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慈溪县学记(节选)
[宋]王安石
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
古者井天下之田,而党庠、遂序、国学之法立乎其中。则士朝夕所见所闻,无非所以治天下国家之道。其服习必于仁义,而所学必皆尽其材。一日取以备公卿大夫百执事之选,则其材行皆已素定。而士之备选者,其施设亦皆素所见闻而已,不待阅习而后能者也。
后世无井田之法,而学亦或存或废。大抵所以治天下国家者,不复皆出于学。而学之士,群居、族处,为师弟子之位者,讲章句、课文字而已。至其陵夷之久,则四方之学者,废而为庙,以祀孔子于天下。盖庙之作,出于学废,而近世之法然也。
今天子即位若干年,颇修法度,而革近世之不然者。当此之时,学稍稍立于天下矣,犹曰县之士满二百人,乃得立学。于是慈溪之士,不得有学,而为孔子庙如故,庙又坏不治。令刘君在中言于州,使民出钱,将修而作之,未及为而去。
后林君肇至,则曰:“古之所以为学者,吾不得而见,而法者吾不可以毋循也。虽然,吾之人民于此,不可以无教。”即因民钱,作孔子庙,如今之所云,而治其四旁为学舍,讲堂其中,帅县之子弟,起先生杜君醇为之师,而兴于学。
林君固贤令,而慈溪小邑,无珍产淫货,以来四方游贩之民。田桑之美,有以自足,无水旱之忧也。无游贩之民故其俗一而不杂有以自足故人慎刑而易治。而吾所见其邑之士,亦多美茂之材,易成也。杜君者,越之隐君子,其学行宜为人师者也。夫以小邑得贤令,又得宜为人师者为之师,而以修醇一易治之俗,而进美茂易成之材,虽拘于法,限于势,不得尽如古之所为,吾固信其教化之将行,而风俗之成也。夫教化可以美风俗,虽然,必久而后至于善。而今之吏,其势不能以久也。吾虽喜且幸其将行,而又忧夫来者之不吾继也,于是本其意以告来者。
10.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无游A贩之民B故C其俗一而不杂D有以自足E故人F慎刑而易治。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庠”“序”,在文中是指古代的乡学,与《齐桓晋文之事》中“谨庠序之教”的“庠序”意思相同。
B. 一日,文中是“一天”的意思,与《论语十二章》中“一日克己复礼”的“一日”意思相同。
C. 大抵,文中是“大都”的意思,与《报任安书》中“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的“大抵”意思相同。
D. “拘于法,限于势”,在句式特点上,与《屈原列传》中“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的句式特点相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设立学校的原因是天下不能一日离开政治教化,井田之中设立的各类学校,士子们每天的见闻都不是治国安邦之道。
B. 废除井田之法后,很多学校废弃,人们就转而开始修建庙宇,纷纷祭祀孔子于天下,庙宇的兴建大概缘于学校被废弃。
C. 学校衰败导致庙宇兴盛,后世革除弊端。慈溪县令在维修孔庙时又建立学舍讲堂,召集县里的子弟,聘请老师,教化百姓。
D. 慈溪人杰地灵,既有田有桑,又有美茂之材,易于培养。杜醇,是越中隐士,无论是凭借学识抑或品行均可做人们的老师。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古之所以为学者,吾不得而见,而法者吾不可以毋循也。
(2)夫教化可以美风俗,虽然,必久而后至于善。
14. 王安石认为兴办学校的意义和困难在哪里?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答案】10. BDE
11. B 12. A
13. (1)古人兴办学校的做法,我无法再看到,但他们办学的法度我不能不遵循。
(2)教育可以使风俗淳美,即使这样,也一定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达到完美的境界。
14. (1)意义:①有助于政治教化。学子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可以很快地运用在实际工作中。
②有助于民风的教化。兴办学校,招收学生,选择合适的人做老师,有助于培养良好的社会风气。
(2)困难:因为官吏有任期限制,所以坚持办学难以得到保障。
【解析】
【导语】文章主要探讨了教育的重要性和学校的设立。文章开篇指出教育对国家治理的重要性,强调古代学校制度的优越性。接着,作者批评后世废除井田制后,学校衰败,庙宇兴盛的现象。文章赞扬了慈溪县令林君肇在修建孔庙的同时,设立学舍,聘请贤师,推动教育的举措。最后,作者表达了对教育长久发展的期望和对后继者的担忧。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没有流动经商的百姓,所以这里的风俗单一而不杂乱;能够自给自足,所以人们谨慎对待刑罚而且容易治理。
“无游贩之民”表意完整,后面“故”表因果关系,引出下文,B处断开;
“其俗一而不杂”是主谓句,“有以自足”表意完整,前面D处断开;
后面“故”同样表因果,引出“人慎刑而易治”,E处断开;
“人”,主语,“慎刑而易治”,谓语,中间不断开。
故BDE处断开。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以及一词多义、文言句式的能力。
A.正确。句意:古代把天下的田地划分成井田,于是党庠、遂序、国学等学校的制度就在其中建立起来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
B.错误。意思不同。一天/一旦,表假设情况。句意:一旦被选取用来作为公卿大夫以及各种执事人员的人选,那么他们的才能品行都已经预先确定了。/一旦约束自己,使言行符合于礼。
C.正确。句意:大都是用来治理天下国家的办法,不再都从学校中产生了。/大都是圣贤们感情愤激而创作出来的。
D.正确,都是被动句,“于”表被动/“见”表被动。句意:被法令所拘束,受形势所限制。/都爱好文辞并且凭借作赋被人们称赞。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士子们每天的见闻都不是治国安邦之道”错误,原文是“无非所以治天下国家之道”,意思是都是治国安邦之道。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所以”,用来……的;“为学”,兴办学校;“循”,遵循。
(2)“美”,使……美,使动用法;“虽然”,即使这样;“至于善”,达到完美的境界。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1)意义:①从文中提及古代学校里士子所学都是治国之道,一旦被选用能马上施设等内容可看出,兴办学校有助于政治教化,所学知识能用于实际工作。
②文中提到慈溪通过贤令、合适的老师等兴办学校,来培养美茂易成之材,推进良好风俗形成,说明有助于民风的教化,利于培养良好社会风气。
(2)困难:文中提到“而今之吏,其势不能以久也”,意思是官吏受任期等限制,难以长久坚持办学,所以保障办学存在困难。
参考译文:
慈溪县学记(节选)
国家不可以一天没有政治教化,所以不可以一天没有学校。
古时候用井田制来管理天下的田地,而乡里的学校、县里的学校、国家的学校的制度在这基础上建立了起来。这样,士大夫们早晚看到的听到的,都是些用来治理国家的方法。他们的行为习惯必定符合仁义,所学的知识必定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如果)有一天被选作公卿、大夫等各级官员的备选,那么他们的才能、品行都已经是事先确定了的。那些被选作后备官员的人,他们施展的也都是平时的所见所闻罢了,不用等到训练演习后才能够做好。
后世没有实行井田制,而学校也有的保存下来,有的废弃了。大概治理国家的人,不再都从学校中产生。那些所谓的学者,在群居、族处中,作为老师或学生,也只是谈些文字、讲讲章法而已。等到学校废弃得久了,四方的学校逐渐废弃修为庙宇,来在各处祭祀孔子。大概庙宇的兴建缘于学校被废弃,近代的情况也是这样吧。
现在皇帝在位多年了,他很重视整顿法纪,并且改变了近些年来那些不正确的做法。在这个时候,学校渐渐地在全国各地兴办了起来。不过,还是规定一个州的学生满两百人才能够办学校。在这个时候,慈溪的士人还不能在学校读书,还像过去那样修建孔庙。随后,孔庙又被毁坏了,没有被修复。县令刘在中向州官说,让百姓出钱,打算修复孔庙,但没来得及办这件事就离任了。
之后,林肇来到此地,就说:“古人如何办学,我无法再看到,如今的法度我也不能不遵守。虽然这样,我的百姓在这里不可以没有教育。”于是就利用百姓的钱兴建了孔子庙,并且整理庙宇四周修建校舍讲堂,带领全县的子弟,请杜醇先生担任他们的老师,兴办学校。
林先生本来是贤能的县令,慈溪是个小地方,没有珍贵的物产、奢侈工巧的物品吸引各地游民商贩来此;田地、桑树这些东西,可以自给自足,没有水灾旱灾的忧患。没有游民商贩,所以这里的风俗单纯而不芜杂;能够自给自足,所以人们不会轻易触犯刑律而容易治理。我看到的这里的士人,也大多英俊有才华,容易成功。杜先生,是越地的隐士,他的学识与品行均可做人们的老师。凭借一个小县城,得到贤明的县令,又得到适合担任人们教师的人做学校的老师,来纯化容易治理的风俗,从而培养英俊有才华的容易成才的学子,虽然受到法律的制约、形势的限制,不能够完全像古代那样去做,但我坚信,这里的教育一定会成功,良好的社会风气一定能够形成。教育可以使风俗淳美,即使这样,也一定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达到完美的境界。如今的官吏有任期限制,现在的县令难以长期坚持。我虽为林肇升迁而感到高兴,又担心继任者不能继续这项事业,因此把我们的想法告诉后来者。
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樊迟问于孔子曰:“鲍牵事齐君,执政不挠,可谓忠矣,而君刖之,其为至暗乎?”孔子曰:“古之士者,国有道则尽忠以辅之,国无道则退身以避之。今鲍庄子食于淫乱之朝,不量主之明暗,以受大刖。是智之不如葵,葵犹能卫其足①。”
(节选自《孔子家语•正论解》)
材料二:
齐庆克通于声孟子。鲍牵②知之,以告国武子,武子召庆克而谓之。庆克久不出,而告声孟子曰:“国子谪我!”声孟子怒。国子相灵公以会伐郑,高、鲍处守。及还,将至,闭门而索客。声孟子诉之曰:“高、鲍将不纳君,而立公子角。国子知之。”秋七月壬寅,刖鲍牵而逐高无咎。齐人来召鲍国而立之。
初鲍国去鲍氏而来为施孝叔③臣施氏卜宰匡句须④吉。施氏之宰,有百室之邑。与匡句须邑,使为宰。以让鲍国,而致邑焉。施孝叔曰:“子实吉。”对曰:“能与忠良,吉孰大焉!”鲍国相施氏忠,故齐人取以为鲍氏后。仲尼曰:“鲍庄子之知不如葵,葵犹能卫其足。”
(节选自《左传•成公十七年》)
材料三:
《左传》称仲尼曰:“鲍庄子之智不如葵,葵犹能卫其足。”夫有生而无识,有质而无性者,其唯草木乎?然自古设比兴,而以草木方人者,皆取其善恶薰莸⑤,荣枯贞脆而已。必言其含灵畜智,隐身违祸,则无其义也。寻葵之向日倾心,本不卫足,由人睹其形似,强为立名。亦由今俗文士,谓鸟鸣为啼,花发为笑。花之与鸟,安有啼笑之情哉?必以人无喜怒,不知哀乐,便云其智不如花,花犹善笑,其智不如鸟,鸟犹善啼,可谓之傥言者哉?如“鲍庄子之智不如葵,葵犹能卫其足”,即其例也。而左氏录夫子一时戏言,以为千载笃论。成微婉之深累,玷良直之高范,不其惜乎!
