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部分地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语文期中试题汇编 文学类阅读专题+答案详解

文摘   2024-12-01 23:26   山东  

文学类文本阅读

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锁爷

聂鑫森

解天键七十岁了。身板直,手臂粗,只是白了一头毛发。芙蓉巷的老老少少,都亲切地称他为“锁爷”。

退休前,他是古城湘潭平安锁厂的高级技工。退休后,成了一个修锁配钥匙兼带开锁的自由职业者,这样既可消磨时光,又不丢技艺,还可赚些合理合法的收费。不过开锁这个活计有规定,得去派出所登记备案,以防心术不正的人干违法的事。派出所所长丁一对他说:

“锁爷是老党员、老工人,为人开锁解难,我们放心。”

“谢谢!”

“这天下就没有锁爷打不开的锁!《说文解字》说:‘锁,门键也。’你叫解天键,天门有锁,你也可以解开。”

“丁所长读书多,你是儒警啊。”

两人哈哈大笑

锁爷一辈子跟锁打交道,什么锁没见过?以材质而论,有金、银、铜、铁玉石、铝合金、不锈钢的;以用途而论,有门锁、窗锁、柜锁、层锁、保险柜锁、保险箱锁、工艺锁、玩具锁诸项;而形制更是千模百样,牛鼻子锁、龙头锁、虎头锁、元宝锁、叶形锁、山形锁、楼阁形锁……锁的常例是一个锁眼用一片钥匙打开;但也有两眼,三眼直至九眼的,需用多片钥匙才能打开。锁爷对各种锁的结构无不了然于胸,在没有钥匙的情况下,他用细铁丝在锁眼里探测几次,再在钥匙坯件上锉出直槽横齿,既快又准,锁自然是顺顺当当就打开了。他自得地说:“只要有锁眼,我的心思就可以潜进去,不怕打它不开。”

锁爷还有门绝活儿,他可以蒙上眼睛用零件,装配出完整的锁;还可以在没有钥匙时,凭手感、听觉用铁丝探测锁眼,再用钥匙原坯锉出打开锁的标准钥匙。

锁爷在湘潭名气太大了,不少人找上门来修锁配钥匙。锁爷也应邀去做上门功夫,如果是修配大门锁,就把工匠担子摆在门边,弄好了,主人请他进屋去喝杯茶,他笑着婉辞。进室内去修锁、开锁、配钥匙,进大门前他就用黑布蒙在眼睛上,待探测锁眼后,再回到大门外,取下眼罩干活儿。这是锁爷的规矩。

立春过后,转眼到了雨水节令。黄昏时,小雨初停,天上闪出晴光。

解家来了个平头汉子,像是乡下人,自称“大刘”,说家中的保险柜钥匙弄丢了,请锁爷去开锁配钥匙,价钱只管说。

“在哪儿?”锁爷问。

“不远。有车哩。”

“好的,我收拾工具随你去。”

小车跑了一个多小时,暮色四垂,在山谷口一个孤零零的破旧农家大院前停下来。

大刘问:“这块地方锁爷来过吗?”

“没来过。”但刚才在车经过一个古镇时,锁爷看到路牌上写着“清平镇”三个字,小车再往西跑了二十多分钟,就到了这里。

锁爷从后备厢里取出工匠担子,放在院门外。

“锁爷,请随我来。”大刘说着话,双眼盯着锁爷,双脚却原地不动。

“慢,待我戴上黑布眼罩后,你牵着我进去。”

“锁爷,你心里只有锁,没有其他东西,真是高人!”

锁爷被引到一个保险柜前,大刘说:“请你打开这个玩意儿的锁。我就站在你身边,有什么吩咐,你就说。”

锁爷先用双手去摸保险柜,很随意,也很快,便明白这是个大家伙(农家怎么会购置这么大的保险柜)。再摸到锁眼,从口袋里掏出几根铁丝,“I”型的、“L”型的、“F”型的。锁爷依次用铁丝插入锁眼细细地探测,同时把耳朵贴上去凝神谛听。

大刘问:“打得开吗?”

锁爷不作声。

“你说个数,我绝不还价。”

“三百元,常规价。”

“我给五百。”

“大刘,太客气了,我只收三百。”

锁爷说着话,突然“咔嚓”一响,保险柜门弹开了。他的鼻翼翕动起来,扑面而来的是泥土味儿,古铜锈味儿,里面应该有刚出土数日的古器。

大刘忍不住高喊一声:“锁爷,好手段!”

“④你牵着我到院外去锉出钥匙,我不需要灯光

“不必了,也许,我在无意中又寻出了钥匙呢。”

“你既然不要配钥匙,我就只能收两百元了,这是我的规矩。”

“锁爷为我省钱呵,谢谢。辛苦你了,我开车走另一条路送你回家,可能要近一些。”

“客随主便。”锁爷心想:我经过的路都记在心里,你乱不了我的思路。

……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丁所长叩访解家,向锁爷表示谢意,一伙盗墓贼被抓捕了!

丁所长说,几个月前,这伙人租下这个破旧的农家小院,因为在山谷里他们探测出了几个久远年代的古墓,先挖掘一个墓,就得了好几件青铜器。青铜器锁在保险柜里,钥匙由为首的头头掌管。那天大刘请锁爷去开锁时,头头带着另一个人去长沙找买主,更是为以后的货物出手去探路,要三天后才回来。大刘和留下的两个人想私吞青铜器,第二天就远走高飞。

锁爷说:“幸亏他们内讧,幸亏他们贪心,才有我出场的机会。”

“谢谢锁爷当天回家后就给我打电话,我们马上就去布控了。你蒙眼开锁,鼻子还这么灵,神了。”

锁爷小声说:“保密啊,我的丁所长。”

(节选于《2022中国年度小小说》)

文本二:

我喜欢描写那些被传统文化深深浸染的人物,琴、棋、诗、画、酒、茶、民俗、风情……我力图在塑造人物时,将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转化为一种精神形态、精神境界,人物升华为一种文化的精魂。

小小说的文化品格,还体现在作家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和体悟上。我试图在小小说有限的文字中,腾挪出一定的空间,来安排一些看似与故事和人物无关的“闲笔”,以散发密集的文化讯息,使故事和人物笼罩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之中,力求避免小小说易犯的毛病:简单、肤浅、直露、缺少余味。

小小说的文化品格,还表现在文字的张力,简洁而不是简陋,最平易处即最下功夫处。

(摘编自聂鑫森《小小说的文化品格》)

6.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本一对锁的材质、用途、形制进行了细致叙写,多层面地突出了锁爷见多识广、技艺高超和从业时间之长,为下文设置了悬念。

B. “我经过的路都记在心里,你乱不了我的思路。”此处心理描写表明锁爷已经对大刘一伙人的行径了然于胸,做好了报警准备。

C. 在为大刘开保险箱时,锁爷掏出不同型号的铁丝细细探测,体现了保险箱打开的难度大,也凸显出锁爷的技术高超。

D. 补叙锁爷报警的情节,呼应小说开头丁所长与锁爷的对话,突出锁爷富有正义感、机智勇敢的老党员形象。

7. 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句子①中的“哈哈大笑”,是两人相谈甚欢的一种状态的描写,体现出两人关系默契,为后文联手办案埋下伏笔。

B. 句子②中交代锁爷入户开锁的规矩,显示了锁爷的职业操守,也为下文被大刘叫到家里蒙眼开锁的情节做了铺垫。

C. 句子③用极简省的语言描写出了锁爷瞬间富有层次性的心理活动,括号里的内容是对前文内容的补充。

D. 句子④中“我不需要灯光”,在情节上照应了前面“暮色四垂”,内容上体现出锁爷的自信,为了表现他的技艺高超。

8. 小说结尾揭示出大刘原来是盗墓贼,在小说行文中有多处伏笔,请找出两处简要分析。

9. 结合文本二,分析文本一是如何实践聂鑫森关于“小小说的文化品格”观点的。

【答案】6. A    7. D    

8. ①大刘开车去的时候和返回的时候不是同一条路。暗示了大刘不想让锁爷记住来回的路。 ②乡下人和农家大院有与之不匹配的大保险柜。暗示了事情有些蹊跷,不是普通的开锁。 ③开锁之后大刘不让锁爷配钥匙。暗示这个保险柜有可能是非正常使用。 ④闻到保险箱里扑面而来的泥土味儿、古铜锈味儿,锁爷判断里面应该有刚出土的古器。暗示出大刘可能与有关文物的非法事件有关。

