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部分地区2024-2025学年上高三语文期中试题汇编 写作专题:超详审题立意+范文

文摘   2024-12-01 23:06   山东  

  写作专题

1.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当下,某综艺节目对“讨好式社交”这个话题展开激烈的争辩。人们普遍认为“讨好式社交”是满足他人需求、想法、情感的交往方式,以快速拉近与他人的距离。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理性看“讨好”,自在去社交

当下,某综艺节目对“讨好式社交”这个话题展开激烈的争辩。我认为,当理性看待“讨好”,审慎思辨,才不会随意泯灭一种社交方式,也不至于被一种社交形式绑架。

人们普遍认为“讨好式社交”是满足他人需求、想法、情感的交往方式,以快速拉进与他人的距离。“讨好”可能是适度考虑他人需求时他人对你的戏谑之语,可能是主动顾及他人感受时的礼貌之举,但也可能是以热情裹挟的利益动机,以丧失自我为代价的盲目迎合。明确界限,辨清本质,才会让我们在社交中自如自在。有人说,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套用这句话,我们也应该看到,“讨好式社交”中,那些主动出击优先满足他人的人往往得到社交的先机。带货主播一声声“家人们”绾住了屏幕外消费者的目光,也留住了一张张订单;哈尔滨的一句句“南方小土豆”拉近了南国与冰城的距离,也带火了一座城市的文旅。重视每个消费者的小问题,按照顾客的需求特别定制,“讨好式社交”,不仅仅让“被讨好”的一方需求得到了满足,想法得到了实现,更重要的是情感得到了满足,感受到了被尊重。如是,怎会不能赢得一场心动回应?

但当社交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快速拉近距离”,被利益驱动的热情也必将迎来快速的冷却。过度的热情令人怀疑动机不纯,过度的自我牺牲也令对方逐渐丧失真实的自我,这样的社交,怎会不走向终结?如果社交的目的不再是跟随时光流走编织双方的成长与美好,“倾盖如故”便只能是遥远的典故,“白头如新”就成了社交的常态,这将是人类情感中多么悲伤的存在啊!

讨好的虚伪令自己疲惫,令他人迷失,何不尝试以真诚的热情走向一段健康的社交呢?“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我们看见杜子美客至之喜,可曾看见他一分讨好之姿?“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我们看见李太白朋聚之欢,可曾嗅得他一分讨好之味?“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我们听见郭橐驼相告之言,可曾闻得他半句讨好之声?我们在《谏太宗十思疏》里看到魏征处理君臣关系不失谏臣硬度,我们在《答司马谏议书》里看到王安石处理同僚关系不失政治风度,我们在《哦,香雪》中看到山里小姑娘处理陌生关系不失人格高度……健康长久的社交关系,需要我们辨明当下形式,不失去自我的底线,该谦卑时谦卑,该坚持时坚持,如此,才能让这段关系中的每个人都能收获一片成长的阳光。

带来海量订单的“家人们”来了又走了,失去诚信的互动直播间最终只落得门前冷落;而以诚待客的哈尔滨,则在雪花乍起时又迎来了她可爱的“小土豆”们,“讨好式社交”,怎么去看待,你,想好了吗?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借助某综艺对“讨好式社交”话题的辩论与普遍观点,引出了“讨好式社交”这一写作话题。因此,理解这篇作文材料,考生首先要对“讨好式社交”这一概念进行深入的剖析,并考虑其在现代社交环境中的表现、影响以及人们对它的不同看法。

一、讨好式社交的定义

根据材料,讨好式社交指的是一种以满足他人需求、想法和情感为主的交往方式,旨在快速拉近与他人的距离。这种社交方式往往表现为对他人的过分迎合、迁就,甚至可能牺牲自己的意愿和利益。

二、讨好式社交的表现

在现实中,讨好式社交可能表现为多种形式。例如,有些人可能会因为害怕失去朋友或同事的认可,而不断迎合他们的观点和需求,即使这些观点和需求与自己的价值观相悖。又如,在社交媒体上,一些人可能会为了获取点赞和关注,而刻意发布一些迎合大众口味的言论或内容。

三、讨好式社交的影响

讨好式社交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是复杂且多方面的。比如,对个体而言:我们可以看到适度的讨好可能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个人的社交能力和魅力。然而,长期的讨好式社交可能导致个体失去自我,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同时,这种社交方式也可能让个体在人际交往中陷入被动,难以表达真实的自我和想法。对社会而言,讨好式社交可能加剧社会的浮躁和功利化倾向,使人们更加注重表面的和谐和认可,而忽视深层次的交流和合作。甚至,这种社交方式也可能导致社会风气的恶化,如虚伪、欺诈等现象的增多。

