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罗哲学文集《论目的》 | 哲学新书联合书单2024年第6期

学术   2024-07-12 18:03   北京  

哲学新书联合书单

2024年6月


哲学新书联合书单,由国内各出版单位联合发布,推荐每月最值得关注的哲学思想类新书,本期是第30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西塞罗哲学文集”系列新书《论目的》入选本期书单。




论目的

[古罗马] 马库斯·图留斯·西塞罗 著

崔延强 蒋学孝 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4年6月



《论目的》一书是西塞罗探讨“至善”问题的哲学对话录,现存五卷。“目的”(telos)是古希腊伦理学的重要概念,它是指“只以自身为目的,而其他事物都以它为目的”的事物,因此通常也表达为“终极目的”或“伦理目的”,被视为“至善”。在西塞罗看来,希腊化时期各学派伦理学的差别,正是根源于它们彼此不同的“至善”。因此,在该著作里,他围绕着“至善”,展开了对三个学派伦理学的考察。第一、二卷考察了伊壁鸠鲁学派将“快乐”视为“至善”的伦理学理论;第三、四卷考察了斯多亚派将“德性”视为“至善”的理论;第五卷考察了一种调和理论,它整合了学园派、斯多亚派和漫步派的伦理学,将“德性”与其他善的结合物视为“至善”。西塞罗在这五卷的文本中一方面借他人之口介绍了这三个学派的伦理学主张,一方面又分别驳斥了它们的理论。因此,本书至少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快乐是至善”这一点应当存疑(通过第一、二卷完成);第二,“德性是至善”这一点也应当存疑(通过第三、四卷完成);第三,“德性与其他善的结合是至善”这一点同样存疑(通过第五卷完成)。







《墨子》的哲学 : 最早的后果论者

The Philosophy of the Mozi: 

The First Consequentialists

[美] 方克涛 著

武云 译

东方出版中心

2024年6月



创立于公元前5世纪的墨家提出了后果论伦理学。其引人入胜的政治、逻辑和知识论理论,为数代人的哲学论证和反思奠定了基础。墨家在帝国时代逐渐销声匿迹,这一现象可能会让人认为墨家并不那么重要。但实际上,如果不理解墨家思想的开创性贡献,就不可能完全理解儒家或道家。


本书在中国历史的情境中考察墨家的兴衰,对其展开了方方面面的研究。本书还强调墨学与现代思想体系具有重要关联。墨家早于西方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功利主义;其政治理论勾勒了世界上最早的义战理论,还最早以自然状态的理论来解释政府起源;其认识论、逻辑学和心理学令人信服,提供了可替代当代西方心灵主义的方案。本书绝非只是简单说明墨家原则和实践,还让读者沉浸式地理解墨家的思维模式,阐明了其为中国哲学话语奠定基础的意义。       






哲学原理(全译本)

Les principes de la philosophie

[法]勒内·笛卡尔 著

 张卜天 鲁博林 译   

商务印书馆

2024年5月



《哲学原理》是笛卡尔晚年对其哲学思想进行总括和全面梳理的集大成之作,最早用拉丁文写成,于1644年出版。此后由隐修院院长克劳德·皮科(Claude Picot)将其译为法语版本,并于1647年出版。


这本书主要展示了笛卡尔是如何从他经由反思而得出的自然原理出发,一步步推出了从宇宙天体到地界万物的全部自然现象。这些自然原理与笛卡尔在《第一哲学沉思集》中经由认识论的怀疑而达到的确定无疑的形而上学原理相呼应,笛卡尔认为它们构成了哲学之树的“根”。而由这些数量不多的根系,可以长出物理学的“参天大树”,并分化出医学、力学、工程学、伦理学等“枝干”。整个《哲学原理》便是对这一生长或分化过程的详细呈现。


相比于自叙传式的散文《谈谈方法》或集中于形而上学思辨与论争的《第一哲学沉思集》,《哲学原理》更加完美地展现了笛卡尔思想的整全性、融贯性与包容性。《哲学原理》一方面综合了笛卡尔《谈谈方法》和《第一哲学沉思集》中的许多重要思想;另一方面,在笛卡尔的所有著述中,《哲学原理》也是唯一一部对天界与地界的各类现象进行了完整而成体系的自然哲学解释的学术专著,这在客观上使得该书实际成为了研究笛卡尔物理学及其自然哲学最重要的一部书。






