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最早的咏史诗出于班固之手,其《咏史》一诗铺叙提萦救父之始末,开创了咏史诗的“纪事传统”。西晋的左思和东晋的陶渊明,在史事中包裹诗人的情感,开创了咏史诗的“抒情传统”。纪事类咏史诗发扬了赋体的风格,但过度依附于史书,少有诗人独特的创造;抒情类咏史诗发扬了比兴体的长处,却总不能脱离世变之叹、兴衰之感这类刻板固定的情感主旨。而到中晚唐,诗歌创作的议论风气兴盛起来,诗开始融入更多的知识和理趣。与此同时,咏史诗的议论色彩也得以加强,诗人们开始乐于在咏史诗中发表对历史的看法,形成了咏史诗的“议论传统”。中晚唐时期的咏史诗除了多掺议论之外,其议论中还多有翻案之见,形成了咏史翻案现象的第一次高潮。
人们在讨论中晚唐咏史诗这一转向的时候,往往将其归入唐宋诗歌转型的洪流之中,当作“以议论为诗”在中晚唐呈现出萌芽状态的又一例证。但历史题材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领域,它与送别、边塞、题画等诸多题材的显著区别之一,就是它直接关乎“思想”。可以说,对历史的反思与“以议论为诗”是天然的盟友。我们要考虑的,应该是中晚唐咏史诗所掺入的议论往往是带有颠覆性的,甚至对主流历史认知有所违背。而作为“以议论为诗”的典范形态,宋诗议论的基调仍是刚健中正、质朴务实并且符合主流的儒家价值观。王安石在《明妃曲二首》中提出了极具颠覆性的看法,对儒家所提倡的华夷之辨、君臣之义思想构成挑战;而欧阳修的《再和明妃曲》虽然也很具有批判性,却只批评君主不能识别贤才,与儒家尚贤思想如出一辙。当时,人们普遍认为__________。
我们更进一步认为,咏史翻案在中晚唐的集中出现,首先归因于思想领域的解放。唐代并不是一个儒学昌明的时代,唐人的思想世界带有浓重的实用主义色彩,对经典与权威的质疑成为平常之事。其次,中晚唐士人普遍面临着理想失坠的尴尬处境,文人风气开始从豪迈刚健向狂狷放诞的方向转变。很多著名诗人都有性格放肆的一面,而这与他们在咏史诗中表现出来的翻案倾向是一致的。其中等而上者,对古代的英雄事业与忠贞志节提出怀疑,代表了中晚唐知识分子普遍洋溢的磊落不平之气。再次,中晚唐社会危机丛生,稍有正义感的文人都会对朝政弊端或道德堕落加以批评,借古讽今在所难免。因对现实有过于极端的愤怒,形之于诗,则往往贯穿着同样极端化的思维习惯。在那样一个充斥着社会危机和思想异动的极端化的时代,文人的心中也会充满着相互矛盾的极端化思想,而这些都是翻案作为一种历史阐释习惯的社会根基与思想源泉。
若将中晚唐的情况比附于中国历史上的其他时段,那么最合适的对象莫过于近代,这也是咏史诗翻案现象的第二次高潮。在近代,随着乾嘉考据学的衰落,今文经学和西方新学相继成为时代主潮,而这两者作为传统儒学裂变之后的替代物,都多多少少带有功利实用的色彩,与中晚唐的实用思想与理想失坠有近似之处。思想的异动必定促使人们对历史中的是非利弊展开重新的反省,甚至出现根本性的逆转。中晚唐与近代,恰好是古代咏史诗翻案写作的一首一尾。我们用思想领域的异动与解放来解释文学作品中的思维现象,肯定不能覆盖到所有的作品,也不能具体而精准地解释每一个诗人的情况。但是,一个时代思想格局的整体变迁确乎能影响到最多数的社会成员,因此能为同类作品的集中出现寻求某种解释。我们才敢于断言:咏史翻案现象的集中出现主要与思想领域的异动有关。
思想的异动集中地体现在一个“翻”字上,即对长期居于主流地位的传统价值观进行颠覆,对符合传统价值观的历史认知与评价进行翻转,而其所颠覆与翻转的具体对象则是历代传袭下来的一些“案”。
以“翻案”二字论诗法,始于南宋的吴沆和杨万里,却与我们所说的咏史翻案现象并非同一概念。杨万里《诚斋诗话》云:
诗家用古人语,而不用其意,最为妙法。孔子老子相见倾盖,邹阳云:“倾盖如故。”孙侔与东坡不相识,乃以诗寄坡,坡和云:“与君盖亦不须倾。”此翻案法也。
杨万里所称的“翻案法”,是将前人典故加以反向化用,属“点铁成金”之法,我们姑且称之为“用典翻案”。这类翻案并非对历史事件做出新的评价,而是将古人之事与诗人自身之事相比较。这类翻案最终的落脚点在于诗人自身的生活与情感,其目的是抒情而非议论。我们所讨论的咏史翻案并不是这样。
虽然我们也不能排除有个别以议论为其表而实则深含寄托的作品,但从大体来看,咏史翻案诗作的目的主要是议论史事,其本质主要是思想性的而非文学性的。换句话说,创作这类翻案诗的时候,新锐而惊警的议论才是重中之重,对诗歌意境之美的追求则退居其次,甚至经常为求得思想上的创变,而对文学上的追求有所牺牲。
(摘编自马昕《历史阐释的背面:中国古代咏史诗的“翻案”现象》)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班固采用赋体的风格,铺叙缇萦救父之始末,写出了中国最早的咏史诗,开创了咏史诗的“纪事传统”。
B. “与此同时,咏史诗的议论色彩也得以加强”中的“此”,指的是诗歌创作的议论风气兴盛起来的中晚唐时期。
C. 古代咏史诗歌中的“翻案”是指诗人们与普遍认可的历史观念相悖,表达个人具有颠覆性的观点和认识。
D. 基本来看咏史翻案诗作的目的是议论史事,思想追求大过文学追求,常为求得思想上的创变而牺牲作品的文学性。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咏史诗“纪事”与“抒情”两大传统发展到唐代,都面临如何发展的困境,“议论”传统的出现为二者带来了机遇。
B. 翻案写法与咏史诗的出现存在着较长的时间差,咏史翻案作品在中晚唐的集中出现首先和思想领域的解放相关。
C. 杨万里所称的“翻案法”是将古人之事与诗人自身之事相比较,构建出富含趣味的反差效应,不属于咏史翻案范畴。
D. 咏史诗中的“翻案”现象被作者称为历史阐释的背面,这意味着作者是将正统的历史观念视作了历史阐释的正面。
3. 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 )
A. 某诗人在作品中探讨儒家“三礼何篇可删”“三传何者可废”问题。
B. 某诗人在作品中表达出对英雄项羽宁死不肯渡江的行为的肯定与赞赏之情。
C. 某诗人在作品中称赞隋炀帝修筑京杭大运河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D. 某诗人在作品中评论赤壁之战时,批评只关心“江东二乔”命运的观点。
4. 第二段运用了王安石和欧阳修诗歌创作实例,请结合文本在画线处补写出时人对这两首诗的评价,并分析作者列举实例的目的。
5. 作者如何证明中晚唐时期形成的咏史翻案现象和思想领域的异动有关?请根据文本概括。
【答案】1. B 2. A
3. B 4. 评价:欧诗值得赞誉,王诗应该受到批评。
目的:为了证明咏史翻案诗不一定是“以议论为诗”的主流,咏史翻案诗是中晚唐出现的独特的创作现象。
5. ①挖掘咏史翻案现象在中晚唐集中出现的思想根源(原因),提出咏史翻案现象集中出现首先归因于思想领域的解放;②和近代咏史翻案现象出现的第二次高潮进行类比、解说,申明咏史翻案现象的集中出现主要与思想领域的异动有关。
【解析】
【导语】这篇文章探讨了中国古代咏史诗中的“翻案”现象,特别是在中晚唐时期的兴起与演变。文章首先回顾了咏史诗的历史发展和不同传统,如班固的“纪事传统”,左思与陶渊明的“抒情传统”。中晚唐时期,咏史诗逐渐融入议论,形成“议论传统”,并因社会和思想风气的变化,出现了与主流历史观念相悖的翻案现象。文章分析了此现象与思想领域解放、士人理想失落、社会危机等因素的关联,对诗人的创作影响,以及其与现代思潮的共鸣。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B.“指的是诗歌创作的议论风气兴盛起来的中晚唐时期”错误,根据“而到中晚唐,诗歌创作的议论风气兴盛起来,诗开始融入更多的知识和理趣。与此同时,咏史诗的议论色彩也得以加强”可知,“此”应该指的是中晚唐“诗开始融入更多的知识和理趣”的时期。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
A.“发展到唐代,都面临如何发展的困境,‘议论’传统的出现为二者带来了机遇”错误,题干中“都面临如何发展的困境”也没有在原文中体现,原文是说“咏史诗的议论色彩也得以加强”,并未提到“议论”传统为“纪事”和“抒情”传统带来机遇。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第三段的观点是思想领域的异动和翻案现象的联系。
B.对项羽的赞赏并不涉及对传统历史观的颠覆或翻案,而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与第三段中提到的思想领域的异动和翻案现象无关。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评价:根据前文提到“宋诗议论的基调仍是刚健中正、质朴务实并且符合主流的儒家价值观”,在结合前文王安石“提出了极具颠覆性的看法”,而欧阳修“与儒家尚贤思想如出一辙”,由此可知,时人对欧阳修是推崇的,赞誉有加的,对王安石是不认可的,是批评的。
目的:王安石与欧阳修的关于明妃的作品,选用历史题材,与其他诸多题材区别明显,直接关乎“思想”,由此可知,咏史翻案诗也可以以思想为主,并不都是“以议论为诗”。作者列举这两个实例是为了更好地说明与刚健中正、质朴务实并且符合主流的儒家价值观的宋诗议论相比,“中晚唐咏史诗所掺入的议论往往是带有颠覆性的”的观点,强调咏史翻案诗是中晚唐时期独创的诗歌现象。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①根据材料第三段“咏史翻案在中晚唐的集中出现,首先归因于思想领域的解放。”由此可知,作者先探究了咏史翻案现象出现在中晚唐的原因,盛唐以来思想世界权威失坠、边界模糊,唐人思想带有实用主义色彩,对经典与权威的质疑增多,由此作者认为中晚唐时期形成咏史翻案现象的原因就是思想领域的解放。
②根据材料第四段“若将中晚唐的情况比附于中国历史上的其他时段,那么最合适的对象莫过于近代,这也是咏史诗翻案现象的第二次高潮。”由此可知,作者将中晚唐时期的咏史翻案现象与近现代的咏史翻案现象做了一个类比,并说明了中晚唐与近代的思潮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中晚唐与近代恰好是古代咏史诗翻案写作的一首一尾”,最后作者再次表明:咏史翻案现象的集中出现主要与思想领域的异动有关。
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人们把能满足情绪和情感需要的消费行为,通俗地称为“情绪消费”。从盲盒的热卖到卡游的火爆,都表明年轻消费者热衷于为“情绪”买单。这种购买热情释放出千亿赛道的市场潜力, 由此也带动了“拒绝emo” “逢考必过”等虚拟产品的热销。
在古代社会,人们就已经开始通过购物来表达和满足自己的情绪和情感需要。随着时代的变迁,商业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情绪消费的演变。进入20世纪,商家开始利用心理学原理来设计产品和制定营销策略。他们发现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会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于是开始利用情感化的语言和图像来吸引消费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心理也在不断变化,以“悦己”为目的满足情绪需求的消费越来越重要。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不仅关注商品的价格和功能,还会考虑商品能否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
情绪商品能够引发消费者的情感共鸣,让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的过程中产生愉悦、感动等积极的情感体验。例如,去年夏天“多巴胺”穿搭以高饱和度色彩席卷了各个社交平台,几个月后,美拉德色系又大行其道。为什么人们越来越喜爱彩色?高饱和的明媚色彩可以给人们带来活力与生机。爱因斯坦不会想到,他的“大脑”会被标价五毛钱,月售2万个。有消费者表示,光是看到商家给商品起的名字,或是在评论区看看评论,也能得到欢乐。购买“好运喷雾”,好比收获一张幸运符,在参加考试等重要事情之前,给自己“喷”一下,就会觉得好运降临,信心和动力更足。
在消费者群体方面,年轻消费者是情绪消费的主力军,他们注重个性,关注情感满足,喜欢有趣的事物和有创意的内容,因此对小众新奇的情绪商品的兴趣自然高于一般人。这些看似无厘头的消费,都有着不低的交易额。在这些消费中,我们看见越来越多追求松弛,包容不完美,为情绪价值买单的人。此外,年轻人热衷于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情绪消费体验和情感故事,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这种互动不仅增强了归属感和认同感,更让情绪消费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年轻人时常面临种种压力和焦虑,而情绪商品消费恰恰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情感的出口。