据此,写作时,首先应围绕“讨好式社交”真正内涵展开,对大众的普遍看法有针对地进行思辨性讨论,可以肯定适度的合理的“满足他人需求”是开展社交的前提,但是,必须对一味且盲目地“讨好式社交”进行批判,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危害。最后,对于如何进行正常健康的“社交”给出自己的态度。比如,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个性,不盲目迎合他人。同时,也要学会尊重他人的差异和多样性。又或者,可认为真正的友谊和合作建立在真诚和信任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同时也要倾听他人的声音和理解他们的需求。抑或,我们应该培养健康的社交心态:不要过分追求他人的认可和赞美,而是要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和缺陷。同时,也要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的成就和贡献。

立意:

1.摒弃一味讨好,涵养健康人格。

2.花开蝴蝶至,光洒知音聚。

3.真正的社交,是心灵深处奏响的天籁之音。

2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做你没做过的事情叫成长,做你不愿意做的事情叫改变,做你不敢做的事情叫突破……最可怕的是一天到晚什么都不做,把一切留给明天。

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行动胜于坐等

俄罗斯著名作家克雷洛夫曾说过一句颇有影响的话:“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由此可见,行动是成长的催化剂,是成功的奠基石。

做你没做过的事情叫成长,做你不愿意做的事情叫改变,做你不敢做的事情叫突破。实干才是最真的,行动胜于空等。

人生在世,草木一秋。我们要利用有限的时间少空谈、多做事,能实干、能行动是一个人品质、修养的体现。华罗庚说过:“树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学之道,我们要诫之以空、诫之以松,我愿一辈子从实以终。”其实,何止是科学之道,做人之道更是如此。脚踏实地做事,谨慎认真为人,这体现的是一个人的实干精神、求实态度。切莫学那位守株待兔者,自古以来便是笑谈;切莫想望如流量明星郑某某等般,不遵纪守法逃税漏税,没有道德底线恣意妄为,星路走不长远。

取得大成就的人大都是实干家。“杂交水稻之父”面对着盛大的声誉,依旧保持着踏踏实实的实干作风,行走于田垄之间,埋头于稻浪之中。他的实干精神,让人心生敬佩。袁老的去世可谓举世同悲,追悼日长沙的花卖光了,倾城相送间可见依依不舍之情,大写的人生背后是默默奉献甘于付出的奋斗精神。季羡林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亲身考察,从不空谈,他的严谨作风,吹拂世人,让人钦佩不已。

古今中外无数事实证明,只有实干,只有付诸行动,理想的风帆才会鼓足力量,人生的帆船才能驶向成功的彼岸。纵使一个人说得再好听,谈得再动人,演得再好看,如果不通过行动证明一切,通过实干实现目标,终将碌碌无为,一无所获。志在用笔完成拿破仑用剑没有完成的事的巴尔扎克,笔耕不辍,努力创作,辛苦耕耘,用行动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收获了成功的果实。身陷囹圄的意大利小提琴家尼可洛·帕格尼尼,十年如一日,坚持锻炼,用行动成就了自己的一段传奇人生。纵观世界,大凡有成就者,无一不是脚踏实地,努力奋斗,用行动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那些只说不做的空谈家,却湮没在历史的风沙中,被人淡忘。

在现实社会里,我们每一位学生更需要实干精神,我们学生只有具备实干、务实的精神,努力去学习,才能取得成功的果实。只有行动、实干,我们的社会才会蒸蒸日上,不断进步。古人言:“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现在我说:“终日而言矣,不如须臾之所为也。”行动起来吧,朋友,抛弃那些大道理,用我们的行动创造光明的未来。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本题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做你没做过事情叫成长,做你不愿意做的事情叫改变,做你不敢做的事情叫突破”,强调的是“行动”,是“做事”。无论是做没做过的事,还是做“不愿意做的事”,还是做“不敢做的事”,都是会有所收获,都会让人生多一份收获的希望。行动是成功的关键。成功不是偶然的,而是需要通过大量的努力和汗水来实现。在行动中不断尝试、不断实践,我们可以检验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发现不足和缺陷,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提高。正是这种不断尝试的精神,让我们最终走向成功。行动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无论我们面临何种挑战和困难,只要勇敢地采取行动,就一定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行动会让我们愈战愈勇,不断收获成绩和成就,这些成就会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和源泉。因此我们生活中要多一些行动,少一分空想和躺平。

“最可怕的是一天到晚什么都不做,把一切留给明天”,这种躺平的实质是懒惰,是畏惧,是消极的生活态度,“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把一切留给明天,可能会得到暂时的轻松,但一切问题都难以解决,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做的事犹如横在愚公面前的高山,只有移开它或跨越它,人生才能有出路。