(节选自刘知几《史通•杂说上》)
【注】①晋杜预注:“葵倾叶向日,以蔽其根也。”②鲍牵:鲍叔牙曾孙,鲍国之兄,谥庄子。③施孝叔:鲁国大夫。④匡句须:施孝叔家臣。⑤薰莸:香草和臭草,喻善恶、贤愚等。
10. 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初A鲍国去B鲍氏C而来D为施孝叔E臣F施氏卜G宰H匡句须吉。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其,表示揣测语气,与《逍遥游》中“天之苍苍,其正色邪?”的“其”字用法相同。
B. 会,指诸侯在非规定时间朝见天子,而“宗庙会同”中的“同”指诸侯一起朝见天子。
C. 致,送给、给予,与《屈原列传》中“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的“致”字意思不同。
D. 必,与《六国论》中“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的“当”均为“如果,假如”的意思。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樊迟认为鲍牵忠心侍奉齐王,为官正直无私,却无端遭刖刑。孔子却认为古代的士人不仅能做到忠君爱国,更善于判断政治环境。鲍牵不察明时,不识圣主,实属咎由自取。
B. 齐大夫庆克与声孟子私通,被鲍牵、国武子发现。声孟子乘齐灵公会盟归来之机,诬陷鲍牵、高无咎等人合谋为乱。齐灵公对鲍牵施用刖刑并驱逐高无咎,高弱在卢邑反叛。
C. 鲍国起初是鲁大夫施孝叔的家臣,辅佐施氏忠心耿耿。庆克之乱后,鲍牵遭刖刑,齐国人把鲍国召回作为鲍氏的后嗣。孔子感慨鲍牵连自己的脚也保不住,智慧还不如葵菜。
D. 在刘知几看来,葵菜倾叶向日,本不是为了保护根部,只是后人因其形似而牵强附会;但《左传》信以为真,记录孔子的一时戏言并奉为确论,玷污了孔圣人贤良正直的风范。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鲍庄子食于淫乱之朝,不量主之明暗,以受大刖。
(2)施孝叔曰:“子实吉。”对曰:“能与忠良,吉孰大焉!”
14. 刘知几批评《左传》中“以草木方人”的做法,理由何在?请简要概括。
【答案】10. AFH
11. B 12. A
13. ①如今鲍庄子在混乱的朝廷中任职,不能估量国君的明暗,而蒙受大刑。
②施孝叔说:“你占卜的结果确实吉利。”(鲍国)回答说:“能与忠诚善良的人结交,还有比这更大的吉利吗!”
14. ①自古以来用草木来比喻人,都取其善恶、荣枯、贞脆来设比。
②草木本是无性无情的,说其富有智慧,能够躲避灾祸,是牵强附会之谈,不足为信。
【解析】
【导语】这篇文章通过对文献的对比分析,探讨了古代士人对忠诚与智慧的表现及评价。材料一和材料三展示了孔子和刘知几对鲍牵事件的不同见解,对鲍庄子不能审时度势,使得忠诚无辜受刑提出了批评。刘知几批评《左传》将草木比作人,说其不妥,揭示了后人对历史事件和实物现象的曲解和附会。整篇文章体现出对历史记载及传说的反思,以及对智慧与忠诚之间平衡的思考。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初鲍国离开鲍氏来到鲁国做施孝叔的家臣,施氏占卜家宰,匡句须吉利。
“初”是时间状语,单独成句,故在A处断开。
“鲍国”作主语,“去”作谓语,“鲍氏”作宾语;“而”连词,表承接,连接前后两句,中间不断开;“为”作谓语,“施孝叔臣”作宾语,故在宾语后F处断开。
“施氏”作主语,“卜”作谓语,“宰”作宾语,故在宾语后H处断开。
故选AFH。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一词多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理解的能力。
A.正确。“其”,均表示揣测语气,或许,大概。句意:国君或许是极其昏庸吧?/天色深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呢?
B.错误。“会”,指诸侯之间会盟。/“同”,指诸侯一起朝见天子。句意:国子辅佐灵公参加会盟。/在宗庙祭祀的活动中或者在诸侯会盟及朝见天子的时候。
C.正确。“致”,送给、给予。/“致”,表达。句意:并把封邑交给他。/在一篇文章中多次表达这种想法。
D.正确。“必”,含义均为“如果,假如”句意:如果一定要说它们蕴含灵性、富有智慧。/假如和秦国相抗衡,也许还不容易估量(胜负)呢。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概括材料内容的能力。
A.“鲍牵不察明时,不识圣主,实属咎由自取”错误;根据材料一“古之士者,国有道则尽忠以辅之,国无道则退身以避之。今鲍庄子食于淫乱之朝,不量主之明暗,以受大刖。是智之不如葵,葵犹能卫其足”可知,孔子只是说鲍牵智慧赶不上葵菜,并没有说鲍牵遭受刖刑是咎由自取。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食”,任职;“量”,估量;“以”,连词,因而。
(2)“实”,确实;“与”,结交;“吉孰大焉”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孰大吉焉”。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
①材料三“然自古设比兴,而以草木方人者,皆取其善恶薰莸,荣枯贞脆而已”,自古以来用草木来比喻人,都是取其善恶、荣枯、贞脆来设比。
②“必言其含灵畜智,隐身违祸,则无其义也……可谓之傥言者哉”,如果说草木含灵畜智,能够隐身逃避祸患,就没有这样的意义了,这不是正确的言论。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樊迟向孔子问道:“鲍牵侍奉齐国国君,执掌政事不屈从,可称得上忠诚了,然而国君却砍掉了他的双脚,国君难道是极其昏庸吗?”孔子说:“古代的士人,国家政治清明就尽忠来辅佐国君,国家政治黑暗就隐退来躲避。如今鲍庄子在淫乱的朝廷中任职,不估量国君的明暗,因而遭受了断足的重刑,这是他的智慧不如葵菜啊,葵菜还能保护自己的根部。”
材料二:
齐国的庆克和声孟子有私。鲍牵知道了,把这事告诉了国武子,国武子召来庆克并责备他。庆克很久没有出来,(然后)告诉夫人说:“国子责备我!”夫人发怒了。国子辅佐灵公参加会盟,高无咎、鲍牵留守。等到(灵公)回来,快要到达的时候,(高、鲍)关闭城门并检查旅客。声孟子诬陷说:“高、鲍两人将不让国君进城,要立公子角为国君。国子是知道的。”秋季七月壬寅日,砍去了鲍牵的双脚并驱逐了高无咎。齐国人召回鲍国并立他为鲍氏的继承人。
当初鲍国离开鲍氏来到鲁国做施孝叔的家臣,施氏占卜家宰,匡句须吉利。施氏的家宰,有百户人家的封邑。(施孝叔)给匡句须封邑,让他做家宰。(匡句须)把封邑让给鲍国,并把封邑交给他。施孝叔说:“你确实吉祥。”(鲍国)回答说:“能够给与忠良(职位),还有比这更大的吉祥吗!”鲍国辅佐施氏很忠诚,所以齐国人召回他让他做鲍氏的后代。孔子说:“鲍庄子的智慧不如葵菜,葵菜还能保护自己的根部。”
材料三:《左传》记载孔子说:“鲍庄子的智慧不如葵菜,葵菜还能保护自己的根部。”有生命却没有见识,有形体却没有品性的,大概只有草木了吧?然而自古以来设置比兴(的手法),而用草木来与人相比的,都是选取它们善恶、荣枯、坚贞脆弱等方面罢了。如果一定要说它们蕴含灵性、富有智慧,能够隐身躲避灾祸,那就没有这样的道理。探究葵菜向着太阳倾斜,原本不是为了保护根部,只是人们看到它的形状相似,勉强给它命名。也就像当今世俗的文人,把鸟叫称为啼,把花开称为笑。花和鸟,哪里有啼笑的情感呢?如果因为人没有喜怒,不知哀乐,就说人的智慧不如花,花还善于笑,人的智慧不如鸟,鸟还善于啼,能把这称为随便乱说吗?像“鲍庄子的智慧不如葵菜,葵菜还能保护自己的根部”,就是这样的例子。而《左传》记录孔子一时的戏言,把它当作千年不变的确论。造成了委婉含蓄的严重拖累,玷污了(孔子)贤良正直的高尚典范,难道不可惜吗!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尧有子十人,不与其子而授舜;舜有子九人,不与其子而授禹。至公也。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庖人调和而弗敢食,故可以为庖。若使庖人调和而食之,则不可以为庖矣。王伯之君亦然。诛暴而不私,以封天下之贤者,故可以为王伯。若使王伯之君诛暴而私之,则亦不可以为王伯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去私》)
材料二:
明主之道,必明于公私之分,明法制,去私恩。夫令必行,禁必止,人主之公义也;必行其私,信于朋友,不可为赏劝,不可为罚沮,人臣之私义也。私义行则乱,公义行则治,故公私有分。人臣有私心,有公义。修身洁白而行公行正,居官无私,人臣之公义也;污行从欲,安身利家,人臣之私心也。明主在上,则人臣去私心行公义;乱主在上,则人臣去公义行私心。故君臣异心,君以计畜臣,臣以计事君,君臣之交,计也。害身而利国,臣弗为也;害国而利臣,君不行也。至夫临难必死,尽智竭力,为法为之。故先王明赏以劝之,严刑以威之。赏刑明,则民尽死;民尽死,则兵强主尊。刑赏不察则民无功而求得有罪而幸免则兵弱主卑。故先王贤佐尽力竭智。故曰:公私不可不明,法禁不可不审,先王知之矣。
(节选自《韩非子·饰邪》)
10. 材料二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刑赏A不察B则民C无功D而求E得F有罪G而幸免H则兵弱I主卑。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与其子而授舜”与《论语·侍坐》中“吾与点也!”的“与”词义不同。