9. ①锁爷是一个被传统文化深深浸染的人物。他从事的职业、职业操守、正义磊落的襟怀,都突出地体现了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审美。 ②闲笔体现作家对传统文化的感知与体悟。如文中用《说文解字》解说锁爷的名字、对各种锁的类型和种类的罗列,看似闲笔,却散发着密集的文化讯息。③文字简洁、有张力。如第7小题的A、C、D都可以体现出来。

【解析】

【导语】这篇小说通过描绘一位技艺精湛、有职业操守的老锁匠“锁爷”解天键的故事,展现了人物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蕴含的精神境界。情节发展中,锁爷的职业操守、神秘的开锁能力和他在关键时刻的机智与正义感,均成为小说扣人心弦的亮点,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品格和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感悟与传承。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A.“为下文设置了悬念”错。文本一细致叙写各种锁的材质、用途、形制,表现出锁爷对各种锁了然于胸,为后文给盗墓贼顺利打开锁做铺垫,并不是“制造悬念”。

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重要语句的理解鉴赏能力。

D.“内容上体现出锁爷的自信,为了表现他的技艺高超”错。句子④中的“我不需要灯光”一方面有前文“暮色四合”形成呼应,但并非为了表现出他的技艺高超,结合前后文,此时锁爷已经猜测到对方的真实身份,说“不需要灯光”其实是故意说的,为了安抚对方。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情节结构手法的能力。

①大刘送锁爷回家时候故意开车走另外一条路,暗示大刘不希望锁爷知道自己所在的真实路线。而锁爷心理活动是“经过的路都记在了心里”,

②前文提及大刘“像个乡下人”,锁爷开锁时候发现这个保险柜是个“大家伙”,并且惊叹“农家怎么会购置这么大的保险柜”,暗示这个保险柜不符合农夫的身份,大刘称自己是乡下人可能是托词。

③开锁之后大刘不让锁爷配钥匙,说“不必了,也许,我在无意中又寻出了钥匙呢”,正常人一般开锁之后都要配钥匙,以便下次使用,不要钥匙暗示这个保险柜有可能是非正常使用。

④锁爷开锁后闻到了泥土味儿,古铜锈味儿,文本中直接说“里面应该有刚出土数日的古器”,直接暗示大刘可能与有关文物的非法事件有关。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写作风格和审美意蕴的能力。

①文本二第一段的观点是:我喜欢描写那些被传统文化深深浸染的人物,琴、棋、诗、画、酒、茶、民俗、风情……文本一作者写到了技艺精湛的锁匠“锁爷”——“退休前,他是古城湘潭平安锁厂的高级技工”,退休后他成了一个锁匠,“又不丢技艺”,体现了对开锁工艺的守望和坚持。由“不过开锁这个活计有规定,得去派出所登记备案,以防心术不正的人干违法的事”,而锁爷每次开锁的高超技艺,蒙眼开锁等规矩,也可见锁爷这个人的品格——正直,坚守。 他从事的职业、职业操守、正义磊落的襟怀,都突出地体现了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审美。

②文本二第二段的观点是:在小小说有限的文字中,腾挪出一定的空间,来安排一些看似与故事和人物无关的“闲笔”,以散发密集的文化讯息,使故事和人物笼罩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之中。文本一中花了大篇幅叙写各种锁的知识,比如锁的材质,锁的用途,锁的形制,还花了篇幅叙写锁爷开锁的流程,均可见浓郁的文化氛围。

③文本二第三段的观点是:小小说的文化品格,还表现在文字的张力,简洁而不是简陋,最平易处即最下功夫处。文本一的文字简洁、有张力。如“进室内去修锁、开锁、配钥匙,进大门前他就用黑布蒙在眼睛上”,简洁的语言写出锁爷的工作程序,交代锁爷入户开锁的规矩,显示了锁爷的职业操守。

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灰碱粿记

傅菲

牡荆初发新叶,浓绿肥厚,散发一种熏臭气息。其实,这种熏臭是一种浓香,黏黏的涩涩的。牡荆是速生小乔木,砍了又长,留下老桩,年年出枝条。砍牡荆,在丝瓜挂架的时候。砍下枝条摊在院子晒。晒一日叶卷了,晒两日叶白了。晒干了,扫叶放在大锅里烧。灰积满锅底,红红的,枝条架上去烧,火苗呼呼叫。

每家都有一个大锅,烧草木灰制碱。碱不是常用物,是必用物。一年,有那么三五次用碱,包粽子用,做糯米浆粿用,做包浆粿用,做灯益粿用,做黄元粿用,做灰碱粿用。包粽子用稻草烧碱,做黄元粿用杨桐烧碱,做灰碱粿用牡荆烧碱。不同的植物烧出不同香味的碱。碱防馊,祛火,温补,驱寒湿。牡荆辛温,调和胃气、止咳平喘,新制碱香日弥。碱灰扒出来,用纱布包起来,放在净水中搓揉压碾,反反复复,滤出半大木桶浑水,入铁锅煮,水蒸发了一半,碱就煮出来了。

纱布蒙了桶口,碱水凉了一夜,泡籼米,泡上一个时辰,去磨米浆。我很喜欢磨米浆。磨架下摆一个大木盆,我坐上磨架,右手拉磨,左手搲米塞磨嘴。搲一碗,半米半碱水。磨齿磨着磨齿,咿咿呀呀。磨把是木制的,很贴手心,有一层褐色包浆。磨心发出哐当哐当的响声。米浆从磨槽流出来,因离心力作用,米浆呈斜泼状态流溢。一道槽孔斜泼一条浆线,磨拉得越急,浆线越密,像一道圆形银珠帘,被风撩得飘飘酒酒。石磨拉得慢,浆线直垂下来,软软塌塌,如羸弱的石瀑。

磨了米浆,大铁锅里的水已烧开了。柳木蒸笼已蒸热,笼板吐出气泡,栅栏状的底板腾起一阵阵蒸汽。大纱布贴笼沿、笼底铺平,舀起米浆,慢慢匀细地浇在纱布上,盖上笼盖蒸。蒸两分钟,米浆黄了,呈糕状,再浇一层米浆。米浆浇了八次,抱起蒸笼,倒扣在大圆匾,取走蒸笼,再蒸下一笼。大圆匾蒸汽萦绕。我敞开嗓子,喊一声:灰碱粿出笼了,来吃灰碱粿。

出笼的灰碱粿大圆形,厚实,粿皮一层黏贴一层,像松木年轮。热汽散发米香,碱香浓烈,切灰碱粿不用刀、用麻线。麻线扣紧直径线,一头用牙齿咬住线头,另一头拉上来,一块大灰碳粿被中分。中分十二次,每块灰碱粿有了半块巴掌大。一人拿一块,握在手上吃,香香糯糯。

灰碱粿有加红糖的、当糕点白口吃,也有无加糖的,与丝瓜一起煮,当菜吃。大部分乡人过元宵,不包饺子不做汤圆,而是蒸灰碱粿。清明、中元节、中秋,也蒸灰碱粿。也有祭祀、上坟的,提一碗灰碱粿去告慰先人。

我喜欢吃冷灰碱粿。吃灰碱粿,不要塞进嘴巴咬,要把粿皮一层层掀下来吃。掀粿皮的手感、非常奇妙。手感觉到米浆的黏连,又感觉到脱离,黏黏糊糊又清清爽爽。还有一种吃法,口感很奇妙。热粥滚滚,冷灰碱粿泡在粥里,泡两分钟,一口嗍热粥,一口吃灰碱粿。灰碱粿外热内冷,糖分溢满口腔,粥绵粿实。嗍粥吃粿,不用下小菜。粿就是菜,甜菜。

