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年潍坊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阅卷报告
(本报告及作文例文仅供参考)
第4题
【原题呈现】
4.下列词语是材料中提及的相关概念,请根据对材料的理解确定分类标准,将其分为两类,并说明两类之间的关系。(4分)
别趣 笔墨 丘壑 气象
标准 | ||
分类 | ||
关系 |
【参考答案】
(1)标准:文人画中的表现形式和意境
(2)分类:①笔墨、丘壑 ②别趣、气象
(3)关系:表现形式是外在,意境是内蕴,形式中融合意境。
(4分。标准、分类各1分,关系2分)
【试题解读】
本题考查对文本关键概念的解读,结合文本分析可知“笔墨、丘壑”出现在材料二第三段是指文人画中的具象性因素即文人画中形式方面的内容。而“別趣”是在材料一第二段部分出现,此处强调画家独特的艺术趣味,“气象”则是在材料二第三段,强调意境的传达。综上可知,四个概念分属两类:一类为文人画中的表现形式,一类为文人画中的意境、意趣。
【评分细则】
(1)标准:文人画中的表现形式和意境。1分(表现形式理解为外在、具象性内容、客观载体,意境理解为主观意趣、境界均可。单纯的写按照概念所属范畴分类,不得分)
(2)分类:①笔墨、丘壑 ②别趣、气象 1分 (分类错误,不得分)
(3)关系:表现形式是外在,意境是内蕴,(1分)形式中融合意境。(1分)
(分说1分,综合二者关系1分。关系阐释为外在和内在,客观存在和主观意蕴,表现形式和情感内蕴,两者互相融合/融为一体,均可得分。第1条答成笔墨、丘壑是形式、是外在,别趣、气象是内核、内在,也可得1分。第2条摘抄文本,能够体现二者关系,最高得1分如:①融为一体,形式即意义本身②超越形式的思考,变形似的追求为生命呈现③形式的“纯化”。④“纯形式”的理解就抽去了它生命呈现的内核)
【问题分析】
1.不能明确分类标准,泛泛而谈,概括提炼能力低。
2.不能准确理解材料,解读概念,造成分类不当,说明学生筛选概括信息能力较弱。
3.对两类概念的关系混淆,甚至是不知如何分析,暴露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差。
【学生答案示例】
1.能够给出恰当的标准,分类正确,在关系表述上结合文本材料有自己的解读,4分。
2.能够给出恰当的标准,分类正确,在关系表述上不是十分完备,3分。
3.不能给出正确的分类标准,分类正确,关系解读不完整,2分 。
4.不能给出正确的分类标准,分类错误,关系解读答非所问,0分
【备考建议】
1.重视审题,通过审题,明确答题路径,有效组织答案。
2.准确阅读和理解原文,能够结合对文章内容的梳理理解,准确、全面解读概念。
3.规范答题,能够基于对题目的要求,提炼概括,针对性作答。
4.在今后的信息阅读复习中建议对文本概念的解读进行针对性训练,让学生能够明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以及概念之间关系的类型。
第5题【原题呈现】
5.以上两则材料,对你更好地欣赏文人画有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
①要了解画家的艺术修养、精神气质、生活情趣;
②不刻意关注所画对象是否形似及绘画技巧是否高超;
③重在品味画作意境;
④善于体味画作蕴含的生命省思、人生智慧。
(6 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3点,意思对即可)
【评分细则】从画家的角度:
①了解画家的艺术修养、精神气质、生活情趣 ;
若回答了解画家既讲正格求用世又尚清韵好别趣的绘画品评标准也可得分。
从画作的角度:
②不刻意关注形似及绘画技巧是否高超;
“形似”、“技巧”只答出一点就可给2分;
若回答“关注作者诗兴意味和传统技巧的表达” 也可得分。
③重在欣赏意境;
从欣赏者感悟角度:
③生命省思、人生智慧、生命启发、生命感觉等关键词均可得分。
【优秀答卷】
【主要问题】
1.只点明文人画的特点,不能结合题目要求进行针对性作答。
2.只是筛选信息,摘抄原句,不加以梳理整合,角度重叠。
3. 作答不充分,角度不全面。
4. 阐述主观上的启发,关键词没有来源于文本。
5. 书写不清晰,不分角度作答。
【教学建议】
1.加强审题训练,学会针对性作答。做到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
2.强化文本意识,用文本中的关键词句组织答案。
3.提高文本梳理概括能力,筛选出有用信息后要进行整合。
4.继续强化书写及答题规范训练。
第8题
【原题呈现】