B. “公义行则治”与《谏逐客书》中“举地千里,至今治强”的“治”词义不同。
C. “污行从欲”的“污”与《促织》中“成以其小,劣之”中的“劣”用法不同。
D. “严刑以威之”与《得道多助》中“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的“威”词义相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以尧舜禅让传贤不传子,厨师调和五味不敢私食,论证了王伯之君当贵公去私。
B. 祁黄羊举荐贤才,外不避仇,内不避亲,一心为国,受到孔子称赞,人臣做事应出于公心。
C. 私义风行国家就会混乱,公义风行国家就会平安,那么明君治国应先公义后私心。
D. 材料二通过一系列对比,说明国家长治久安,需要君臣坚守公心,国家要法治严明。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诛暴而不私,以封天下之贤者,故可以为王伯。
(2)不可为赏劝,不可为罚沮,人臣之私义也。
14. 两则材料中对“公私”的看法有何异同?请简要概括。
【答案】10. BFH
11. B 12. C
13. (1)诛杀暴君,自己却不私吞他们的财产,而是将其分封给天下的贤人,所以能够成就王霸之业。
(2)不能用赏赐鼓励,不能用刑罚阻止,这是臣子的私义。
14. 相同点:都强调要公私分明或明公去私。
不同点:材料一强调“至公”的重要性,能够成就王霸之业;材料二强调君臣有公心、私心,要刑赏分明或明确法制。
【解析】
【导语】两则材料探讨了“公私”之分的重要性。材料一以历史人物尧、舜、祁黄羊的事例,强调了公正无私的品德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选贤任能时不应夹杂个人恩怨。材料二则从法治的角度,指出明君应分清公私,严明法制,以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两则材料共同强调了公义的重要性,认为公义行则治,私义行则乱,体现了古代政治思想中对公私分明的重视。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刑赏不分明,百姓就会无功而谋取利益,有罪而侥幸免罚,结果是兵力弱小,君主卑下。所以先王贤臣都竭力尽心。
“刑赏”作主语,“不察”作谓语,主谓结构,应在B处断开;
“民”作主语,“无功而求得”作谓语,应在F处断开;
“无功而求得”与“有罪而幸免”结构一致,内容相对,“有罪”后不能断开,应在“幸免”后H处断开。
故选BFH。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正确。两个“与”含义不同,前者为“给予、赠与”,后者为“赞同”。句意:但是他不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却传给了舜。/我赞同曾皙的想法呀!
B.错误。两个“治”含义相同,都是“治理得好,安定太平”的意思。句意:公义风行国家就会平安。/攻取土地上千里,至今政治安定,国力强盛。
C.正确。污:使动用法,使……受到玷污/劣:意动用法,认为……劣小。句意:玷污自己的品行,放纵自己的私欲。/成名因它个儿小,看不上它。
D.正确。两个“威”含义相同,都是“威慑”的意思。句意:严定刑罚来加以威慑。/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那么明君治国应先公义后私心”错,曲解文意,根据“私义行则乱,公义行则治,故公私有分”可知,原文中肯定公义,否定私义,并未将两者排序。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私”,私吞;“封”,分封;“故”,所以;“王伯”,王霸之业。
(2)“劝”,鼓励;“沮”,阻止;“……也”,表判断,……是……。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找到两则材料论述“公私”的观点,然后概括出来即可。
(1)先具体归纳相同点。
根据材料一中尧舜采用禅让制,祁黄羊举荐解狐和自己的儿子等事情,和孔子说的“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可知,材料一重视公私,强调公私分明。
根据材料二中“故公私有分……私义行则乱,公义行则治……明主之道,必明于公私之分,明法制,去私恩”“公私不可不明,法禁不可不审”可知:材料二也重视公私,强调公私分明或明公去私。
(2)再看两则材料有关公私的不同点或侧重点差异。
根据材料一“至公也”“诛暴而不私,以封天下之贤者,故可以为王伯。若使王伯之君诛暴而私之,则亦不可以为王伯矣”概括为:材料一重视“至公”,强调其重要性,能够成就王霸之业;
根据材料二“人臣有私心,有公义。修身洁白而行公行正,居官无私,人臣之公义也;污行从欲,安身利家,人臣之私心也。明主在上,则人臣去私心行公义;乱主在上,则人臣去公义行私心”“公私不可不明,法禁不可不审”概括为:材料二则是强调君臣有公心、私心,要刑赏分明。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尧有十个儿子,但是他不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却传给了舜;舜有九个儿子,但他不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却传给了禹。他们是最公正无私的了。
晋平公向祁黄羊询问道:“南阳没有县令,谁可以担任这个职务呢?”祁黄羊回答说:“解狐可以。”平公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祁黄羊回答说:“您是问谁可以担任县令,没有问谁是我的仇人呀。”平公说:“说得好。”于是任用了解狐。国人都对此说好。过了一段时间,平公又问祁黄羊说:“国家缺个军尉,谁可以担任这个职务?”祁黄羊回答道:“祁午可以。”平公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说:“您是问谁可以担任军尉,没有问谁是我的儿子呀。”平公说:“说得好。”于是又任用了祁午。国人都对此说好。孔子听说了这件事说道:“祁黄羊的这些话太好了!举荐外人不避开仇人,推举家里人不避开儿子。祁黄羊可以说是最公正无私的了。”
厨师调和五味而不敢私自食用,所以可以做厨师。如果厨师调和五味而私自把它吃掉,那么这样的人就不可以做厨师了。成就王霸之业的君主也是这样。诛杀暴君,自己却不私吞他们的财产,而是将其分封给天下的贤人,所以能够成就王霸之业。如果他们诛杀暴君而把他们的财产占为己有,那么这样的君主就不能成就王霸之业了。
材料二:
明君的处事原则,一定要明白公私的区别,彰明法制,舍弃私人恩惠。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是君主的公义;一定要实现自己的私利,在朋友中取得信任,不能用赏赐鼓励,不能用刑罚阻止,这是臣子的私义。私义风行国家就会混乱,公义风行国家就会平安,所以公私是有区别的。臣子有私心,有公义。修身廉洁而办事公正,做官无私,是臣子的公义;玷污自己的品行,放纵自己的私欲,求自身的安乐和家族的利益,是臣子的私心。明君在上,臣子就去私心行公义;昏君在上,臣子就去公义行私心。所以君臣不一条心,君主靠算计蓄养臣子,臣子靠算计侍奉君主,君臣交往靠的是算计。危害自身而有利国家,臣子是不做的;危害国家而有利臣子,君主是不干的。至于臣子面临危难一定拼死,竭尽才智和力量,是法度造成的。所以先王明定赏赐来加以勉励,严定刑罚来加以威慑。赏罚分明,百姓就能拼死;百姓拼死,兵力就会强盛,君主就会尊贵。刑赏不分明,百姓就会无功而谋取利益,有罪而侥幸免罚,结果是兵力弱小,君主卑下。所以先王贤臣都竭力尽心。所以说,公私不可不明,法禁不可不察,先王是懂得这个道理的。
山东省百师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凡战,使士卒敢进而不敢退,逃一寸者,必惩之以重刑,故可以取胜也。法①曰:“罚不迁列。”
隋大将杨素,御戎严整,有犯军令者,立斩之,无所宽贷。每将对敌辄求人过失而斩之多者百余人少者不下十数人,流血盈前,言笑自若。及其对阵,先令三百人赴敌,陷阵则已,如不能陷阵而还者,无问多少,悉斩之。又令二三百人复进,还如向者。将士股栗,有必死之心,由是战无不胜。
(节选自《百战奇略·罚战》)
材料二:
太宗曰:“严刑峻法,使众畏我而不畏敌,朕甚惑之,昔光武以孤军当王莽百万之众,非有刑法临之,此何由乎?”
靖曰:“兵家胜败,情状万殊,不可以一事推也。如陈胜、吴广败秦师,岂胜、广刑法能加于秦乎?光武之起,盖顺人心之怨莽也,况又王寻、王邑不晓兵法,徒夺兵众,所以自此败。臣案《孙子》曰:‘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此言凡将先有爱结于士,然后可以严刑也;若爱未加而独用峻法,鲜克济焉。”
太宗曰:“《尚书》言:‘威克厥爱,允济;爱克厥威,允罔功。’何谓也?”
靖曰:“爱设于先,威设于后,不可反是也。若威加于先,爱教于后,无益于事矣。《尚书》所以慎戒其终,非所以作谋于始也。故《孙子》之法万代不刊。”
太宗曰:“卿平萧铣,诸将皆欲藉伪臣家以赏士卒,独卿不从,以谓蒯通不戮于汉,既而江汉归顺。朕由是思古人有言曰:‘文能附众,武能威敌。’其卿之谓乎?”