上饶人开农家菜馆,必备灰碱粿煮丝瓜、圆圆粿、白玉豆。没有这三道菜,就不是地道的农家菜馆、或者说、开餐馆的人不懂上饶风味。丝瓜是土丝瓜,瓜皮麻黄麻青,黑斑线纹直贯瓜身,瓜头还结着半枯的瓜花,瓜蒂留三厘米长。蒂新的瓜则是鲜瓜,早晨采摘下来。瓜身潮湿。那是露水沾染的。丝瓜刨皮,刨子从瓜头拉到瓜尾,一条瓜皮落下来。一根丝瓜刨六条皮,瓜肉粿白。瓜皮与鲜辣椒一起剁碎,清炒。瓜肉切片,与灰碱粿一起煮。

吃了灰碱粿。吃丝瓜,菜汤留下泡饭吃。

虽有碱,灰碱粿却易馊。和白米饭一样易馊。蒸灰碱粿,一般蒸一天吃的量。蒸多了,吃不完,用麻绳切粿片。晒干藏在土缸。有一天,通常是冬月的某一天,炸爆米花的人进巷子了。吆喝着:炸爆米花,炸爆米花。巷子有空地,歇下挑担,架起机器烧火炉。妇人用谷斗抱来白米,抱来玉米。请师傅炸。木炭燃起白烟,火星啪啪作响,四射。师傅摇起摇把,瓠瓜形的爆机桑当桑当转动。孩童围着师傅嚷嚷。计时表在转动,晃悠悠。师傅拎起爆机,套进麻布袋,脚踩着。拉阀门。孩童捂着耳朵散开,眼睛却不离师傅。

砰。一阵白气爆出来,米花冲进了麻布袋,又有一些米花反弹出来,散了一地。哈哈哈,孩童捡地面米花吃。

也有不炸爆米花的,炸晒干了的灰碱粿,炸粉丝皮。孩童嚷着他妈妈:加白糖,加白糖。

现在没有炸爆米花的师傅进村了,也无人晒灰碱粿了。灰碱粿蒸多了,送给邻居吃。在物质贫乏年代,蒸了灰碱粿,我妈就交代我:送灰碱粿去童山。我外婆住在童山。送半竹篮灰碱粿去。背着竹篮,穿过田畴,走景岭岗,沿古城河去童山。一个下午往返,徒步二十华里。

我儿子不吃灰碱粿,他更喜欢吃蛋糕、面包。我宁愿吃开水泡饭,也不吃蛋糕、面包。口味是成长环境的产物。乡人只有米,以米为原料做各种小吃,激发味觉,安慰胃,敬送乡邻亲友。

吃食,尤其故土长出来的吃食,自己厨房出来的吃食,令离开故土的人想念,不仅仅是因为乡愁,还因为自己曾参与其中的重要环节,与家人同坐、同劳作。这种记忆根植于心脏,长出的根须爬遍全身。我们就是一棵树,四处移栽。

(选自2024年6月17日《海南日报》,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描绘了牡荆的形态、气息及砍晒过程,透露出作者对故乡风物的熟悉以及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怀念。

B. 灰碱粿以其复杂的制作过程和独特口感,成为上饶地区的特色美食,彰显了当地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C. 灰碱粿不仅是满足味蕾的美食,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当地人节庆、祭祀等活动中不可或缺。

D.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灰碱粿的深厚情感,现在仍经常亲手制作并与邻里分享,延续着这一传统美食的魅力。

7. 阅读文中描述磨米浆、蒸灰碱粿以及品尝灰碱粿的段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通过详尽的步骤描述,细腻地刻画了磨米浆、蒸灰碱粿及品尝的全过程,带领读者感受这一地方传统美食的独特。

B. 文中巧妙运用比喻、叠词、拟声词以及系列动词,形象呈现了磨米浆的独特场景,为读者带来了全新的、身临其境的体验。

C. 作者在叙述这一过程中,保持了客观中立的叙述态度,并没有明显流露出对于传统美食制作和品尝的特别情感。

D. 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不仅呈现了灰碱粿的形态与口感,还营造出温馨而充满乡村气息的氛围,展现了传统美食的魅力。

8.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口味是成长环境产物”这句话的理解。

9. 分析《灰碱粿记》与《茶馆》中“吃食”与“场所”在展现乡土文化,社会风貌方面的作用,并探讨其背后的深层意蕴。

【答案】6. D    7. C    

8. 这句话表达了口味偏好与个体成长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在《灰碱粿记》中,作者详细描述了灰碱粿的制作过程和它在乡村生活中的地位,体现了地方特色食物对个人口味的影响。个人的口味往往受到时代、家庭、地域、文化等成长环境的影响,这些食物记忆与个体的成长经历紧密相连,成为个体情感与记忆的一部分。

9. 作用:①展现乡土文化:《灰碱粿记》中的灰碱粿作为地方特色食品,其制作工艺复杂且富有传统意义,象征着亲情和深厚的乡土文化:《茶馆》中的裕泰茶馆则是老北京文化的缩影,体现了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和传承。②描绘社会风貌:《灰碱粿记》中的吃食在一定程度上记录了当时社会的物质生活状况;《茶馆》通过裕泰茶馆这一场所的变化,生动地展现了老北京不同时代的社会风貌,反映了社会的多样性和时代的变迁。

意蕴:“吃食”与“场所”不仅是物质文化的展现,更蕴含了深厚的精神文化内涵,体现了人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及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变迁,是对过去与未来的深刻思考。

【解析】

【导语】《灰碱粿记》通过对传统食物灰碱粿的制作、味道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的描绘,展现了上饶地区独特的乡土风情和文化。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形象地呈现了乡村生活的绵延与传统的传承,传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及情感寄托。文章不仅关注灰碱粿的美味,更把重点放在其背后的家庭记忆和文化象征,折射出一种对传统价值的坚守,在现代化浪潮中显得尤为珍贵。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D.“现在仍经常亲手制作并与邻里分享”错误,于文不符。原文中并未提及作者现在仍经常制作灰碱粿,而是表达了现在很少有人制作和晒灰碱粿了。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C.“保持了客观中立的叙述态度,并没有明显流露出对于传统美食制作和品尝的特别情感”理解错误,从文本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有明显的变化,从磨米浆的期待到灰碱粿出笼的兴奋,再到品尝时的满足,情感是层层递进的。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口味是成长环境的产物”这句话表达了口味偏好与个体成长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

一是表达了地方特色食物对个人口味的影响。在《灰碱粿记》中,作者通过详尽的步骤描述,细腻地刻画了磨米浆、蒸灰碱粿及品尝的全过程,灰碱粿以其复杂的制作过程和独特口感,成为上饶地区的特色美食,也影响了作者个人口味,从磨米浆的期待到灰碱粿出笼的兴奋,再到品尝时的满足,展现了传统美食的魅力。

二是个人的口味往往受到时代、家庭、地域、文化等成长环境的影响。文中说“吃食,尤其故土长出来的吃食,自己厨房出来的吃食,令离开故土的人想念,不仅仅是因为乡愁,还因为自己曾参与其中的重要环节,与家人同坐、同劳作。这种记忆根植于心脏,长出的根须爬遍全身”,灰碱粿是作者小时候的吃食,也是上饶人的传统小吃,虽然现在无人晒灰碱粿了,但它不仅是满足味蕾的美食,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当地人节庆、祭祀等活动中不可或缺,这种记忆根植于心脏,透露出作者对故乡风物的熟悉以及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怀念。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多角度探究作品意蕴的能力。

作用:①展现乡土文化:《灰碱粿记》作者通过详尽的步骤描述,细腻地刻画了磨米浆、蒸灰碱粿及品尝的全过程,展现了灰碱粿这一上饶地方特色食品的复杂制作工艺,不仅呈现了灰碱粿的形态与口感,还营造出温馨而充满乡村气息的氛围,展现了传统美食的魅力。灰碱粿象征着亲情和深厚的乡土文化。《茶馆》全剧以老北京一家大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向人们展示了从清末到抗战胜利后的50年间,北京的社会风貌及各阶层人物的不同命运。裕泰茶馆作为老北京文化的缩影,透过半个世纪的世事变化,体现了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和传承。