写作时,如果写成议论文,应在文章开头简短引入主题,可运用比喻、排比、引用等方法引入中心论点,如“努力行动,助力成长”;正文部分可先论述行动的意义;接着运用正反对比论证,论证躺平的弊端;最后可以论述新时代青年积极行动,努力奋斗的必要性。行文要综合运用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以充实有力地说理,可列举杨宁带领乡亲脱贫致富和陆鸿用坚毅的行动自力更生并带领更多的残疾人与命运抗争等事例,来论证论点。

立意:

1.努力行动,助力成长。

2.成长需要摒弃空谈,付诸行动。

3.做行动的先锋,让梦想之花尽情绽放。

3.山东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霜降

秋用霜的语言

做最后的告别

霜一打

残枝剥离

落叶粉碎

霜一打

柿子糯了

枣儿甜了

(改编自一方见地的文案)

大自然会以自己的方式给我们以启示。读了上面的诗歌,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霜华尽处,韵意悠长

霜降,是秋与冬交接的一场盛大仪式。在这个时节,大自然宛如一位深邃的智者,用霜的语言,诉说着生命的哲理与奥秘。

霜至,残枝剥离,落叶粉碎,一片萧瑟之景映入眼帘。这看似残酷的景象,实则是自然的新陈代谢,是生命轮回中不可避免的一环。就如同人生在世,总会遭遇挫折与困境,面临告别与失去。岁月的霜刀会削去我们的稚嫩与轻狂,让曾经的梦想如残枝落叶般飘零。然而,正是这些破碎与凋零,为新的生命腾出了空间,为未来的希望埋下了伏笔。它教会我们要学会接受无常,以豁达的胸怀面对生活中的起起落落。“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古人的这句名言,正是对这种心境的绝佳诠释。

而霜后的柿子糯了,枣儿甜了,又何尝不是一种生命的馈赠?在寒冷的磨砺下,果实们积蓄力量,将霜的凛冽转化为自身的甜蜜。这恰似人生中的苦难与磨砺,虽给我们带来痛苦,却也能让我们的内心更加坚韧,让我们的生命更加醇厚。

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在逆境中砥砺前行。苏轼一生被贬谪多地,却在黄州的霜寒中领悟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洒脱,在岭南的荒芜里品尝到荔枝的甜美,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旷达。他的生命在霜打的境遇里,愈发绽放出璀璨的光芒。史学家司马迁因李陵之祸遭受宫刑这一奇耻大辱,但他没有沉沦,而是在困境中发愤著书,终成《史记》这部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伟大著作。还有越王勾践,兵败被俘后,在吴国受尽屈辱,卧薪尝胆,犹如在霜雪中蛰伏。最终,他成功复国,一雪前耻,让越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大自然的霜降还启示我们,应以辩证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种种境遇。当身处困境时,不应只看到眼前的艰难,而要明白这或许是生命成长的契机,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就像一颗种子,只有在经历了泥土的重压与黑暗的掩埋,才能在春天里破土而出,长成参天大树。同时,我们也要懂得在顺境中保持清醒,不被暂时的安逸所迷惑,如同成熟的果实,即便甜美,依然坚守着生命的本真。

在这霜华尽处,让我们聆听大自然的教诲,以从容之心迎接生命的每一次洗礼,用坚定的信念在岁月的霜痕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让我们在自然的启示下,明白生命的意义不在于一帆风顺的旅程,而在于无论风霜雨雪,都能怀揣希望,勇往直前,去品味那历经磨砺后的甜蜜与芬芳。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以霜降这一自然现象为切入点,展现了霜降临后万物的变化。一方面,霜带来了残枝落叶的凋零与破碎,这是一种衰败与消逝的象征,意味着生命在自然规律面前的脆弱与无常,就如同生活中我们会遭遇挫折、困境,经历失去与告别。这启示我们要理解生活中的起伏变化,敬畏自然规律并从中汲取面对生活的智慧;另一方面,霜又促使柿子糯甜、枣儿成熟,这体现了在看似严酷的环境或经历中孕育着美好与收获,如同生活里困境可能促使事物向更好的方向转化,压力之下可能诞生甜蜜的成果。这提示我们面对艰难困苦,要能坚定信心,乐观面对,相信风雨后见彩虹,历经磨难的洗礼,必能有好的结果。霜降的双面结果启示我们要辩证看待生活中的挫折与机遇。不因挫折而沮丧,也不因为机遇而忘形。

写作时开头可描绘霜降时的景象,顺势引出观点,如“磨难孕育美好”。主体可以列举个人在困境中成长、企业在危机中转型成功、国家在磨难中发展进步的事例,论证磨难对美好品质或成果的催生作用。结尾总结全文,升华主题,强调要正确看待磨难,呼吁人们在面对生活变化时保持乐观、睿智与坚韧。写作时注意要紧扣大自然的启示,也就是行文不能完全脱离“霜”的语境,要学会扣题。