论中西哲学之根本差别

吴晓明 著

商务印书馆

2024年5月



本书是复旦大学文科资深特聘教授吴晓明在中西哲学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主题是论述中西哲学的根本差别。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预备性探讨”,就中国哲学的合法性、不同的文明类型及其哲学定向、中西哲学的前提反思等基本问题进行必要的澄清;第二部分为“专题研究”,即对中西哲学之根本差别开展出深入的理论阐述和内容上的多重具体化。


本书认为,中西哲学的根本差别只有根据其基本建制才可能得到决定性的分辨;这一分辨的基本结论是:西方哲学的实质是形而上学,而中国哲学则在形而上学之外,并且依其本质一向就在形而上学之外。





笛卡尔论表征

Reprasentation bei Descartes

[德]多米尼克·派勒 著

叶斌 译

刘畅 校

 商务印书馆

2024年6月



本书主要针对笛卡尔哲学中的观念问题,尤其是由观念论而来的表征主义认识论(间接实在论)与直接实在论之争。本书通过对观念的意向性解释,完成了对传统的笛卡尔认识论的颠覆——观念不再是一种存在于思维者与外部世界之间的中介,相反,它具有的意向性使其更具有直接实在论的特性。观念并没有构成认知的障碍,也未成为一种“纱幕”。





虚无主义与崇高的后现代

——从浪漫主义到后现代主义一段

艰难关系的历史(故事)

Nihilism and the Sublime Postmodern

—The (Hi)Story of a Difficult Relationship from Romanticism to Postmodernism 

[英] 威尔·斯洛克姆 著

张红军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4年6月



与主张虚无主义必须被克服的一般观点不同,本书主张虚无主义是“我们唯一的机会”,它必须悖论式地保留于西方当下的哲学与文化中,因为西方现代思想的本质是基础主义,而虚无主义如果被根除,就会招致一种新的基础主义,一种可能比第一次启蒙运动更危险的新的启蒙运动。这里的虚无主义当然不是现代形式的虚无主义,不是那些相互指涉、相互否定的意识形态,如人道主义的虚无主义、反人道主义的虚无主义、独裁主义的虚无主义、反独裁主义的虚无主义等,而是后现代形式的虚无主义,是专注于虚无本身且自我指涉、自我解构的意识形态,因为只有这种虚无主义才能逃离二元对立,从而逃离自身被指控为虚无主义的宿命。





伊索克拉底的政治哲学

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Isocrates

[美] 阿兰•布鲁姆 著

胡辛凯 朱雯琤 译

华夏出版社有限公司

2024年6月



伊索克拉底是希腊古典时代后期著名的修辞家和教育家。布鲁姆在这本书里详细解读了这个对哲人来说太过政治、对修辞家来说又太过哲学的古希腊作家。


第一章探索伊索克拉底眼中“好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在伊索克拉底看来,好政治制度的典范,一个是雅典的祖传民主制,一个是君主制,这两种典范各有优势。


第二章讨论伊索克拉底的泛希腊主义问题,探索其《泛希腊集会辞》的内在意图。作者认为,伊索克拉底的泛希腊主义,并非真的想实际发动什么泛希腊主义战争,而是旨在保护更重要的东西即希腊文化,并抵制野蛮。


第三章回到伊索克拉底其人本身,探讨他作为修辞家与作为哲人这两个面相之间的关系问题,而这也意味着探讨修辞术与哲学的关系问题。作者最后得出结论:修辞术与哲学是同一的,而修辞家伊索克拉底也是一个苏格拉底式的政治哲人。





休谟的人生智慧

The Great Guide: What David Hume Can Teach Us about Being Human and Living Well 

[英]朱利安·巴吉尼 著

杨春丽 译

译林出版社

2024年7月



在本书中,朱利安·巴吉尼巧妙地将休谟个人的传记与思想史和哲学交织在一起,为我们展现了休谟的完整人生观。巴吉尼在本书中整理了休谟关于美好生活的145条格言,内容涉及成功的意义、友谊、休闲的重要性等多个方面,展示了休谟如何将自己的哲学付诸实践,过上理性与激情、放松与享受相融合的生活,并证明休谟为指南,生活可以变得更加多彩。





从衰落到革命:

危机中的罗马政治思想

Crisis and Constitutionalism:

Roman Political Thought from the Fall of the Republic to the Age of Revolution

[瑞士] 本杰明·施特劳曼 著

方凯成 夏尔凡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4年5月



自公元前2世纪格拉古兄弟土地改革,至前1世纪秦纳、苏拉及三巨头拉开权力斗争与内战的大幕,罗马原有的、由一系列法律维持的秩序被逐渐打破,矛盾丛生的共和国就此滑入失序。本书作者施特劳曼认为,对于这段历史,以西塞罗为代表的思想家们的解释聚焦于“法”的层面,即政治危机与高阶法失灵的关系:后者原应制约实定法、规范权力运转,却在乱局中逐渐遭到搁置与破坏,致使共和制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由此出发,他对罗马高阶法展开了全景式研究,并讨论了这种法的规范性如何以有别于古希腊德治理想的进路对早期现代政治产生深刻影响。





古典理性之光

The Ennobling of Democracy:

The Challenge of the 

Postmodern Age

[美]潘戈 著 

苏婉儿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六点分社

2024年6月



本书从风靡当代的诸种后现代主义的通行观念入手,详尽暴露后现代主义在反思现代性时的轻浅和错位,将“对解构的解构”放置在冷战后欧洲复兴的背景中,由此考察美利坚式民主的得失,进而直指现代大学乃至整个西方文教体系的危机,作者认为,古典政治理性主义中蕴含着解决当代困境的出路。





维特根斯坦私人笔记 1914—1916

  Private Notebooks 1914-1916

[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著 

[美]玛乔丽·佩洛夫 编   

刘楠楠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我思Cogito

2024年5月



维特根斯坦在一战前线所写的战时笔记,包括左手页的私人加密笔记与右手页的哲学笔记,因其与《逻辑哲学论》的写作过程密不可分,从而具备不可替代的哲学史研究价值。本书编者玛乔丽·佩洛夫依据挪威卑尔根大学维特根斯坦档案馆目前公开的版本,在完整呈现三册幸存私人加密笔记的同时,穿插编排了与之对应日期的重要哲学笔记,并以详尽的导言对两种笔记之间的关联与呼应作出了颇具启发性的阐释。本书依据佩洛夫2022年新出的这一德英双语版本翻译,是维特根斯坦私人笔记的首个中文单行本。





文学三篇:

一个政治哲学视角

洪涛 著

上海三联书店

2024年6月



本书是一部基于政治哲学视角的文学评论集,作者选取了三部世界文学名著作为切入点来讨论现当代政治哲学问题。作者认为小说伴随着现代而诞生,记载了现代个体的希望、恐惧、苦难和伟业。透过小说这扇窗户,对现代之本质及其所面临的问题能有一种深入的了解。


《格列佛游记》问世于现代国家诞生之初,是一部革命后文学;小说以一个游历者或探险者的眼睛,展望国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预言了作为现代国家之重要特征的技术统治。卡夫卡小说含义隽永,对现代国家另一重要特征——官僚统治——的揭示,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新型政治的“可见性”的丧失,很大程度上正是技术统治和官僚统治的深化的结果,二者联手打造了现代国家机器。奥威尔小说是一部政治“预言”,是对如何化人为物、“机器”组装的完整流程的“见证”,进入 21 世纪,人们或许会愈发认识到这部作品的现实意义。《作为“机器”的国家》是一篇政治学色彩较浓的论文,因其主题与本书所收三篇文学评论的主题遥相呼应,故收作附篇。


作者并为本书新撰写了一篇九万余字的代前言《小说与个体》,提出以想象作为克服个体的彼此殊异性的新途径,以抵抗技术主义对人性的吞噬,产生一个“同情”“共情”甚至“友爱”的世界。





基督教的绝对性与宗教史

Die Absolutheit des Christentums

und die Religionsgeschichte

 [德] 恩斯特·特洛尔奇 著

 张巍卓 译

西北大学出版社

2024年5月



本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宗教史家恩斯特·特洛尔奇的代表作,是完整且深入地理解特洛尔奇思想的最佳导引性文本。在本书中,他从思想史的角度,系统地阐释了基督教学说传统及其内在的规范性意义,进而深刻地探讨了个体的心性伦理、历史主义的相对性与信仰的绝对性、社会的价值基础等现代性核心问题。本书共六章,第一章直接提出本书的基本问题,即现代历史学改变了欧洲传统神学确立社会统一价值基础的方式,神学需要向现代性开放,应当转向宗教史学,那么它如何确立新的标准意识;第二章考察了现代历史哲学的典范,即以施莱尔马赫与黑格尔为代表的演化论的历史哲学;第三章指明现代历史学在19世纪后半叶朝向相对主义和专业化的演变趋势,宗教史学面临着论证自我绝对性的危机;第四章和第五章则分别表明特洛尔奇个人立场的两个方面:宗教史学需要奠定在个人心志伦理的基础上,宗教史学需要转化为宗教文明的比较研究;第六章诉诸西方历史的演进,展现基督新教的发展史。





