超越了生老病死中死亡的痛苦。
死不是生的对立面,而是生的一部分。
但大多数人都在逃避面对。
包括很多所谓的意义、价值——连生死都没有看穿的哲学体系,都是忽悠人的半吊子,所以不仅一般文人的书我不看,很多哲学家和有些心理学家的书,也没时间去看。
就像一盘棋,学下棋的时候都是从残局、终局学起。
然后是中盘。
最后才学到布局。
开局最难,因为可能性最大,稍有不慎就奠定了终盘的基调,决定了这盘棋(这辈子)可能的走向。
完整棋艺进阶,需要悟透——以终局为本,开局为基础,漫长的中盘阶段就是不断的往最终目标和结果导向的过程。
但如果刻意忽略了最终的标杆,那往哪里导向?
那一上来就成了稀里糊涂没有结果的残次品。
在我们的教育中,一直缺席“死亡”这一课。
白岩松说:“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如果人不会死亡,那么一件事情现在做和一百万年后再去做就没有区别,那做不做、做什么都没有区别,那生就没有意义。
也就是说,是死亡赋予了生命以意义。
关于活着这件事,死亡是最好的老师。
乔布斯在17岁时,死亡教育让他明白了生命的意义。
乔布斯说:“很多时候,尽管生命依然在进行新陈代谢,但我们并没有活着,或者说并没有真正活着。”
“死亡是生命的最伟大发明。死的意义就在于让我们知道生的可贵。一个人只有在认识到自己是有死的时候,才会开始思考生命,从而大彻大悟。”
从他17岁开始,每天早晨都会对着镜子问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会不会完成你今天想做的事情呢?”
于是,他决定“向死而生”,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去生活。
从此不再沉溺于享乐、懒散、世俗,不再沉溺于金钱、物质、名位,然后积极地去筹划与实践美丽人生。
当年在豆瓣时代,我给很多患空心症的网友发送过这几句话: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出生是封面,死亡是封底。
我们虽无法改变封面前和封底后的事情,但书里的故事,我们却可以自由书写。
很喜欢毕淑敏的一句话:“人生本没有什么意义,人生的意义便在于我们要努力赋予它的意义。”
很多年前读到的关于西方教育的文章里,这个现象触动并引起了我的深思:
中国的精英教育和传统教育其实不差,问题就出在平民教育——教育孩子首先要能成为一个平凡、普通但是健全的人。
如果一个优秀的人,不是在平凡、健全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那他的优秀也只是一个表相。
中国的教育,尤其是学校和家庭,几乎就没有教育孩子以平凡普通为目标的。毕竟,80%以上甚至95%的人,最后都是普通、平凡的,普通、平凡就不该拥有生活的意义和成就感吗?
不是安于平凡,而是首先做到普通且健全。
当然,我们国家的教育也有可取之处,只是在这点上比较功利,不管这种功利以什么文化形式出现。70后之后的父母喜欢鸡娃,尤其是应试教育貌似能改变命运的阶段。
中国的平民在这么强大的国家背景下,却有很多不幸福、不快乐的原因和理由。
活着,有一个个任务,一个个目标,要去比较,要去攀比,要去实现……
就像在一个跑道上,意义不是前进和奔跑,意义只在于把别人比下去。
不是要自己活的幸福,而是要比别人更幸福。
于是多了很多亢奋。
生和死之间,少了很多从容平静,缺失了自在和安然。
之前有个网红老师调侃过:什么是成功,不就是干一些牛X的事,再让一群傻X知道?
什么是牛X?
那一定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大家都能做到的事情,绝对意义再大,也不是牛X的。
按照这种逻辑,如果所有的人都跑第一,那就没了意义……那是不是要换规则,继续折腾……
同时还要有人围观(人前显摆),没有人围观,没有相对的尊贵,好像也没了意义。
当这种亢奋失去了奋斗的条件,或者看清社会应然和实然的真相,或者没有了观众和对手,是不是就失去了意义?