立意:   

1.磨难孕育美好。

2.霜降之后才能品尝果实的甜蜜。

3.辩证看待挫折。

4.山东省百师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今年的“双十一”比往年早了大约半个月,天猫早早开启了预售,京东也开启了大促活动。然而人们对于“双十一”的热情正变得越来越淡。虽然有定金玩法、会员发放红包,还有跨店满减、会员优惠、充值优惠等一大波优惠活动,但复杂的玩法让人精疲力竭,最后也并没有优惠多少。遥想最初的玩法,“双十一”就是店铺参加,平台补贴,简单直接有效。这个IP做大,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简单。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大道至简,从复杂到简单的追求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我们置身于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感受着各种琐事和烦恼。然而,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我们是否曾想过回归简单?“双十一”的落幕给了我很多启示和思考,让我深入思索“大道至简”的含义。

道家哲学告诉我们,“大道至简”。这句话虽然只有四个字,但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陷入琐碎的细节中无法自拔,忙碌于各种事务之中。然而,如果我们能够放下繁杂的心思,追求简单与自然,则或许能够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平衡。正如季羡林所说:“在简单中有深刻,在淳朴中有繁缛,在平淡中有热烈。”这是一种对于生活态度的提醒和启示。当我们真正懂得珍惜平凡日子中的点滴幸福时,生活便会变得更加美好。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事物都可以被简化。史铁生指出:“任何方式都表明了复杂的必要。人间的事,更多的都是可以删简但不容删简的。”这句话让我不禁思考,复杂是否真的是必要之物?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面对着繁琐的学业、复杂的人际关系、纷繁复杂的信息等等。然而,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一切事物都归结为简单与复杂两个极端。有时候,复杂也是一种必然存在的状态。例如,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很多问题需要通过复杂而细致的方式来解决。因此,我们在追求简单与自然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复杂所带来的价值。

回顾人类历史长河,我们会发现,在文化、艺术和科学领域中,大道至简的理念一直被推崇和追求。许多伟大的作品和发明都体现了这一理念。例如,在绘画艺术中,“白描”就是以最简单、最纯粹、最直接地方式表达主题;在科学研究中,“奥卡姆剃刀原理”强调选择最简单且能解释事物的方式。这些例子告诉我们,追求简单并不意味着肤浅和简陋,而是要通过剔除繁杂和冗余的元素,达到事物本质的呈现。

在个人成长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思考如何将“大道至简”应用于自己的生活中。面对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纷争等问题时,我们可以尝试放下繁杂的思绪,回归内心的平静与简单。通过培养淡定宁静的心态,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并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与满足。

总而言之,“大道至简”不仅是一种哲学理念,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需要学会寻找内心的平衡与宁静。无论是面对复杂还是简单,我们都应该从中发现真正重要的东西,并以平和、简洁的方式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只有这样,我们方能在世界喧嚣中保持内心的安宁与清净。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借助“双十一”这一热点话题引出“简单”这一核心主题。从材料可以看出人们对“双十一”越来越冷淡,是因为其过于复杂的优惠模式,导致消费者费了很大的脑力,结果却是白忙一场。从材料中,我们能知道简单直接才是最有效的方法,凡事如此,越是简单直接,就越能更快速地找到事情的本质,把事情做好。越是考虑过多,就会把事情变复杂,反倒束手束脚,难以成事。无论为人还是做事,要学会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用最简单的办法解决最复杂的问题,这是一种大智慧,是明智之举。

明确材料对于“简单”的肯定态度后,写作时首先可以解释“简单”的丰富内涵:“简单” 是单纯简便,也是纯粹、明了,寥寥几笔,也可以凝练有力。抛去了繁复的雕饰,才可以看到事物最本质的美好,认清最真实的内心需要。然后,再根据材料倾向,阐述“简单”的好处。比如,可以举中国绘画的例子,说明画中的留白是简洁的,它给人以意境,想象力在画纸上延伸。简约是一种力量,在艺术中调动人的五感六觉去思考细察。总之,要抓住“简单”的生活哲学,阐述好“大道至简”的人生哲理。

立意:

1.做减法就是在做加法。

2.大道至简,学会极简思维。

3.学会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5.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真正的行家里手身上有两种气质:一种是书卷气,另一种是烟火气。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盈心灵,扎现实