小说最后才交待”他”试图偷渡,但前文已经有多处细节予以暗示,请找出相关细节。(4分)
【参考答案】
①转向我时,那张脸上突发的茫然和惊慌透过铁丝网清晰可见。②他是随心所欲地乱来,一会儿朝这方向,一会儿又换另一个方向。③“我不能死在路上。”④在对岸,他也向高处的哨兵敬了个军礼。⑤可能因为天阴沉,他的话有点多。
【评分标准】
①转向我时,那张脸上突发的茫然和惊慌透过铁丝网清晰可见。
(或看到我他转身就跑,不重复计分)
②他是随心所欲地乱来,一会儿朝这方向,一会儿又换另一个方向。
③“我不能死在路上。”(或者把身体练好,不重复计分)
④在对岸,他也向高处的哨兵敬了个军礼。
⑤可能因为天阴沉,他的话有点多。
补充:⑥刚做完礼拜。
(4分。每点1分,答出其中4点即可)
*注意:学生的答案中大多数是概括,并不是课文中的细节。但本次阅卷并未纳入评分标准,老师们在讲评时提醒学生注意。
【试题分析】
从题设来看,该题难度并不大。从考查的知识点来看,考查学生对小说鉴赏中伏笔与照应的理解,这样的题目在各地的模拟试题中非常常见,在课内小说的学习中也多次提到,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小说,因此,学生对这样的试题也非常熟悉,在答题的时候也就比较从容。但值得注意的是,这道题并没有要求学生答出伏笔,其关键在于从文本中找出可以暗示偷渡的细节。因此该题目更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文本细节的阅读理解,这也印证了高考试题文学类文本阅读重点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细读程度,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赏鉴的想法。
【主要问题】
1.学生形成了看分答题的情况,只写两条.
2.审题不细心,没有抓住题干中”前文””细节”关键词,导致要点错误。
3.答案组织不规范,未落实要点化,序号化。
4.书写潦草。
【教学建议】
1.强化紧扣题干核心要求进行作答的意识和能力.
2.引导学生回归文本,学会细读、擅于细读,踏踏实实地去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3严格训练学生分条作答、序号化作答的规范。
第9题
【原题呈现】
9.小说以“我”不知道“他”的名字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①情节具有戏剧性,我与他相识很久却不知其姓名,出乎意料,使故事陡生波澜;②人物更具悲剧性,他默默死去,无人认识,强化了人物的悲剧命运;③强化悲剧的普遍性,没有具体名字,强调这不仅是某个人的悲剧,更是某类人的悲剧;④增强文章的悲悯性,唤醒读者同情心,引发读者思考。(6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3点,意思对即可)
【评分细则】
第①~④条,答出艺术效果的内涵得1分,具体阐释1分,阐释合理即可得分。其中第③条从人物塑造角度答“使人物具有普遍性与代表性,角色超越了个体的局限,成为了特殊地区难民的代表”亦可。第④条从读者感受角度或主题角度答“引发读者反思战争行为,读者忽略名字这一身份标识,思考战争状态下对于无名之辈(普通之人)命运的思考”亦可。此外,答“艺术留白,提供了想象空间,读者可以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去想象和填充这个角色的背景和故事”亦可。
【存在问题】
1.不深入分析题干要求,看到题干中有“我”“他”等,回答成视角、人称的作用。
2.乱用答题术语,有非常多的同学答“设置悬念”或“埋下伏笔”
3.只简单套用术语,不作分
4.对小说的主题把握不准确,答成“互帮互助、友谊、人性美、人情美”等;5.答题角度混乱,或是同一个角度分多条答,重复答题。
6.仍有许多的同学不分条作答,导致答案组织不条理。
7.在关键词语上出现错别字
【备考建议】
1.强化审题训练。读题的过程中可以用圈画的方式标注题干中的关键词,或提问角度,并能紧扣关键词作答。
2.深入分析文本,复习备考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回归文本,重现思维的过程,提升阅读理解力,以更好的把握小说主旨。
3.注重答题规范,强调分条缕析,强调得分点,答题时还要分清层次,不要重复作答。
4.组织答案时注重结合文本进行分析,不可死记硬背答题术语,乱用术语不加分析。
第13(1)题
【原题呈现】
13(1)然则立国之始,所以顺民之气而劝之休养者,非礼乐何以哉?(4分)