靖曰:“汉光武平赤眉,入贼营中案行。贼曰:‘萧王推赤心于人腹中。’此盖先料人情必非为恶,岂不豫虑哉!臣顷讨突厥,总蕃汉之众,出塞千里,未尝戮一扬千,斩一庄贾,亦推赤诚存至公而已矣。陛下过听,擢臣以不次之位,若于文武则何敢当。”
(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注】①法:指《司马法》,据说是姜子牙所著兵书。
10. 材料一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每将A对敌B辄C求人过失而D斩之E多者F百余人G少者H不下十数人。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迁,指迁移,与《屈原列传》“顷襄王怒而迁之”中的“迁”意思相同。
B. 盈,指充满,与《望海潮》“户盈罗绮”中的“盈”意思相同。
C. “栗”,战栗,发抖,与《梦游天姥吟留别》“栗深林兮惊层巅”中的“栗”意思不同。
D. “当”,抵挡,与《<老子>四章》“当其无,有车之用”中的“当”意思不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杨素治军严整,他的军队中如有违反军令的就立即处死,绝不宽贷。
B. 杨素在与敌军交战时,先派三百个人进攻敌人,如果战士打败且活着回来,就全部杀掉他们。
C. 李靖用打仗的胜败情况各不相同,不可以根据一件事来推断所有的情况,来回答唐太宗的疑问。
D. 李靖平定萧铣后,各位将领都想登记前朝官员财物赏赐士卒,只有李靖没有这样做,太宗认为李靖就像蒯通一样文武双全。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
(2)此盖先料人情必非为恶,岂不豫虑哉!
14. 李靖对战争中的恩义与惩罚有哪些看法?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
【答案】10. BEG
11. A 12. D
13. (1)将帅在士卒尚未亲附之时就处罚,他们就会不服从;如果士卒已经真心依附而受到处罚仍不能执行,也不能用来作战。
(2)这大概就是预先料想到人情一定不是为恶的,难道不是预先考虑到这一点吗?
14. ①实施严峻的刑法需要以能加恩义为基础,否则很难成功;
②爱要施于先,威要施于后,顺序不可颠倒;
③把赤诚的心交存给天下,可以减少甚至避免杀戮。
【解析】
【导语】这篇文言文材料对比两种战争管理和指挥理念。材料一描述杨素的严刑峻法,以高压政策促士兵奋战;材料二则记录了李靖与唐太宗的对话,强调仁爱为先再辅之以刑威。通过两则材料,揭示出战争中不同的领导策略及效果,突显仁义与刑法在军队管理中的平衡的重要性,反映出深刻的军事哲学思考。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每当将要对敌交战之时,他就搜求犯有过失的士卒而立即杀掉,被杀的人多者一次上百人,少者也不下十数人。
“每将对敌”做状语,可单独成句,故在B处断开;
“辄”作状语修饰“求”,中间不断开,“而”为连词,连接前后内容,D处不断开,“之”作“斩”的宾语,故在E处断开;
“多者百余人”,“少者不下十数人”句子结构相同,故在G处断开。
故选BEG。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的能力。
A.错误。迁移;/放逐。句意:惩罚罪过就要就地执行,不移动到其他地方。/顷襄王发怒,就放逐了屈原。
B.正确。句意:鲜血流遍帐前。/家家户户都存满了绫罗绸缎。
C.正确。战栗,发抖;/使……战栗。句意:将士大腿战栗发抖。/使深林战栗,使层层山峰震惊。
D.正确。抵挡;/在(某处、某时)。句意:当初光武帝凭借一支孤立无助的军队抵抗王莽的百万兵众。/车的功用正是在于车毂的“无”。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太宗认为李靖就像蒯通一样文武双全”错误。根据原文“卿平萧铣,诸将皆欲藉伪臣家以赏士卒,独卿不从,以谓蒯通不戮于汉”“朕由是思古人有言曰:‘文能附众,武能威敌。’其卿之谓乎”可知,太宗认为李靖文武双全,但并没有说“像蒯通一样”。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卒”,士卒;“附”,依附;“行”,执行。
(2)“盖”,大概;“恶”,坏事;“豫”,事先准备。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探究文中思想观点的能力。
①根据“凡将先有爱结于士,然后可以严刑也;若爱未加而独用峻法,鲜克济焉”可概括为:实施严峻的刑法需要以施加恩义为基础,否则很难成功。
②根据“爱设于先,威设于后,不可反是也。若威加于先,爱教于后,无益于事矣”可概括为:爱要施于先,威要施于后,顺序不可颠倒。
③根据“臣顷讨突厥,总蕃汉之众,出塞千里,未尝戮一扬千,斩一庄贾,亦推赤诚存至公而已矣”可概括为:把赤诚的心交存给天下,可以减少甚至避免杀戮。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大凡在作战中,要使士卒在与敌人遭遇时,敢于奋勇前进而不敢后退,而对于畏敌后退一步的,必须用重刑加以惩处,这样就可以打胜仗。诚如《司马法》所说:“惩罚罪过要就地执行,不移动到其他地方。”
隋朝时期,大将杨素治军严整,他的部队如有违犯军令的人,立即处斩,而绝不宽容。每当将要对敌交战之时,他就搜求犯有过失的士卒而立即杀掉,被杀的人多者一次上百人,少者也不下十数人。鲜血流遍帐前,而杨素却谈笑风生,若无其事。到了与敌对阵交战之时,他先令三百人进击敌人,若能攻陷敌阵也就罢了,如果不能冲破敌阵而活着回来的,不论多少都全部杀掉。然后又派二三百人再去进攻,对于不能陷阵而生还者仍如旧法全部杀掉。将士们因此而震惧,人人抱定必死之志奋勇杀敌,所以每战都能获胜。
材料二:
太宗说:“严刑峻法使大家害怕我却不害怕敌人,我对此十分困惑。当初光武帝凭借一支孤立无助的军队抵抗王莽的百万兵众,并没有刑法摆在士兵面前,这是什么原因呢?”
李靖说:“兵家的胜败,情况各不相同,不可以根据一件事来推断(所有的情况)。就像陈胜、吴广使秦国军队失败,难道陈胜、吴广能对秦施加刑法吗?光武的崛起,只不过是顺应了人们怨恨王莽的心意罢了,更何况加之王寻、王邑不懂得兵法,只不过是夸耀人多,所以从此败落。我探究《孙子》中所说的:‘将帅在士卒尚未亲附之时就处罚,他们就会不服从;如果士卒已经真心依附而受到处罚仍不能执行,也不能用来作战。’这句话说的是大多都要先用恩义结交兵士,然后才可以实施严峻的刑法。如果没有施加恩义而只是使用严峻的刑法,很少有能够成功的。”
太宗说:“《尚书》上说:‘威胜于爱,事情就可以成功;爱胜于威,事情就不可以成功。’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李靖说:“爱要施于先,威要施于后,而不可与此相反。如果威施于前,爱施于后来补救,那么对于事情就没有什么好处了。《尚书》是用来告诫人们要终生谨慎戒备,并不是用来告诫人们要谋划于事情的开始。所以《孙子》所传授的方法永世不变。”
太宗说:“你平定萧铣,各位将领都想登记前朝官员(财物)来赏赐士卒,只有你不愿这样做,由此可以解释蒯通不被汉杀戮的原因,不久江汉归顺。我因此想到古人有句话说:‘文能使大家依附,武能够威慑敌人。’大概说的就是你吧?”
李靖说:“汉光武平定赤眉军,进入敌人军营探查他们的行踪,敌人说:‘萧王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怎么能不让别人忠诚)。’这大概就是预先料想到人情一定不是为恶的,难道不是预先考虑到这一点吗?我不久前讨伐突厥,统领异族和汉族的兵众,出塞千里,不曾杀戮一扬千,斩杀一个商人,把赤诚的心交存给天下罢了。陛下误听,没有按照次序来提拔臣下,如果用文武双全(来评价我),怎么敢当呢?”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孝景崩,武帝立。左右以为广名将也,于是广以上郡太守为未央卫尉,而程不识亦为长乐卫尉。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阵,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幕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阵,击刁斗,士吏治军薄至明,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不识曰:“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是时汉边郡李广、程不识皆为名将,然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有删改)
材料二:
臣光曰:《易》曰:“师出以律,否臧凶。”言治众而不用法,无不凶也。李广之将,使人人自便。以广之材,如此焉可也,然不可以为法。何则?其继者难也,况与之并时而为将乎!夫小人之情,乐于安肆而昧于近祸,彼既以程不识为烦扰而乐于从广,且将仇其上而不服。然则简易之害,非徒广军无以禁虏之仓卒而已也!故曰“兵事以严终”,为将者,亦严而已矣。然则效程不识,虽无功,犹不败;效李广,鲜不覆亡哉!