真正的行家里手,兼具书卷气与烟火气。材料中的这一观点,如洪钟大吕,引人深思。我认为,我们当以书卷气丰盈心灵,以烟火气扎根现实,唯有如此,才能成就美好人生。

书卷气,能启迪心灵智慧,让我们心怀理想。所谓书卷气,是指通过阅读和学习所积累的知识和智慧,它能滋养我们的心灵。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墨客凭借着深厚的书卷气,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璀璨的光芒。苏轼一生坎坷,却在书卷气的浸润下,吟出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词句,他的诗词充满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深情描绘;陶渊明归隐田园,在书卷气的熏陶中,写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诗篇,他的作品展现了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的超脱。正是这股书卷气,让他们在困境中依然保持乐观与豁达,追求精神的高远。书卷气能够丰富我们的内心,让我们在精神世界中找到栖息之所。

烟火气,能引领我们立足实际,务实前行。烟火气意味着贴近生活、关注现实,从实际出发去解决问题。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袁隆平院士,有着深入田间地头的烟火气,从实践中获取真知。他深知百姓对于粮食的渴望,因而致力于研究杂交水稻,解决了无数人的温饱问题;焦裕禄在兰考工作期间,扎根基层,访贫问苦,带领群众治理风沙、水涝和盐碱地,他的实干精神正是烟火气的生动体现;申纪兰,积极参与家乡建设,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她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务实和奉献。他们用烟火气,将理想与现实紧密相连,为人民谋福祉。烟火气让我们脚踏大地,务实奋进,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

书卷气与烟火气相融,能让我们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当书卷气与烟火气相辅相成,我们便能既有高远的追求,又能扎实地行动。张桂梅校长,既有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展现出书卷气;又长期扎根贫困山区,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充满烟火气。她用知识改变山区女孩的命运,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教育的真谛。钟南山,既有精湛的医学专业素养,体现出书卷气,又在疫情期间亲临一线,了解实际情况,充满烟火气,为抗疫工作指明方向。他们将书卷气与烟火气完美结合,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因此,只有将书卷气与烟火气融合,我们才能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稳健前行,成就非凡人生。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应以书卷气丰盈心灵,以烟火气扎根现实,努力成为真正的行家里手,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让我们既有仰望星空的诗意,又有脚踏实地的坚定,向着美好的未来奋勇前行!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本题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这道作文题的核心在于对“书卷气”和“烟火气”这两种气质的理解与思考,并要求探讨它们在真正行家里手身上的共存与相互关系。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书卷气”的内涵。它不仅指的是通过阅读书籍所积累的知识和文化素养,更是一种内在的精神气质,表现为优雅、深邃、有理想、有追求,能够让人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拥有超越现实的思考能力和广阔的视野。而“烟火气”则侧重于实际生活的体验、对民生的关切以及脚踏实地的作风。它代表着对生活琐事的接纳,对人间冷暖的感知,是一种接地气、务实的品质,能让人在世俗中保持真实和坚韧。

我们需要进行辩证思考,不能孤立地看待这两种气质,而要探讨它们如何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共同塑造一个真正的行家里手。“书卷气”赋予人们知识的力量和精神的富足,使人具有高远的志向、深刻的洞见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例如,学者通过研读经典,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独特的见解,展现出深厚的书卷气。然而,如果过度沉溺于书卷之中,可能会陷入理论的空泛,与现实生活脱节,变得不食人间烟火,难以将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和价值。“烟火气”则让人们贴近生活的本真,感受日常的喜怒哀乐,理解百姓的需求和愿望。比如,基层工作者深入社区,与群众密切接触,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务实的工作方法。但如果仅仅局限于烟火气,可能会缺乏宏观的视野和创新的思维,满足于眼前的琐碎,无法实现更高层次的突破和发展。只有当 “书卷气” 与 “烟火气” 相互融合,一个人才能既拥有广博的知识和深刻的思想,又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对生活的热爱。在当今社会,一方面,我们看到一些专家学者,虽然在学术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有着浓郁的书卷气,但在面对一些社会实际问题时,却给出脱离实际、不接地气的建议和观点,暴露出缺乏烟火气的短板。另一方面,一些创业者只关注眼前的利益和短期的市场需求,充满了烟火气,但缺乏长远的规划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难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突破。然而,也有许多成功的典范。如钟南山院士,既有深厚的医学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书卷气),又能在疫情期间深入一线,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的防控需求(烟火气),为抗击疫情做出了巨大贡献。

写作时文章开头可以通过引入一个具有两种气质的典型人物或现象,引发读者对“书卷气”和“烟火气”的兴趣。主体部分,先分别详细阐述“书卷气”和“烟火气”的内涵、表现形式和重要价值。然后,通过具体的事例,如上文提到的正反两方面的社会现象,深入分析只具有其中一种气质的局限性和可能导致的问题。接着,重点论述两者相结合的必要性和优势,可以列举一些成功融合两种气质的人物事例进行论证。最后,在结尾部分,回归到当代青年自身,思考如何在学习和生活中培养这两种气质,以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并再次强调“书卷气”与 烟火气”融合的重要性。