②描绘社会风貌:《灰碱粿记》中灰碱粿是地方传统小吃,吃食在一定程度上记录了当时社会的物质生活状况,如“吃了灰碱粿,吃丝瓜,菜汤留下泡饭吃”,大部分上饶乡人过元宵,不包饺子不做汤圆,而是蒸灰碱粿,还有炸爆米花的进巷子,这些都是物质匮乏年代的记忆;《茶馆》中,裕泰茶馆是故事的场所。在满清王朝即将灭亡的年代,北京的裕泰茶馆却依然一派“繁荣”景象;到了民国初年,连年不断的内战使百姓深受苦难,北京城里的大茶馆都关了门,社会上的动乱波及茶馆;又过了三十年,已是风烛残年的王掌柜,仍在拼命支撑着茶馆,日本投降了,但国民党和美帝国主义又使人民陷入了内战的灾难……通过裕泰茶馆这一场所的变化,生动地展现了老北京不同时代的社会风貌,反映了社会的多样性和时代的变迁。

意蕴:“吃食”与“场所”不仅是物质文化的展现,更蕴含了深厚的精神文化内涵,如《灰碱粿记》中灰碱粿不仅是满足味蕾的美食,更展现了传统美食的魅力,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当地人节庆、祭祀等活动中不可或缺。《茶馆》中的裕泰茶馆作为社会缩影,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透过半个世纪的世事变化,演出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层面,体现了人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及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变迁,是对过去与未来的深刻思考。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挺拔之姿

朱以撒

晋人普遍有好竹之癖,打开魏晋艺术史册,一群生机勃勃我行我素的人就涌了出来,在山阴道上的竹林深处,放浪形骸,快然自足,得大自在。

这当然是我三十几岁以后才意识到的。我和魏晋间人相近之处,就是有过比较长的山野生活,与竹相近。常常会站在山顶,看山峦连绵起伏,竹海无际。那时我想着自己的出路,如果能像一竿竹子这般凌空而起那就好了。竹海里纤尘不染,枝叶让天水洗净,摇曳中偶尔闪过阳光的亮泽,它们的顶端是最先接触到每一天太阳的光芒的,不禁使我艳羡。山野稼穑,先是基于温饱的认识——每一竿竹都可以构成生存的支架,把一个个家庭托住,不至于坠入饥寒之中。而每一枚笋,春日之笋也罢,冬日之笋也罢,对于一位腹内空洞的人而言,简单地烹调之后,无异于美味了。那些没有成为餐桌美味者,不舍昼夜继续伸长,令人仰望。那些被山农认为是成熟了的竹子,在叮叮咚咚的刀斧声中倒下,削去枝叶,顺着规划好的坡道滑下,被长长的平板车载着,进入再加工的程序。和竹子一样,人也是善于生存的植物,贫瘠清苦中也会挣扎着生长。我注意到一些竹子的确没有长好,是吃力地拱出石块的,此后也就一直不能顺畅,总是被压制着扭曲着,不禁让人生出怜悯。只是我一直认为它会更具备倔强的美感,它的根后来制成了一个老者形象的工艺品,比其他的更有铁枝虬干的峥嵘了。

待到我在鹤峰原度假,已经到了闲适的年龄了。风随夕阳西下而愈加强劲,一些植物已在形态上仓皇失措,叶片翻飞如鸟兽惊散。竹林在随风俯仰中显示了一种从容,在徐徐的摇曳里,山野之风的张狂之力往往被斯文地化解开来。在魏晋的文字中有不少“徐徐”的记录,“徐徐”看起来只是肢体上的动作,实则是内心的从容优雅。内心慢了,整个人的举止也就慢了,斯文了,有风度了。竹被称为四君子之一,它在四君子中是最为清俊的,风来了,风过了,余韵袅袅。

竹子从笋尖出土就开始了笔直向上的里程,追慕光明,从而略去了许多天下扰攘。竹子作为人格气节的象征是有道理的。屈原的《离骚》充满了香草的芳香,可惜,他写的都是湘沅泽畔之物。他一定离竹林很远吧,要不,他一定会以孤竹自况,向楚怀王表示自己砥节立行的井渫之洁和安穷乐志卓然自异于俗常的格调——以竹子作为喻体,会胜过那些优柔的香草,也会使屈原风骨遒劲,不至于最终绝望而自沉汨罗。当然,竹子在我眼中也有一些孤高兀傲的意象。争相轩邈,思逐风云,都像梁山好汉单干时那般独标奇崛。相比于王维在夜间的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长啸,弄得一片喧哗,我则以为竹下独坐静听风来会更与竹默契。李白就是这般静静地坐在敬亭山上的。竹是清肃之物,郑板桥曾在《兰竹石图》上题写了“各适其天,各全其性”,认为它是循自然之道的。如果它是一个人,一定是心怀素淡,性喜萧散,有一些不可犯之色。每一个人的内心都会有一个位置来安放一竿竹子,或者一片竹林。所谓风骨,就是内在的支撑。

一个人爱竹,在他笔下会有哪一些流露呢,真要用两个字说道,那就是“清”和“简”了。庾子山《小园赋》中有不少数字,不过最让人欣赏的是“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读到此处,清出来了,简也出来了。在魏晋这样一个尚竹时代,竹是环境的背景,也是心境的背景,如果观察他们的雅集轨迹,竹林七贤、金谷宴集、兰亭修禊,都是在茂林修竹间,在这里挥麈清谈、稽古观心,是很有一些清简之趣的,像王羲之的《大道帖》、王献之的《鸭头丸帖》、王珣的《伯远帖》,都那么小,一张便笺般大小,清简出风尘,三笔两笔,精气神都聚于此了。在笔墨清简的背后是唯美的人格——一个人可以奇点、怪点,也可以不循常轨剑走偏锋,却不可落入尘俗的泥淖里。想想当年的阮籍,以青眼、白眼待人,相比于今人内怀奔竞之心,好冠盖征逐之交,那时节的人在处理人的关系上显然清简得多。

我是在农耕兄弟的老房舍里大量的竹器中看到竹子之力的,力透到寻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紧紧地箍住了一家人的生活、一个村子的生活,不使失散。渐渐地,在竹林环绕中的人们也有了坚韧和忍耐。实在的劳作泥泥水水寒暑无间,使人长于自守,默然无语。而另一面又使我察觉到民风的强悍,只是平素在体内蓄积着,不使外泄。所不同的是农耕者远没有竹子的挻拔俊秀,少年时过早地负重,后来再也长不高了。尽管我离开那里很久了,我还是固执地认为他们就是一片会行走的竹子。

回到城里看到的更多是与园林建筑相匹配的纤纤细竹,优雅而有骨感。进入古色古香的庭院,玩味钟鼎彝器、瓦甓青花,又翻动图籍残纸。忽然有一缕淡淡的流逝感浮了上来——日子是越发小巧婉约起来了。算算此时,是农历的六月七月之交,时晴时雨,山野在潮湿中,无数的竹鞭在奋力吮吸,竹节争先向上,风雅鼓荡,场面奇崛,整座山岭充盈着大气与生机,让热烈的阳光照彻。

(选自《散文选刊》,有删节)

6.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作者写自己在不同年龄、不同环境中对竹子的理解和感受。年龄和境遇的改变,使“我”在竹子中“读”出了不同的内涵。

B. 文章第四段认为屈原不能“砥节立行”、王维不能领悟竹的节操,而推许李白和郑板桥能循自然之道的风骨。

C. “每一个人的内心都会有一个位置来安放一竿竹子。”这句话是说,每一个懂竹的人都会获得内在支撑,成为有风骨的人。

D. 倒数第二段“他们就是一片会行走的竹子”,赞美“远没有竹子的挺拔俊秀”的农耕者具有竹子一样的坚韧和忍耐的性情。

7. 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三段运用了比喻、比拟等修辞,文意生动,兼之长句短句错杂,富于变化,体现了散文之美。