答案:既然如此,那么在立国之初,用来理顺民心并鼓励他们休养生息的,不是礼乐还能用什么呢?(4分。“然则”“所以”“劝”“何以”各1分)
【试题分析】
对接教材必修上、下《六国论》、《师说》、《劝学》、《短歌行》等,但学生答题分数并不高。
《六国论》:“然则诸侯之地有限”(翻译为“既然如此,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
《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翻译为“老师,是用来(依靠他来)传授道、教授学业、解除疑虑的人”)。
《劝学》:翻译为“鼓励学习”。
《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翻译为“用什么来排解忧闷?只有痛饮美酒了”)。
【评分标准】
1.“然则”翻译为“既然如此(既然这样、这样一来),那么……”等都对。
2.“所以”翻译为“用来……的”“凭他(它)来……的”“依靠他(它)来……的”等都对。
3.“劝”翻译为“鼓励”“勉励”“劝勉”“劝导”“引导”等都对。
4.“何以”翻译为“用什么”“根据什么”“拿什么”等都对,或者本句翻译为“不是礼乐怎么可以呢?不是礼乐还是(有)什么呢?”都可以。
【满分答案】【典型错误】
1.“然则”翻译成“然而”“但是”等。
2.“所以”翻译为“因为”“……的原因”或不译等。
3.“劝”翻译为“劝诫”“规劝”或不译等。
【教学建议】
1.牢记翻译原则:字字对应,文通句畅。除了一些无意义的虚词、专有名词外,都要翻译,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不要有错别字。
2.有得分点意识:重点实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先圈画出得分点引起重视。
3.重视教材重点字词的课下注解。
第13(2)题
【原题呈现】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4分)
【参考答案】
况且燕赵两国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几乎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和力量都穷竭,打了败仗而亡国,实在是不得已的。
【评分标准】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句意1分,“殆”(几乎、将要均可)1分,“智力”1分,“诚”(确实、实在、的确均可)1分。
【优秀答卷】
翻译准确、书写工整
【存在问题】
1.翻译不准确,落漏得分点。
(“诚”未翻译)
(“殆”未翻译)
2.整体较差,几乎无得分点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翻译不对,“智力孤危”翻译不对)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翻译不对,“诚”未翻译)
(整体翻译都不对,无得分点)
3.卷面潦草,书写模糊,乱写乱划。
【备考建议】
1.加强对课文重点内容的复习,强化得分点意识。
2.加强对课内重点实虚词的整理记忆,能够举一反三。
3.加强卷面书写训练。
14题阅卷报告
【原题呈现】
14.叔孙通和王夫之对“鲁两生”言行的评价有何异同?请简要说明。
【阅卷标准】
1.采点得分。分差不能超过1分。
同:答出两者都对鲁生持否定态度,得1分。
异:答出叔孙通对鲁生的具体评价,得1分。答出王夫之对鲁生的具体评价,得1分。
【具体答案】
(1)相同点答出都对鲁生持否定态度。1分
(2)不同点:
①叔孙通认为他们不与时俱进/不知时代变化(答不懂变通也可);1分
②王夫之认为他们不知道礼乐的本质。(答与孔子的话相违背也可)1分
总之,叔孙通的观点扣住“变”分析,王夫之观点扣住“本”分析。
3.若存在以下类似情况的,可参考以下标准赋分。
同:(1)答两生都不知变通。0分。
(2)答都认为两生浅陋、鄙陋,或直接用“若真鄙儒也”,给1分。
(3)答两生都没有真正理解儒学内涵,认识浅显。得1分
异:
(1)叔孙通认为,鲁生“看不起儒学”,不懂得变通。得1分。(根据采点得分的原则,此观点前提有误,但结论正确,可得分。)
(2)答叔孙通认为鲁生应当知道变通。从“如何正确”角度回答,得1分。
(3)王夫之认为两生未理解孔子的智慧和道义。“智慧和道义”太空泛,可不赋分。若其他两条回答清晰准确,仅此处用词欠正确,可酌情赋分。
【标准卷】【存在问题】
1.审题不清,答非所问。错误最多的是答王夫之与叔孙通的观点,而不是对“鲁两生”言行的评价。0分。