如果是这样,在午后晚间,你看那操场上在自己奔跑的一个人,还有在无人的山涧河流边自己行进的人,他们不也是在书写生的意义吗?
生死之间,并非像躁抑症一样,不是亢奋,就是颓然。
那些随时都可以死去的人,要么他的心已经死了,不在乎物理生命的气息了;要么他早就超脱了一辈子里生死的奥义:
不管是为了信仰可以舍弃生命,还是为了情感、亲人、爱人,亦或是智慧的看穿了生死这个迷惑。
生命就像是一本书,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有没有一页页的去书写它。
第一步是正视死亡这个终局。
只要你是独立的经济人,不管是中年还是青年,你就可以写封遗书,告诉家人你死后财产的分配和处理善后,告诉他们你有多爱他们,以及你希望大家如何活下去。
这才是正视死亡的初级准备。
这真的很初级,但这是质变的第一步——如果死亡突如其来,你的家人不至于手足无措生活陷入混乱。
哪怕你没有太多后事可以交待的,不需要立遗嘱,你也可以告诉家人你的保险单号和银行密码,主要需要交接的简单交待。
这些都花不了20分钟时间,毕竟,你之前在娱乐和社交APP上浪费了多少个小时呀。
第二步是正视生死之间并非只有“生”的亢奋和“死”的颓然。
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努力生活,日复一日。
第三步是对待死和对待生一样潇潇洒洒了无牵挂。
时时可死。
琼瑶在79岁时就嘱托孩子:“不论我生了什么重病,不要做大手术,死得快最重要。”
“不要在我身上插各种管子,最后时刻不要任何急救措施。”
“帮助我没有痛苦的死去,比千方百计地让我活着意义更加重大。”
她看到丈夫离世前几年卧床的痛苦,不想自己承受老苦,病苦。
比起成为插管维生的卧床老人,在尚能做主的时候选择离开的方式,何尝不是一种解脱。
很多老人,多活一天,就是多遭一天的罪。
听从老人的意愿,让他不带痛苦、体体面面地走,未必不是一种好的选择。
不到最后一刻决不放弃——这里面就包含了很深的孝道,为了不占用孩子成长支出而放弃父母的中年人,多去了。
到了最后一刻绝不拖延——这里面更包含了很深的孝道——不会为了自己的脸面名声而让老人承担比死还难受的痛苦。
其实聊到这里,如果是一般意义的世间文章,可以结尾了。
但这里还有更复杂的深意,是我自己都在迷茫或疑惑的。
我迷茫或疑惑的是:作为常人,要怎样把握寿终正寝、过度治疗与自尽的界限。
琼瑶离去并不是对生命的轻视。她生得热烈,死得随心。生时潇潇洒洒,死时自由快意。保留了自己最后的体面与尊严。
有的媒体用了轻生一词,《人民日报》和很多官媒上报道的是离世,用“自杀”这个词眼的都极少。
琼瑶超越了死苦,但她却又陷入另两个迷茫:病苦、老苦。
这个世界上任何一种社会主流文化和任何一种正统的修行方式,都不会支持自杀。
当然,如今有些国家已经安乐死合法化了,这个涉及到更复杂的潜在刑事案件风险,所以这个形式不展开讨论。
但作为对自我生命的终结,是否可行呢?
很多人觉得,生命是自己的,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所以可以自我了结。
但问题是,你是想来就来的吗?
想来就来,那是何等境界?至少要到自在轮回的境界了吧?
既然不是想来就来,那人是有社会属性、家庭属性的,杀自己,也是杀人。
如果你认为人是纯物质属性,没有灵魂,只有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主观”感受错觉,那当凑齐你生命物质的所有“主要”因素凑齐了,主观上的“你”就能从0到1出来一次。
这个宇宙时空是无限的(大爆炸之后还有大爆炸,这一纪元之后还有下一纪元),那当时间是无限的,两粒砂子或者说两颗尘埃碰到一起的概率是多少?
必然为100%!