去未来化:

一种新的设计哲学

Defuturing:A New Design Philosophy

[澳]托尼·弗赖 著

施晗薇 译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2024年3月



“一旦意识到去未来化的本质和重要性,在于对世界之未来的否定,那么人们如何解释历史、解释物质世界的制造(当然也包括设计),就将发生极大改变。去未来化作为我们当下的境况,迫使一种新的设计哲学诞生。”


带着这样的思考,本书呈现了对设计的历史、语境和未来的全新解读。


《去未来化:一种新的设计哲学》于1999年首次出版,如今再度发行,并附有作者的最新序言,该书如预言般,以极具震撼力的语言向世人诠释了,深刻认识到在这个我们与非人类他者所共同生活的世界,未来的诸多可能正在被剥夺,这意味着什么。本书认为,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是导致不可持续的帮凶,而另一方面,当我们透过去未来化的视角重新思考,将其当作一种促成行动的模式,帮助我们对抗世界之未来的否定,那么去未来化将改变我们对于设计,对于如何建构未来的理解。


本书并非抽象的理论阐述,而是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利用大量设计史料揭示去未来化的前世今生。去未来化动摇了未来单一的必然性,而将重塑未来的挑战赋予设计,并为设计行动提供了全新的实践逻辑。





空谈

林垚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4年6月



本书是青年学者林垚近年来哲学、科普、学术与公共讨论文章汇集,也是作者的第一部独立文集。全书由三个版块组成,上卷《究穷象塔屠龙术》主要是道德哲学及政治哲学方面的探讨,包括中卷《搅梦频劳西海月》聚焦于美国政治,下卷《蛇毛兔角多鸡犬》漫谈与科学哲学或宗教哲学相关的话题。作者行文逻辑严密,文风犀利,从哲学思辩的高度对诸多公共话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直戳要点,并且呈现出多重的思考维度。





什么是情感史?

王晴佳 著

光启书局

2024年7月



情感史已然成为当代史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它颠覆了许多传统的史学观念,从自然/社会、身/心的二元论,到男性中心与西方中心主义的历史叙述,也带来更多反思:究竟什么是历史事实?史料的价值如何检验?历史学家是否应该持有道德立场?历史叙述是否需要连贯一致?……


本书为世界史学史专家、光启情感史主编王晴佳教授多年来介绍与实践情感史研究的论文集,系统梳理情感史的缘起与发展、理论与价值、方法论与认识论,并在此基础上以案例研究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毕达哥拉斯传

[古希腊] 杨布里科斯 著

沈小龙  洪焕川 译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4年6月



本书为关于西方哲学与几何学的奠基人毕达哥拉斯的权威传记。本书从毕达哥拉斯的出生开始记叙,详述了其青年时期和在全希腊闻名的过程,尤其是他师从阿那克西曼德和泰勒斯,以及在埃及从事长达20年的教学工作,之后,作者还记叙了毕达哥拉斯的晚年生活,并且翔实地勾勒出了他的思想精髓,并为其创办的名闻遐迩的学术共同体留下了独特的记叙。本书还包括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其他相关著述,为读者了解其思想提供了更多的资料。


本书作者杨布里科斯与毕达哥拉斯年代相去不远,故可以获得大量一手资料和口述史料,所以本书是了解和研究毕达哥拉斯无法绕开的经典,是研究西方思想内核和背景,洞悉西方哲学与科学起源的必备读物。





如何阅读柏拉图

How to Read Plato

[美] 理查德•克劳特 著

林国荣 译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24年6月



本书聚焦于柏拉图的经典篇章,使其经典理论遗产再次进入当代大众视野。柏拉图(Plato)之所以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并不仅是因为他有如此多的著述,或者是他的许多思想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还因为他写作的方式。作为一位作家,他的创作魅力体现在其众多经典对话所反映出的巨大艺术造诣,以及其中所拥有的理念上。他试图感染他的读者,并将他们争取到充满哲学追求的生活道路上。柏拉图的作品涉及伦理、政治、宗教、艺术、自然世界的结构、数学、人类的思想、爱、性和友谊。理查德·克劳特探讨了产生柏拉图思想的知识环境,并强调了苏格拉底的影响,他认为,柏拉图的形式论是基于常识的,而他对民主的批判和对理性的探索仍然是至关重要的。