立意

1.平衡书卷与烟火,铸就卓越行家。

2.以书卷气丰盈心灵,以烟火气扎根现实。

3.怀书卷之高远,拥烟火之务实。

4.书卷气涵养智慧,烟火气磨炼品格。

6.山东省青岛二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苏轼      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
            ——孔子      以上古人话语所传递的智慧,在当下仍有很强的启示意义。请综合这两句话,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题目概述:
本题要求考生根据苏轼的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与孔子的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这两句古人的智慧言语,结合现实,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感悟与思考。文章需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且不得套作、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字数不少于800字。
关键信息提取:
古人智慧:苏轼和孔子的两句话,分别强调了不要仅凭未经证实的听闻就做出判断(苏轼),以及即便是亲眼所见也未必可靠(孔子)。
现实联系:要求考生将这两句古人的智慧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进行思考。
写作要求:
选准角度:考生需从苏轼和孔子的两句话中提炼出核心思想,作为文章的切入点。确定立意:基于提炼出的核心思想,形成文章的中心论点或主题。明确文体:可以是议论文、散文等,但需确保文体清晰。自拟标题;考生需根据文章内容和立意,自行拟定一个恰当的标题。
审题要点:
理解古人智慧:考生需准确理解苏轼和孔子的两句话所蕴含的智慧,即不要轻信未经证实的消息,也不要过分依赖直观感知。
联系现实:考生需将这两句古人的智慧与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事件或问题进行联系,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形成立意:基于古人智慧和现实联系,考生需形成自己的立意,即文章的中心论点或主题。立意应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参考立意
1.眼见未必为实,深思慎断方为真:
立意:强调在面对复杂多变的信息时,应保持冷静和理性,不轻易相信未经证实的消息,也不应过分依赖直观感知,而应深入思考、谨慎判断。
2.超越直观:智慧与理性的力量:
立意:探讨在直观感知之外,智慧和理性在认识世界、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强调通过深入思考和理性分析,可以超越直观感知的局限,获得更真实、更全面的认识。
3.在信息的海洋中航行:批判性思维的力量:
立意:以信息时代为背景,强调批判性思维在筛选、分析和评估信息中的重要性。通过培养批判性思维,我们可以在信息的海洋中保持清醒,避免被误导。
4.真相与表象:透视现实的智慧:
立意:探讨如何透过表象看到真相,强调在认识事物时,不仅要关注直观感知到的表象,更要深入挖掘背后的原因和本质。这需要智慧和理性的支持。

【解答】眼见未必为实,深思慎断方为真在历史的长河中,先贤们以他们的智慧为我们留下了无数宝贵的箴言。苏轼的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与孔子的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这两句话跨越时空的界限,共同向我们传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时,我们不能仅凭直观的感知就轻易下结论,而应深入思考,谨慎判断。
       苏轼的话,是对那些仅凭道听途说或主观臆测就妄下结论者的有力反驳。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每天都能接触到海量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往往真假难辨。如果我们不加甄别,仅凭一时的冲动或偏见就做出判断,那么很可能会被误导,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对信息进行理性的分析和判断,避免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
       而孔子的话,则是对我们直观感知能力的深刻反思。虽然眼睛是我们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器官,但我们的视觉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如光线、角度、距离等,这些都可能导致我们看到的并非事物的全貌或真相。此外,我们的认知水平和经验背景也会影响我们对事物的理解和判断。因此,即使是我们亲眼所见,也未必就是真实可靠的。这提醒我们,在面对任何事物时,都要保持谦逊和谨慎的态度,不要轻易下结论。
       那么,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真假难辨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做到深思慎断呢?
       首先,我们需要培养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对信息进行理性分析和评估的能力,它能够帮助我们识别信息的真伪和价值,避免被误导。我们应该学会提问、质疑和反思,不轻易接受任何未经证实的观点或结论。
       其次,我们需要拓宽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只有当我们具备了更广泛的知识背景和更深入的认知能力时,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判断事物。我们应该积极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最后,我们还需要保持一颗谦逊和开放的心态。在面对任何事物时,我们都应该保持敬畏之心,不要轻易下结论。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意见,愿意倾听不同的声音,并从中汲取智慧和营养。
       总之,苏轼和孔子的这两句话告诉我们:眼见未必为实,深思慎断方为真。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里,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性的态度,对信息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判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理解世界,并在这个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让我们以深思慎断为舟,以谦逊开放为帆,共同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7.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孟子·梁惠王下》中庄暴见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孟子是在借助音乐来谈与民同乐的治国道理,这一提法现在被各领域广泛引用。可在现实中,也有人认为可以独乐乐,不一定非要与人乐乐