(节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
材料三:
太史公与司马温公所言皆一偏之论也。以武定天下者,有将兵,有将将。为将者,有攻有守,有将众,有将寡。不识之正行伍击刁斗治军簿守兵之将也。广之简易,人人自便,攻兵之将也。束伍严整,斥候详密,将众之道也。刁斗不警,文书省约,将寡之道也。严谨以攻,则敌窥见其进止而无功。简易以守,则敌乘其隙而相薄。将众以简易,则指臂不相使而易溃。将寡以严谨,则拘牵自困而取败。故广与不识,各得其一长,而存乎将将者尔。将兵者不一术,将将者兼用之,非可一律论也。人主,将将者也。大将者,将兵而兼将将者也。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有删改)
10. 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断句处字母写在答题卡的横线上。
不识之正A行伍B击刁C斗D治军E簿F守G兵之H将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然亦远斥候”与“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中的“远”意思不同。
B. “且将仇其上而不服”与“因人之力而蔽之”中的“而”用法相同。
C. 鲜,少、很少,与“鲜为人知”“鲜廉寡耻”中的“鲜”意思相同。
D. 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与“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的“相”用法相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司马迁通过程不识自谦的话语和士兵对程不识的挖苦,侧面肯定了李广是一个颇有谋略的将领。
B. 司马光认为,普通人喜欢安逸恣乐而看不清楚身边的灾祸,统领大军如果不严明法纪,是很危险的。
C. 王夫之认为,无论是队伍整齐严谨地去进攻还是简易地防守,都可能会让敌人寻到战机,导致战事不利。
D. 对李、程二将,司马迁多陈述史实,司马光和王夫之则对史实进行评论,王夫之的观点更加辩证。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广之材,如此焉可也,然不可以为法。
(2)将兵者不一术,将将者兼用之,非可一律论也。
14. 请分别概括司马光、王夫之对“李广和程不识统兵方式”的评价。
【答案】10. BDF
11. B 12. A
13. (1)凭借李广的才能,像这样(带兵)是可以的,然而(这种方式)不可以作为(带兵的)准则。
(2)兵的将领(带兵)没有一种固定的方法,统率将领的人(要)综合运用(不同的方法),(这些情况)不可以用一种标准来衡量。
14. 司马光的评价:
①李广的统兵方式过于简易,虽然士卒乐于效命,但不可作为常法,因为后人难以效仿,且可能导致军纪不严,士兵不服管教,从而造成军队的覆亡。
②程不识的严谨治军方式虽然士兵感到烦扰,但能够保证军队的纪律和战斗力,不会轻易败亡。
王夫之的评价:
①李广的简易方式,适合统率少量士兵进行进攻。
②程不识严格整顿队伍,适合统率众多士兵进行防守。
③李广和程不识各有优点。
【解析】
【导语】这篇文言文通过对李广和程不识两位将领的不同统兵方式的描述,展现了古代军事指挥的多样性。司马迁通过史实陈述,表现了李广的简易和程不识的严谨。司马光则从法纪严明的角度批评李广的方式,认为其不可效仿。王夫之则提出辩证观点,认为将兵之道不拘一格,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三者共同探讨了军事指挥中严谨与简易的平衡问题。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程不识严格整顿队伍编制,(晚上)敲打刁斗,处理军中事务,是防守型的将领。
“不识”指程不识,“行伍”作“正”的宾语,在B处断开;
“刁斗”作“击”的宾语,在D处断开;
“守兵之将也”判断句,单独成句,在F处断开。
故选BDF。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正确。形容词作动词,在远处布置;/远处的。句意:但也在远处布置了侦察哨。/远处的邻村屋舍依稀可见。
B.“用法相同”错误。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句意:并且将会仇视他们的上级而不服从。/依靠别人的力量却又反过来损害他。
C.正确。句意:很少有不灭亡的啊。/很少有人知道。/无廉洁之操守且不知羞耻。
D.正确。句意:那么敌人会趁着他的漏洞来攻击他。/你可以去禀告婆婆,趁早把我休弃回娘家。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程不识自谦的话语和士兵对程不识的挖苦”错误,材料一中程不识的话是对李广和自己部队的评价,不是自谦之语。根据“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可知士兵认为跟随程不识很辛苦,并没有挖苦他。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以”,凭借;“材”,才能,本领;“焉”,这样;“法”,法则,准则。
(2)“术”,方法、策略;第一个 “将”,动词,统率;第二个“将”,名词,将领;“论”,评论,衡量。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
司马光的评价:
①“李广之将,使人人自便”表明李广带兵让士兵人人自便,比较简易随意;“以广之材,如此焉可也,然不可以为法。何则?其继者难也”指出凭李广的才能这样做可以,但不能作为法则,因为后继者难以效仿;“然则简易之害,非徒广军无以禁虏之仓卒而已也”强调了李广这种简易统兵方式的害处,即遇到敌人突然袭击时无法抵御;“效李广,鲜不覆亡哉”说明效仿李广统兵,很少有不灭亡的。
②“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阵,击刁斗,士吏治军薄至明”描述程不识严格整顿队伍编制、敲打刁斗、治理军队严格细致。“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表明程不识的统兵方式虽让士兵烦扰,但能使敌人无法侵犯。“效程不识,虽无功,犹不败”认为效仿程不识,即使没有功劳,也还不至于失败。
王夫之的评价:
①“广之简易,人人自便,攻兵之将也”指出李广统兵简易,是进攻型的将领。“刁斗不警,文书省约,将寡之道也”说明李广的方式适合统率少量士兵。“简易以守,则敌乘其隙而相薄。将众以简易,则指臂不相使而易溃”指出简易的方式用于防守会被敌人趁机攻击,统率众多士兵时采用简易方式则容易溃败。
②“不识之正行伍击刁斗治军簿守兵之将也”表明程不识严格整顿队伍,是防守型的将领。“束伍严整,斥候详密,将众之道也”说明程不识的方式适合统率众多士兵。“严谨以攻,则敌窥见其进止而无功”指出用严谨的方式进攻,敌人会窥探到行动规律而使进攻无功。
③“故广与不识,各得其一长”认为李广和程不识各有长处。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汉景帝去世,汉武帝即位。汉武帝身边的大臣认为李广是名将,于是李广从上郡太守调任为未央卫尉,而程不识也担任长乐卫尉。程不识过去和李广都以边郡太守的身份统率军队屯驻。等到出兵攻打匈奴的时候,李广行军没有严格的队列和阵势,靠近有好水草的地方驻扎,住宿停留时,人人都感到便利,晚上不敲打刁斗来保卫自己,军中幕府简化各种文书簿册的事务,但也在远处布置了侦察哨,不曾遇到危险。程不识严格整顿部队的编制、队列和阵势,晚上敲打刁斗,军官和士兵处理军中事务直到天明,军队得不到休息,然而也不曾遇到危险。程不识说:“李广的军队非常简易,但是如果敌人突然袭击他们,就无法抵御了。而他的士兵也安逸快乐,都愿意为他拼死作战。我的军队虽然事务繁多,让人烦扰,但敌人也不能侵犯我们。”当时,汉朝边郡的李广、程不识都是名将,但是匈奴畏惧李广的谋略,士兵也大多乐意跟随李广而认为跟随程不识很辛苦。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有删改)
材料二:
臣司马光说:《易经》上说:“出兵作战必须依靠纪律,不遵循纪律,不论胜败都是凶。”这是说治理人数众多的军队却不用法纪,没有不凶险的。李广带兵,让人人自便。凭李广的才能,这样做是可以的,但是不能把这作为(带兵的)法则。为什么呢?因为他的继承者很难做到,何况与他同时担任将领的人呢!一般人的性情,喜欢安逸放纵而看不清楚眼前的灾祸,他们既然认为程不识带兵很烦扰而乐意跟随李广,并且将会仇视他们的上级而不服从。这样看来,简易的害处,不只是李广的军队无法抵御敌人的突然袭击而已!所以说“军事行动要以严格终结”,作为将领,也只是严格罢了。这样的话,效仿程不识,即使没有功劳,也还不至于失败;效仿李广,很少有不灭亡的啊!
(节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
材料三:
太史公司马迁和司马温公司马光所说的都是片面的言论。靠武力平定天下的人,有统率士兵的,有统率将领的。作为将领,有进攻的时候,有防守的时候,有统率众多士兵的时候,有统率少量士兵的时候。程不识严格整顿队伍编制、(晚上)敲打刁斗、治理军队严格细致,是防守型的将领。李广带兵简易,让人人自便,是进攻型的将领。约束队伍严格整齐,侦察详细周密,是统率众多士兵的方法。晚上不敲打刁斗报警,文书简略,是统率少量士兵的方法。用严谨的方式进攻,那么敌人会窥探到他的行动规律而使他无功而返。用简易的方式防守,那么敌人会趁着他的漏洞来攻击他。统率众多士兵却采用简易的方式,那么就会指挥不灵而容易溃败。统率少量士兵却采用严谨的方式,那么就会受拘束牵制而自取失败。所以李广和程不识,各自有他们的长处,而关键在于统率将领的人罢了。统率士兵的方法不止一种,统率将领的人要综合运用这些方法,不能一概而论。君主,是统率将领的人。大将,是既统率士兵又统率将领的人。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有删改)
