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缅怀︱成中英:我对中国哲学的未来有莫大的信心

学术   2024-07-04 21:54   江苏  

2024年7月2日上午11时28分,我们的重要作者,第三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世界著名哲学家成中英先生在夏威夷檀香山Kaiser 医院逝世,享年八十九岁。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十卷本《成中英文集》,该文集出版涵盖全面,共计500万字,收录了成中英先生的各类代表作品,特别是近十年来发表的论文,包括一部分重要英文论著的中文译稿,全面地体现了成中英先生在各个学术领域的成就,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今天,我们刊载《成中英文集》(十卷本)总序,以及成中英先生书中所载对青少年时代的回顾(见下一条推送),缅怀先生。

《成中英文集》总序

2006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我的四卷本文集。在此四卷本文集中,我整合了获得博士学位后所写的一些中文著作。彼时是吾之哲学体系化的酝酿期,是吾之哲学体系化的第一阶段。为充实此四卷本文集,为将更多应收入的文章放进去,如部分英文著作,就有了出版十卷本文集的构想。整理十卷本得到了私淑于我的学生奚刘琴博士的帮助。奚刘琴博士帮助编辑了八本,加上我的两本英文著作的译稿,一起构成了现在所看到的十卷本。


通过这个十卷本,我回顾自己思想的发展性和完整性,有下面两个感想:第一,我的思想在不断发展中,思考面向繁多复杂,对很多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时间有限,没办法加以发挥。另外,我在海外教学四十余年,有很多发表过的和未发表的英文著述,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还无法全部翻译,所以这十卷本未能包含我绝大部分英文著作。第二,我的思想近年来有很大的整合性发展,我努力想把自己的思想整合为一个更完整的整体。尽管还没有达到我的理想,但这些整合性的发展使我对中国哲学未来的发展有莫大的信心,这一信念见诸我在2015年写的《中国哲学再创造的个人宣言》一文。在这篇文章中,我这样说:


我个人对中国哲学再发展的宏图与愿景具有充分的理由和信心,或可名此为哲学自信。基于我的哲学心路历程建立的哲学自信,我提出下列个人宣言:


(1)中国哲学是人类精神传承与世界哲学发展最根本、最重要的成分之一。

(2)中国哲学的发展体现出,也透视出人类多元核心价值的开放统一性格。

(3)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或其他重要哲学与宗教必须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的本体诠释圆环。

(4)中国哲学在其根源与已发展的基础上必须发展成为更为完善的本、体、知、用、行体系。

(5)中国哲学的发展关系着人类存亡的命运以及人类生命共同体与和平世界的建立使命。


这个十卷本文集体现了我将自身思想加以体系化的第二阶段之发展。其与四卷本相异之处在于:


第一,十卷本的系统性相当完整,是迄今为止我的学术论著出版规模最为全面的一次,收录了最能代表我思想的各类中文论著,特别是我近十年来发表的论文,包括一部分重要英文论著的中文译稿。因此,本次出版更好地补充了四卷本文集一些衍生的意念,体现出我自己的哲学已更为系统化、一贯化。从四卷本到十卷本,不仅是量的增加,而且是质的系统呈现。


第二,十卷本收入了两部能够代表我学术成就的英文著作的译稿——《皮尔士和刘易斯的归纳理论》与《儒家与新儒家哲学的新向度》,这是有异于四卷本的一大特点,能够使读者对我的英文著作有所了解。


第三,一些个别新论述,包括美学论述及对其他问题的新认识,都被整合了进来。这些整合工作是由奚刘琴博士帮助我完成的。


十卷本文集的出版是我思想的一个里程碑,为以后的整合奠定了基础,同时作为一个比较完整的文献,使我的思想有更好的发展,并与过去的思想有更好的融合。这一过程,我名之为超融,即超越的融合。我希望在今后发展出更多超融的工夫,便于以后的学术研究,促使中国哲学进一步发展。这是我最大的宏愿,希望中国哲学有新的发展和再创造,并能够再辉煌,尤其在今天的世界里面不断地发挥影响,促进中国的发展,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与和平。