沉默与死亡:

布朗肖思想速写

尉光吉 著

拜德雅|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4年6月



○ 穿透晦暗的文本,以摸索的笔触,勾勒“晦暗者布朗肖”之肖像。

● 深入解读布朗肖的文学理论和哲学理论,剖析布朗肖虚构作品的叙述秘密和黑夜诗学的发展历程。

○ 布朗肖的名字就像黑夜里窸窣作响的呢喃,在法国哲学和文学的思潮周围,萦绕不去:他在遗忘中被人记忆,在缺无之处到场。


本书是对法国思想家、批评家莫里斯·布朗肖(Maurice Blanchot,1907—2003)展开的一次速写。全书围绕“沉默”与“死亡”两个概念,结合马拉美、卡夫卡、里尔克等现代派作家的作品,对布朗肖的文学理论和哲学理论进行深入解读,并剖析了布朗肖虚构作品的叙述秘密和黑夜诗学的发展历程,试图在晦暗的文本之光下,以摸索的笔触,为这位“影响整个法国当代思想界的著名失踪者”勾勒出一幅可理解的肖像。








幽灵出没的舞台

——作为记忆机器的戏剧

The Haunted Stage: 

The Theatre as Memory Machine

[美]马文•卡尔森 著 

朱夏君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4年3月



《幽灵出没的舞台》是戏剧理论的经典作品,是对戏剧理论家赫伯特•布劳和约瑟夫•罗奇提出的将戏剧作为记忆机制的“幽灵”的理论的发展。作者马文•卡尔森认为,戏剧作为一种文化活动,与记忆、重述密切相关。纵观整个戏剧史,舞台创作中的几乎每一个元素都存在被循环使用的情况,任何一个经常在剧院观看演出的观众也都曾有“这是一场熟悉的演出”的体验,这种体验会让人联想到之前他们接触到的艺术作品。这种戏剧作为记忆机制的现象,在卡尔森看来就是“幽灵出没的”(haunted,ghosted)。卡尔森认为,戏剧从从古至今在本质上都是“幽灵出没的”,其作为一种文化活动与记忆、重述密切相关,它总是在相同的情景、相同的空间中,与相同的身体(舞台和观众席位)、相同的物质材料一起形成“幽灵出没”的效果。本书曾获由纽约大学颁发的奖励美国最佳戏剧书籍的卡洛韦奖。目前,西方戏剧学界已经普遍接受了马文•卡尔森提出的戏剧是“幽灵出没的”这种说法,近年来在一些戏剧理论新著中,“幽灵出没的”一词也已经作为一种固定概念被使用。





在哲学与艺术之间:德勒兹访谈录

(全新修订版)

Pourparlers 1972—1990

[法] 吉尔·德勒兹 著 

 刘汉全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4年6月



本书也许是对法国最具影响力的三位后结构主义哲学家之一吉尔·德勒兹的最佳入门。在本书中,德勒兹以充满激情的思想,真诚恳切的交流和眼花缭乱的原创观点谈论了福柯、戈达尔、影像和政治,为普通读者了解他的基本思想提供了便捷途径。





作为人间之学的伦理学

人間の学としての倫理学

[日]和辻哲郎 著

汤恺杰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密涅瓦

2024年6月



本书是和辻哲郎的代表作之一,可以视作其皇皇巨著《伦理学》的绪论和方法论预备。在本书中,作者首先厘清了“伦理”“人间”“间柄”“世间”“存在”等关键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伦理”是人间共同态的存在与根底、伦理学是“人间之学”的观点;接着,和辻回溯了从亚里士多德到马克思的西方伦理学史体现出的人间观,尤其展现出他对于人的“共同态”(相对于近代西方个人主义之“个人态”)的侧重;最后,通过与西方现象学、诠释学的对话,和辻试图以诠释学方法为伦理学体系的塑造开辟道路。本书被认为是日本伦理学的革新之作,其对伦理学基本概念的诠释、对西方伦理学史及现象学、诠释学方法的审视,都富有学术价值,是不可多得的经典。