山东省青岛二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3.(2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富公①知青州,岁穰而河朔大饥,民东流。公以为从来拯饥多聚之州县,人既猥多,仓廪不能供,散以粥饭,欺弊百端,由此人多饥死,疫疾随起,居人亦致病毙。是时方春,野有青菜,公出榜要路,令饥民散入村落,山林陂泽之利可资以生者,听流民擅取。使富民等级出米以待之。民重公令,米谷大积。分遣寄居闲官往主其事。问健吏募民中曾为吏胥、走隶者,皆倍给其食,令供簿书、给纳、守御之役。借民仓以贮,与流民约,三日一支,出纳之详,一如官府。比麦熟,人给路粮遣归,饿死者无几,作丛冢葬之。其间强壮堪为禁卒者,募得数千人,奏乞拨充诸军。自是天下流民处多以青州为法。
(节选自苏辙《龙川别志》)
材料二:
晏②以王者爱人,不在赐与当使之耕耘织纴常岁平敛之荒则蠲救之。诸道各置知院官,每旬月具州县雨雪丰歉之状。荒歉有端,则计官取赢,先令蠲某物、贷某户,民未及困而奏报已行矣。议者或讥晏不直赈救而多贱出以济民者,则又不然。善治病者,不使至危惫;善救灾者,不使至赈给。赈给少则不足活人,活人多则阙国用,国用阙则复重敛矣!又赈给多侥幸,吏群为奸,强得之多,弱得之少,虽刀锯在前不可禁——以为“二害”。灾沴之乡,所乏粮耳,他产尚在,贱以出之,易以杂货,因官之力,转于丰处,或官自用,则国计不乏;官多贱出菽,资之粜运,散入村间,下户力农亦能自免阻饥——以为“二胜”。
晏常言:“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故其理财常以养民为先,可谓知本之论,其去桑、孔③远矣!王荆公但知理财,而实无术以理之;亦自附养民,而反多方以害之。故上不能为刘晏,而下且不逮桑、孔。
(节选自冯梦龙《智囊全集》)
【注】①富公:富弼北宋明相。②晏:刘晏,唐朝明相。③桑、孔:汉代政治家桑弘羊、孔仅,善管理国家政财。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加句读处的字母写在答题卡上。
不在A赐与B当使之C耕耘D织纴E常岁F平敛之G荒则蠲H救之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法,范式,与“商君佐之,内立法度”的“法”词义不同。
B.活,属使动用法,与“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的“蕃”用法相同。
C.侥幸,企求非分,与“庶刘侥幸,保卒余年”中的“侥幸”词义相同。
D.因,依靠,与“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的“因”词义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富弼认为将灾民聚集在州县做法十分不可取。公家库存供应不足,很多灾民会饿死,由此引发的疫病又会导致其他居民染病身亡。
B.富弼在赈灾时改变以往集中管理的方式,引导流民分散到村落;灾后又安置流民返乡,将流民中的健壮者招募、充实到军队中。
C.刘晏日常密切关注当地气候和收成情况,在老百姓因歉收而陷入贫困之前,就及时将救灾的措施呈报朝廷,可以称得上善于筹划。
D.冯梦龙赞赏刘晏理财以养民为先的做法,认为刘晏的才能离桑弘羊、孔仅还有距离,但是超过在理财、养民方面表现不佳的王安石。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山林陂泽之利可资以生者,听流民擅取。
②善治病者,不使至危惫;善救灾者,不使至赈给。
(5)在赈灾过程中,富弼和刘晏分别发挥善用人与善理财的优势。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结合语境进行理解,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述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结合具体内容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4)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答题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结合具体要求概要作答。
【解答】(1)句意:不在于赏赐的多少,而应当使他们安心于耕耘纺织。在税赋方面,正常的年头公平合理地缴纳,饥荒时则加以减免或用国家的财力来济助。
“不在”作谓语,“赐与”作宾语,故应在B处断开;“使”作谓语,“之”既作“使”的宾语,又作“耕耘织纴”的主语,故应在E处断开;“常岁”作主语,“平敛”作谓语,“之”作宾语,故应在G处断开。
综上应BEG三处断开。
(2)C.“词义相同”错误。企求非分;幸运。句意:在救济时往往希望获得更多的救助;希望祖母刘氏能够幸运地保全余生。
故选:C。
(3)D.“认为刘晏的才能离桑弘羊、孔仅还有距离”错,原文是“其去桑、孔远矣”,意思是刘晏比汉代理财专家桑弘羊和孔仅好得太多了。
故选:D。
(4)①“陂泽”,湖泊;“资”,帮助;“听”,听凭;“擅取”,自己去拿。译文:山林湖泊中出产的东西,只要是可以帮助人们生存的,听凭流民们自己去拿。
②“善”,善于;“危惫”,病情危急;“赈给”,救助。译文:善于治病的医生,不会等病人病情危急才医救,善于救灾的人,不会等到百姓必须仰赖救助才救助。
(5)①根据“使富民等级出米以待之……分遣寄居闲官往主其事。问健吏募民中曾为吏胥、走隶者,皆倍给其食,令供簿书、给纳、守御之役。借民仓以贮……比麦熟,人给路粮遣归……其间强壮堪为禁卒者,募得数千人,奏乞拨充诺军”可概括为:富弼发动富民积极捐粮,并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管理。
②根据“灾沴之乡,所乏粮耳,他产尚在,贱以出之……散入村间,下户力农亦能自免阻饥”可概括为:刘晏帮忙转卖或收购灾民的货物,再将粮食贱卖给灾民,确保灾民与官府都受益。
答案:
(1)BEG
(2)C
(3)D
(4)①山林湖泊中出产的东西,只要是可以帮助人们生存的,听凭流民们自己去拿。
②善于治病的医生,不会等病人病情危急才医救,善于救灾的人,不会等到百姓必须仰赖救助才救助。
(5)①富弼发动富民积极捐粮,并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管理。②刘晏帮忙转卖或收购灾民的货物,再将粮食贱卖给灾民,确保灾民与官府都受益。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富弼治理青州的时候,正值粮食成熟而河朔闹灾荒,老百姓纷纷向东逃荒。富弼认为:从来救济饥荒,大多将流民集中在州县,人数太多,仓库供应不了,分发粥饭时,欺诈蒙骗的事情屡有发生,因此人们多饿死,瘟疫相继而起,这又导致当地居民也染上瘟疫死亡。这个时候,正是春暖时节,田野里有野菜,富弼就在要道上贴出告示,要求饥民分散到村落中,山林湖泊中出产的东西,只要是可以帮助人们生存的,听凭流民们自己去拿。让富裕的百姓按不同的等级拿出粮食,以便供给流民。百姓重视富弼的命令积极捐粮,粮食大量聚集。富弼派遣寄居青州的官吏到各聚集地主管流民事务,又询问精干的官吏,征募的民众中谁曾担任官吏或差役,都给这些人加倍的供给,让他们负责记录账目、交纳钱粮和守护州城等差事。又借用百姓家的仓库来贮存粮食,与流民约定,粮食每三天支出一次,详尽记录粮食收入与支出的情况,完全和官府的正规流程一样。到麦子成熟的时候,按路途远近分发粮食,送流民回家;饿死的人没有几个,富弼将他们集中埋葬在一个大的坟墓。流民当中有身体强壮可以当禁兵的,招募了几千人,上奏请求充实到各路军队。从此,天下流民聚集的地方,大多以青州的做法为榜样。
材料二:
刘晏认为君王爱护百姓不在于赏赐的多少,而应当使他们安心于耕耘纺织。在税赋方面,正常的年头公平合理地缴纳,饥荒时则加以减免或用国家的财力来济助。刘晏在各道分别设置知院官,每十天或一个月向朝廷详细报告各州县天气及收成情况。歉收如果有正当的理由,则会计官在催收赋税时,主动下令哪一类谷物可以免税,哪一些人可向官府借贷,能做到各地的百姓没有因为歉收而遭受贫困,各种救灾的措施已报请朝廷并施行了。有人责怪刘晏不直接救济人民,只贱价出售粮食物品给百姓,这种说法其实并不正确。善于治病的医生,不会等病人病情危急才医救,善于救灾的人,不会等到百姓必须仰赖救助才救助。因为救助得少不足以养活灾民,救助得多就会使国家的财政发生困难,国家的财政一旦出问题又必须征收重税,如此又形成恶性循环。另外,在救济时往往希望获得更多的救助,官吏相互狼狈为奸,有办法的人得的多,真正贫苦需要救济的百姓反而得的很少,即使以严刑峻法来威吓也无法禁止,给国家和百姓造成双重的灾害。发生灾害的地区,所短缺的其实只是粮食而已,其他的产品往往还可维持正常的供应,若能低价将这些产品卖出去,交换其他的货品,借助官府的力量转运到丰收的地方,或者由官府自用,这样国家的财用就不会匮乏;再由国家大量低价卖出囤积的谷物,分交运粮的单位,转运到各个缺粮的地区,使真正无力购买粮食的农民能够免除饥荒——这对国家、个人都有好处。
刘晏经常说:“人口增长了,赋税自然水涨船高。”所以他理财常常是养民为先,可谓是懂得根本的道理。比汉代理财专家桑弘羊和孔仅好得太多了。王安石只知道理财,但实际上没有理财的方法,他也自认为重在养民,结果反而祸害了人民,所以比上不如刘晏,比下也不及桑、孔。
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安石得政,行新法,光逆疏其利害。迩英进读,至曹参代萧何事,帝曰:“汉常守萧何之法不变,可乎?”对曰:“宁独汉也,使三代之君常守禹、汤、文、武之法,虽至今存可也。汉武取高帝约束纷更,盗贼半天下;元帝改孝宣之政,汉业遂衰。由此言之,祖宗之法不可变也。”吕惠卿言:“先王之法,有一年一变者,‘正月始和,布法象魏’是也;有五年一变者,巡守考制度是也;有三十年一变者,‘刑罚世轻世重’是也。光言非是,其意以风朝廷耳。”帝问光,光曰:“布法象魏,布旧法也。诸侯变礼易乐者,王巡守则诛之,不自变也。刑新国用轻典,乱国用重典,是为世轻世重,非变也。且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公卿侍从皆在此,愿陛下问之。三司使掌天下财,不才而黜可也,不可使执政侵其事。今为制置三司条例司,何也?宰相以道佐人主,安用例?苟用例,则胥吏矣。今为看详中书条例司,何也?”惠卿不能对,则以他语诋光。帝曰:“相与论是非耳,何至是。”光曰:“平民举钱出息,尚能蚕食下户,况县官督责之威乎!”惠卿曰:“青苗法,愿取则与之,不愿不强也。”光曰:“愚民知取债之利,不知还债之害,非独县官不强,富民亦不强也。昔太宗平河东,立籴法,时米斗十钱,民乐与官为市。其后物贵而和籴不解,遂为河东世世患。臣恐异日之青苗,亦犹是也。”