B. 文章综合运用了记叙、说理、抒情等表达方式,在写竹中寄寓了自己的人格理想,极具艺术感染力。

C. 文章采用倒叙、插叙的手法,谈古论今,托物言志,旨在表达对农耕兄弟的赞美,对乡村文化的眷恋。

D. 文章中写到魏晋等不同时期许多与竹有关的文人墨客,也引用了一些诗文佳句,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底蕴。

8. 赏析文章末段文字。

9. 文章以“挺拔之姿”为题,具有丰富的意蕴,请谈谈你对这一题目的理解。

【答案】6 B    7. C    

8. (1)想象山野里竹子生机勃发,与城市里竹子的优雅纤细形成对比。赞美了山野中竹子争先向上的顽强生命力,给读者更深广的思考空间。

2)照应前文,以景收束全篇,卒章显志,增强了文章抒情性。

9. (1)“挺拔之姿”首先是描述竹子笔直向上,挺拔俊秀,凌空而起的外形之美。

2)赞美竹子坚韧忍耐、追慕光明、风骨遒劲、争先向上的精神之美。

3)托物言志,赞美了像竹子一样坚韧顽强、风骨高洁的人,表达了作者的人格追求。

【解析】

【导语】这篇文章通过对竹子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遇和人格理想的思考。作者以竹子的生长、形态和象征意义为线索,结合个人经历和历史文化背景,展现了竹子的坚韧、清简和风骨。文章在不同年龄和环境中对竹子的理解,反映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通过对竹子的赞美,作者寄托了对自然之道的向往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文字清新,富有哲理。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文章第四段认为屈原不能“砥节立行”、王维不能领悟竹的节操”错误。从原文“以竹子作为喻体,会胜过那些优柔的香草,也会使屈原风骨遒劲,不至于最终绝望而自沉汨罗”可知,作者认为竹子有一种笔直向上的内在支撑,如果屈原以竹子为喻体可能就不会最终绝望而自沉汨罗江。“砥节立行”的意思是指磨砺操守和品行,作者没有否认屈原“砥节立行”。

从原文“王维在夜间的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长啸,弄得一片喧哗,我则以为竹下独坐静听风来会更与竹默契”可知,竹子应该是有风骨的,与“静”更适配。但作者并无王维不能领悟竹的节操的意思。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文章采用倒叙、插叙的手法”和“旨在表达对农耕兄弟的赞美,对乡村文化的眷恋”错误。文章采用了顺叙的方式,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作者在不同年龄阶段对竹子的理解和感受。

文章虽然谈及农耕兄弟和乡村文化,但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竹子的描写和感悟,通过竹子这一意象,寄托了对清简、坚韧、风骨等人格特质的向往,表达作者对人格理想的追求和对竹子象征意义的赞美。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作用的能力。

赏析散文中某段落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着手。

1)从内容上看,根据原文城市竹子“优雅而有骨感”可知,文章最后一段将山野的竹子和城市里的竹子进行了对比,突出山野竹子争先向上、生机勃勃的特点。并表达了作者对朝气蓬勃、奋发生长的山野竹子的敬佩和赞美。

2)从结构上看,整篇文章重点突出山野竹子的风骨,是对全文的总结,照应了前文。同时,根据“算算此时,是农历的六月七月之交,时晴时雨,山野在潮湿中,无数的竹鞭在奋力吮吸,竹节争先向上,风雅鼓荡,场面奇崛,整座山岭充盈着大气与生机,让热烈的阳光照彻”可知,作者想象山野中的竹子生长状态,同时,明确地表达出作者对山野竹子的喜爱。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意蕴要考虑标题本上的含义和其象征意义。

1)本文表达的中心是竹子,“挺拔之姿”是竹子自然生长的状态,笔直向上。

2)从文章第二段可知,竹子能够在艰苦环境中顽强生长,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从第三段可知,竹子展现出从容不迫的品质;从第四段可知竹子是自有一番风骨的;从第五段可知竹子具备“清”和“简”的特点;从第六段可知,竹子有一种蓄积的力量,默默生长。“挺拔之姿”指竹子体现出的生机勃勃、奋发向上、将人顽强的品质。

3)竹子的特点正是作者追求的理想品格,“挺拔之姿”是作者托物言志的体现。

山东省百师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伤逝

——涓生的手记

鲁迅

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

会馆里被遗忘在偏僻里的破屋是这样地寂静和空虚。时光过得真快,我爱子君,仗着她逃出这寂静和空虚,已经满一年了,事情又这么不凑巧,我重来时,偏偏空着的又只有这一间屋。依然是这样的破窗,这样的窗外的半枯的槐树和老紫藤,这样的窗前的方桌,这样的败壁,这样的靠壁的板床。深夜中独自躺在床上,过去一年中的时光全被消灭,全未有过,我并没有曾经从这破屋子搬出,在吉兆胡同创立了满怀希望的小小的家庭。

“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这是我们交往了半年,又谈起她在这里的胞叔和在家的父亲时,她默想了一会之后,分明地、坚决地、沉静地说了出来的话。其时是我已经说尽了我的意见、我的身世、我的缺点,很少隐瞒;她也完全了解的了。这几句话震动了我的灵魂,此后许多天还在耳中发响,而且说不出的狂喜,知道中国女性,并不如厌世家所说那样的无法可施,在不远的将来,便要看见辉煌的曙色。

寻住所实在不是容易事,看了二十多处,这才得到可以暂且敷衍的处所,是吉兆胡同一所小屋里的两间南屋;主人是一个小官,自住着正屋和厢房。他只有夫人和一个不到周岁的女孩子,只要孩子不啼哭,是极其安闲幽静的。我们的家具很简单,但已经用去了我筹来的款子的大半;子君还卖掉了她唯一的金戒指和耳环。我拦阻她,还是定要卖,我也就不再坚持下去了;我知道不给她加入一点股份去,她是住不舒服的。

和她的叔叔,她早已闹开,使他气愤到不再认她做侄女;我也陆续和几个自以为忠告,其实是替我胆怯,或者竟是嫉妒的朋友绝了交。然而这倒很清静。

我的路铸定了,每星期中的六天,是由家到局,又由局到家。在局里使坐在办公桌前抄,抄,抄些公文和信件;在家里是和她相对,或帮她生白炉子,煮饭,蒸馒头。

我所预期的打击果然到来。双十节的前一晚,我呆坐着,她在洗碗。听到打门声,我去开门时,是局里的信差,交给我一张油印的纸条。我就有些料到了,到灯下去一看,果然,印着的就是:

局长谕史涓生毋庸到局办事

秘书处启 十月九号

我很踌躇,不知道怎样措辞好,当停笔凝思的时候,转眼去一瞥她的脸,在昏暗的灯光下,又很见得凄然。我真不料这样微细的小事情,竟会给坚决的、无畏的子君以这么显著的变化。她近来实在变得很怯弱了,但也并不是今夜才开始的。

我和她闲谈,故意地引起我们的往事,提到文艺,涉及外国的文人及作品,如《娜拉》《海的女人》等,称赞娜拉的果决……也还是去年在会馆的破屋里讲过的那些话,但现在已经变成空虚,从我的嘴传入自己的耳中。

“是的。”她沉默了一会,说,“但是,……涓生,我觉得你近来很不一样了。可是的?你,——你老实告诉我。”

我觉得这似乎给了我当头一击,但也立即定了神,说出我的意见和主张来:“你要我老实说;是的,人是不该虚伪的。我老实说吧:因为,因为我已经不爱你了!”

她脸色陡然变成灰黄,死了似的;瞬间便又苏醒,眼里也发了稚气的闪闪的光泽。这眼光射向四处,正如孩子在饥渴中寻求着慈爱的母亲,但只在空中寻求,恐怖地回避着我的眼。

我们总算度过了极难忍受的冬天,这北京的冬天;就如蜻蜓落在恶作剧的坏孩子的手里一般,被系着细线,尽情玩弄,虐待,虽然幸而没有送掉性命,结果也还是躺在地上,只争着一个迟早之间。

然而觉得要来的事,却终于来到了。

这是冬春之交的事,风已没有这么冷,我也更久地在外面徘徊;待到回家,大概已经昏黑。

我照常没精打采地回来,一看见寓所的门,也照常更加丧气,使脚步放得更缓。

但终于走进自己的屋子里了,没有灯火;摸火柴点起来时,是异样的寂寞和空虚!

