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科普】带你当一次“庖丁”——牛肉的部位都有哪些?
文摘
三农
2024-07-28 12:00
河北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还是几期提到的那位解牛老师傅,庖丁。当君主问他何以解剖一头牛如此之快时,他这样回答:“起初我宰牛的时候,眼里看到的是一只完整的牛;几年以后,再未见过完整的牛了。”
敢在君主面前这么说,是因为庖丁已经参透了牛的各部位,才能游刃有余。
那么这次,我通过介绍牛前的都有什么样的部位肉,来带大家体验一次庖丁“目无全牛”的视角吧。首先,在位于牛脖颈这个地方的肉,它叫做牛脖肉,是市场上的大通货。牛脖肉是整头牛为数不多的一些“活肉”,肉质瘦,用途也比较广。民间对牛脖肉有“万能肉”的称号,这是因为其适合制作馅料、煨汤、牛肉丸和卤牛肉。接下来从牛脖肉往后延,这个部分叫做上脑。上脑不是脑,它是截取于牛第一根肋骨到第六根肋骨之间(大体位置)的正上方这一大块的肉。有的地方上脑也叫背肩,不同的地方可能样子都不一样。第二个部位叫上脑盖,也叫背肩,一般没有单独“出品”,很多时候都是上脑心连着上脑盖一起出厂了;还有第三部分,肋条。有的厂屠宰时候并不分离上脑的各个部分,肋条便也在出厂时连着出了。完整的上脑,它包含了上脑心、 上脑盖和肋条,适合用于烧烤、炖煮、红烧、火锅等等。从上脑往下看,我们能看到肩膀,这地方错综复杂,肌肉群较多,但总体分下去还是分为三部分肉。第一个部分肉叫嫩肩,形似辣椒条,也号称小里脊,做中式餐饮的肯定是绕不开嫩肩的。这旁边会有一个栗子形状的肉,就是第二部分肉,保乐肩,其大块的精瘦肉,富含筋膜,非常适合于烧烤。第三部分,一个堪称宝藏部位的肉——板腱。板腱也叫牡蛎肉,因其如牡蛎肉般细嫩多汁。一般的板腱中间有一根脆筋,赋予了其独特的口感,它能涮能烤能煎能炒。不过呢,板腱的“腱”,与“牛腱子”一点关系都没有,板腱很嫩,是一个不运动的部位,可以直接煎;而“牛腱子”在大腿上,是个运动量非常大的部位,适合炖煮卤等中式做法。往下看, 有一个部位叫前胸,煮熟以后适合切片。前胸在平时中餐馆里面常以手撕牛肉、酱牛肉、切片涮锅等形式与我们见面,既然有前胸那就有后胸啊,从美国来的一些美肥基本上就是后胸来构成的。再往下,这是牛腱子。这部分的分法,不同地方各异。为了方便记,腱子前腱就分为C、E、F三个部分。C是金钱腱, E是侧腱,M是大花腱。整个前腱的肉质紧实,非常适合做酱卤,是牛肉里面做卤牛肉的天花板。目光回到中间,中间也有许多部位。先从眼肉讲起,眼肉,是世界公认的三大牛排之首的部位肉,一般吃到的煎牛排就是这个眼肉。眼肉有好几个名字,有叫眼肉,有叫肉眼,也叫泪眼。这部分肉名字比较独特,和它的形状有很大关系。肉上面的有一个小眼肉盖,看似眼眉,然后下面的地方似眼睛,整个形状把牛排给包裹起来。眼肉再往后看,后腰部分可就出名了,就是大家都听说过的西冷和里脊。西冷肉香味浓,有嚼劲,受众广,知名度最高,也是牛排里性价比最高的。脊肉没有强烈运动,肌肉纤维少,所以相当的细腻,且脂肪含量少,肉质鲜嫩。再看向中间,牛后胸、牛肋排,牛腩等基本都在这儿,也是超市里的常客,适合炖汤、焖锅等烹饪方式。剩下的就是后部位了。这部分虽然肉分的部分多,但也不难去认,记住四字:“三扒一霖”。第一扒是中间部分,叫砧扒,也是上图中的针扒,适合炒、做牛肉干;第二扒在砧扒上边,叫尾龙扒,由臀腰肉和三角肉共同组成,用于炒肉和做馅最适宜不过;还有一扒,就是常说的大米龙、小米龙这部位的肉,叫烩扒,卤牛肉牛肉干均可,拿来煎烤也不在话下。“一霖”是牛霖,在整个牛的后腿根部的正前方、膝盖骨正上方、牛窝骨这个地方。这部分肉肌肉发达,肉质紧实,涮锅爆炒都表现上佳。通过这篇文章,也相信大家基本上对不同牛肉的部位,会有更深的认识和整体的掌握。说不定之后在餐桌上看见哪一块肉,还能说出它从牛身上哪部分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