韭菜生存指南:

极简批判性思考入门

苏德超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思想剧场

2024年6月



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观点汹涌,套路也五花八门。每个人都可能迷失其中,也都可能因为自身需求和欲望而被带节奏,被拿走金钱和时间,成为被收割的韭菜。如何在汹涌的观点之流里做人间清醒,不被带节奏,不被情绪和利益裹挟,这是普通人必须思考的问题。


苏德超教授在武汉大学从事哲学研究与教学多年,在抖音分享严肃知识获得高关注度,对于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有着敏锐的观察。在书中,他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了“带节奏”和“割韭菜”的现象,也力求在极短的篇幅内,为普通人提供简单可操作的理性思考、防被带节奏的技巧:掌握三板斧,识别五错误,当心讲故事的人,警惕漂亮言辞,善用普遍性检测,盯牢概念打滑,三板斧对别人用也对自己用。这部作品语言犀利幽默,结合了丰富有趣、贴近社会现实的案例,来分析套路与骗局中的谬误,希望帮助更多人获得有逻辑地思考、判断、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剩余价值理论

[德]卡尔·考茨基 编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4年4月



本书是考茨基版《剩余价值理论》的德文原著影印本。《剩余价值理论》是《资本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恩生前未曾付梓,后由卡尔·考茨基整理,并在1905—1910年陆续出版了三卷四册。第一卷专门阐述李嘉图以前的政治经济学,第二卷阐述李嘉图的经济学理论,第三卷阐述李嘉图以后的经济学家的理论。通过本书,我们可以系统了解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产生和发展历史的批判性研究。






清物十志:

文人之物的意义世界

李溪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4年6月



今天人们对文人之物总有一种闲雅自然的印象,其实,它们的诞生,皆曾经历过文人长久而艰辛的澡雪。本书选取了文人生活中的十种物,讲述了文人如何在诗文、绘画以及日常之用中,逐渐荡涤掉物身上沾染的权位和时俗之“浊气”,还物以一个清泠澄澈的本真面目。在这个文人所建立的意义世界中,物的面孔或许是无用的、丑怪的、斑驳的、平淡的,但这正意味着它们脱离了一切名利之心和世俗成见,终以独我的姿态在天地间现身了。文人对物的书写,实际上也是在诉说他们自身。比起任何一种社会关系,这些物的意义都更为坚实、笃定、永恒。因此,他们常说,唯有这些物,才是他们生命中不可更易的“知己”。




方以智的哲学精神

张昭炜 著

人民出版社

2024年4月



以深厚的家学积淀为基础,明清之际的大哲学家方以智“坐集千古之智”,在百死千难中磨砺出苦心卫道的哲学。方以智创发“余”“冒”“均”等哲学概念,并以“余”与“正”两个对立概念为基础,构建缜密的哲学体系,其哲学框架分别是“正余一体”与“一分为三”,以此重新厘正体与用、善与恶、无善无恶与有善有恶、道与德、道与法、天道与人道、出世与入世、生与死等中国哲学重要概念,将松散的中国哲学升级成缜密的哲学体系,并凝聚成怒化生生的哲学精神,承担起为中国文化托孤的使命。





 成唯识论直解(修订本)

 林国良 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4年5月



佛教的唯识学,体系博大精深,概念复杂繁多,历来被学人视为难解难入之学。印度护法等著、唐代玄奘糅译的《成唯识论》,为解释世亲《唯识三十论颂》的集注性质著作,是唯识经典的代表性著作,唯识学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中国哲学的名著。在中国思想史上,对其进行注解、阐释乃至与其他学问会通的学者,代不乏人。    


林国良所著《成唯识论直解》,根据《成唯识论》原书内容、结构,辟为六章,对全书进行简要注释、逐字今译和深度评析,既为初学者提供了可靠的入门读本,也为学界开展相关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此书2000年曾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获得学界较高评价。此次出版,作者对书稿内容、文字乃至标点,都作了精细修订,使书稿质量进一步提升,并撰写《再版前言》,将作者十余年来关于唯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作了全面梳理和深入阐发。