2.格式不规范:不写“异”“同”,条目不清,指代不明。如下,“他们的言行”,是“鲁两生”还是“王夫之与叔孙通”?2分。
3.审题不认真,漏掉提示信息。如下,只回答“异”,漏答“同”。
4.卷面不整洁:书写潦草,勾抹涂画严重,字迹过轻或过重,字体顺风倒,影响阅卷感受。
【教学建议】
1.认真审题。针对较长的题干,要明确句子的主干和限定词,找出关键词后,逐步确定答题要点。如“对鲁两生的评价”“异同”,都是不可忽略的信息。
2.强化答题规范。
①对“异同”点,要写明提示词,分别表述。
②答案分条表述,要写清序号。尽量竖向排列。
③关键词尽量提前表述,再做详细解答。
3.坚持书写训练,提高卷面要求。
①抓好“横”和“竖”的练习,常抓不懈。
③不写连笔字,用0.5签字笔作答。
第16题
【原题呈现】
16. 诗人是如何表达出对李傅的劝勉之意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直接赞颂;充分肯定李傅忠诚事君、一心为国的品质。(2分)
(2)直言劝告;直接劝告李傅不要因为悠闲的生活产生晚年闲居之意;(2分)
(3)借用典故;借用杜预守襄阳的典故,勉励李傅要创建为人称道的功业。(2分)
【试题分析】
本题重点考查学生对诗意理解及诗歌抒情方式的掌握,题干审题的重点在于“如何”,即:手法;“劝勉之意”,即:情感;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概况诗歌的抒情方式,并结合诗句进行简要分析。
【评分标准】
答案共三条,每条2分,手法1分,结合诗句进行简要分析1分。结合学生的作答情况我们对答案进行了补充和修订。
(1)第一条,学生答出赞颂、肯定、表扬、赞美之类的词语即可得1分,结合诗歌的首联和颔联分析出李傅的名望才能以及他忠诚事君的特点即可得1分。
(2)第二条,学生答出直言劝告、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即可得1分,结合诗歌的颈联和尾联第一句分析出诗人对李傅不要因为悠闲的生活(颈联)而产生闲居、隐居之意的劝告等即可得1分。
(3)第三条,学生答出用典、引用、借用杜将军的典故或者杜将军这一历史事件、人物勉励李傅即可得2分。
【出现问题】
1.学生对诗意理解有错误,尤其是颔联,学生不理解“白日”是指皇帝,也就错误的理解了本句的含义和作者的情感。
2.答题不规范,很多同学没有按照手法+分析+效果的规范格式作答,或者手法在后。
3.学生对诗歌抒情方式掌握不好,只是泛泛翻译诗句。
【样卷展示】
1.满分试卷
2.手法写对但是分析错误,用典应是尾联而不是颔联。
3.答题不规范,没有手法只有分析;首联颔联诗意理解错误。
4.手法概括错误,诗意理解错误。
5.不分条
【教学建议】
1.通过系统复习让学生掌握古典诗歌的基本知识和常规题型的答题方法。
2.加大古典诗歌的系统训练,加强学生的翻译能力,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3.加强诗歌答题规范训练,分条作答。
4.进一步强化审题训练,让学生按照题干的信息规范
第17题
【原题再现】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有人认为,新时代青年不应把“老人摔倒了扶不扶”当做难以选择的问题,而应该像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的盘庚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人独自在广袤的原野踏雪而行,很容易想起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在浩瀚澄明的境界中,个体虽渺小,意兴却豪迈。
(3)古代诗人在写景时非常注重画面层次,常采用高低或远近相结合的手法,唐人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如此。
【参考答案】
(1)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度义而后动。
(2)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3) 示例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示例二: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示例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示例四: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示例五: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示例六: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李白《蜀道难》)