对于这一问题,你有着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借助《孟子》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一语,引发了考生对独乐乐众乐乐的讨论与思考。《孟子》独乐乐句主旨为:一个人欣赏音乐不如和大家一起欣赏音乐快乐。孟子借此劝齐宣王施行仁政,与民同乐。由此可见,在孟子的理念中,众乐更为重要。而材料后半部分,试题则将独乐众乐的讨论范围扩大,认为在各个领域中我们都可能会面临这一抉择。而对此,有人认为众乐更为重要,也有人认为独乐未为不可。在这里,我们首先要准确理解独乐乐众乐乐的广义与深层内涵。
独乐乐通常指的是个人独自享受快乐,不受外界干扰,比如,个人能够独自欣赏某些事物,如音乐、艺术、自然美景等,并从中获得愉悦和满足感。它强调的是个体的独立性、自我满足感和内心的宁静。在独乐乐中,个体能够摆脱外界的干扰和束缚,享受精神上的自由和宁静。由此可见,这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享受,更是一种内心的充实和满足。它使人在独处时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丰富。从更深层的含义来说,独乐乐也可以理解为坚守自己的志向和立场永不改变,不管外面的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而众乐乐强调的是与他人分享快乐,共同体验美好的情感,常见的有如社交活动、团队合作、家庭生活等场合。它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和共享,可以增进人际关系、提升社会凝聚力、促进个人成长等。而在孟子等古代先贤的理解中,追求众乐乐,不仅仅是同人享乐,更是一种心系大众、追求社会大同的社会责任感。
由此,考生可从独乐乐众乐乐的概念出发,讨论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社会责任与个人幸福、出世与入世的关系。写作时应分析,独乐与众乐均有其道理,具体论述何种情况下独乐,何种情况下众乐。从长远的角度而言,只有融入社会、建设社会,才能真正让个人获得快乐。还可以分情况讨论:既有与人同乐、融入社会的志趣,又要有甘于寂寞的勇气和坚守。

参考立意:
1.融入社会享众乐,甘于寂寞获独乐。
2.个人幸福以社会幸福为依托。
3.众乐之下才能更好独乐。

【解答】独乐诚可贵,众乐价更高独乐像一杯香醇浓郁的咖啡,给我们漫长的平淡生活中带来美好的享受;而众乐就像一杯甘甜的泉水,总是比咖啡更能沁入我们的心田,滋养我们幸福而又美好的生活。
       齐宣王说,不若与众,其实独乐亦有价值。恰如鲁迅所言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此语固然为其愤激之语,然而当今社会确应有拒绝外界喧嚣,决然固守一己之乐者,是为耐得寂寞。君且看,大国工匠,一把锉刀一盏孤灯,方能成就器物的极致之美。个人乐趣非亲历不能得。我辈青年求学之中,当学会此种独乐,方能有所作为。
       一个不懂得独乐的人,不但自己不能有所作为,恐怕也不会让众人感到快乐与幸福。
       人生中的独乐总是有很多,重点在于你是否能发觉出生活中点滴的乐。读一本书,听一首歌,看看天上的云,做做喜欢的事。乐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可随处可得。正如村上春树所言:没有小确幸的人生,不过是干巴巴的沙漠罢了。试想,一个都不懂得让自己幸福快乐的人,如何知道让众人感到快乐?幸福可以自己来定义,有时平平淡淡才是真,有时轰轰烈烈才是幸福快乐的源泉。只有千千万万的小家幸福,国家才可幸福和谐;同样,只社会里的每一份子快快乐乐,整个社会岂不都和谐快乐?有独乐才能众乐,只有小家安才能有国家安。
       众乐也并非轻而易举,实现众乐的旅程必然艰辛,但最终的风景一定会刻骨铭心。
       路遥曾说:哭和笑都是因为快乐。但哭的人知道而笑的人却不知道,这欢乐是用多少痛苦换来的。人世艰难,你能熬过多少至暗时刻,就能走多远。实现众乐亦是如此。林觉民与妻子伉俪情深,他完全可以独乐,但他为何要选择抛下妻子孩子,去为别人争取快乐?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想,众乐胜于独乐的思想自古就在中国有识之士中成为共识,否则又何来当今中国共同富裕的追求?
       个体的幸福可以很简单,拥有小确幸的人不在少数,可感到自己不幸的也大有人在。该如何让这些感到幸福的人去用自己的快乐感染那些不快乐的人,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他人快乐?这也许是一道难题。但我相信,难题终会被解决,世人终会懂得,众乐的价值,将远高于独乐,因为很多优秀前辈已经给我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正所谓独乐乐才能众乐乐,独乐造就众乐,众乐影响独乐。二者相互依存,不可或缺。
       独乐易,众乐难。愿我辈青年不仅懂得独乐,更要争取众乐,因为:独乐诚可贵,众乐价更高。