(节选自《宋史·司马光传》)
材料二:
今天下之人恶介甫之甚者,其诋毁无所不至。光独知其不然,介甫固大贤,其失在于用心太过,自信太厚而已。何以言之?自古圣贤所以治国者,不过使百官各称其职、委任而责其成功也。介甫以为此皆腐儒之常谈,思得古人所未尝为者而为之。于是更立制置三司条例司,聚晓财利之人,使之讲利。使彼诚君子邪,则固不能言利;彼诚小人邪,则固民是尽。是知条例一司已不当置而置之又于其中不次用人往往暴得美官以变更祖宗旧法,徒欲别出新意,以自为功名耳,此其为害已甚矣。
(节选自司马光《与王介甫书》)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是知条例一司A已不当B置而置之C又于其中不次D用人E往往暴得F美官G以变更祖宗旧法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疏,上书分条陈述,与《促织》“细疏其能”的“疏”意思相同。
B.市,交易,与《木兰辞》“愿为市鞍马”的“市”意思不相同。
C.所以,与《鸿门宴》“所以遣将守关者”的“所以”用法相同。
D.徒,只是,与《孔雀东南飞》“徒留无所施”的“徒”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安石主持政务,施行新法,司马光却认为不可改变祖宗之法,他以汉武帝和汉元帝改变祖制导致国家出现问题为例,佐证自己的观点。
B.针对吕惠卿的说法,司马光认为“刑罚世轻世重”说的并不是改变旧法,他还以修补房子为喻,说明旧法非不得已是不应改变的。
C.司马光从百姓的利益出发,提到太宗曾制定的和籴法,认为该法虽有一时之效,但最后却成祸患,并由此判定了青苗法的结局。
D.司马光在给王安石的书信中,表明自己反对那些对其毁谤、污蔑的做法,并指出王安石变法的主张是其用心过头和太过自信导致的。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本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三司使掌天下财,不才而黜可也,不可使执政侵其事。
(2)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
14.两则材料都提到了司马光对设置三司条例司的看法,请简要概括。(5分)
【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判断。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结合语境进行理解,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选择。
(3)本题考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筛选和理解能力。找到相关内容,在仔细理解的基础上,抓住关键信息,仔细概括。
【解答】(1)句意:因此知道三司条例司这一官署是不当设置而设置了,又在官署中不按正常做法用人,有人往往一下子得到好的官职,以改变祖宗旧有的法度。“条例一司”是主语,“已不当置而置之”是谓语,“不当”修饰“置”,中间不能断开,结构完整,其后断开;而“又”是后一句的开头,所以C处断开;“又于其中不次用人”中“用人”是动宾结构,语意完整,“不次”作“用人”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所以E处断开;“往往暴得美官”独立成句,“暴得美官”是完整的动宾结构,“暴得”是谓语,“美官”是宾语,其后停顿,所以G处断开。
故选CEG。
(2)A.正确。句意:司马光坚决反对,上书陈述施行新法的害处;详细地分条陈述它的本领。
B.正确。市:交易;买。句意:百姓乐意和官府做交易;愿意去买马鞍和马匹。
C.错误。用法不同。所以:用来……;……的原因。句意:古来圣贤用来治理国家的方法;派遣将领守护函谷关的原因。
D.正确。徒:只是;白白地。句意:只不过是另出一番新意;白白地留着也没有什么用。
故选C。
(3)C.“判定了青苗法的结局”错,由“臣恐异日之青苗,亦犹是也”,可知司马光只是担心他日的青苗法也会像和籴法一样成为祸害,而不是“判定了青苗法的结局”。
故选C。
(4)①“不才”,没有才能的人;“黜”,罢黜;“侵”,干预。译文:三司使掌管天下的财富,没有才能的人罢黜他们是可以的,但不能让掌管政事的人干预三司使的事务。
②“强”,勉强;“见”,被;“上报”,回信。译文:即使想要勉强劝说几句,(但)最终必定也不会被您理解,所以只简单地给您回信。
(5)①由材料一“今为制置三司条例司,何也?宰相以道佐人主,安用例?苟用例,则胥吏矣”,意即司马光认为设置三司条例司,是宰相用规程、条例辅佐君王,而宰相应该本来该用德行辅佐君王,如果用规程、条例,那是低级官吏所为,据此可概括:用规程、条例行事,不适合辅佐君王;由材料二“使之讲利。使彼诚君子邪,则固不能言利;彼诚小人邪,则固民是尽”,意即让那些小人去大讲功利,如果他们真是君子还好,如果他们真的是小人,就要搜刮尽百姓的财富,据此可概括:对百姓大讲功利,会侵害百姓的财富利益。
②由材料二“于是更立制置三司条例司,聚晓财利之人”“是知条例一司已不当置而置之,又于其中不次用人,往往暴得美官”,意即建立制置三司条例司,聚集了一些通晓财利之人,三司条例司这一官署本来就是不应该设置的,现在不仅设置了,又不按正常做法用人,有的人往往一下子得到好的官职。据此可概括:用人不当,扰乱了官吏升迁制度。
③由材料二“以变更祖宗旧法,徒欲别出新意,以自为功名耳,此其为害已甚矣”,意即有些人改变祖宗旧有的法度,只不过是另出一番新意,用来为自己求取功名罢了,这样一来危害就够严重了。据此可概括:有些人改变旧法,只是沽名钓誉。
答案:
(1)CEG
(2)C
(3)C
(4)①三司使掌管天下的财富,没有才能的人罢黜他们是可以的,但不能让掌管政事的人干预三司使的事务。
②即使想要勉强劝说几句,(但)最终必定也不会被您理解,所以只简单地给您回信。
(5)①用规程、条例行事,不适合辅佐君王。对百姓大讲功利,会侵害百姓的财富利益。
②用人不当,扰乱了官吏升迁制度。
③有些人改变旧法,只是沽名钓誉。
参考译文:
材料一:
王安石开始主持政务,施行新法,司马光坚决反对,上书陈述施行新法的害处。迩英上书进献诵读,当读到曹参代替萧何的事时,皇帝说:“汉朝一直遵守萧何之法不变,行得通吗?”回答说:“岂止是汉朝,三代的君主也常常固守大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的法则,这个法则即使保存到今日也没问题。汉武帝采取高祖改变成规的办法,结果盗贼布满了半个天下;元帝更改孝宣帝时候的政策,汉朝的王业从此衰落。这样说来,祖宗之法是不能改变的。”吕惠卿说:“先王的成法,有一年改变一次的,‘正月始和,布法象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也有五年变更一次的,巡行境内的考绩制度就是这样;还有三十年变更一次的,‘刑法世轻世重’就是这个道理。司马光说的不对,他的用意在于讽刺朝廷罢了。”皇帝问司马光,司马光说:“布法象魏,是颁布原来的法规。诸侯国改变礼节和乐器的,国君在巡行时遇到就要诛杀诸侯王,这就是说这些不是可以随便改变的。关于刑法,刚建立的国家用轻法,混乱的国家用重法,这就是所谓世轻世重,但并不是变化。况且治理天下好比住房子,房子坏了就修补一下,没有严重损坏就不要另造新房。公卿侍从们都在这里,希望陛下询问他们。三司使掌管天下的财富,没有才能的人罢黜他们是可以的,但不能让掌管政事的人干预三司使的事务。现在设立三司条例司,为了什么?宰相用德行辅佐君王,怎么能用规程、条例呢?如果用规程、条例,那是低级官吏所为。现在看到的详见于中书条例司,为什么呢?”吕惠卿不能回答,就用别的话来诋毁司马光。皇帝说:“互相讨论事情的错对,何必这样。”司马光说:“百姓放债收取利息,还能够蚕食剥削下等的人家,何况有政府督责的威仪呢!”吕惠卿说:“青苗法,是愿意借就借,不愿借的也不强迫。”司马光说:“无知识的老百姓知道借债的利益,但不知道还债的害处,不只是政府不强迫,那些富裕而放贷的百姓也不强迫。过去太宗平定河东,制定和籴法,当时一斗米十钱,百姓乐意和官府做交易。后来物价暴涨而和籴之法没有取消,终于成为河东的世代祸害。我恐怕他日的青苗法,也会像这样。”
材料二:
当今天下十分厌恶您的人,他们对您毁谤、污蔑,所有的坏话都用上了。我个人认为这样做是不恰当的,您本来是大贤人,您的失误在于用心过了头,自信心太强罢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古来圣贤的治国之道,不过是使众官都能胜任所担任的职务、委派其任务而责令其取得成功。您认为这些都是迂腐儒生的老生常谈,而一心想做古人所不曾做过的事情。于是,又建立制置三司条例司,聚集通晓财利之人,让他们去大讲利。假使他们真的是君子,就本来不应该讲利;假使他们真的是小人,则本来要搜刮尽百姓的财富。因此知道三司条例司这一官署是不当设置而设置了,又在官署中不按正常做法用人,有的人往往一下子得到好的官职,以改变祖宗旧有的法度,只不过是另出一番新意,用来为自己求取功名罢了,这样它的危害已经够严重了。
山东省临沂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孔子北游,东上农山,子路、子贡、颜渊从焉。孔子喟然叹曰:“登高望下,使人心悲。二三子者,各言尔志,丘将听之。”
子路曰:“愿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钟鼓之音上闻乎天,旌旗翩翻下蟠于地,由且举兵而击之,必也攘地千里,独由能耳。”
孔子曰:“勇哉,士乎!”
子贡曰:“赐也,愿齐楚合战于莽洋之野,两垒相当,旌旗相望,尘埃相接,接战构兵。赐愿著缟衣白冠陈说白刃之间解两国之患独赐能耳。”
孔子曰:“辩哉,士乎!”
颜渊独不言,孔子曰:“回,来!若独何不愿乎?”
颜渊曰:“文武之事,二子已言之,回何敢与焉!”
孔子曰:“若鄙,心不与焉,第言之。”
颜渊曰:“回闻鲍鱼兰芷不同箧而藏,尧舜桀纣不同国而治,二子之言与回言异。回愿得明王圣主而相之,使城郭不修,沟池不越,锻剑戟以为农器,使天下千岁无战斗之患。如此,则由何愤愤而击,赐又何仙仙而使乎?”
孔子曰:“美哉,德乎!”