(摘编自雷玄《“情绪消费”的深层动力》,有删改)
材料二:
情绪情感是人的基本心理机制和心理过程,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消费选择和消费行为,同时也正在演变成一种消费品。消费市场上不断涌现的情绪消费产品,既是时尚和潮流,也彰显了人们的内在动机和社会心态。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当人们的需求不被满足时会导致自我威胁感知,引发自我修复的补偿性想法。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当物质需求满足后,人们对心理需求的满足提上日程,希望通过消费来追求精神的愉悦和内心的满足,用以补偿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和不顺心。青年人在面对现实中的自尊威胁时,往往会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寻求对自我的肯定。通过情绪消费可以有效进行心理慰藉和自我修复,以回避自我威胁和自尊损伤带来的伤害。由此能激活小确幸和小欣慰的情绪消费产品广受欢迎。
个体化时代,青年主体力量逐渐凸显,与传统圈落不同,个体倾向自组织模式。但是人作为社会性动物,总是希望与他人建立联系,具有追求人际依恋的内驱力。而社会学研究表明,“原子化”人际关系特质导致部分青年人归属感缺乏,孤独感加深。从需求角度来看,“孤独”是人际关系未能被满足的不愉快情绪体验;从认知角度来看,“孤独”是感知到的情感联结与期望中的情感联结存在落差的认知;从情感角度来看,“孤独”是感到被孤立和被疏远的消极情绪。社会替代理论认为,个体感到孤独时会唤起社交需求,此时可以通过消费行为来寻找社交需求的替代品。情绪消费领域就充满了这种虚拟的温情服务,谈心、聊天、叫醒……无一不在提供着现实生活所无法企及的精神陪伴和温情脉脉。
青年一代成长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和高速增长的时期,他们对于物质的要求相对饱和,对于情感的诉求越来越高。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下,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字化的操控体系使得日常生活更加便利,但价值选择更趋多元,青年难免会在各种价值碰撞中产生思想的困惑、选择的焦虑。人们开始关注生命的意义感、生活的悦纳性、个体情绪的积极态,并寻求可控可求的解决办法,强调满足内心需要和提升个体愉悦体验的方式方法,比如消费。随着消费者需求升级,人们日益关注心理健康,青睐情感类消费,尤其是“让自己开心”的“悦己”消费。与实物型消费不同,情绪消费不只是关注单纯享乐,还关注自我实现,不只是简单追求物质本身带来的实用价值,也强调精神上的收获。情感与商品相互建构,消费与情绪共振共谋。由此,近些年冥想正念、睡前故事、白噪音市场风起云涌,显现出心理健康消费正在成为撬动消费增长的一个新支点。
(摘编自管健《“情绪经济”:展现消费新场景》,有删改)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情绪消费的产生与古代人们通过购物满足情绪和情感需要的行为有一定的历史渊源,且在现代社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B. 作为情绪商品,“多巴胺”穿搭、爱因斯坦“大脑”、“好运喷雾”可以为消费者带来愉悦等情感体验,因此大行其道。
C.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表明,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会更重视情感和归属需求,情绪消费就是为满足这一需求而出现的消费行为。
D. 虚拟的温情服务,如谈心、聊天、叫醒等,通过提供精神陪伴,使得孤独的年轻人能够从这种情绪消费中找到社交需求的替代品。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进入二十世纪,商家利用情绪情感进行产品设计、广告宣传,制定营销的策略,为情绪消费提供了商业化的可能。
B. 年轻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和对新奇事物的偏爱,使得情绪产品的消费成为市场的主流趋势,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潜力。
C. 孤独感加深和归属感缺失的年轻人,常通过情绪消费来进行心理慰藉,社交媒体的互动更促进了这一文化现象的形成。
D. 年轻消费者的情绪消费行为不仅是一种市场现象,更反映了社会心理的深层次变化,体现出当代人对情感的强烈需求。
3. 关于材料一和材料二,以下说法最为准确且符合两篇材料论证逻辑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通过描述年轻人情绪消费的现象,详细阐述了情绪消费的历史和现状,证明情绪消费是现代社会的必然趋势。
B. 材料二通过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社会替代理论的分析,揭示了情绪消费的深层动机,进而解释了情绪消费在满足心理需求和社交需求方面的重要性。
C. 材料一和材料二均采用了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具体实例证明情绪消费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D. 材料一分析了情绪消费的市场潜力和消费者行为,材料二揭示了情绪消费的心理和社会基础,共同论证了情绪消费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4.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情绪消费商品广告的一项是( )
A. 好空调,格力造。 B. 怕上火,喝王老吉。
C. 原来生活可以更美的。 D. 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5. 当今社会,各种情绪消费产品层出不穷,为消费者提供不同的情绪价值。请结合材料简述下列情绪商品的情绪价值。
(1)2024年端午节,人们在各个龙舟大赛直播间刷礼物互动。
(2)“盐焗鸡咖啡杯” “开水壶头套”等2024年度“淘宝丑东西”。
(3)以“柔和桃”为潮流色的商品。(“柔和桃”即柔软温和的蜜桃色)
【答案】1. C 2. B
3. D 4. C
5. (1)视频直播提供互动平台,可以增强归属感和认同感。(2)“丑东西”带来幽默感和松弛感,是对不完美的包容,能缓解生活中的疲惫。(3)柔和桃代表柔软温和,传递出温暖与关怀,使人身心得到疗愈。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C.“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表明”错误,这是作者的观点,马斯洛只是说人的需求包括什么;“人们会更重视情感和归属需求”错误,原文的表述是“当物质需求满足后,人们对心理需求的满足提上日程”,“更”的说法错误。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B.“使得情绪产品的消费成为市场的主流趋势”错误,材料中只是说“消费市场上不断涌现”情绪消费产品,但并未说“情绪产品的消费成为市场的主流趋势”。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证明情绪消费是现代社会的必然趋势”错误,应是证明“情绪消费”具有深层动力。
B.“进而解释了情绪消费在满足心理需求和社交需求方面的重要性”错误,应是解释了为什么说消费市场上不断涌现的情绪消费产品彰显了人们的内在动机和社会心态。
C.“均采用了案例分析的方法”错误,材料二没有具体的案例分析。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A.强调的是商品本身的质量。
B.强调的是商品的功能。
C.是从消费者的感受角度,利用情感手段的宣传,最适合作为情绪消费商品广告。
D.强调的是商品的功能。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运用材料内容的能力。
结合“人际关系特质导致部分青年人归属感缺乏,孤独感加深”可知,“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也是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载体,视频直播为各地的人们提供互动平台,人们在各个龙舟大赛直播间刷礼物互动,可以增强归属感和认同感。
结合“在这些消费中,我们看见越来越多追求松弛,包容不完美,为情绪价值买单的人”可知,“盐焗鸡咖啡杯”“开水壶头套”等2024年度“淘宝丑东西”,能带来幽默感和松弛感,是对不完美的包容,能缓解生活中的疲惫。
结合“社会替代理论认为,个体感到孤独时会唤起社交需求,此时可以通过消费行为来寻找社交需求的替代品。情绪消费领域就充满了这种虚拟的温情服务,谈心、聊天、叫醒……无一不在提供着现实生活所无法企及的精神陪伴和温情脉脉”可知,以“柔和桃”为潮流色的商品给人温和的感觉,能传递出温暖与关怀,使人身心得到疗愈。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南宋学者郑友贤在其《十家注孙子遗说并序》中指出:“武之为法也,包四种,笼百家,以奇正相生为变。”《孙子兵法》全书从战略运筹、战争预测(《计篇》)起步,经战争准备(《作战篇》)、运用选择方略(《谋攻篇》)、发展实力(《形篇》)、创造有利作战态势(《势篇》)、灵活用兵、争夺先机、因敌变化而取胜(《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到解决具体的“处军相敌”(《行军篇》)、利用战术地形(《地形篇》)、掌握兵要地理(《九地篇》)、实施特殊战法(《火攻篇》)、搜集情报、以资决策(《用间篇》)等具体的战术问题,始于“知彼知己”,又终于“知彼知己”,恰好规划了一个完整的程序,其篇次结构序列设计,侧重于按用兵制胜的要领与方法加以逻辑展开。曾有人这么认为,“十三篇结构缜密,次序井然,固有不能增减一字,不能颠倒一篇者”,是一个完整有机的思想体系。
阅读《孙子兵法》,须坚持回归经典文本的整体性原则。如许多人推崇《孙子兵法》讲谋略,甚至认为《孙子兵法》与将“瞒天过海”“趁火打劫”“顺手牵羊”之类阴谋诡计奉为圭臬的《三十六计》是同类,这显然是一种偏颇的识见。《孙子兵法》当然讲谋略,提倡“上兵伐谋”,但《孙子兵法》更注重实力建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战胜对手,前提是做强、做大自己。其后裔孙膑的“田忌赛马”故事,其实最能说明这层关系,以上驷对中驷、中驷对下驷、下驷对上驷,比赛的结果是三局两胜,赢了比赛。这说明,谋略有用,当双方实力相近状况下,谋略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但如果三驷皆为下驷,那么,不管怎样运筹,比赛的结果很可能就是零比三。
《孙子兵法》的鲜活灵魂,在于把握“经”与“权”,“常”与“变”的辩证统一,在于强调“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没有传承就无所谓发展,没有积淀就谈不上创新,孙子十分尊重前人在“古司马兵法”中所阐述的相关军事原则,正所谓“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同时,孙子也十分注重创新和发展,如郑友贤所言,“《司马法》以仁为本,孙武以诈立;《司马法》以义治之,孙武以利动”。孙子对前人的兵学原则,不是亦步亦趋,而是结合新的状况,灵活机变,出奇制胜。孙子也希望后人学习自己的兵法,但他的宗旨是期盼人们在学了他的兵法之后忘掉兵法。