【点评】材料作文的审题:
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从文体上看,本题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平时复习的情况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来写,注意记叙文要以情动人,议论文要观点鲜明,论据典型,论证有力。

8.2024-2025学年山东师大附中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

阅读文字,完成题目。
      材料一:荀子《劝学》有言: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成功没有秘诀,贵在永不放弃,任何事业都是成于永不放弃,而毁于半途而废。
      材料二:高铁院士王梦恕被成昆铁路塌方事件深深刺痛,他放弃了一直钟情的桥梁设计专业而转向隧道工程专业,采用了新的隧道施工技术,大大加快了工程速度并降低了投入。
      材料三:湖南登山队39岁的范江涛、54岁的谢如祥为了实现登顶珠穆朗玛峰这一梦想,历经多年从身体到心理的准备。2023518日,就在攀登到珠峰海拔8450米的位置时,他们看到一个女性登山者倒在那里。离登顶就差400米,且身体状态正常和氧气充足的时候,他们选择了放弃,经过4个多小时的救援,终于将生命垂危的攀登者安全救到营地。
      人生路上面临许多选择,有时坚守,有时放弃。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题目由话题材料”“引语提示”“写作要求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三则材料。材料  突出事业成功在于坚持的观点。材料二、三中的放弃也都是值得肯定的选择。第二部分引导语人生路上面临许多选择,有时坚守,有时放弃,暗示了写作方向。考生应该根据引导语确定文章的立意方向是对坚守和放弃的肯定,并具体阐述选择二者的原因和条件。
考生展开论述时要明确,何时应该坚守,何时应该放弃,应该坚守什么,应该放弃什么。无论取材何种坚守放弃,务必指向坚守者和放弃的心灵,展示无形的底线,渗透进自己的感悟和深思。
第三部分是写作要求。考生可以自选角度,但是不能脱离材料和提示语的内容;可以自选文体,写作时要明确文体特征,避免文体不清。

参考立意:
 1.坚守诚可贵,放弃亦美好。
 2.放弃是另一种坚守。
 3.坚守与放弃相携,走好人生之旅。

【解答】坚守与放弃的艺术:在选择中成长人生道路上,我们面临着无数的选择。有时候,我们需要坚守自己的信念与目标,毫不动摇地向前迈进;而在另一些时候,我们则需要学会放弃,调整方向或牺牲个人利益以成全更大的价值。荀子《劝学》中提到的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强调了坚持不懈的重要性;高铁院士王梦恕的故事则告诉我们,在必要时,放弃也是一种智慧;湖南登山队队员范江涛和谢如祥的事迹则展现了在关键时刻放弃个人梦想,选择救人一命的大爱精神。这些例子都启示我们,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如何选择,决定了我们将走向何方。
       荀子《劝学》中的名言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成功往往来自于坚持不懈的努力。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追求梦想,都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去努力。正如王梦恕院士,他在成昆铁路塌方事件后,虽然放弃了自己钟爱的专业,但他并没有放弃对工作的热情和对技术创新的追求。正是这种精神,让他最终在隧道工程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这告诉我们,不管面临多大的困难,只要我们不放弃,总有一天会迎来成功的曙光。
       然而,并非所有的情况都适合永不放弃。有时候,适时的放弃反而是一种更高明的选择。例如,王梦恕院士在面临专业选择时,果断放弃了原本热爱的桥梁设计,转而投入到更适合自己发展的隧道工程。这一决定不仅让他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也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需要评估当前的情况,判断是否需要改变方向。放弃并不是认输,而是在认识到现有路径不适合时,勇敢地选择新的道路。
       在某些特殊的时刻,我们甚至需要放弃自己的梦想,去帮助他人。范江涛和谢如祥两位登山队员,在距离登顶珠峰仅剩400米的关键时刻,毅然决定放弃登顶的机会,转而去救助一名生命垂危的登山者。他们的行为体现了人性中最闪光的一面——在关键时刻,能够超越个人利益,选择拯救他人生命。这样的选择,虽然放弃了个人的梦想,但却赢得了更高的荣誉和尊重。
       人生就是一场关于选择的游戏。我们既需要学会坚守,也需要懂得放弃。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最适合的选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中,走得更远,飞得更高。无论选择坚守还是放弃,关键是要遵循内心的声音,做出无愧于心的选择。在每一次选择中成长,在每一次成长中更加成熟,最终成就一个更加完整的自己。


创新作文责任田
提高作文写作,创新作文写作,提高语文素养。一起耕耘,一起收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