正在错愕中,官太太便到窗外来叫我出去。

“今天子君的父亲来到这里,将她接回去了。”她很简单地说。

这似乎又不是意料中的事,我便如脑后受了一击,无言地站着。

我的心觉得沉重。我为什么偏不忍耐几天,要这样急急地告诉她真话的呢?现在她知道,她以后所有的只是她父亲的烈日一般的严威和旁人的赛过冰霜的冷眼。此外便是虚空,负着虚空的重担,在严威和冷眼中走着所谓人生的路,这是多么可怕的事呵!而况这路的尽头,又不过是——连墓碑也没有的坟墓。

我要离开吉兆胡同,不得已去拜访一个久不问候的世交。他是我伯父的幼年的同窗,大概因为衣服的破旧吧,一登门便很遭门房的白眼。好容易才相见,也还相识,但是很冷落。我们的往事,他全都知道了。

“自然,你也不能在这里了,”他听了我托他在别处觅事之后,冷冷地说,“但那里去呢?很难。——你那,什么呢,你的朋友吧,子君,你可知道,她死了。”

我惊得没有话。

“真的?”

“自然真的,我家的王升的家,就和她家同村。”

我知道他是不说谎话的;子君总不会再来的了,四周是广大的空虚,还有死的寂静。

初春的夜,还是那么长。长久的枯坐中记起上午在街头所见的葬礼,前面是纸人纸马,后面是唱歌一般的哭声。我现在已经知道他们的聪明了,这是多么轻松简洁的事。

然而子君的葬礼却又在我的眼前,是独自负着虚空的重担,在灰白的长路上前行,而又即刻消失在周围的严威和冷眼里了。

我愿意真有所谓鬼魂,真有所谓地狱,那么,即使在孽风怒吼之中,我也将寻觅子君,当面说出我的悔恨和悲哀,祈求她的饶恕;否则,地狱的毒焰将围绕我,猛烈地烧尽我的悔恨和悲哀。

我活着,我总得向着新的生路跨出去,那第一步——却不过是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

一九二五年十月二十一日毕

(节选自《彷徨》,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交代了小说写作的目的,与尾段相呼应,结构紧凑。

B. 小说采用心灵自剖的方式表现涓生的内心世界和感情变化,心理描写真实,性格鲜明,形神兼备。

C. 涓生拐弯抹角称扬娜拉果决,是为了暗示子君应该“果决”地与他分离,凸显了对子君的不满。

D. “虚空”在文中多次出现,表明处处充斥着严威和冷眼的社会缺少温情与包容,是进步思想的坟墓。

7. 关于文本第二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说“我”仗着子君逃出这寂静和空虚,是因为“我”利用子君的死,离开了这里。

B. “寂静和空虚”一方面是因为破屋偏僻,另一方面是因为子君已去,只剩“我”一人。

C. “破窗”“半枯的槐树”“老紫藤”等意象,既反映了当时的环境,又暗含了“我”的心境。

D. “过去一年中的时光全被消灭,全未有过”反映了“我”身处过去的“家”的恍惚之感。

8.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只争着一个迟早之间”有什么含义?

9. 请分析小说为子君设置的死亡结局的妙处。

【答案】6. C    7. A    

8. ①在“我”告诉子君“我”不爱她后,子君选择离开只是时间问题。

②“我”和子君的分开也是迟早的事。

9. ①呼应开头的“悔恨和悲哀”,使小说结构严谨。

②丰富小说意蕴,子君由争取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新女性形象,到安于家务、平庸怯懦的家庭主妇形象,到最后无路可走,重返封建大家庭后死去的悲剧结局,引人深思爱情的本质,思考女性怎样才是真正的独立。

③深化了主题,反思女性解放。造成“子君们”悲剧命运的原因是社会制度的落后。子君的悲剧揭示出女性解放不应只停留在婚姻自主层面,而应该彻底打破传统枷锁,改革社会观念,变革社会制度,培养女性真正的独立自主的能力。

【解析】

【导语】本文通过涓生的手记,细致地刻画了主人公涓生和子君之间从相爱到离散的情感变化。涓生怀着对未来的希望,与子君共同组建家庭。然而,生活的现实与社会的压力逐渐磨灭了彼此的理想,导致感情破裂。小说通过环境描写和内心独白,展现了涓生深刻的悔恨与悲哀。子君的死亡结局不仅突出了社会对女性自主追求的无情压迫,也深化了涓生的内疚,构成了对时代背景的批判。通过这一悲剧,鲁迅表达了对社会冷漠无情的控诉和反思。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凸显了对子君的不满”错,涓生是觉得子君成为了自己的拖累,出于自私,想要把她像包袱一样地甩掉。

故选 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A.“利用子君的死,离开了这里”错, 原文为“我爱子君,仗着她逃出这寂静和空虚”,应是 “我”对子君的爱使“我”摆脱了会馆的寂静和空虚,进而离开这里。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

①“我老实说吧:因为,因为我已经不爱你了!”“她脸色陡然变成灰黄……恐怖地回避着我的眼”,“我”告诉子君不再爱她了,子君呈现的绝望状态表明,没了爱,她迟早会离开的,可见“只争着一个迟早之间”是指,在“我”告诉子君“我”不爱她后,子君选择离开只是时间问题。

②后文有“觉得要来的事,却终于来到了”,呼应“迟早之间”,指子君离开,“我”和子君彻底分开。可见“只争着一个迟早之间”指“我”和子君的分开也是迟早的事。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小说结尾艺术效果能力。

①小说开头有“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而其原因就是子君被抛弃后回到娘家不久死去,交代了“悔恨和悲哀”的原因,使小说结构严谨。

②开始子君是一个争取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新女性形象,她说“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后来子君却延续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没有工作,安于家务, “生白炉子,煮饭,蒸馒头”,后来涓生告诉子君“我已经不爱你了!”子君绝望,爱的美梦宣告破碎。她缺乏真正的自我独立意识,终于被嫌弃,被抛弃,最终才会在失去丈夫的爱后无路可走,只能重返封建大家庭而最终抑郁死去。这引人深思爱情的本质是什么,思考女性怎样才是真正的独立,结尾丰富了小说的意蕴。

③子君所谓的解放,只是做到了婚姻自主,但实际生活不可能仅仅靠爱情。涓生后来的冷漠与抛弃,封建家庭中的严威和冷眼,都是压垮子君的稻草,所以“子君们”悲剧命运的原因是社会制度的落后。子君的悲剧揭示出女性解放不应只停留在婚姻自主层面,而应该彻底打破传统枷锁,改革社会观念,变革社会制度,培养女性真正的独立自主的能力。结尾深化了主题,反思女性解放。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孩子

李娟

①一个年轻的母亲拖着自己满脸鼻涕的小孩子到我们店里,说要买玩具,这使我们非常惊奇。在山里呆久了,几乎都忘记了世上还有“玩具”这个东西。是呀,山里面的小孩子都是怎么长大的呢?每个孩子的童年,都像个秘密一样。在顾客看来,我们店里样样都有。清油呀,面粉呀,酒呀茶叶呀盐呀糖果呀,衣服裤子鞋子呀,汽水呀娃哈哈呀,还有电池和铁皮烟囱,还有补鞋子用的麻线和莫合烟——卷莫合烟的报纸都卖呢!可就是没有玩具。我们这里小孩的玩具一般都是空酒瓶子。空酒瓶子很好玩的,因为它可以用来装水;而且,装了水以后,还可以把水再倒出来。更多的小孩子是空着手跑来跑去地玩。

②还有的小孩子进森林拾柴禾玩,有的放羊玩,有的挑水玩。总之,在我看来,他们的游戏和劳动好像没什么区别,但还是玩得那么高兴。我把我们有限的商品浏览了一遍,又和我妈商量了半天,最后向这个母亲推荐浇花用的喷水壶,她只好把喷水壶买走了。从此,我们天天都可以看见她的小孩用那壶在自家毡房子门口的草地上浇水,浇完一壶后,再歪歪扭扭跑到河边,很努力地满满灌一壶,再跑回家津津有味地接着洒。再想一想,(甲)我们居然卖喷水壶!居然在深山老林里卖喷水壶

