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山河光影:红色经典电影及其当代回响

学术   2024-07-10 17:52   北京  


山河光影 

     红色经典电影及其当代回响



图源: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剧照


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电影成为构造大众政治主体性的重要技术装置。例如,1925年由苏联电影大师爱森斯坦导演的《战舰波将金号》将蒙太奇的视觉美学和革命叙事融为一体,在世界电影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国的红色电影则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并在60年代后得到极大的发展,以剿匪为主题的《林海雪原》,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为主题的《红色娘子军》等电影传遍大街小巷,在艺术与政治、精英与大众之间构建起影像的中介。


电影:《林海雪原》


《山河光影:红色经典电影及其当代回响》追溯了中国红色电影的历史语境与当代表征。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历史发展、作品改编、风景建构、人物塑造等多个方面勾勒“红色经典”电影的谱系;第二部分对《英雄儿女》、《烈火中永生》、《红孩子》、《闪闪的红星》、《小花》、《庐山恋》、《一个都不能少》和《建国大业》等红色经典电影进行评述与分析,结合具体的历史语境和文化理论,思考红色经典电影的特征及意义;第三部分揭示红色经典电影在记录革命历史、凝聚民族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


书名:山河光影:红色经典电影及其当代回响

作者:   颜梅 陈涛 李逸       

ISBN:978-7-300-32761-7

定价:138.00

出版日期:2024-06-15



《山河光影》文摘

图源:电影《英雄儿女》


我们从一首经典“红歌”的当代回响说起。《英雄赞歌》是中国红色歌曲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最早出现在1964年上映的电影《英雄儿女》中,并随着这一经典电影作品而迅速传遍全国。影片中王芳对英雄王成的赞唱,不仅引发了“四面青山”“晴天响雷”和“大海扬波”的“回响”,而且跨越历史和记忆,令不同时代的人们反复“回唱”。而在21世纪的大银幕上,这一作品以不同的版本呈现在观众面前,成为当代电影不断呼应历史经典的“回响”或“回唱”。我们试举三例。在展现军队文工团青春记忆的《芳华》中,导演冯小刚借《英雄赞歌》歌颂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战场上的士兵刘峰,场面调度几乎完全模仿了原作;然而从英雄形象到战争背景,新旧文本之间都存在着明显的张力与差异,并令我们思考“个人记忆”与“宏大历史”的复杂关系。在张艺谋导演的影片《一秒钟》里,《英雄赞歌》不仅令影院中的观众同声歌唱,而且促使两位主人公思考自己的家庭出身—不同于《英雄儿女》中王芳与父亲王文清的“父女情深”,《一秒钟》里的两位主人公各自在历史沧桑中背负着家庭的创伤与救赎。而在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史诗片《金刚川》的结尾,在迎接烈士骨灰回国的新闻短片之后,《英雄赞歌》响起,通过连接历史记忆和现实画面,令保家卫国的精神延续到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由此升华了影片的主题,并将气氛与情绪推到了高潮。纵观这三处“故影新声”的改编,一方面,不同演唱者的声音表达与节奏处理,令《英雄赞歌》有了更多的声音形式和表演风格;另一方面,从《芳华》中模仿或“致敬”式的场面调度到《一秒钟》里作为跨越和衔接影院内外两个世界的元素,再到《金刚川》中配合小幅新闻画面的歌词展示,《英雄赞歌》的视觉体系更为复杂化和丰富化。因此,单一的《英雄赞歌》在新时代的大银幕上衍生出不同的版本,创造了多重的面貌。


作为“红色经典”的三重“回响”,这三个版本的《英雄赞歌》风格各异,但都表达了对原作的致敬与怀旧,以及对“红色经典”的记忆与认同。如果说《英雄赞歌》以及电影《英雄儿女》已经成为“红色经典”文化的代表性作品,那么它们的重复与衍生,说明“红色经典”文化正不断出现在当下的文艺作品或观众面前。尤其是21世纪以来,红色经典电影的改编热潮,成为中国影视领域浓墨重彩的文化现象。从内容到主题,从形式到类型,从风格到技术,原来的经典文本被不断重复、衍生、回旋与改写,不仅成为当代文艺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参与了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当代建构。这些“故影新声”的做法,在传承“红色经典”精神的同时,将“为人民服务”的本质性特征牢牢铭刻在社会主义文艺作品上。这些电影重新“经典化”的过程,一方面彰显了同一文本在不同时代的跨风格、跨类型甚至跨媒介改编,另一方面体现了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工作者继承和弘扬革命文艺传统,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继续繁荣文艺创作的意识和使命感。可以说,“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构成了这些红色作品在“故影”和“新声”的不同时代得以传承的精神内核。