今天的读者之所以仍喜爱阅读《孙子兵法》,最为重要的是,它已超越了单纯的军事领域,具有了哲学意义上的普遍价值。概括地讲,《孙子兵法》的价值集中体现在它的辩证思维上,和《老子》一样,善于在合理中发现不合理,在正常中发现不正常。一方面,孙子善于从全局的高度,去认识决定胜负的要素,把握克敌制胜的奥妙。如“五事七计”“令文齐武”“奇正相生”“仁诡相济”等等,无一不是以系统综合的视野切入,由全局呼应的途径造就。处处体现出纲举目张、举重若轻的大局意识和见微知著的预见能力。另一方面,孙子更注重抓矛盾的重点。所谓“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好钢用在刀刃上。
阅读《孙子兵法》,要注意谨防陷入阅读误区。一是歪曲原意。例如一些人将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思想理解为“和平主义”,就属于望文生义,背离了孙子说这段话的本意。二是取其一点,不及其余。这主要表现为对孙子兵学理论体系作断章取义的总结,忽视了孙子理论主旨的全面性与系统性。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对《孙子兵法》只有一个印象,即诡道,“兵以诈立”,兵不厌诈。事实上,在军事战斗中,孙子不仅仅讲祪道,也讲仁义。更何况孙子并不单纯就军事讲军事,而是将军事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因素加以综合考虑。三是生搬硬套,乱贴标签。比如有人动辄将《孙子兵法》的兵学原理,去和经营管理等经济活动加以联系。说到底,兵法,其属性是“兵”,是战场上的斗争艺术,兵可诈立,但商却不宜“诈立”。
国学经典的阅读和运用,乃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没有一部经典和一家学说可以包揽一切,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共生互补、相辅相成的关系。在阅读《孙子兵法》的同时,我们不妨同时阅读《论语》和《老子》,前者能帮助人们培养健康的道德情操,后者能促成人们提升旷达的人生境界。而儒家的立场、道家的境界和兵家的能力这三者之间若是能做到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必将有助于一个人走向成熟,有所建树。
(节选自黄朴民《今天,我们如何“正读”<孙子兵法>》)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孙子兵法》结构缜密,用兵制胜的要领与方法按照逻辑展开设计,阅读时要坚持整体性原则。
B. “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孙子兵法》注重承传前人的兵学原则,较《司马法》更为机变灵活。
C. 《孙子兵法》的辩证统一,体现在“经”与“权”、“常”与“变”,也体现在全局观与矛盾观上。
D. 文章论述《孙子兵法》的“正读”法则与阅读误区,采用举例、对比论证等手法,视野开阔,说服力强。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二段举引田忌赛马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只有战斗双方实力相近的状况下,谋略才能起作用。
B. 《孙子兵法》具有超越军事领域的哲学价值,能综合考虑经济、文化等多个因素,因此广受读者喜爱。
C. 战场上兵不厌诈,商场不宜“诈立”,主要因为二者在矛盾主体与矛盾属性的侧重上是有差别的。
D. 一个人若想通过国学经典的阅读走向成熟,有所建树,必须将儒家道家兵家综合理解、融会贯通。
3. 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文章观点的一项是( )
A. 《曹刿论战》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与兵法《军争篇》“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的治气说有相通之处。
B. 《屈原列传》中“怀王怒,大兴师伐秦……楚大困”,违背了兵法《火攻篇》中“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的慎战思想。
C. 《苏武传》中,卫律招降苏武,“剑斩虞常已……复举剑拟之”,其威逼利诱的方式,体现了兵法《谋攻篇》中“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思想。
D. 《鸿门宴》中“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体现了兵法《九变篇》“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审时度势的变通性。
4. 如何理解文章第三段“在学了他的兵法之后忘掉兵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5. 阅读“失街亭”的故事,结合材料分析马谡失败的原因。
建兴六年,诸葛亮兵出祁山,任命马谡为先锋。马谡率兵二万五千人出守街亭,以兵法“居高临下,势如破竹”及“置之死地而后生”为由,拒绝将令,舍城上山。魏将张郃、司马懿率十余万大军围逼街亭,张郃“善处营陈、识变量”,围马谡而不攻,断其水源,谡不战自乱。街亭失守后,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答案】1. B 2. C
3. C 4. ①这句话体现了孙子“常”与“变”的兵学思想,兵法贵在灵活运用,要根据敌情变化灵活用兵而取胜。
②孙子尊重传承前人的兵法理论,又能结合新的状况,推陈出新,出奇制胜,这也是孙子对后人学习兵法的期许。
5. ①马谡讲谋略,却不了解谋略需建立在兵力的基础上。蜀、魏双方兵力悬殊。在街亭之战中,蜀军只有二万五千人,而魏军有十余万大军,从数量上,司马懿、张郃完胜马谡。
②马谡精通兵法,但死搬教条,不懂得“常”与“变”的辩证统一,不考虑具体形势。“居高临下”“置之死地而后生”,结果被对方围守并切断水源。
③兵法上强调“知彼知己”,魏国司马懿及张郃一代名将,善于审时度势。马谡的刚愎自用,对对手缺乏足够的了解。
【解析】
【导语】这篇文章探讨了《孙子兵法》的深刻内涵和阅读方法,强调其结构的缜密性和逻辑性,指出其不仅是军事著作,更具有哲学价值。文章批判了对《孙子兵法》的误读,强调应从整体性和系统性角度理解其思想。通过对比和举例,文章展示了《孙子兵法》在全局观和矛盾观上的辩证思维,提醒读者避免断章取义和生搬硬套。文章还建议结合儒道思想,全面提升个人素养。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原文提到“前孙子者,孙子不遗”,是说在孙子之前的那些军事学说和原则,孙子没有遗漏和忽视,而是给予了充分的尊重和重视,但并没有将《孙子兵法》与《司马法》比较谁更机变灵活,该选项错误。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是为了说明只有战斗双方实力相近的状况下,谋略才能起作用”错误,文章第二段举田忌赛马的例子是为了说明谋略有用,但前提是要有一定的实力基础,并非只有战斗双方实力相近时谋略才起作用。
B.“能综合考虑经济、文化等多个因素”错误,由“今天的读者之所以仍喜爱阅读《孙子兵法》,最为重要的是,它已超越了单纯的军事领域,具有了哲学意义上的普遍价值。概括地讲,《孙子兵法》的价值集中体现在它的辩证思维上”可知,文章提到《孙子兵法》广受读者喜爱是因为它已超越了单纯的军事领域,具有哲学意义上的普遍价值,并非能综合考虑经济、文化等多个因素。
D.“必须将儒家道家兵家综合理解、融会贯通”错误,文章最后只是说“儒家的立场、道家的境界和兵家的能力这三者之间若是能做到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必将有助于一个人走向成熟,有所建树”,“必须”说法过于绝对。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这体现了《孙子兵法》与其他经典军事论述有共通之处,能支持文章观点,因为它反映了对《孙子兵法》整体思想的一种关联理解。
B.这在强调对《孙子兵法》思想的正确理解,从反面说明了遵循《孙子兵法》整体思想的重要性,可作为论据支撑文章观点。
C.《苏武传》中卫律招降苏武的场景与《谋攻篇》中“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思想毫无关联。卫律的威逼利诱只是一种个人的劝降手段,而“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一种军事战略思想,两者语境和内涵完全不同,不能用来支撑文章关于《孙子兵法》的观点。
D.这表明《孙子兵法》的思想可以在其他文学作品中的军事策略中体现,能支持文章观点。
故选 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①文中提到“《孙子兵法》的鲜活灵魂,在于把握‘经’与‘权’,‘常’与‘变’的辩证统一”“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这表明孙子强调兵法要灵活应变。所以“在学了他的兵法之后忘掉兵法”,意思是不能死记硬背条文,要根据敌情灵活运用来取胜,体现“常”与“变”的兵学思想。 从逻辑上讲,战场上情况多变,机械记条文不灵活运用无法获胜,只有融入精髓并灵活应变才能发挥作用,因此需“忘掉”条文形式掌握思想实质。
②文中讲“前孙子者,孙子不遗”,表明孙子尊重前人兵学理论有传承。又说“孙武以诈立;《司马法》以义治之,孙武以利动”,体现孙子能结合新状况创新。孙子希望后人像他一样,既传承又创新,所以说“在学了他的兵法之后忘掉兵法”。 逻辑上,孙子自己对前人理论有创新,他希望后人对待他的兵法也如此。若只记条文不创新,就无法适应新情况,所以要忘掉条文领悟传承与创新内涵来出奇制胜。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①从原文“《孙子兵法》当然讲谋略,提倡‘上兵伐谋’,但《孙子兵法》更注重实力建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战胜对手,前提是做强、做大自己”可以得出,谋略需要建立在实力基础上。故事中“马谡率兵二万五千人出守街亭,魏将张郃、司马懿率十余万大军围逼街亭”表明蜀魏双方兵力悬殊,马谡虽讲谋略,但缺乏实力基础,这是失败原因之一。
②原文提到“《孙子兵法》的鲜活灵魂,在于把握‘经’与‘权’,‘常’与‘变’的辩证统一,在于强调‘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马谡依据兵法“居高临下,势如破竹”及“置之死地而后生”为由,舍城上山,结果被对方围守切断水源,他死搬兵法教条,不懂根据实际情况变化,不懂得这种辩证统一关系,这是他失败的原因。
③文中说“阅读《孙子兵法》,须始于‘知彼知己’,又终于‘知彼知己’”,兵法强调要了解自己和对手。在故事中,魏国司马懿及张郃是一代名将,善于审时度势,而马谡刚愎自用,拒绝将令,没有做到“知彼知己”,这导致了他的失败。
山东省百师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学经典往往暗含了传统的延续,也昭示着对于传统的突破。抗战时期文学经典的创作需要面对古典和五四两个传统。与政治上中国特色道路的寻找相呼应,抗战时期文学正是通过对民族化和现代性的双面追求,在与两大文化传统的对话中诞生了超越五四的经典之作。
古典文化在抗战时期文学中有大量的复活,较突出地表现为内容上对传统道德的肯定和形式上对历史典故、诗词意象和传统文学形式的借用。这些传统文化因子增强了文学的宣传效果。但仅此还不够,只有摒弃古典与五四的二元对立,充分展开对话,才能把传统转化到自己的写作之中并使它们成为想象性的存在,从而获得成为经典的“原创魅力”。
思想上,抗战时期出于向文化传统寻找民族凝聚力的需要,促使文学在五四反叛传统的地方重审传统。比如,与离家、反抗父权的五四情结不同,抗战时期文学对家因意识的诠释、对家庭亲情的依恋、对家族文化的反思等恰恰成就了契合时代心理的民族经典。再如,与批判乡村的封闭、愚昧不同,《四世同堂》《呼兰河传》等作品中的城镇意象,以及艾青诗歌中的土地意象,都以农业文明的生活场景勾连起了乡土中国的共同记忆,获得了不断流传的经典价值。
形式上,抗战时期特别关注古典文学形式的理论讨论,也是对战时民族主义心理诉求的一种回应。强调中国小说作为“正史之余”的故事性、讨论诗化传统、分析中西文学的各自优长等等,都表现了对五四文学过于西化进行补正的理论自觉,但创作中对传统的简单回归并不能产生经典之作,而是需要实现中西文化的内在对接。流传一时的新章回小说,如《吕梁英雄传》,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但过于趋旧,在出新上折损了经典性。张爱玲小说通过古典意象、说书模式等传统方式与现代小说技术的结合,将现代质素本土化。巴金的《寒夜》等作品采纳地域方言,精粹民族口语,实现了对五四文学过于欧化的校正,集合了中西语言形式的优点,显得更素朴、更蕴藉。