法国哲学的历险

L'aventure de la philosophie française

[法] 阿兰·巴迪欧 著

 胡陈尧 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守望者

2024年5月



本书是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阿兰•巴迪欧的批评文集,汇集了作者对萨特、阿尔都塞、德勒兹、利科、利奥塔、朗西埃等法国当代哲学家的评论文章,这些人中既有他的师长、友人,亦有其“敌手”。在巴迪欧看来,书中谈及的哲学家所各自代表的“奇点”构成了法国当代哲学一个非凡的历险时刻,其规模和创新性足以与希腊古典哲学和德国唯心主义哲学相媲美。这一时刻的法国哲学充分关注主体、现代性、政治和德国哲学遗产等问题,并与文学和精神分析展开竞争,表现出当代哲学家摆脱贤者身份而独树一帜,成为热衷战斗的作家、描绘主体的艺术家和专注创造的爱慕者的热切渴望。作为这一哲学时刻的见证者与在场者,巴迪欧向哲学家同行致以诚挚敬意的同时,也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质疑与批判。在充满激情与哲思的观点碰撞中,巴迪欧引导我们踏上一条通往未知,也通往真理的哲学历险之路。





黑太阳:抑郁与忧郁

Soleil noir

 [法] 朱莉娅·克里斯蒂娃 著

郭兰芳 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守望者

2024年4月



本书是法国著名学者朱莉娅·克里斯蒂娃从精神分析视角,对“抑郁”与“忧郁”所做的一系列探讨。书名“黑太阳”这个看似悖论、充满张力的意向,指代的是个体遭受抑郁折磨、被无法言说的痛苦吞噬的内心状态。在本书中,作者先进行“抑郁”与“忧郁”的理论阐述,再对四位创作者做详尽的个案分析。





笑话和创新行动:一种改变的逻辑

Motto di spirito e azione innovativa. Per una logica del cambiamento

[意]保罗·维尔诺 著 

吴頔 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折射集  

2024年2月



本书作者通过聚焦笑话这一表现形式来生动阐释创新行动的逻辑困境。作者认为笑话涉及语言实践中最隐蔽的问题:如何将规则应用于特定情况。笑话的逻辑形式由推论谬误、不当推论、语义歧义的错误使用构成。笑话是创新行动的图表,正是在笑话这一微观形式中,那些在人类实践的宏观世界中引起生命形式变化的推理方向的改变和含义的置换,变得清晰可见。简而言之,笑话是种一定义明确的语言游戏,它具有自己独特的技术,但其最突出的功能在于展示所有语言游戏的可转换性。






道德原理研究

An Enquiry concerning the Principles of Morals

[英]休谟 著

周晓亮 译

2024年6月

崇文书局



休谟曾将《道德原理研究》誉为他写得“最好的”一部著作,虽然有些学者不赞成休谟的这个评价,认为与《人性论》相比,这本书是“乏味的”,而且对《人性论》中 的一些重要观点有所遗漏或削弱,但是平心而论,这部著作除了因广征史例而略显絮繁之外,总的来说,它继承了《人性论》的基本思想,在有些方面还有所发挥。而且,它的结构比较合理,观点的组织和表达也很清晰,确实可以看出是休谟的精心之作。就对休谟哲学的研究而言,《人性论》具有文献原始的创造性,《道德原理研究》则代表了休谟在一定范围内的进一步反思,两部著作都是非常重要的。





爱有差等:先秦儒家与华夏制度文明的构建

李竞恒 著

2024年6月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大学问



围绕华夏制度文明,回溯儒学的源头,深挖先秦儒家思想精髓。全书分为“政论”“经济”“文化”三大部分,从孔孟原典出发,融合多学科知识,归纳并阐述先秦儒家对国家治理的各项制度主张,全面剖析了原始儒学在政权组织形式、刑罚、税收、资源分配以及社会福利等多维度的制度构建。作者认为孟子的爱有差等是文明社会的基石,不仅深入挖掘了儒家文化的精神内核,还特别强调家庭、家族和社区在文明社会建设中至关重要的地位,揭示原始儒学在铸就现代文明制度方面的深远影响和滋养现代文明精神的重要意义。



本期书单,由以下出版单位联合发布:

商务印书馆、华夏出版社、人民出版社、译林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上海三联书店、上海辞书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西北大学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光启书局、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拜德雅图书工作室、崇文书局


联合推广媒体:澎湃新闻·翻书党栏目、文汇讲堂工作室


欢迎其他出版机构加入,书讯请发送邮箱:philosophical_booklist@protonmail.co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守望者
这里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守望者出版品牌公众号。 守望者:阅读 你的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