类似这样一种致敬红色经典歌曲的段落,在近年来的主旋律或主流电影中屡见不鲜。例如,在《我和我的祖国》中,由王菲所翻唱的同名主题曲,相较于李谷一的原版更为欢快与轻松,节奏感强烈的编曲配合王菲空灵的嗓音,营造出更为生活化与私人化的听觉体验;而它的姊妹篇《我和我的家乡》则对另一首经典的“红歌”《我的祖国》进行了二次演绎—片头由群星合唱一版,片尾放出著名歌唱家郭兰英当年的原唱版。此外,从《中国机长》中毛阿敏以更为抒情化方式演绎的《我爱祖国的蓝天》,到《1921》中超过五十位明星共同演绎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越来越多的新时代主旋律影片将红色经典歌曲进行改编与重新演绎,令其焕发“第二春”。诚然,并非所有的“红歌”都来自电影,但不可否认的是,红色经典电影为大量“红歌”提供了出场的舞台与传播的路径。从《红色娘子军》中的《娘子军连歌》到《闪闪的红星》中的《红星照我去战斗》,从《铁道游击队》中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到《红孩子》中的《共产儿童团歌》,从《上甘岭》中的《我的祖国》到《英雄儿女》中的《英雄赞歌》,从《冰山上的来客》中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到《小花》中的《绒花》……几乎每一部红色经典电影都会产生一两首脍炙人口的歌曲。这些“红歌”随着电影的热映而普及,歌曲的传唱也反过来促进影片的流行;于是影像和声音相互促进,共同形塑了作品“经典化”的过程。



/ 作者简介/

颜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研究方向为广播电视新闻、视听新媒体研究、媒体制度等。著有《电视平台产业——数字时代的电视产业发展模式研究》,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陈涛,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副院长,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副主任,影像实验室副主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电影之夜》常驻嘉宾,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青年创新人才,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影与新媒体艺术。著有《穿城观影:中国当代影像的空间生产与体感》《底层再现:中国当代电影中的城市游民》等,并于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七十余篇。


李逸,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硕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在读。


/ 内容简介/

《山河光影:红色经典电影及其当代回响》分为三个部分,上篇“红色经典电影的概念、谱系与美学”梳理了“红色经典”的概念源流和理论意义,从历史发展、作品改编、风景建构、人物塑造等多个方面勾勒“红色经典”电影的谱系;下篇“重要红色经典电影细读”选取中国电影史上重要的红色经典电影进行评述与分析,结合具体的历史语境和文化理论,思考红色经典电影的特征及意义,尤其是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的影响;附录“红色经典电影中的百年征程”以红色经典电影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像再现,连缀起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过的百年征程,揭示红色经典电影在记录革命历史、凝聚民族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


/ 目录/

绪论

上篇:红色经典电影的概念、谱系与美学

第一章艺术、政治与时代:红色经典电影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改编、衍生与挪用:红色经典电影的当代回响

第三章山水、都市与废墟:红色经典电影的风景美学

第四章成长、美育与创新:红色经典电影中的少儿形象

下篇:重要红色经典电影细读

第五章《英雄儿女》:“崇高”的风景

第六章《烈火中永生》:“好看”的类型

第七章《红孩子》:“英雄”的叙事

第八章《闪闪的红星》:“红色”的奇观

第九章《小花》:“优美”的视听

第十章《庐山恋》:“时尚”的恋歌

第十一章《一个都不能少》:“纪实”的冲动

第十二章《建军大业》:“规训”的炮弹


附录:红色经典电影中的百年征程

觉醒年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19-1921)

革命洪流:革命斗争时期(1921-1937)

中流砥柱: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凯歌嘹亮: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历史新篇: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49-1956)

风雨征程:社会主义事业探索时期(1956-1977)

拨乱反正: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1977-1982)

改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1982-2012)

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

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守望者

微信号 : xueshushouwangzhe

新浪微博:@人大出版社学术守望者

阅读 你的生活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守望者
这里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守望者出版品牌公众号。 守望者:阅读 你的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