抗战背景下文学内容与形式的民族化回归是对五四的反拨与调整,也是五四思想武器的现实运用。张爱玲谈及她创作背后的五四影响,说“只要有心理学家所谓民族回忆这样东西,像‘五四’这样的经验是忘不了的,无论湮没多久也还是在思想背景里”。先锋文化只有在事后与主流文化融合才能被确认,五四文化正是经过本土化的过滤才得到了整合,继而沉淀为传统的一部分。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指出:“现代性显而易见是同作为过去了的过去的决裂,同时又把过去弹射进现在。”抗战时期文学中两大传统的关系也应从这个思路来理解。在反叛中继承、在回归中超越,代代文学经典正是在对话中生成、积淀,参与着文学传统的生长。
(摘编自张谦芬《对话:抗战时期文学经典的生成与流传》)
材料二:
孙犁在总结自己的创作生涯时曾反复强调:“我的创作,从抗日战争开始,是我个人对这一伟大时代、神圣战争所作的真实记录。我最喜爱我写的抗日小说,因为它们是时代、个人的完美真实的结合。”由此可见,“抗战”这一在当时最重大的政治主题,已然成为孙犁多数诗化小说最直接和最主要的题旨,他以自己特有的腔调加入到民族抗战的大合唱之中,完成了一个爱国知识分子应有的时代使命。为了实现这一表达意图,孙犁在其充满诗意的抗战小说中创造性地借鉴了中国史传小说中较常见的两大叙事策略:一是隐性的“正邪对比”原则,二是“夫唱妇随”的传统母题的现代性转化。
在孙犁的抗日小说中,少有对日本侵略者形象的正面描写,作者在这些小说中着墨更多的还是对人民的讴歌:颂扬他们的勇敢、顽强,礼赞他们的善良和淳朴,诗意地抒写夫妇之爱、亲人之爱、同志之爱。这种“正邪对比”原则的自觉运用,使得孙犁一方面能较好地契合四十年代解放区的文艺政策,另一方面又较好地弥补了自己生活体验上的不足。但孙犁毕竟是在五四新文学传统熏陶下成长起来的现代作家,他在借鉴“正邪对比”模式的同时,也摒弃了古典小说对故事奇特性的过分追求,由此也强化了其小说诗化和散文化的效果。从接受效果来看,欣赏这种诗意化和散文化的文体需要更余裕的审美空间和更从容的审美心态,这在民族矛盾日益尖锐、需要作家和诗人峻急呼号的抗战年代显然有些不合时宜。这可以部分地解释为什么一些读者会忽略孙犁小说“抗战主题”的存在,也可以解释为何在四十年代的解放区文坛孙犁没能成为像赵树理那样广受赞扬的“主流作家”。
人们已经较多地注意到孙犁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认为“他笔下的女性之美,既有纯洁、优美、俊俏的外在形式之美,更有新觉悟、新精神与新风采的内心美”。但我们在他众多写到夫妻关系的小说中同样不难发现“新精神”之中的“旧模式”——对传统的“夫唱妇随”叙事母题的自觉化用。水生嫂等美丽贤惠的女子都非常坚定地与作为抗日战士的丈夫站在一起,即或有少许的怨言,但那都只是小女子充满爱意的娇嗔,让读者反觉得其形象逼真、可爱。自然,这些女性已经不再是男子的附庸,她们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和与男子并肩战斗的勇气;但那种骨子里流露出来的“妻以夫荣”的传统女性心理还是让普通中国读者感到似曾相识。同时我们要看到,孙犁对这一传统母题进行了极富时代特色的现代性转化;不但“随夫”的思想发生了质的飞跃;而且人物形象的审美功能也具有了现代品格——这些女性不再是作为男性形象的补充和陪衬,而是成为小说的主角或是成为小说创作动机的主要促成者。
(摘编自任军《孙犁诗化小说的时代精神及其叙事策略》)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抗战时期文学经典的创作需面对古典和五四两个传统,并在与两大传统的对话中诞生了超越五四的经典之作。
B. 古典文化在抗战时期文学中有大量的复活,较突出地表现在内容和形式上。
C. 孙犁多数诗化小说最直接和最主要的题旨就是当时最重大的政治主题——“抗战”。
D. 孙犁的小说中着墨更多的还是对人民的讴歌,他摒弃了古典小说对故事奇特性的过分追求,强化了其小说诗化和散文化的效果。
2. 根据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某位抗战时期文学作家无法把传统转化为写作中想象性的存在,我们可据此推知他没有将古典和五四两大文化传统有机融合。
B. 张爱玲小说将现代质素本土化方式是通过古典意象、说书模式等传统方式与现代小说技术的结合。
C. 孙犁对“正邪对比原则”的成功运用启示我们,恰当运用传统文学的优秀创作技法,可以让作者找到个人创作与时代精神的契合点。
D. 从孙犁众多写到夫妻关系的小说中,我们可以发现对传统“夫唱妇随”叙事母题的自觉化用。
3. 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 )
A.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融汇中国传统的绝句、欧洲传统的十四行诗以及现代诗的特点,是集合各诗结构形式所长而创造出的“混血儿”。
B. 艾青的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继承了五四新诗的现实主义传统,以深情的笔调,讴歌自己的保姆,控诉不公正的世界。
C. 巴金的《春》《秋》讲述一个大家庭的没落及分化,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衰退,是呼吁自由民主、追求人性解放的一面旗帜。
D. 孙犁创作的“白洋淀纪事”系列小说在家务事、儿女情中见时代风云,让人体会到“热土难离”等传统乡土观念的时代性转化。
4. 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五四文学的特点。
5. 在当今时代,文学创作如何对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谈一下你的看法。
【答案】1. D 2. A
3. D 4. ①反叛传统,如文学作品中多反映离家、反抗父权的主题。
②批判乡村的封闭、愚昧。
③作品西化,内容、语言上学习西方。
5. ①在思想上,向文化传统寻找传统文化因子,在反叛传统的地方重审传统;在形式上,关注传统文学形式的理论探讨与实践。
②紧扣表达意图,借鉴传统模式、母题,进行现代性转化,在反叛中继承,在回归中超越。
③实现中西文化的内在对接,对西方文化进行本土化过滤,继而沉淀为传统的一部分。
【解析】
【导语】这篇文章探讨了抗战时期文学与传统的对话和变革。材料一强调该时期文学既承袭古典和五四传统,又超越五四,通过民族化和现代化的结合在内容形式上创新,形成经典。典型例子如张爱玲的小说技巧和巴金语言风格的本土化修正。材料二以孙犁为例,体现新时代精神的同时,也呈现出合时宜的民族情感。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他摒弃了古典小说对故事奇特性的过分追求”错误。由材料二原文“他在借鉴‘正邪对比’模式的同时,也摒弃了古典小说对故事奇特性的过分追求,由此也强化了其小说诗化和散文化的效果”可知,选项遗漏了“在借鉴‘正邪对比’模式的同时”这一前提条件,属于信息缺失导致的理解错误。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原文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
A.“我们可据此推知他没有将古典和五四两大文化传统有机融合”错误。原文是“只有摒弃古典与五四的二元对立,充分展开对话,才能把传统转化到自己的写作之中并使它们成为想象性的存在”,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条件,但反过来未必成立,选项推知内容绝对。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第三段的观点:思想上,抗战时期出于向文化传统寻找民族凝聚力的需要,促使文学在五四反叛传统的地方重审传统,通过对家因意识、家庭亲情、家族文化、乡土意象等方面的诠释,成就契合时代心理的民族经典。
A.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主要是关于诗歌结构形式的融合,没有涉及到对抗战时期文学在思想上对传统重审的内容,不符合材料一第三段观点。
B.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重点在于继承五四新诗现实主义传统来控诉世界,没有体现抗战时期文学在思想上对五四反叛传统之处的重审,不符合要求。
C.巴金的《春》《秋》主要是展现封建社会衰退,呼吁自由民主和人性解放,没有涉及到在思想上对传统观念(如五四反叛的传统观念)进行重审以成就民族经典的内容,不符合观点。
D.孙犁创作的“白洋淀纪事”系列小说在家务事、儿女情中体现时代风云,展现了传统乡土观念的时代性转化,这与材料一第三段中抗战时期文学在思想上对传统进行重审,让传统观念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获得新价值的观点相契合,能够作为论据支撑。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①根据文本“思想上,抗战时期出于向文化传统寻找民族凝聚力的需要,促使文学在五四反叛传统的地方重审传统。比如,与离家、反抗父权的五四情结不同,抗战时期文学对家因意识的诠释、对家庭亲情的依恋、对家族文化的反思等恰恰成就了契合时代心理的民族经典”可知,五四文学作品反叛传统,如文学作品中多反映离家、反抗父权的主题。
②根据文本“再如,与批判乡村的封闭、愚昧不同,《四世同堂》《呼兰河传》等作品中的城镇意象,以及艾青诗歌中的土地意象,都以农业文明的生活场景勾连起了乡土中国的共同记忆,获得了不断流传的经典价值”可知,五四文学作品批判乡村的封闭、愚昧。
③根据文本“强调中国小说作为‘正史之余’的故事性、讨论诗化传统、分析中西文学的各自优长等等,都表现了对五四文学过于西化进行补正的理论自觉,但创作中对传统的简单回归并不能产生经典之作,而是需要实现中西文化的内在对接”可知,五四文学作品西化,内容、语言上学习西方。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①由“古典文化在抗战时期文学中有大量的复活,较突出地表现为内容上对传统道德的肯定和形式上对历史典故、诗词意象和传统文学形式的借用”“思想上,抗战时期出于向文化传统寻找民族凝聚力的需要,促使文学在五四反叛传统的地方重审传统”“形式上,抗战时期特别关注古典文学形式的理论讨论,也是对战时民族主义心理诉求的一种回应”可知,在思想上,向文化传统寻找传统文化因子,在反叛传统的地方重审传统;在形式上,关注传统文学形式的理论探讨与实践。
②由“张爱玲小说通过古典意象、说书模式等传统方式与现代小说技术的结合,将现代质素本土化。巴金的《寒夜》等作品采纳地域方言,精粹民族口语,实现了对五四文学过于欧化的校正,集合了中西语言形式的优点,显得更素朴、更蕴藉”“为了实现这一表达意图,孙犁在其充满诗意的抗战小说中创造性地借鉴了中国史传小说中较常见的两大叙事策略:一是隐性的‘正邪对比’原则,二是‘夫唱妇随’的传统母题的现代性转化”可知,紧扣表达意图,借鉴传统模式、母题,进行现代性转化,在反叛中继承,在回归中超越。
③由“但创作中对传统的简单回归并不能产生经典之作,而是需要实现中西文化的内在对接”“张爱玲小说通过古典意象、说书模式等传统方式与现代小说技术的结合,将现代质素本土化”“先锋文化只有在事后与主流文化融合才能被确认,五四文化正是经过本土化的过滤才得到了整合,继而沉淀为传统的一部分”可知,实现中西文化的内在对接,对西方文化进行本土化过滤,继而沉淀为传统的一部分。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冬小麦原产于西亚、北非一带,大约4000年前传入中国,并逐渐推广到各地。唐代是冬小麦空间扩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冬小麦的地位有了全面改变,两税法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出台的。两税法规定“夏税尽六月,秋税尽十一月”。其中的六月和十一月正是冬小麦与粟等作物的成熟期。麦熟为夏税起收的时间标志,粟、稻等成熟为秋税起收的时间标志。全国各地缴纳的物品并非只有麦、粟二物,而是因地设项。夏税交纳时间与冬小麦成熟期吻合,但并非夏税征纳地就应是冬小麦种植区,银、钞、钱、绢都是非冬麦区纳税的替代物。