③我后来认识一个叫库兰的小孩子,有一双银绿色的、漂亮的可以称得上是“美艳”的眼睛。她眼睛形状狭长,外眼角上翘,睫毛疯长着,凌乱而修长,像一种名叫“金丝献瑞”的菊花品种那泼泼辣辣的外圈花瓣。迎着这瞳子一看,里面盛着一池碎玻璃,再一看,又全是宝石颗粒——晶莹交错,深深浅浅的绿晃着闪闪烁烁的银……被这小孩的美目正眼瞅一下,一定会失神片刻的。可惜小孩子到底是小孩子,除了眼睛和牙齿干净以外,她的小脸上没有一处不是泥巴呼呼的,一双小脏手上,只有指甲盖儿是透明而洁白的,指甲缝里也藏污纳垢,黑黑的十个圆弧。本来小库兰还有满头蓬松浓密的金发的,还是自来卷呢,和她的绿色眼睛一配,整个人跟洋娃娃似的稀罕。可是后来……后来嘛,她想让爸爸给自己买裙子(当然,一定是我妈怂恿的,这一带只有我们家店里卖小孩子裙子),就天天对她爸爸含蓄地嚷嚷着:“热,热,热……”她爸爸就当真了,三下五除二把倒霉的库兰剃成了小光头。这下小孩子再也不喊热了,也不指望新裙子了,又重新混入脏脏的孩子群中,手持大棒,勇敢地追狗,把这片草场上所有的狗追得从此没有一只敢靠近我们这片帐篷区。

④库兰的姐姐——(乙)也许不是姐姐,也许只是库兰的一个年龄大一些的朋友而已——阿依邓,会弹电子琴。其实我们这里的所有孩子都会弹电子琴的,他们好像天生对音乐一对音阶高低的细微变化敏感异常,刚刚听完一首歌,顺手就可以在琴上完整的敲出来。阿依邓是一个文静的、神情轻松的女孩子,在所有孩子里年龄最大。大人们都很喜欢她。阿依邓勤快懂事,家里的大大小小的家务活全是她一个人拿下的。她揉面粉的架势特别地道,站在巨大的面盆旁边,小小的身子浑身都鼓动着力量似的,每揉一下,身子就涌动一次。所有的孩子也都喜欢她,并且很听她的话。常常看到他们围着她,津津有味地听她说着什么,估计是在听她讲故事。他们坐在碧绿的草坡上,花朵怒放一般簇在一起,远远地只让人感觉到入迷的宁静。或捡到什么好东西了,都争先恐后地抢着先给她看。阿依邓就很认真地看,然后很耐心很温柔地一一作出评价,得到评价的孩子都满意无比,也得意无比。对了,要说的是阿依邓弹电子琴的事。总是在黄昏的时候,吃过晚饭了,但又不想去上床睡觉,这时琴声就传过来了。阿依邓手指头细细长长,虽然很粗糙,生着很硬的茧子,但却是那么灵活优雅。而我总是觉得,她弹琴的时候,仍然有着揉面粉的架势我是说,还是那么认真努力,又涌动着源自朴素生活的本能的热情。

⑤我见过更多的小孩是那种看起来很没意思的小孩。能够蹲在一个地方半天都不动;或者从河这边跑到河那边,再从河那边跑回来,然后再跑过去——不知道这样跑来跑去到底有什么好玩的。当他们喃喃自语地在草丛里寻找什么东西,当他们把一颗完全能够一口就吞下的糖分成无数次耐心地吃完,当他们相互有条有理地谈论着在我们听来乱七八糟的话题……小孩子的幸福多么宽广呀!

⑥最后说说我们后面那顶毡房子里住着的卡万家的小儿子。小家伙八岁,特征不够鲜明,所以混在一大群小孩子里的时候,实在很难单独注意到他。但是,到头来最令我吃惊的,就是他了。秋天牧业转场的时候,这个小家伙居然背着干粮,手持小柳枝,徒步四十多公里,独自一个人赶着三头牛,沿着一般没人会走的森林边上的路,走出深山,把牛送回到山下的家里。居然让孩子干这样的活!那他父母干什么去了?他的父母当然更忙,忙着搬家,搬家自然会比赶牛的活劳动量更大。但是,无论如何,拿一个八岁的小孩子当全劳动力的话……这些家长怎么想的?

⑦不管怎么说,更多的让我吃惊的事物,到头来也都想得通的。我所面对的是一种古老的、历经千年都没什么问题的生活方式,它与周遭的生存环境和谐共处,成了一种与自然不可分割的自然了。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中“每个孩子的童年,都像个秘密一样”,写出孩子们童年的神秘,也暗示大人们忙于自己的事情,没有关注到孩子们。

B. 第④段提到阿依邓弹琴有揉面粉的架势,更多的是表现一种神似,是指两种行为都蕴含着她内心对生活葆有的天然的热情。

C. 第⑤段“看起来很没意思”是从大人的视角得出的结论,实际上孩子们在简单自然的生活中得到了宽广的幸福。

D. 第⑥段用“当然”“得”“自然”三词表明,在卡万家看来,八岁的小儿子从深山里赶牛下山回家实在不必大惊小怪。

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一一列举店里卖的商品,甚至使用破折号进行补充,都是为了突出店里样样都有却唯独没有玩具。

B. 作者描写小孩子玩喷水壶的情景,虽语言朴实,但画面感十足,表明作者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很强。

C. 作者取菊花、碎玻璃、宝石颗粒、花朵等孩子们常见的事物来描写他们,既合乎他们的形象特点,又与文章的主旨风格一致。

D. 文章叙写所有孩子都会弹琴和阿依邓深得大人孩子喜欢的内容,为下文描写阿依邓弹电子琴的情景作了铺垫。

8. 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甲、乙两处画横线句子的含意。

9. 作者在最后提到的“想得通”的道理正是文章所要表现的主旨,请结合库兰和卡万家小儿子两个形象简要分析。

【答案】6. A    7. D    

8. ①喷水壶原本的功能在本地无用,我们当初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②这里孩子之间有着朴素的感情,情同姐妹。    

9. ①作者想通的是,在这里人与自然千年来都是和谐共处,这里的一切始终是朴素自然的。

②库兰与卡万家小儿子身上所体现的正是这种和谐与自然:库兰的美丽是自然的,不需要外在的裙子装饰,哪怕是脏脏的,哪怕是凶悍的;卡万家小儿子表面上看是超出年龄的坚强,实则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类并不害怕自然。

【解析】

【导语】李娟的《孩子》通过描绘山里孩子们的生活,展现了他们在自然环境中成长的独特方式。文章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孩子们的纯真与快乐,尽管缺乏现代玩具,他们依然在大自然中找到乐趣。作者通过对比城市与乡村生活,反思现代社会对儿童成长的影响,强调自然与传统生活方式的价值。文章语言朴实生动,充满对孩子们的关爱与理解,揭示了生活的本真与质朴之美。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的能力。

A.“也暗示大人们忙于自己的事情,没有关注到孩子们”错误。根据第①段“山里面的小孩子都是怎么长大的呢?每个孩子的童年,都像个秘密一样”可知,作者强调山里的生活环境特殊,孩子们的成长方式与外界不同,因此显得神秘,但这并不意味着大人没有关注孩子。

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分析鉴赏的能力。

D.“为下文描写阿依邓弹电子琴的情景作了铺垫”错误。根据第④段“其实我们这里的所有孩子都会弹电子琴的,……顺手就可以在琴上完整的敲出来”可知,作者提到所有孩子都会弹琴,主要是为了突出山里孩子对音乐的天赋和敏感,而不是为了铺垫阿依邓弹琴的情景。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含意的能力。

①喷水壶在城市里通常用于浇花,但在山里,几乎没有种植花草的习惯,因此喷水壶在这里显得非常不合时宜。作者用两个“居然”表达了对卖喷水壶这一事实的惊讶。这种惊讶源于喷水壶在山里的用途极为有限,几乎没有人会专门买它来浇花。

②作者用“也许”表达了对库兰和阿依邓之间关系的猜测。她们可能是姐妹,也可能是朋友,这种不确定性反映了山里孩子之间的关系较为模糊和自然。无论她们是姐妹还是朋友,阿依邓对库兰的关心和照顾都体现了山里孩子之间朴素而真挚的情感。这种情感超越了血缘关系,更多地基于共同的生活经历和互相帮助的精神。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主旨的能力。

①人物形象:库兰有一双美艳的眼睛,她的美丽是自然的,不需要任何外在的装饰。即使她的脸和手都是泥巴,指甲缝里藏污纳垢,她的美丽依然无法掩盖。这种美是纯粹的、未经雕琢的,反映了山里孩子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库兰的父亲因为她的要求把她剃成了小光头,这看似是对她的不理解,实际上是她适应自然环境的一种方式。库兰并没有因为失去美丽的头发而感到不快,反而更加勇敢地参与各种活动,如追狗。这种适应性展示了山里孩子对自然环境的深刻理解和接受。