因为时间是正无穷的,随机碰撞的因素因子在无限的时空下,必然会凑成某种状态。
比如,凑出一个你。
这一纪宇宙能在几十亿年里随机凑出一个“你”,这一纪或者某一纪宇宙也必然凑出下一个“你”,只要凑齐你生命物质的“主要”因素,不管什么肤色样貌,只要你的“主观”感受又有了,是不是“再生”了?
毕竟,纯物质组合因素再复杂,相对于时空无限的宇宙,也是有限的,那就必然“重复”发生。
人不欲生,而不得不生。
人不欲死,而不得不死。
如果是这样,自己没有本事想来就来,却毁掉宇宙的杰作,这是乱了宇宙的秩序。当然,杀害他人也一样,只是这个有法律在约束。
我看到这个新闻之后,其实是从上面几个层面想到了这里,为了避免病苦、老苦,避免过度治疗和选择自尽之间,界限在哪里?
比如很多修行人,临终放弃治疗坦然走向生命的终点,这不少见。
如果是常人反对家人过度治疗,家人尊重他,他走的轻松洒脱,这种情况也一样。
如果说放弃治疗不是自尽,那家人因执念或者孝道名声宁愿老人痛苦而强迫过度治疗,老人自己拔管子,这算不算自杀呢?
我有答案,但这个答案不是给常人的,越细致分辨问题越多……
比如常人,主动绝食是自尽;如果是修行人闭关,不开悟誓不出关呢?
修行人闭关不是去求死的,而是要拼死精进的,就像有的学生拼死苦读,战士拼死保家卫国一样。
这都不是常人能轻易做到的。
他们是为了当活着的英雄,不是为了当死去的烈士的。
如果自己没有生病怕生病苦、老苦选择绝食,这是自杀,但在病苦中坦然承受,面对苍老而心念不衰,这也不是常人。
就像评价迫于生存违背道德的那些风俗主播,我只能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我不是常人,大概率不会选择常人的做法,所以我不迷茫,只是为一个生活乃至生命的普遍准则而提不起笔。
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千回百转。
当你突破上一个境界后达到的这个境界,会成为达到下一个境界的桎梏和限值。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是人生八苦中的前四个,仔细分辨的话,破除死苦容易,破除其他更难——难度是倒过来的,依次增加。
病苦——你看年龄上长寿的多,但是无疾而终的有多少;
或者从另一个角度,在病苦中除了身体的疼痛之外,心理上没有自我痛苦的有多少?
老苦——无疾而终的人还有一些,鹤发童颜、青春永驻,这可不是一般的修行境界了。
在心灵上,成熟不世故,智慧不沧桑的人能有多少?
上两个层面,我还能想象得到,最难的是生苦,超过我现在的想象力了。
明白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又不以之为苦的,这应该超越了“不欲生,而不得不生”的境界了吧。
至少能欣然从之,甚至自在往来了。
宋朝宋高宗时代,一位大肚布袋和尚出现在浙江奉化一带云游,居无定所,随处寝卧。
整日袒胸露腹、笑口常开,幽默风趣、聪明智慧,世人传闻他修为很高,深受人们尊敬和爱戴。
别人供养的东西统统放进布袋,却从来没有人见他把东西倒出来,那布袋又是空的。
假如有人向他请问佛法,他就把布袋放下。
如果还不懂他的意思继续再问,他就立刻提起布袋,头也不回地离去。
人家还是不理会他的意思,他就捧腹大笑。
圆寂的时候告诉大家,他是弥勒菩萨,说了就走了。所以中国寺院里的弥勒菩萨,造的都是他的像,也就是布袋和尚的像。
他把他的布袋放下,放在地上,这是放下。
放下之后,再提起,这是担当,是承担。
先放下,再拿起。
对生死,放下“死”……拿起“生”。
时时可死,步步求生。
对众生,放下对人的执着……担起对众生的普度。
不生不死,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关于我:
研发工匠 | 金融少年 | 心理学观光
钻研认知科学的实践者 | 红尘历练
原为十方人作桥,皆踏我身而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