那么历史时期冬小麦分布北界位于什么地方?宋人庄绰有言,“陕西沿边地苦寒,种麦周岁始熟,以故粘齿不可食”。春小麦春种秋收,周岁始熟;冬小麦秋种夏收,属于越冬作物,跨岁而熟。生长期与食性二者证明宋代陕西沿边种植的是春小麦,这时陕西边地大致位于无定河流域至横山一线,即北纬38度附近;冬小麦的分布区应在此线之南,从陕西沿边向东进入河东路(今山西)辖境。府州(今陕西府谷)位于黄河岸边,宋太祖乾德“四年四月府州、尉氏县、云阳县并有麦两歧”,“麦两歧”为小麦成长到一定时期才能看到的瑞兆,因此四月在府州看到“有麦两歧”当是冬小麦接近成熟的物候标识。欧阳修对与府州纬度相近的宁化军(今山西宁武县)却留下这样的记述:“本军地寒,民不种麦。”府州与宁化军都位于北纬39度附近,由此看来这一纬度位置正值冬小麦北界的边缘地带。将陕西沿边春小麦种植区所在的北纬38度与河东一带的北纬39度连接起来成一条斜线,这条斜线与中国气温带分布完全吻合,顺应这一趋势向太行山以东的河北路(今河北)延伸。由于河北路地处华北平原之上,气温高于河东、陕西所在的黄土高原,冬小麦的北界大约在北纬40度燕山一线。
探讨历史时期冬小麦分布北界与气候变化,需要提及的是满志敏提出的9-13世纪冬小麦北界达到今长春附近的观点。《金史·食货志》载金代两税法:“夏税六月止八月,秋税十月止十二月。泰和五年……改秋税限十一月为初。中都、西京、北京、上京、辽东、陕西地寒,稼穑迟熟,夏税限以七月为初。”这项研究将金代两税法涉及的燕山以北(今内蒙古东部、辽宁东部)视作冬小麦分布区,并以此作为温暖期的证据。那么金代在这一地区征收两税中的夏税,究竞是征纳冬小麦还是替代品?最直接的证据是这里是否种植冬小麦。事实是辽金时期文献不仅只字未提塞外种植冬小麦,且与小麦相关的信息也十分罕见,这说明这里不属于冬小麦分布区,更不具备以此纳税的价值。冬小麦为暖温带粮食作物,冬季最低温度是其生长的制约性因素。至20世纪初冬小麦的北界仍维持在明长城以南。当代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与各种现代农业科技之下,冬小麦稳定分布区尚不能达到长春一带,金代又如何能至呢?沿横山、无定河经山西中部至燕山一线构成的冬小麦分布北界,经历宋、辽、金至明清时期大体维持不变。
(摘编自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材料二:
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冬小麦生产可能产生重要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是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剧烈变化,从而引发极端气候如极端高(低)温、干旱和水涝等频现,这非常不利于冬小麦生产的发展。
气候变暖提高了总积温,导致中国冬小麦分布界发生变化。冬小麦北界有北移西扩趋势,且这种趋势正在逐渐加剧。郝志新等研究辽宁省冬小麦种植北界时就发现,在气候变化情况下,辽宁省冬小麦种植北界较中国过去所确定的冬小麦种植北界北移1-2个纬度;杨晓光等人研究发现,甘肃西扩20km,青海西扩120km。
二氧化碳气体浓度升高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冬小麦根、茎、叶的生长,提高叶片光合速率和氮素的吸收与利用,有利于提高产量。但气候变化在中国还表现为太阳辐射的下降,冬小麦主产区黄淮海麦区和长江中下游麦区下降更为显著。试验研究表明,长期弱光小麦产量降幅可达6.4%~25.8%。
在不同的生育期,降雨量变化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不同。生育前期降雨量增加有利于冬小麦产量的提高,而中后期则会导致一定的减产,然而,最值得关注和警惕的是高温与低温以及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导致的干旱和渍水等极端气象灾害事件,全球气候变化发生频率显著增加,严重影响了小麦的生产,尤其是生育中后期的“逆境”将导致冬小麦产量锐减。此外,气候变化导致的病虫草害加剧,这不仅导致冬小麦减产,还将显著增加冬小麦生产成本,不利于冬小麦生产。
(摘编自蔡剑、姜东《气候变化对中国冬小麦生产的影响》)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气候寒冷,宋代陕西沿边地区不适宜种冬小麦,较适宜种周岁成熟的春小麦。
B. 金代在燕山以北今内蒙古东部、辽宁东部这一地区征收的夏税只能是春小麦。
C. 气候变暖促使冬小麦种植北界北移西扩,部分春小麦种植区开始种植冬小麦。
D. 二氧化碳气体浓度升高影响全球气候变化,这对冬小麦的生长既有利又有弊。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代两税法的出台,导致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都开始种植冬小麦,冬小麦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
B. 唐代两税法征纳夏税的时间与冬小麦的成熟期吻合,但征纳夏税的地区不一定属于冬小麦种植区域。
C. 宋代无定河流域至横山一线一般种植春小麦,此线以南一般种植冬小麦,这是由它们的食性与生长期决定的。
D. 材料二末段中“逆境”一词,主要指冬小麦生育中后期所遇到的病虫草害,病虫草害加剧将导致冬小麦产量锐减。
3. 下列选项,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
A. 刘一清《钱塘遗事》记载,闰三月初,东行过武清县,“四望桑麦青青”“土人云此地甚冷,五月方可养蚕,麦苗长不满三寸,六月方食麦”。
B. 烟台气候兼具北方低温寒冷和南方高热高湿的特点,培育出的小麦品种“烟农1212”适应性极强,推广到黄淮冬麦区、北部冬麦区。
C. 梁斌的小说《烽烟图》中写到,老人说该种小麦了,农谚有云“白露早,寒露迟,秋分麦子正当时”,一年二十四节气,秋分到了。
D. 卢鋈提出,1946年1月平均气温-8℃的长城以北种植春小麦,而1950年1月平均气温-6℃左右的长城以北地区开始种植冬小麦。
4. 根据材料一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
历史时期 | 温度带 | 主要种植作物 |
唐宋辽金明清20世纪初 | 中温带 | 栗、稻、春小麦 |
暖温带 | 冬小麦 |
A. 唐代的主要种植作物除了小麦以外,还有粟和稻等农作物。
B. 在中温带与暖温带的临界地带,宋代农民可能种植春小麦。
C. 辽金时期,塞外的人们既不种植冬小麦,也不种植春小麦。
D. 从唐至20世纪初,气候变化并未明显改变冬小麦种植范围。
5. 作者是如何判定沿横山、无定河经山西中部至燕山一线就是历史上冬小麦分布北界的?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
【答案】1. B 2. B
3. D 4. C
5. ①作者通过分析历史文献记录和物候标识来确定冬小麦的分布北界。
②例如,引用宋代庄绰的话说明陕西沿边地区种春小麦的情况;使用“麦两歧”作为接近成熟的物候标识;比较府州与宁化军的位置关系;以及连接不同纬度位置形成的斜线与中国气温带分布的吻合情况。这些综合分析帮助确定了冬小麦的历史分布北界。
【解析】
【导语】这篇文章通过历史文献和现代研究,探讨了冬小麦在中国的历史分布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材料一详细分析了冬小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分布,强调气候对其种植北界的影响。材料二则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对冬小麦生产的未来影响,指出气候变暖可能导致种植区域的北移和西扩。文章结合历史与现代视角,揭示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深远影响,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只能是春小麦”错误,材料一中指出,金代在这一地区征收两税中的夏税,但并未直接说明是征纳冬小麦还是替代品。因此,不能断定夏税一定是春小麦。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A.“导致”错误,此处用法太过绝对,两税法并不是唯一原因。
C.“这是由它们的食性与生长期决定的”错误,“生长期与食性二者证明宋代陕西沿边种植的是春小麦”说明生长期和食性决定的是春小麦。
D.“指冬小麦生育中后期所遇到的病虫草害”错误,由“此外,气候变化导致的病虫草害加剧”可知,病虫草害是“逆境”之外的灾害。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主要表达了气候变暖导致冬小麦分布界变化的观点。
A.“四望桑麦青青”“土人云此地甚冷,五月方可养蚕,麦苗长不满三寸,六月方食麦”等,主要写麦生长的时间变化。
B.“烟台气候兼具北方低温寒冷和南方高热高湿的特点”,主要写烟台气候的特点及培育的小麦品种。
C.“白露早,寒露迟,秋分麦子正当时”,主要写二十四节气。
D.“1946年1月平均气温-8℃的长城以北种植春小麦,而1950年1月平均气温-6℃左右的长城以北地区开始种植冬小麦”,提供了具体的温度变化与作物种植类型之间的关系,支持了材料二中提到的气候变暖导致冬小麦分布界变化的观点。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及理解图表的能力。
C.“既不种植冬小麦,也不种植春小麦”错误,文中说了辽金时期塞外地区种植春小麦。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并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①作者主要通过分析历史文献记录和物候标识来确定冬小麦的分布北界。
②如,“夏税尽六月,秋税尽十一月”,引用“两税法”的规定;“陕西沿边地苦寒,种麦周岁始熟,以故粘齿不可食”,引用 宋人庄绰的话;“四年四月府州、尉氏县、云阳县并有麦两歧”,引用宋太祖乾德的话;“有麦两歧”是物候标识;“本军地寒,民不种麦”,引用欧阳修的话;“夏税六月止八月,秋税十月止十二月。泰和五年……改秋税限十一月为初。中都、西京、北京、上京、辽东、陕西地寒,稼穑迟熟,夏税限以七月为初”引用《金史·食货志》。通过这些历史文献和物候标识来确定冬小麦的分布北界。
山东省青岛二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提起节奏,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诗歌,而不大会想到小说。这是因为我们一般理解的节奏主要指文字音节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和高低起伏的变化。这种由语音的有规则的出现形成的节奏感在叙事文中确实不占显著位置。小说主要以“讲故事”为主,不太讲究声音韵律,纵使有这样的节奏,也常被意义掩盖,不易为人们所觉察。但不可否认,小说中同样也存在节奏。
20世纪20年代,福斯特的《小说面面观》最早关注到小说节奏问题。福斯特以音乐节奏做类比,认为在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中反复出现的音乐短句就是小说的节奏。法国小说理论家热拉尔•热奈特广泛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叙述时间与故事时间的关系,他将小说时间处理方式分为“概要”“停顿”“省略”“场景”四种,认为四者的交替运用就是小说节奏的主宰方式。“叙事时间”,也叫文本时间,指故事内容在叙事文本中具体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即叙述故事的过程;“故事时间”指故事自然状态下发生的时间叙述时间与故事时间相等或基本相等的叙述称为P场景”以此为基点,向两端延伸。叙述时间短于故事时间为“概要”;叙述时间趋于为零,故事时间无穷大的是“省略”。叙述时间无穷大,故事时间为零则是“停顿”。在热奈特笔下,叙事时间与故事时间之间的“非等时”现象存在与否,是小说有没有节奏效果的决定性因素。无论是概要、场景,还是停顿、省略,它们在时间上的跨度对叙事结构中的节奏性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最极端的例子是《追忆似水年华》一文,话语的节奏有时慢到以190页的叙事篇幅描述三个小时内发生的故事,有时却快到仅仅用三行文字就概括了12年的故事至于何者用快节奏表现,何者用慢节奏表现,实际上关系到作品主题和作者的价值取向。
(摘编自邓颖玲 蒋翃遐《论小说节奏的叙事功能》)材料二:
中国叙事思想中的节奏范畴,突破了快慢的界定,评点家更多是从审美的角度去看待节奏变换带来的叙事效果,这恰恰是西方经典叙事学相对缺乏的。在脂砚斋看来,“横云断山”“重重写来,轻轻抹去”——这些看似模糊性的表述话语,实则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横云断山”,指在叙述某一事件时,忽然插入对另一件事的叙述。这会导致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被插叙的事件与前事件没有逻辑上的必然联系却截断了原故事情节的发展,从而使整个文本的叙事节奏缓和下。
如第二十七回:“见黛玉来了,三个一同站着说话儿。又见宝玉来了,探春便笑道:‘宝哥哥,身上好?我整整三天没见了’。”脂砚斋云:“横云截岭,好极,妙极!二玉文字原不易写,《石头记》得力处在兹。”我们来体会:此前,黛玉和宝玉正闹嫌隙时,薛蟠插一杠子,扯谎把宝玉叫开,一桩悬案留置这回,读者急切想知道他们在下一次碰面时怎样了局,可作者却偏偏不让他们碰面,眼看就要撞见了,偏插入探春事件,叙事节奏放慢,读者的心理却越来越迫切。
第二种情况,被插叙的序列与叙事原序列逻辑紧密相连,因而加速了原事件的情势发展,叙事节奏越来越快,情节越来越紧张。脂批用“紧处愈紧,密不容针之文”来指称这种叙事加快的效果。如第十三回,此回为阿凤正传,是为写凤姐之珍贵、英气、心机、骄大而设。开篇为了引出凤姐,一层接着一层,可卿这头刚逝,又恰逢尤氏正犯了胃疼旧疾,只能卧床。贾珍又哭得泪人一般,愁于如何料理,真可谓急中偏添乱,叙事节奏步步紧逼,读者心理也空前紧张。脂批云:“妙!非此何以出阿凤!”在这种情境下才引出核心人物凤姐的出场。
“重重写来,轻轻抹去”是脂评的独创,重重与轻轻这两种对照的效果扩充了文本的张力,加强了文本自身的节奏感和韵律感,给故事情节增加富有魅力的生命形式,如第三十八回,此回的正题原本为写“菊花诗”“螃蟹咏”,但叙事者将贾母引入藕香榭后,却浓墨重彩地描写凤姐的诙谐及丫头们的嬉笑,这些有趣的情节,使读者似乎都忘了此回正题;叙事者竟未忘忽一句“这里风大”,王夫人便陪同贾母等去房里歇歇了,“轻轻抹去”,收住入题;长辈离开后,大家就开始作起诗来。可以说,其过渡之痕迹极其自然。在这里,“重重写来,轻轻抹去”,有双重含义:一方面被脂砚斋用来指称叙事话语层面,“场景”和“概要”时距的交叉引起了叙事节奏的变化;一方面又是读者依据文本情境而产生的心理预设与话语实际表达之间的差异下形成的节奏变换,因为在作者设置的基本叙事基调下,读者对文本的期待视野中,很自然地形成了“核心”人物浓妆重彩、“卫星”人物轻描淡写的观念,而一旦文本呈现在眼前的是截然相反的格局,就会引起读者心理上的节奏变化。
(摘编自高静《脂砚斋叙事思想研究》)(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的节奏虽然与我们一般认为的节奏有所不同,且其被意义掩盖而不易为人察觉但它同样需要得到我们的关注。
B.热奈特提出了小说的四种时间处理方式,认为叙述时间和故事时间的“非等时”运用对小说节奏效果起着决定作用。
C.与西方经典叙事学不同,在中国叙事学研究中,评点家更重视的是从审美的角度来分析节奏变换所带来的叙事效果。
D.“重重写来,轻轻抹去”是脂评独创,此法有时会呈现给读者截然相反的文本格局,并能引起读者心理上的节奏变化。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福斯特认为《追忆似水年华》中反复出现的音乐短句是小说的节奏,这种认识触及小说节奏的实质
B.根据热奈特的叙事节奏理论,与叙述时间相比,故事时间由长到短依次为省略、场景概要和停顿。
C.通过深入挖掘脂砚斋提出的看似模糊的表述,可以大致把握叙事节奏在中国古代叙事思想中的内涵。
D.脂砚斋的叙事思想虽源于对《红楼梦》的评点,却仍受到西方叙事理论的影响,如“场景”“概要”等。
(3)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边城》中用“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叙述故事背景,这属于“概要”。
B.《祝福》中描写的“我”与沦为乞丐的祥林嫂的谈话过程与故事时间基本相等,这属于“场景”。
C.《红楼梦》中林黛玉初进贾府,细致描写一路走来她所看到的贾府各处环境,这属于“停顿”。
D.《装在套子里的人》中作者没有描写别里科夫病倒在床到死前一个月的故事,这属于“省略”。
(4)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节奏”在小说创作中的作用。
(5)请以下面的文字为例,解释脂砚斋“横云断山”叙事思想,并结合文本分析其效果。
第六回,凤姐接见刘姥姥,一面与刘姥姥闲谈,一面打发周瑞家的去请示王夫人。又一面继续闲谈,一面处理管家事务。刘姥姥正欲述家中疾苦之时,偏有小厮通报蓉大爷来了,凤姐忙阻止刘姥姥不必说了。紧接着引出蓉大爷向凤姐借玻璃炕屏事件。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意思理解和判断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看意思是否与原文相符,作出正确的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论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概括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内容,根据题干要求进行概括。
(5)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文本,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解答】(1)D.曲解文意,“重重写来”是对人物、场景的浓墨重彩的描写,属于慢节奏;而“轻轻抹去”是慢节奏的叙述转向快节奏的自然过渡。
故选D。
(2)C.“脂砚斋的叙事思想虽源于对《红楼梦》的评点,却仍受到西方叙事理论的影响”,属于无中生有。
故选C。
(3)C.“属于‘停顿’”错误。“细致描写一路走来她所看到的贾府各处环境”,属于“场景”。不是“停顿”。
故选C。
(4)由材料一第二段“无论是概要、场景,还是停顿、省略,它们在时间上的跨度对叙事结构中的节奏性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至于何者用快节奏表现,何者用慢节奏表现,实际上关系到作品主题和作者的价值取向”可知,节奏对小说叙事结构的节奏感有显而易见的影响,以及快慢节奏的运用关系到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价值观。由材料二第一段“评点家更多是从审美的角度去看待节奏变换带来的叙事效果”“这些看似模糊性的表述话语,实则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可知,小说中的节奏影响叙事效果,蕴含丰富内涵。由材料二第二段“一种是被插叙的事件与前事件没有逻辑上的必然联系,却截断了原故事情节的发展,从而使整个文本的叙事节奏缓和下来”,第四段“第二种情况,被插叙的序列与叙事原序列逻辑紧密相连,因而加速了原事件的情势发展,叙事节奏越来越快,情节越来越紧张”可知,节奏控制着情节的发展。由材料二第四段“如第十三回,此回为阿凤正传……开篇为了引出凤姐,一层接着一层,可卿这头刚逝,又恰逢尤氏正犯了胃疼旧疾,只能卧床。贾珍又哭得泪人一般,愁于如何料理,真可谓急中偏添乱,叙事节奏步步紧逼,读者心理也空前紧张……在这种情境下才引出核心人物王熙凤的出场”可知,节奏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由材料二第三段“叙事节奏放慢,读者的心理却越来越迫切”最后一段“在这里,‘重重写来,轻轻抹去’,有双重含义:……而一旦文本呈现在眼前的是截然相反的格局,就会引起读者心理上的节奏变化”可知,节奏在小说的作用可以引发读者的审美体验。
(5)结合材料二可知,“横云断山”,指在叙述某一事件时,忽然插入对另一件事的叙述。这会导致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被插叙的事件与前事件没有逻辑上的必然联系,却截断了原故事情节的发展,从而使整个文本的叙事节奏缓和下来。第六回,“刘姥姥正欲述家中疾苦之时,偏有小厮通报蓉大爷来了”,凤姐见刘姥姥的过程中,刘姥姥欲述疾苦,突然被蓉大爷的介入截断,这是“横云断山”,使得文本叙事节奏减慢,而读者的心理越来越迫切于知道刘姥姥能否顺利“打秋风”。第二种情况,被插叙的序列与叙事原序列逻辑紧密相连,因而加速了原事件的情势发展,叙事节奏越来越快,情节越来越紧张。第六回,“凤姐接见刘姥姥”“面打发周瑞家的去请示王夫人”“一面处理管家事务”“引出蓉大爷向凤姐借玻璃炕屏事件”,围绕凤姐接连写了“接见刘姥姥”“请示王夫人”“处理管家事务”“借出玻璃炕屏”几件事,虽然是“横云断山”但却“密不容针”使叙事节奏加快,在接连的几个事件中展现了凤姐的多个特质。
答案:
(1)D
(2)C
(3)C
(4)节奏有助于表现作品主题和作者的价值取向;节奏控制着情节的发展;节奏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节奏可以引发读者的审美体验。
(5)示例一:“横云断山”:凤姐见刘姥姥的过程中,刘姥姥欲述疾苦,突然被蓉大爷的介入截断,这是“横云断山”,使得文本叙事节奏减慢,而读者的心理越来越迫切于知道刘姥姥能否顺利“打秋风”。示例二:“横云断山”:第六回围绕凤姐接连写了“接见刘姥姥”“请示王夫人”“处理管家事务”“借出玻璃炕屏”几件事,虽然是“横云断山”但却“密不容针”使叙事节奏加快,在接连的几个事件中展现了凤姐的多个特质。
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自新诗诞生之始,诗歌语言问题便成为其先天不足的一个典型症结。由于取代文言的白话乃借用西方语法结构而成形,因而新诗一开始便在语言上埋下各种发展隐患。在新诗发展的百余年历程中,不断有诗人和学者意识到诗歌语言的问题,但由于他们长期囿于“语言工具论”的认知范畴,将诗歌语言视为新诗的工具或载体,因而未能发现汉语作为诗歌语言的本体特征。直至世纪之交,众多学者从语言哲学视角和语言本体层面进行探究,才重新发现了“汉语性”的重要性。
那么,何为“汉语性”?对此,不同的诗人和学者怀揣不同的阐释与认知。学者曹顺庆曾指出,所谓“汉语性”,“不是一个语言学概念,而是一个文化学概念”,“不只是指表达层面的东西,而是指以语言为标志的民族文化的建构汉语”,他认为“汉语性”在语体层面上是指汉语传统所独有的直觉穿透性、直接呈象性、形态不确定性以及文体、表达的高度丰富性和灵活性等。诗人欧阳江河则指出:“如何界定‘汉语性’,不仅是工具理性问题、操作问题、表达或传播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心灵问题。”曹顺庆、欧阳江河都是从语言本体论而非“工具论”出发,对“汉语性”进行界定,虽然基本道明了“汉语性”的范畴界限,但内涵所指却并不明确。其他学者在使用“汉语性”的概念时亦大都模糊难定,其界限与内涵常与其他特点枝蔓纠缠,缺乏明晰的界定与指涉范畴。其实,“汉语性”是汉语区别于其他语种的典型特征,其核心内涵涵盖了诗性、直觉性、典雅性、意象性、含蓄性、简约性、音乐性等特征,新世纪以来的诗人和学者对“汉语性”的探讨与发掘均是围绕此核心内涵展开。值得注意的是,“汉语性”的内涵丰富博厚,因而诗人和学者们从古典诗传统中所再发现的“汉语性”表征不尽相同,各自的阐释与认知亦各有千秋。
在古典诗词向新诗的转变中,从“文言”到“白话”的诗歌语言变革是最显而易见的变化。在新诗发展的百余年历程中,诗歌语言依然处于不断的衍变中,“白话”“口语”对“现代汉语”的侵占导致新诗语言不断滑入“非诗”的质疑。究其根源,都可归结为“汉语性”的缺席。毋庸讳言,“汉语性”的缺席已成为百余年新诗发展历程中的一个“不良传统”。无论是从“文言”到“白话”的语言变革,还是“口语”对“现代汉语”的侵占,语言都被视为“工具”而非诗之本体,导致“汉语”本身的汉语性被解构、消弭而无法构建真正的诗语,从而导致新诗的发展一直陷入“汉语性”缺席的迷途。
毋庸置疑,“汉语性”是古代诗歌语言与现代诗歌语言之间共通的一脉重要诗学传统,新世纪以来的诗人和学者已经意识到其缺失所带来的困境,并从古典诗传统中重新发现了“汉语性”传统。那么,如何在新世纪新诗中重构“汉语性”?显然,新诗语言不可能沿袭、复制古代诗歌语言的“汉语性”,而应建构“新”的具有“现代性”的“汉语性”。
(摘编自罗小凤《新世纪新诗对“汉语性”传统的再发现与重构》)
材料二:
20世纪初,当汉语诗歌以汉语新诗的面目呈现在世人面前时,一如孱弱的初生婴儿,她曾经所拥有的大红大紫遭致了声声非议,无论是文体本身还是承载的主题,在读者那里,汉语新诗都显得孱弱不堪。其实,隐藏在这些非议背后的是人们对汉语诗歌的更大期待,按照人们能够接受和期望的情感逻辑,汉语新诗应该拥有古典汉语诗歌所难以企及的成就,因为在至今仍然信奉进化论的国人眼里,汉语新诗是“现代的”!