【试题分析】
1.第一句:“度”易出错,学生错误地写成了“渡”;“义”易出错,学生错误地写成了“意”;“故”易出错,学生错误地写成了“而”,或直接错写为“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2.第二句:“琼”易出错,学生错误地写成了“穷”;“扁”易出错,学生错误地写成了“偏”;“玉”易出错,学生错误地写成了“欲”。
3.第三句:一方面,学生对题干审题不清,忽略了关键点“唐诗”;另一方面,学生不能准确找到远近结合、高低结合手法的诗句。
4.书写不规范导致失分。
5.原文背诵不熟。
6.一个空填多个诗句。
第18题【原题呈现】
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3字。(6分)
【参考答案】
18.A语言和思想感情不匹配B网络表达是如何膨胀的呢(为什么会产生通话膨胀呢) C才显得态度热情或真诚(6分。每处2分,符合字数要求,意思对即可)
【评分参考】
18.A语言和思想感情不匹配
①“语言和思想感情”1分,“不匹配”1分
B网络表达是如何膨胀的呢(为什么会产生通话膨胀呢)
②“网络表达”1分,“膨胀”1分
C才显得态度热情或真诚
③“态度热情或真诚”2分 (只要与“态度冷淡或敷衍”照应,意思对即可得分)
【问题呈现】
①A处未抓取核心概念,用“通信”“汉字”等进行表述;
②B处未涉及“通话膨胀”,
③C处未关注前文“会显得态度冷淡或敷衍”的表述;
④优秀样卷:【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材料语境,把握文段语脉,定位句子关系,搞清整个语段或前后句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2.指导学生考虑陈述对象和话题的统一性,表述句式的合理性等。
3.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练习,尤其注意上下文、关键词、关联词、句式和字数等。
4.规范卷面书写,力争做到不勾画,文面整洁,字迹工整。
第19题【原题呈现】
19.文中第三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参考答案】
(1)序号①修改为:语言学家吕叔湘在《中国文法要略》中提到
(2)序号⑦修改为:人们通过重复和夸张的方式凸显情绪无可厚非
【评分细则】
本题4分,每处2分,找出错误得1分,修改正确得1分。
第一处是序号①,本句缺少主语,应改为“语言学家吕叔湘在《中国文法要略》中提到”,若学生将“在……中”删掉,改为“语言学家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提到”或只把“在”删掉也判定为正确。
第二处是序号⑦,本句用词不当,应改为“人们通过重复和夸张的方式凸显情绪无可厚非”。“无可非议”意思是没有什么可以批评指责的,表示言论行动合情合理,正确无误。“无可厚非”意思是没有什么可以过分指责的,表示说话做事虽有错误或缺点,但可以原谅,不必过分责备。结合本句语意,应为“无可厚非”。
【优秀答案】【存在问题】
1.对句子结构或语意分析不到位,虽找准句子但未修改正确。
2.对本身没有问题的句子进行修改。
3.未留意答题卡对修改格式的限定,采用表述式修改,不符合题目要求。
4.其他不规范的作答方式,如未使用题干中的带圈序号、句子采用省略式表述、序号和句子不对应等。
5.少部分学生修改标点符号。
【教学建议】
1.了解常见病句类型,掌握病句辨析和修改的技巧,加强阅读,培养语感。
2提高对答题规范的要求,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第21题
【原题呈现】
21.文中第二自然段连续使用大量逗号,请分析它的表达效果。(3分)
【参考答案】
21.①用逗号表示并列,列举各种各样的水果,凸显品种的丰富;②停顿短暂,使句子更加连贯、紧凑,更好地表达出作者对水果品种多样的喜爱。(3分。一点1分,两点3分,意思对即可)
【评分参考】
①用逗号表示并列,列举各种各样的水果,凸显品种的丰富;
②停顿短暂,使句子更加连贯、紧凑,更好地表达出作者对水果品种多样的喜爱。
答出以下任意两点皆可得3分,答出其一得1分,意思对即可
并列/品种的丰富(或多样性)/连贯、紧凑/喜爱/