子路举手问曰:“愿闻夫子之意。”
孔子曰:“吾所愿者,颜氏之计。吾愿负衣冠而从颜氏子也。”
(节选自刘向《说苑·指武》)
材料二: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达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赐愿A著缟衣B白冠C陈说D白刃之间E解两国之F患G独H赐能耳。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接战构兵”与《阿房宫赋》“骊山北构而西折”中“构”词义不同。
B.“回愿得明王圣主而相之”与《惠子相梁》“惠子相梁”中“相”词义相同。
C.“长子死焉”与《六国论》“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中“焉”用法相同。
D.“彼夺其民时”与李密《陈情表》“行年四岁,舅夺母志”中“夺”词义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在子路、子贡、颜渊陪同下一起北游,登上农山,远望山下,顿生感叹,让弟子们各自说出自己的志向。
B.面对眼前的河山,子路想做个勇士攻城略地,子贡想做个辩士化解兵戈,他们的想法得到了孔子的充分肯定。
C.梁惠王有着一定的治国抱负,但是面对曾经强大的晋国,他对自己执政以来遭遇的各种耻辱感到难以雪耻。
D.孟子历数秦、楚两国不能关心百姓生活,导致百姓陷入深渊、人心背离的现象,以此强调不施仁政的后果。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若鄙,心不与焉,第言之。(4分)
(2)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4分)
14.孔子、孟子对理想社会都有着美好的愿景,但他们对实现愿景的主张有所不同,请根据材料分别概括。(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1分)
10.(3分)CEG(原文为“赐愿著缟衣白冠,陈说白刃之间,解两国之患,独赐能耳”。)
11.(3分)C(C项,前者为兼词,“于此”;后者为叹词,“啊”。A项,前者为“交接”,后者为“建造”。B项,都意为“辅佐”。D项,前者为“耽误”,后者为“强行改变”。)
12.(3分)B(从后文孔子说他的心愿就是颜回的计策,可以看出孔子并没有充分肯定子贡、子路的想法。)
13.(1)(4分)你轻视(他们的想法),心中不愿参与他们,只管说出你的想法。
评分建议:译出大意得2分;“鄙”“第”两处,每译对一处得1分。
(2)(4分)他们使老百姓陷入深渊之中,大王去征伐他们,谁能来和您对抗呢?评分建议:译出大意得2分;“溺”“敌”两处,每译对一处得1分。
14.(4分)①孔子主张圣君贤相的出现,使天下没有战争;②孟子主张施行仁政,省罚轻赋,注重生产和教化。
评分建议:概括出一点得2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孔子向北游览到农山,子路、子贡、颜渊在身边陪着。孔子感叹地说:“登上高处往下看,让人感到心悲。你们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我准备听你们说。”
子路说:“我希望拿着像月亮一样白色的指挥旗,像太阳一样红色的战旗,钟鼓的声音响彻云霄,众多的旌旗在地面盘旋舞动,我带领军队进攻敌人,必会夺取敌人千里的土地,这样的事只有我能做到。”
孔子说:“真是勇士啊!”
子贡说:“我愿出使到齐国和楚国交战的广阔原野上,两军营垒对峙,旌旗遥遥相望,扬起的尘埃连成一片,士兵们拿着兵器交战。我穿戴白色衣帽,在两国交战时劝说,解除国家的灾难.这样的事只有我能做得到。”
孔子说:“真是辩士啊!”
颜回独不说话,孔子说:“颜回,过来,为何只有你没有志向呢?”
颜回说:“文武两方面的事,子路和子贡都已经说过了,我怎么敢参与说话呢?”
孔子说:“你轻视(他们的想法),心中不愿参与他们,只管说出你的想法。”
颜回说:“我听说薰草和莸草不能藏在同一个竹箱里,尧舜和桀纣不能共同治理一个国家,子路、子贡说的话与我说的话不一样。我希望得到圣明的君王来辅助他们,使百姓不修筑城墙,不逾越护城河,将剑戟等武器锻铸为农具,使天下千年没有战争的忧患。这样,子路何必要生气出击,子贡何必要轻举出使呢?”
孔子说:“这种德行是多么美好啊!”
子路举起手来问道:“希望听到老师的想法。”
孔子说:“我的心愿就是颜回的计策。我愿意带着衣冠跟随颜回。”
材料二:
惠王说:“晋国,曾在天下没有谁比它强大啊,这是老先生您知道。可是到了我执政时,在东边被齐国打败,我的大儿子死在那里;西边丧失了七百里土地给秦国;南边又受楚国的侮辱。我为这些事感到非常羞耻,希望替所有的死难者报仇雪恨,我要怎样做才行呢?”
孟子回答说:“只要有方圆一百里的土地就可以称王。大王如果对老百姓施行仁政,减去刑罚,少收赋税,深耕细作,及时除草;让身强力壮的人抽出空闲时间修养孝顺、尊敬、忠诚、守信的品德,在家侍奉父母兄长,出门尊敬长辈上级。这样就是让他们制作木棒也可以打击那些拥有坚实盔甲锐利刀枪的秦楚军队了。因为秦国、楚国剥夺了他们老百姓的生产时间,使他们不能够深耕细作来赡养父母。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子东离西散。他们使老百姓陷入深渊之中,大王去征伐他们,谁能来和您对抗呢?所以说:‘施行仁政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大王请不要疑虑!”
山东省济宁市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虞世南,越州馀姚人。出继叔陈中书侍郎寄之后,故字伯施。性沉静寡欲,与兄世基同受学于吴顾野王馀十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栉。文章婉缛,慕仆射徐陵,陵白以类己,由是有名。陈天嘉中,父荔卒,世南毁不胜丧。文帝高荔行知二子皆博学遣使至其所护视召为建安王法曹参军。时寄陷于陈宝应,世南虽服除,仍衣布饭蔬;寄还,乃释布啖肉。陈灭,与世基入隋。世基辞章清劲过世南,而赡博不及也,俱名重当时,故议者方晋二陆。大业中,累至秘书郎。炀帝虽爱其才,然疾峭正,弗甚用,为七品十年不徙。世基佞敏得君,日贵盛,妻妾被服拟王者,而世南躬贫约,一不改。宇文化及已弑帝,间杀世基,而世南抱持号诉请代,不能得,自是哀毁骨立。从至聊城,为窦建德所获,署黄门侍郎。秦王灭建德,引为府参军,转记室①,迁太子中舍人。王践祚,拜员外散骑侍郎、弘文馆学士。时世南已衰老,屡乞骸骨,不听,迁太子右庶子,固辞,改秘书监,封永兴县子。
后星孛虚、危,历氐,馀百日,帝访群臣。世南曰:“昔齐景公时,彗见,公问晏婴,婴曰:‘公穿池沼畏不深,起台榭畏不高,行刑罚畏不重,是以天见彗为戒耳。’景公惧而修德,后十六日而灭。臣愿陛下勿以功高而自矜,勿以太平久而自骄,慎终于初,彗虽见,犹未足忧。”帝曰:“诚然,吾良无景公之过,但年十八举义兵,二十四平天下,未三十即大位,自谓三王以来,拨乱之主莫吾若,故负而矜之,轻天下士。上天见变,其为是乎?秦始皇除六国,隋炀帝有四海之富,卒以骄败,吾何得不戒邪?”
(节选自《新唐书·虞世南列传》)
材料二:
贞观初,太宗引为上客。因开文馆,馆中号为多士,咸推世南为文学之宗。授以记室,与房玄龄对掌文翰②。尝命写《列女传》以装屏风,于时无本,世南暗书之,一无遗失。
贞观七年,累迁秘书监,太宗每机务之隙,引之谈论,共观经史。世南虽容貌懦弱,如不胜衣,而志性抗烈,每论及古先帝王为政得失,必存规讽,多所补益。及高祖晏驾,太宗执丧过礼,哀容毁悴,久替万机,文武百寮,计无所出,世南每入进谏,太宗甚嘉纳之,益所亲礼。尝谓侍臣曰:“朕因暇日,每与虞世南商榷古今,朕有一言之善,世南未尝不悦,有一言之失,未尝不怅恨。群臣皆若世南,天下何忧不理?
(节选自《贞观政要·任贤第三》)
【注】①记室:诸王、三公及大将军都设记室令史,掌管文书之官。②文翰:指公文书信。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文帝高荔行A知B二子C皆博学D遣使至其所E护F视G召H为建安王法曹参军。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爱其才”的“爱”与《过秦论》“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的“爱”意思相同。
B.“固辞,改秘书监”的“固”与《赤壁赋》“固一世之雄也”的“固”意思不同。
C.“诚然”的“诚”,确实,与《出师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的“诚”意思相同。
D. “因开文馆”的“因”与《鸿门宴》 “因击沛公于坐”的“因”用法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虞世南,性格沉静,清心寡欲,勤于治学,文章委多彩,与仆射徐陵的文风相似。
B.隋朝宇文化及杀死隋炀帝后,又杀死虞世基,虞世南悲痛万分,以至于形销骨立。
C.朝廷命官员将《列女图》书于屏风,由于文本罕见,虞世南暗自记录,避免了遗失。
D.唐太宗知人善任,爱才重贤,闲暇之时,常与刚直的虞世南品读史书,谈古论今。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时寄陷于陈宝应,世南虽服除,仍衣布饭蔬。(4分)
(2)自谓三王以来,拨乱之主莫吾若,故负而矜之,轻天下士。(4分)
14.沈德潜评虞世南诗句“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请结合材料概括虞世南的品格。(3分)
10.ADG(每处1分)
11.选A或选D都对(A原文中“爱其才”的“爱”是喜爱之意,“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的“爱”是吝惜之意;D“因开文馆”的“因”理解为“于是”,“因击沛公于坐”的“因”,“趁着(机会)”)
12.C (“尝命写《列女传》以装屏风,于时无本,世南暗书之,一无遗失”的意思为:太宗曾让他书写《列女传》,用来作为屏风上的装饰,当时没有《列女传》的文本,虞世南就凭记忆默写,竟没有一个字错漏)
13.(1)当时虞寄被陈宝应劫持,虞世南虽然为自己的父亲服丧期已满,仍然是穿粗布衣服,吃粗饭。
(评分参考:译出大意给1分,被动句式、服除、衣,每译对一点给1分,共4分)
(2)自以为从三皇五帝以来,平定祸乱的君主都不如我,因此自负傲慢,看轻天下的人才。
(评分参考:译出大意给1分,拨乱之主、宾语前置、矜每译对一点给1分,共4分)
14.①勤学②孝悌③刚正④寡欲/淡泊
(评分参考:每点1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共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