就情感取向来说,汉语新诗确如其他类型的社会文化形态一样积极投身于“现代化”身份建构的浪潮中,唯恐被遗忘,但也正是这种来自“除旧布新”的更迭恐惧造就了汉语新诗的茫然无措,在时间面前,汉语新诗成为“拔苗助长”的病弱小草,苍白而柔弱。无论如何,汉语新诗似乎不应该是这个样子!
就语言媒介而言,汉语诗歌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就语符而言,汉字是一种形意文字,符号的天生隐喻性,本身就可以被看作是大自然经过人类精神情感的浸入,被抽离掉无关诗意的琐碎后浮现在人们精神意识中的诗意表述,“天人合一”的哲学境界也许只有汉字的如画符号才能穷尽。西方的拼音文字除了借助于韵律、节奏等单纯的语符能指,尽管有所谓“视韵”,但并不能在视觉上给诗歌表达带来多大的帮助,和汉字的形意结合的状况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当西方诗歌在苦苦思索如何才能通达事关人生宇宙精髓的聪慧哲思、忙于构建理性认知的结构体系时,汉语诗歌已经在拈花微笑中寓含了一切。“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文字本身已经寓含了一切,其情其景岂是可言说的?可以说,当现代意义上的诗歌摆脱了传统诗歌音韵铿锵的表象而走向对内在心灵的关注和析理时,视觉和自我想象为建构方式的现代诗性的完成要素中,相对于拼音文字,汉语新诗具备先天的语符优势。如此,按照理想的发展逻辑,汉语新诗百年之中应该呈现五彩缤纷的绚丽,而不是现在的以颇为难堪的表情面对冷嘲热讽的白眼。
另一方面,相对于传统汉语诗歌写作上的诗史传统,写诗务实老妪能解,沉浸于“车辑蟒,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的忠实记载,或者轻吟于勾栏瓦肆的妇孺皆知,诗歌早就在“唐诗三百首”的牙牙学语中奠定了基础。显然,汉语新诗的精英化和专业化,决定了它的读者是需要培养的,对读者的“诗教”是必要的。
(摘编自陈爱中《构建汉语新诗的“汉语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汉语新诗诞生之初借鉴西方的语法结构,因而新诗一开始便在语言上埋下了诸多隐患。
B.在汉语新诗发展中,众多学者对诗歌语言的认知一直没有摆脱“工具论”的影响,对“汉语性”缺少明确界定。
C.语言被视为“工具”而非诗之本体,导致“汉语”本身的汉语性被解构、消弭而无法构建真正的诗语,使新诗发展一直陷入“汉语性”缺席的迷途。
D.相较于西方的拼音文字,形意结合的汉字拥有独特的优势,凭借其天生的隐喻性,能轻松阐释许多哲学的命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正确认识“汉语性”的本体特征,对于汉语新诗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B.“汉语性”的内涵丰富,众多学者对它的阐释与认知出现了不同的理解。
C.新诗“汉语性”被解构消弭,说明“白话”能否取代“文言”是需要商榷的。
D.传统汉语诗歌具有诗史的传统,而这一点应是汉语新诗要学习和继承的。
3.下列选项属于材料一中汉语新诗“汉语性”缺席原因的一项是(3分)( )
A.人们对汉语新诗过高的期待远远超出了其发展的实际。
B.很多专家学者对汉语新诗“汉语性”的阐释缺少明确性。
C.在创作上有些汉语新诗的语言呈现大众化、口语化的特点。
D.缺少从哲学角度对汉语新诗进行理性认知的结构体系建构。
4.材料二在阐述20世纪初汉语新诗的状况时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试举例并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5.请根据材料谈谈如何使汉语新诗走出所面临的困境。(6分)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相关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
(2)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
(3)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及分析辨别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分析表达效果的能力。作答此类题目,首先要了解相关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结合句子具体分析该修辞手法的运用及效果。
(5)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进行筛选、归纳、概括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考生通读所有材料,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对材料进行筛选整合。
【解答】(1)B.“一直没有摆脱‘工具论’的影响,对‘汉语性’缺少明确界定”错误,根据材料一“曹顺庆、欧阳江河都是从语言本体论而非‘工具论’出发,对‘汉语性’进行界定,虽然基本道明了‘汉语性’的范畴界限,但内涵所指却并不明确”可知,不是没有摆脱“工具论”,对“汉语性”也进行了界定,是内涵所指并不明确。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B。
(2)C.“说明‘白话’能否取代‘文言’是需要商榷的”错误,根据材料一“语言都被视为‘工具’而非诗之本体,导致‘汉语’本身的汉语性被解构、消弭而无法构建真正的诗语”可知,新诗“汉语性”被解构、消弭,是在语言变革中将语言视为“工具”所致,而非语言变革本身的问题。
故选:C。
(3)A.新诗的“汉语性”缺席与人们的期待无关。
B.新诗的“汉语性”缺席与对其的阐释无关。
C.体现了将语言视为“工具”而非诗之本体,属于“汉语性”缺席的原因。
D.属于西方诗歌的做法,与新诗的“汉语性”缺席无关。
故选:C。
(4)“20世纪初,当汉语诗歌以汉语新诗的面目呈现在世人面前时,一如孱弱的初生婴儿,她曾经所拥有的大红大紫遭致了声声非议,无论是文体本身还是承载的主题,在读者那里,汉语新诗都显得孱弱不堪”,把汉语新诗比喻为孱弱的初生婴儿,“在时间面前,汉语新诗成为‘拔苗助长’的病弱小草,苍白而柔弱”一句把汉语新诗比喻为病弱的小草,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其创作上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汉语新诗确如其他类型的社会文化形态一样积极投身于‘现代化’身份建构的浪潮中,唯恐被遗忘,但也正是这种来自‘除旧布新’的更迭恐惧造就了汉语新诗的茫然无措”,用“积极投身”“茫然无措”用以形容人的词语形容汉语新诗,将汉语新诗拟人化,赋予其人的生命情感,生动地展示了汉语新诗求变的渴望和现实的尴尬处境。
(5)根据材料一“毋庸讳言,‘汉语性’的缺席已成为百余年新诗发展历程中的一个‘不良传统’。无论是从‘文言’到‘白话’的语言变革,还是‘口语’对‘现代汉语’的侵占,语言都被视为‘工具’而非诗之本体,导致‘汉语’本身的汉语性被解构、消弭而无法构建真正的诗语,从而导致新诗的发展一直陷入‘汉语性’缺席的迷途”可知,从新诗创作上,要充分认识汉语诗歌语言的本质特征,使汉语新诗创作回归“汉语性”。
根据材料一“‘汉语性’是古代诗歌语言与现代诗歌语言之间共通的一脉重要诗学传统,新世纪以来的诗人和学者已经意识到其缺失所带来的困境,并从古典诗传统中重新发现了‘汉语性’传统”可知,从新诗传统构建上,要挖掘古典诗歌“汉语性”的优秀传统,又要不断拓展“汉语性”的现代内涵,完成汉语新诗的现代性重构。
根据材料二“汉语新诗的精英化和专业化,决定了它的读者是需要培养的,对读者的‘诗教’是必要的”可知,从新诗普及上,要针对汉语新诗精英化和专业化的现实,对读者进行“诗教”,实现对新诗的大众认同。
答案:
(1)B
(2)C
(3)C
(4)①把汉语新诗比喻为孱弱的初生婴儿和病弱的小草,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其创作上存在着严重的不足。②“积极投身”“茫然无措”,将汉语新诗拟人化,赋予其人的生命情感,生动地展示了汉语新诗求变的渴望和现实的尴尬处境。
(5)①从新诗创作上,要充分认识汉语诗歌语言的本质特征,使汉语新诗创作回归“汉语性”。②从新诗传统构建上,要挖掘古典诗歌“汉语性”的优秀传统,又要不断拓展“汉语性”的现代内涵,完成汉语新诗的现代性重构。③从新诗普及上,要针对汉语新诗精英化和专业化的现实,对读者进行“诗教”,实现对新诗的大众认同。
山东省临沂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和所有人一样,爱因斯坦也犯过错误。和大多数物理学家一样,他有时也会把这些错误写入论文发表出来。通过这些错误,我们可以看到爱因斯坦的科学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以及他关于宇宙的科学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同时,爱因斯坦的错误也给前沿科学发现带来了挑战。在推进人类知识的极限之时,我们很难知道他写在纸上的理论与真实现象是否相符,也很难知道他那激进的新想法究竟是给后人带来对科学更为深刻的认识,还是阻碍后人对科学的深入探讨。
爱因斯坦最著名的错误是他为了确保宇宙不膨胀观点的正确性而修改了自己的广义相对论。这个错误广为人知,是因为他自己都称其为一个“大错”。1915年当他完成广义相对论时,学术界普遍认为,我们的银河系被一个静态、永恒且无穷大的虚空环绕。爱因斯坦意识到,在广义相对论中,物质产生的引力无处不在地互相吸引,会导致物质向内塌缩,因而宇宙的静态解是不可能成立的。
在1917年的一篇文章《使用广义相对论的宇宙学思考》中,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方程中引入了一个额外的常数项,以保证宇宙是静态的说法是成立的。他设想这个宇宙学常数项可以在整个空间中提供抵抗引力的排斥作用,避免物质向内塌缩,而这一想法没有任何物理依据。
引入宇宙学常数后的十年间,出现了很多宇宙并非静态的证据。起先,爱因斯坦是抗拒这些结果的。1927年比利时物理学家乔治·勒梅特建立了一种类似大爆炸的膨胀宇宙模型,两年后,埃德温·哈勃又发表了关于星系退行的里程碑式的文章。后来,爱因斯坦拜访了哈勃并且观摩了哈勃在威尔逊山天文台的望远镜,最终转过弯来,接受了宇宙非静态的学说。1933年,爱因斯坦赞扬勒梅特的宇宙学理论:“这是我听过的最优美和令人满意的对自然的解释。”
在一个膨胀宇宙中,不再需要宇宙学常数来保持静态,这对爱因斯坦来说不算损失,他甚至在1919年就指出这个常数“严重损害了这个理论的形式美”。在《我的世界线》一书中,乔治·伽莫夫提到了以下轶事:“很久以后,当我和爱因斯坦讨论宇宙学问题时,他说引入宇宙学常数项是他一生中所犯的最大错误。”
现在再回头看,爱因斯坦认为宇宙学常数没有价值,这也是完全错误的。如果他当时有勇气坚持自己的信念,他可能会认识到广义相对论和静态宇宙的不一致实际上是一个预言。在那个没人能想到宇宙会大尺度运动的时代,爱因斯坦就有可能预言宇宙膨胀,而不需要在后来勉强接受这一点了。
之所以出现这个错误,是因为爱因斯坦在计算中使用了错误的坐标系。从物理的角度来看,他的思考也是错的。无论有没有宇宙学常数,宇宙都必然是动态的。
事实证明,宇宙学常数本身的生命力比催生这个常数的那些有限的天文知识更为强韧。虽然这个常数是爱因斯坦人为加入方程的,但是物理学家现在认识到,从量子理论的角度来看,这个常数对应着可能存在于真空中的能量。实际上,量子物理要求存在这样一个宇宙学常数。此外,真空能不仅是一个理论概念。在近几十年最为惊人的一项研究中,两个团队观测到,在某种类似宇宙学常数的东西的驱动下,宇宙膨胀是在加速的。在这种情况下,或许可以说爱因斯坦实际上犯了两次错误:一次是因为错误的理由引入了宇宙学常数,另一次则是丢弃它而没有探索它的潜在意义。
可是,爱因斯坦的错误还是有营养的,因为它们都根植于爱因斯坦关于物理学如何运作的宏大而富有挑战性的思想中。即使是公认的错误——他拒绝接受量子力学是自然的基本理论,也是如此。尽管爱因斯坦用光电效应理论为量子力学奠定了基础,但他从未摆脱经典物理学的思维定式。粒子的位置要用概率来描述,以及一个粒子可以瞬时远距离影响另一个粒子的想法,这对于他来说是荒谬的,尽管他对量子理论的见解比人们认为的更加深刻。他在晚年花了大量时间试图在经典框架下统一引力方程和电磁学方程,建立所谓的统一场论。在努力研究统一场时,爱因斯坦被德国数学家托德·克鲁扎在1921年提出、随后经瑞典物理学家奥斯卡·克莱因改进的一个假设所吸引。他们指出,如果宇宙有五个维度——四个我们熟悉的空间、时间、物质和能量维度,以及一个不可见的第五维度——则有可能构建一个对电磁力和引力进行统一描述的理论框架。克莱因证明,在这个模型中,电荷的表观量子化可能是电磁作用对闭合的、圆形的第五维几何结构的反映。对于爱因斯坦而言,统一场理论迷人的一面是,它是纯经典的。