补充:若从增强语言流畅性、营造出丰富的感官体验等角度分析,亦可酌情给分。
【问题呈现】
①审题不清,答非所问。
②只答套话不结合具体内容。
③答题不结合逗号的作用。
④既结合逗号的作用又结合具体内容,但是没有分条的。
【教学建议】
1.强化审题训练,准确理解题意。对表达效果类题目要结合语句在语境中加以理解分析,明确答题角度与思路,不可简单术语堆砌。
2.基础年假,加强必备知识的梳理、积累、理解、应用,学会标点的常见用法,且能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判断和分析七具体的作用。
3.强调书写,书写规范、工整。
第22题
【参考答案】
①运用准确生动的形容词,如“肥大的”“雪白的”等表现美食的特点;
②调动读者的感官体验,从颜色、声音、气味等多角度突出美食的诱人;
③写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如“连锅下的柴烟也是香的”“混个醉饱”“轻轻敲裂那毛茸茸的蟹脚”等,增强读者的代人感。
(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2点,意思对即可)
【评分细则】
用词角度:
①答出“运用准确生动的形容词”得1分,分析出“表现美食的特点”得1分,具体的举例和答案类似即可;若学生只针对内容进行回答,例如“‘肥大的’‘雪白的’等表现美食的特点”仅得1分。
若从数量词、动词、拟声词等角度分析1分
表现手法角度:
②答出“调动读者的感官体验”得1分,分析出“从颜色、声音、气味等多角度突出美食的诱人”得1分;若答出“作者从多个角度/不同角度突出美食的诱人,例如颜色、声音等”也可得2分。
读者体验角度:
③答出“写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得1分,分析出“增强读者的代入感”得1分;其他类似分析酌情考虑。
若学生回答“细节描写”分析得当2分;
若从句式角度分析,如“短句使用,让场景描写生动,利于调动读者感受”得1分。
【优秀答卷】
【出现问题】
1.搁置文本,罗列术语,不能结合典型例子具体分析。
2.不能理解题目要求,答题角度不合理。
3.缺少知识体系建构,作答方向单一。
4.缺乏角度意识,不能多角度思考,回答不全面。
5.卷面不整洁,书写不规范。
【教学建议】
1.加强必备知识的梳理,建构全面的知识体系。
2.强化文本意识,重视对文本的解读能力。
3.进一步落实审题、答题规范性训练。如明确题目要求再作答,从多个角度思考,
注意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书写规范、卷面整洁等。
第23题
【原题呈现】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亲人、朋友之间常常会出现因感情亲近而影响理性认知的现象。有人建议要构建“亲”“清”的新型人际关系,避免出现“亲而不清”“清而不亲”的情况。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题分析】
本次作文属于生活现象类材料作文。作文材料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写作核心话题,上承2003年高考全国卷作文写作话题“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近联必修下第八单元“倾听理性的声音”核心任务;材料情境,参照2024年高考适应性考试广西、吉林卷“亲人、朋友间互赠礼物”作文试题;材料内容,改编移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时代话题。
作文材料共两句话。第①句展示生活现象,“亲人、朋友之间”,限定写作范围,即明确两大写作范畴——亲人相处之道与朋友相处之道;“因感情亲近而影响理性认知”,点出亲人或朋友相处存在的问题,其中“理性认知”从“认知”对象上来看,有“理性认知亲人或朋友其人”“理性认知亲人或朋友的言行”两种理解,即能否超越情感理性客观地评价亲人或朋友。
第②句话列举一种观点,即针对第①句话存在的问题,提出的解决之道。前半句话,正面提出要构建“亲”“清”新型人际关系,此处提出两个核心概念“亲”与“清”,“亲”可理解为“亲近”“亲密”“亲切”等,“清”可理解为“清晰”“清醒”“清正”等;另外,此处“新型人际关系”,与上句中的“亲人、朋友之间”相比,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学生有可能忽视上句的限定,而泛化论证。后半句话,反面提出“亲清”新型人际关系可能出现的两种错误情况——“亲而不清”“清而不亲”,提示学生写作时要有所批驳辩证。