这个十卷本亦在更广泛的基础上彰显了我哲学体系的规模、结构和内涵,表达了我的思想发展过程,从中能够看到我的重要思想如中国逻辑学的发展、儒学思想的发展、中国管理哲学的发展、中国本体诠释学的发展、中国形而上学的发展、中国政治哲学的发展、知识论的发展、伦理学的发展、美学的发展,其中也提出了很多问题,这是中国哲学当前需要面对和审视的,是对当代中国哲学的一种促进、推动和激励,希望引申出更好的未来。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集的结构及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二卷题名为《本体诠释学》(一)、(二),主要从“何为本体诠释学”“本体诠释学与东西方哲学”两方面收录了我的相关学术论文22篇,又从“《易经》与本体诠释学”“本体诠释学与中西会通”两方面收录学术论文19篇。作为十卷本的首卷,还收录了我的“人生哲思”4篇,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我的思想发展历程。

第三卷收录了我的一部重要著作《合外内之道——儒家哲学论》,汇集包括代序在内的与儒学相关的文章19篇。

第四卷着重阐述我的儒学思想,由“古典儒家研究”“新儒学与新新儒学”“儒学精神论”“儒家的现代转化”四部分组成,共收录论文32篇。

第五卷题名为《儒家与新儒家哲学的新向度》,收录了我写于不同时期的21篇论文,涉及中国哲学的向度、儒家的向度、新儒家的维度。

第六卷首先收录了我分论和比较中西哲学的专著:《世纪之交的抉择——论中西哲学的会通与融合》,还收录了另外7篇重要文章,内容涉及我在中西哲学的会通与融合方面的思考。
第七卷题名为《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既是对有关内容的补充与深化,亦表达了我的思想中中国化的根源、特质与世界化的指向、眼光。主要内容涉及中国哲学的特性、西方哲学的特性、中西哲学比较、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共24 篇文章。

第八卷内容是我的管理哲学思想的重要呈现,主要收录了我的专著《C理论:中国管理哲学》。除此之外,本卷附录部分还收录了关于C管理理论的2篇重要论文。C理论的创立与发展,对中国管理学的发展乃至世界宏观管理学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九卷主题为“伦理与美学”,主要收录我在伦理学与美学方面的重要文章,涉及中国伦理精神、伦理现代化、本体美学,以求将我的伦理学与道德哲学以及“本体美学”思想展示给读者。

第十卷题名为《皮尔士和刘易斯的归纳理论》,是我在哈佛大学博士论文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主要探讨归纳法能否得到逻辑证明的问题。

当然,即便这次的十卷本也未能涵盖我的所有著述,比如2010年我的《本体学与本体诠释学》30万字之手稿、部分英文著述,乃至正在写作的著述。这些尚未得到整合的思想,有待在第三阶段被纳入整个体系中。

最后,这次十卷本出版,有太多人需要感谢,首先要衷心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冯俊博士对我出版此十卷本文集的支持。其次要特别感谢淮阴师范学院奚刘琴博士为我收集及整合大量的论文,并进行编纂。可以说,没有她的时间投入,这个工程不可能顺利完成 最后,我要十分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杨宗元编审的精心安排与鼓励以及相关责任编辑的认真努力,他们在不同阶段提供了不同的订正帮助。


成中英简介

成中英,美籍华人学者,第三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世界著名哲学家,2016年第五届“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1935年生于南京,1955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华盛顿大学哲学与逻辑学硕士学位,1963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终身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创始人及荣誉顾问,英文《中国哲学季刊》创始人及总主编,国际中国哲学会创建者及荣誉会长,国际易经学会主席,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中国哲学与比较哲学研究中心主持人,浙江大学文化与管理研究发展中心创始人,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并为国内外著名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柏林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著名院校客座讲席教授。


相关阅读

守望者新闻台 | 成中英先生畅谈中国哲学的世界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守望者
这里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守望者出版品牌公众号。 守望者:阅读 你的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