爱因斯坦建立统一场论的努力最终一无所获,但是他的想法常常带来重要的科学突破。二十世纪初,爱因斯坦构建宇宙是由空间(三维)和时间(一维)合起来组成的“四维时空”理论。1926年,德国数学物理学家西奥多·卡鲁扎在四维时空的基础上再添加一个空间维,即引入了第五维,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方程加以改写。改写后的方程式可以把当时已知的两种基本力即“电磁力”和“引力”很自然地统一在同一个方程中。后来,凡是这样添加的维都叫做“额外维”,即空间是4+N维的。这些N个额外维被局限在极小的空间尺度内。在关注克鲁扎和克莱因的额外维的过程中,爱因斯坦的想法还可能为现代弦论(当前流行的一种将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融合起来的理论)中的高维数学提供了灵感。
(摘编自劳伦斯·克劳斯《环球科学》)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常数项,是爱因斯坦为证实宇宙是静态的说法而在广义相对论中引入的一个额外常数,设想其可在宇宙中为抵抗引力提供排斥作用。
B.真空能,是科学家在爱因斯坦宇宙学常数驱动下发现的存在于真空中的能量,它不仅是理论概念,而且已经在科学研究中得到证实。
C.统一场论,是爱因斯坦晚年花了大量时间研究的、试图将引力方程和电磁学方程统一的理论学说。他认为这个理论是纯经典的。
D.额外维,是指在爱因斯坦提出的宇宙“四维时空”框架外,由后来的科学家添加的被局限在极小的空间尺度内的新增维的统称。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爱因斯坦的一些错误,不仅让人们能看到他科学思想的发展变化过程,也对后来前沿科学成果的发现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
B.“引入宇宙学常数项”是爱因斯坦在计算中使用错误坐标系导致的错误,但即使这个常数真的存在,宇宙也不可能是静止的。
C.受经典物理学思维的影响,爱因斯坦不能接受一个粒子可以瞬时远距离影响另一个粒子的想法,说明他对量子力学缺乏理解。
D.爱因斯坦建立统一场论的努力虽然失败,但他的想法推动了“额外维”的研究,还可能为现代弦论中的高维数学提供了灵感。
3.根据材料,下列不属于“爱因斯坦的错误给前沿科学发现带来了挑战”的一项是( )(3分)
A.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方程中引入宇宙学常数。
B.爱因斯坦在计算中使用了错误的坐标系。
C.爱因斯坦拒绝接受量子力学是自然的基本理论。
D.爱因斯坦构建宇宙的“四维时空”理论。
4.爱因斯坦认为“引入宇宙学常数项是他一生中所犯的最大错误”,请结合文本概括其原因。(4分)
5.你认为爱因斯坦的“错误”对科学研究有哪些启示?请简要说明。(6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1.(3分)B(“在爱因斯坦宇宙学常数驱动下发现的”于文无据。)
2.(3分)C(爱因斯坦只是拒绝接受“量子力学是自然的基本理论”,原文说“他对量子理论的见解比人们认为的更深刻”,所以“说明他对量子力学缺乏理解”错误。)
3.(3分)D(材料围绕爱因斯坦的“错误”探讨其带来的挑战。D项,“四维时空理论”不属于错误。)
4.(4分)①引入宇宙学常数后的十年内,出现很多宇宙并非静态的证据;
②拜访哈勃后,亲身证实宇宙并非静态;
③引入该常数严重损害了广义相对论的形式美。
评分建议: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5.(6分)①科学错误并非一无是处,要善于发现利用其积极价值;
②科学错误难以避免,贵在承认和修正中推动科学进步;
③对待科学研究,要大胆设想,也要在实践中小心求证;
④科学研究中不能迷信权威,要敢于质疑、批判和创新。
评分建议: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三点得满分。如有其它合理答案,可以酌情赋分。
山东省济宁市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民心论”是先秦时期民学最核心的话题,是先秦政治哲学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特色理论命题。先贤对“民心”的关注自古有之,“民心”正式作为政治语词始见于《左传·昭公七年》“六物不同,民心不壹”,义谓民众心意各有差别,具有多样性。在先秦的政治经验总结中,“民心”是思想家与政治家共同关注的焦点,要言之“民心”既指民众“如何期待、如何评价统治者及其统治”的公共内涵,又涉及具体生活中民众的个体愿望、情感及相关心理活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君—民”秩序结构中“民心”地位、功能的政治哲学体系即是“民心论”。
在既有的“民心论”研究中,研究者往往会重点关注以“民心”向背为政治正当性依据的“民心论”。这种“民心论”强调“民心”的神圣性,并将“民心”之神圣价值与政治正当性结合起来,其说萌芽自殷周鼎革之际,并在以孔孟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中得到深入阐释:“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离娄上》)“是以国不务大,而务得民心”(《大戴礼记·保傅》)这样的政治理念,至今仍深入人心。照此逻辑,统治者唯有依照“民心”之所欲与所恶而采取对应措施,才能获得百姓的拥护和支持。如此,“民心”意指民众的共同诉求与价值指向,具有抽象性、神圣性的特质,对此等“民心”的思考也构成了当下最为人熟知的“民心论”。
实际上,先贤对于“民心”的讨论并非局限于此。春秋战国之际,战事频仍,制度失效,各家竞相提倡救世之说,学术亦无拘禁,“民心”这一概念得以被进一步充分讨论,在强调“政治正当性的价值意涵”之外,个体“民心”的多样性、隐匿性、不稳定性亦引起政治家与思想家的思考。要言之,先秦政治哲学所涉“民心论”其实具有两种内涵:其一,以“得民心者得天下”为代表的价值观念面向,涉及公共性的“民心”与政治正当性问题;其二,以“民心不壹”为代表的现实治理面向,涉及个体性“民心”的治理与统合问题。当前学界的“民心论”研究主要聚焦于第一个面向,而若要完整展现先秦“民心论”之全貌,则有必要关注到以“民心不壹”为代表的“民心论”。
先秦时期“民心论”的两个面向在百家争鸣中交替盛行、相互作用。先秦诸子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才能妥善处理好现实治理层面的“民心”,最终实现向价值层面的“民心”的转换,从而确保政治正当性?儒家与法家开出的应对之方颇值得关注。“爱”与“利”始终是两家实现此等转化的金钥匙。孟子认为:“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民无恒心,即意味着“民心不壹”。孟子已经意识到,通过情感之爱与物质之利,带给百姓美好生活,可以赢得价值层面的“民心”。由此,满足百姓物质需求的“恒产”就显得尤为重要,故孟子强调“养生丧死无憾”,最终实现“民归之,由水之就下”(《孟子·梁惠王上》)的政治效果。《荀子·儒效》也对百姓的“自利”心理有深刻把握:“以从俗为善,以货财为宝,以养生为己至道,是民德也。”进而强调“节用裕民”(《荀子·富国》),希望百姓能够过上富足的生活。荀子认为,唯有爱民利民才能获得百姓的拥护与支持,《荀子·君道》讲:“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爱之利之必须付诸行动,这样百姓才会拥护圣王而乐意为其效命。孟荀皆通过爱与利的相互转换心理,完成了事实层面的“民心”向价值层面的“民心”转换的理论论证。与孟荀不同的是,法家的韩非子强调“利”更能获取民心。《韩非子·显学》反对“得民之心”,此处的“民心”实为“民心不壹”“民心难测”之“民心”,他认为“民智之不足用”,例如“禹决江浚河”“子产开亩树桑”起初都是不得民心的,但长远的实际利益一旦惠及百姓,便可赢得了百姓的拥护,从而实现了价值层面的“得民心”。
总之,先秦政治哲学的“民心论”研究,应同时面向价值观念之“民心”与现实治理之“民心”。若无“民心”治理问题的讨论,价值观念之“民心”则难以实现。现实治理层面的“民心不壹”,蕴涵着“民心”的多样性与不确定性,柔性教化与礼法约束必不可少,“爱”与“利”则可实现百姓的拥护与支持。现实治理层面的“民心”完全可以实现向价值观念层面的“民心”转换。在当今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过程中,经由现实治理层面的“民心”的深入认知与差异化满足,凝聚成更广泛的政治认同,并最终实现价值观念层面的“民心”,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理论问题。
(摘编自李晓帆《论先秦时期的民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民心”是我国古代思想家与政治家共同关注的焦点命题,其内涵既涉及公共性,也指向个体性。
B.当下最为人熟知的“民心论”已经得到儒家思想的深入阐释,它关注民众的共同诉求与价值指向。
C.当前的学界只有关注到以“民心不壹”为代表的“民心论”,才能完整展现先秦“民心论”的全貌。
D.先秦诸子为确保政治正当性,都希望妥善处理好现实治理层面的“民心”,以实现价值层面的“民心”。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按照儒家思想的逻辑,统治者的治国措施如果与“民心”相背离的话,是不可能获得百姓拥护和支持的。
B.“民心”概念在春秋战国时期被充分地讨论,得益于当时混乱的社会环境和百家争鸣的思想环境。
C.儒家与法家虽然在“民心”转换方面提出的应对方法不同,但都认为“利”民惠民能获取民心。
D.实现价值观念之“民心”是以“民心”治理为前提,所以研究者要多在现实治理之“民心”方面下功夫。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A.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尚书》)
B.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
C.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庄子》)
D.古之人曰:“其心难知,喜怒难中也。”故以表示目,以鼓语耳,以法教心。(《韩非子》)
4.文中多处使用了引用论证,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4分)
5.先秦时期的“民心论”对我国现代社会治理有哪些启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6分)
1.A(原文“在先秦的政治经验总结中,‘民心’是思想家与政治家共同关注的焦点”,选项扩大范围)
2.D(因果关系不成立。原文“先秦政治哲学的“民心论”研究,应同时面向价值观念之“民心”与现实治理之“民心”,二者并无主次轻重之别)
3.B(第二段侧重价值层面的“民心”。A项意为上天对人没有亲疏的分别,只是辅助有德行的人,百姓的心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只是归向那些给予他们恩惠的人。是现实治理的“民心”。B项明确指出了政权兴衰与民心向背的关系,顺应民心则政权兴,违逆民心则政权废。是价值层面的“民心”。C项意为人心比山川还险恶,知心比探知天象更困难。强调人心复杂难以捉摸,交往中要谨慎小心,不可轻易相信他人。是现实治理的“民心”。D项,古人说:“人心难知,人的喜怒难以猜中。”所以用表给眼睛提示,用鼓给耳朵定音,用法给人心做规范。强调内在之心难以把握,主张以外在明显易知的标杆、钟鼓以及法令来教化人心。是现实治理的“民心”)
4.①引用诸子关注“民心”的论述,能够充分地论证观点,增强文章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②引用诸子名言,符合学术论文的语言特点,使论证更加严谨。(4分,每点2分)
5.①了解百姓的共同诉求与价值指向,并采取相应措施。
②爱民利民,带给百姓实际利益,惠及百姓生活。
③注重用道德教化和法律约束,应对“民心”的差异化、多样性与不确定性。
④深入认识现实治理层面的“民心”,凝聚更广泛的力量。
(6分,每点2分,任意答出三点可得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