整体来看,本次作文其实要求学生分析如何处理好与亲人或朋友之间的关系。即在亲人相处或朋友相处的范畴之内,对“亲”与“清”进行具体分析论述。写作时,要选定论述范围与论述角度,切不可泛泛而言。
【审题立意】
立意角度提示如下:
1.亲人相处:
⑴从父母角度,谈如何教育子女,如何看待孩子的学习(认知孩子);
⑵从子女角度,谈对长辈经验的借鉴,对父母的尊敬而不盲从等。
2.朋友相处:
⑴朋友相处的边界感;⑵如何评价自己亲近的朋友。
具体立意参考:
①莫因亲密无边界;②亲而有度,清而有节;③留份清醒爱子女;④亲而清,方能让友谊地久天长。
【参考标题】
《共建亲清人际关系,共筑理性和谐社会》
《情理协调致远大,亲清相济尽精微》
《重清绘理性,重亲摹深情》
《亲近不成溺,清醒不疏远》
《守得住清,方能护得住亲》
《亲中有理,清中有情》
《以清促亲,相得益彰》
《亲心之所亲,清理之所清》
《借亲以感情之履,以清为理性之桨》
《怀内亲永驻,两袖间风清》
《亲清分明,自成芳华》
《亲如形影可谈心,清如碧河保理性》
《建设亲近情谊,坚守清正底线》
【评分标准】
基本等级标准:
一类卷(54-60):能立足于作文材料中的两句话,准确理解材料的内涵,并抓住材料关键概念,形成内在关联,提出自己独到的观点并能加以合理论证,有理有据,思维缜密,有思辨力。语言顺畅,结构清晰,内容充实,情感饱满,书写规范,卷面整洁。有思辨分析。能紧扣论述范畴,体现“亲”“清”辩证思考,给读者以深刻启发,则要勇于打高分,甚至满分。(15%左右)
二类卷(48-53):能立足作文材料中的两句话,较为合理地理解材料内涵,能抓住材料关键概念,基本形成一定关联,能提出自己的观点见解,并进行相对合理的论证,语言顺畅,结构清晰,内容完整,书写清晰,卷面较为规范,有思辨意识。(35%左右)
三类卷(40-47):能立足于材料立意,能准确理解其意思,能有基本合理的角度对其进行辨析和论证,体现材料的基本精神。语言基本通顺,内容相对完整,基本完成写作任务。(40%左右)
四类卷及以下(40以下):未为肤浅,甚至错误解读。在语言表达和思维力方面存在欠缺。写作能力较弱,各类问能就材料中的内容谈自己的感悟和思考,或对材料中的论述,解读不够准确全面,理解和思考较题较多,甚至较严重。偷换概念,通篇不提“亲”与“清”。(10%左右)
具体细则:
1.没有标题扣2分。
2.错别字1字1分,不累计,上限3分。标点符号错误多,酌情扣分,不超过2分。
3.字数不足:600字以上,每50字扣1分;800-600字,38-43分;600-400字,25-30分;400-100字的,15分左右;100字以下,5-10分。
4.抄袭:全篇抄,10分以下;抄袭一半左右,20分以下。大段抄背无关内容,在五类文中酌情赋分。
5.完全是作文材料的扩展,不得高于40分。
【存在问题】
1.审题不清。没有把握住“亲人、朋友之间”对写作范畴的限定。
2.对“亲”“清”的概念不作解读或界定错误,导致范围扩大。
如围绕“理性与感性的关系”;“原则问题”;谈论两者之间谁更好的问题;对“清”的概念理解成赡养老人分清子女之间的责任,非清醒理性认知。
3.缺少对“亲”“清”之间的辩证分析,通篇谈意义或做法。
4.缺乏事例,论据不足,论证不深刻,泛泛而谈,无话可说。
5.素材的生搬硬套,事例与观点脱节,形式上的语言花哨。不管语境和对象,套用万能结构、事例和金句等。
6.文体不明,不知所云。
<<亲人须省身,不阿应度情>>
《鹏因风而起,亲与清共飞》
《理中有感,方显人胜》
《推崇禅让,拒绝世袭》
《透过现象看本质》
《理清而情谊重,情易而理亦行》
《唯变所出,万变不从》
《天平的左右》
《让亲朋成为好友》
《一是一,二是二》
7.书写潦草,字迹分辨不清。
8.漏写题目,错别字较多,存在大量标题后加句末标点等不规范现象。
【备考建议】
1.树立审题意识。命题更加多元开放,强调多角度思辨,鼓励学生理性思考,自主表达。
2.加强写作基础知识的学习。如明确各类文体及特征,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3.构建清晰的结构意识。梳理思路,找出关键词并理清其中的逻辑关系,精准扣题,注重结构的搭建,明确每部分的内容、论据及表达方式。
4.提升表达能力。可通过扩大词汇量、学习丰富的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来改善表达方式。此外,培养阅读兴趣及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
5.认真书写,规范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