卡万家的小儿子在八岁时就能独自赶牛下山,这在外界看来几乎是不可思议的。这种超出年龄的坚强和独立,是山里孩子从小在自然环境中锻炼出来的结果。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学会了自我保护和承担责任,这种能力是自然赋予他们的。卡万家小儿子的行为不仅展示了个人的坚强,更反映了山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他们不惧怕自然,而是尊重自然、利用自然。这种和谐共生的关系使得山里人在面对自然挑战时,能够从容应对,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②主旨:作者通过库兰和卡万家小儿子的形象,传达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山里的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这种生活方式历经千年依然保持其独特性和生命力。这种和谐与自然不仅是山里孩子成长的背景,也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山东省青岛二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铜牙
 曾剑    

十七岁这年,我报名参军。
      “你为什么要当兵?一个穿军装的人问我。
      “找到我二爷。
      “你要到部队去找你二爷,他在我们部队吗?
      我摇摇头,一脸茫然。
      二爷是烈士,但我们后人没有找到他的遗骸。
      我二爷徐绪银,十二岁时,还是个放牛娃,那天跟红军的队伍去了军营。二爷瘦小的身影跟在红军队伍后面奔跑,显得那么弱小。我小脚的二奶,在他身后追,队伍越行越远,二爷越来越小,最后成一个黑点,眨眼间,二奶就看不见他了。
      二爷再也没回来,直到许多年后,政府给我家送了一块牌匾,一个烈士证明,这成为我二爷的全部。
      我很快知道,接兵干部叫李健一。我们要去的部队在苏北,徐州。真是巧合,我二爷就是牺牲在苏北。
      新兵下连,李健一把我叫到他办公室,问我想不想到师史馆。
      “你不是要到苏北来找你二爷吗?在师史馆,也许更容易找到他。
      我心里一动。新兵训练,太苦太累,我都忘记了我的二爷。
      走进师史馆。那么多烈士的照片静静地挂在展板上。
      我凝望着这些照片,我为他们感到自豪,但同时也替他们难过,毕竟他们太年轻了。有的烈士比我还小,不过十五六岁。很多烈士,无名无姓。那简短的文字,记录着他们在革命路上的壮举。
      有一天,李健一指着墙上的一张照片,说:徐东亮,你看,你像这个人。
      我抬眼看,照片上是一位年轻军人,约二十五六岁。他身着新四军军装,站在一排木门前,意气风发。细看,他方脸,眉毛很黑,大眼睛散发着坚毅的目光。的确,我像他。我说不清眼睛、鼻子、嘴角的轮廓哪里像他,但就是感觉像,可能是神似吧。
      他莫非就是我二爷?
      我失望了。我二奶说,我二爷叫徐绪银,而这个人,叫徐光明。
      除了参与师史馆的正常工作,我每天晚上,把自己关在史馆,在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里找寻,我渴望找到更多关于徐光明的资料。
      与众多个夜晚一样,我百度徐光明,网页跳出一则寻亲新闻,网上说,红安籍烈士徐光明,一九四〇年九月在苏北一场战役中牺牲。刘北江自一九八〇年起,几乎每年都要到昔日战斗过的苏北,寻找老团长徐光明的遗体。一九八六年春天,刘北江在一具遗骨中发现了一颗黄铜假牙,他确认他就是老团长徐光明,徐团长这颗假牙,他闭着眼就会想起。网上这些消息让我血流加快,一连几天彻夜难眠。
      我二爷也有一颗铜牙。二奶说,二爷放羊,摔断了一颗牙。不久,有乡村牙医游走到我们竹林湾。二奶想给二爷把那颗断牙镶上。无奈那牙很贵。牙医说,用自家的材料,便会便宜些。二奶问什么材料,牙医说,比如黄金、白银、黄铜……
      爷爷拿出一块铜,有火柴盒那么大,放着金色的光。牙医从那块铜上切下一块,牙齿大小,放进二爷嘴里,比量比量,用细铁锤捶捶打打,将那块铜安放在二爷嘴里,竟然严丝合缝。好在那颗牙不是门牙,而是门牙下右第四颗牙。那牙平时是不露出来的,二爷只有特别开心快乐之时,才露出半颗铜牙,像嘴里射出一道金色的光。
      “你二爷嘴里有光。我记得二奶向我们描述二爷时的情形,她脸上飞起少女般的酡红。她低声细语,旁若无人地吟唱道:早起开柴门,红日往上升。今天送郎当红军,小妹喜在心……”
      多么熟悉的旋律!这是一九三〇年在红安传唱的《送郎当红军》,我不知道二爷走时,二奶是否已经会唱这首歌,她的歌声,是否留在二爷的记忆里。
      我立刻把这个情况告诉李健一,一刻都等不得。我说:李干事,我二爷找到了,他就是徐光明,徐光明之前,他应该叫徐绪银,这是我二爷最先的名字。
第二年春,李健一干事代表老部队,我代表徐光明的后人,我们一同前往苏北这家烈士陵园。我们带回了二爷的骨殖。我们把二爷安葬在竹林湾的后山坡。安葬二爷那天,天空晴朗,满山的松树青翠欲滴。松树旁,是大片大片的油菜花。
      附录:
      鄂豫皖革命烈士纪念园名录之徐光明:徐光明,湖北红安(旧称黄安)人,一九一二年出生,十四岁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二七年,参加黄麻起义,一九三四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四方面军连长、营长和红二十五军某团团长等职。抗日战争初期调入新四军工作。一九三九年奉命进入苏南东部,任江南抗日义勇军第二团参谋长。一九四〇年,任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二纵队独立团团长。同年九月六日,在对敌反击战中牺牲。时年二十八岁。
      徐光明原名徐绪银,高桥镇竹林湾人。
      名录上最后这句话,与上面字体一样,但字的色泽新鲜醒目,显然是后补上去的。
      后记:
      今年清明节,我回去祭拜我的二爷二奶。宋春芳听说我回了红安,过来小坐。她是我高中同学,现在在医院工作,牙医,医学博士。她看着我手机里收藏的图片和文字,目光停在徐光明留下的那颗铜牙上。
      “你二奶说你二爷那颗铜牙是右下第四颗?宋春芳问。
      我点头说是。
      “这是右下第五颗牙。她的语气不容置疑。
      “也许是我二奶记错了。我说。
      “你要想弄清楚也容易。
      我不语。
      “DNA她说。
      我说:那还得刨坟,算了,不折腾了,让逝者安息。
      “万一不是,你二奶能安息吗?
      “我想,我二奶会认同我们的做法。
      “早起开柴门,红日往上升。今天送郎当红军,小妹喜在心……”二奶的歌声在我耳畔响起。她佝偻的身影,在我眼前渐行渐远。他们合坟那天的情景,在我脑海里呈现,那么明晰:两只金黄色蝴蝶在坟头翩翩起舞,羽翅在阳光下闪着金光。
      我相信我二奶旁边沉睡的,是我们朝思暮想的二爷,他叫徐光明,他最初的名字叫徐绪银。愿二爷在地下安息!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写和接兵干部的简单对话,引出了二爷这一故事人物,从而巧妙地切入对二爷参军及牺牲故事的叙写。
B.小说善于通过细节塑造人物、表达情感,如写二爷瘦小的身影奔跑,突出了二爷对革命的向往和对二爷的怀念。
C.小说正文以那天”“二奶说”“我记得等语句,提示了小说故事时间与叙述时间的不同,丰富了小说的叙事层次。
D.“后记写合坟时蝴蝶飞舞的场景,以羽翅在阳光下闪着金光暗示化蝶者就是嘴里有光的二爷,富有浪漫情调。
2)下列对文中二奶吟唱《送郎当红军》部分的分析与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怀疑二奶送别二爷时是否会唱这首民歌,其实是不确定二爷的参军时间。
B.文中两次写二奶吟唱的歌声,二者一实一虚,都写出二奶深情温婉的形象特征。
C.这首歌与《党费》中黄新所唱歌谣的歌名相同,内容相近,其传唱背景也类似。
D.歌词中红日往上升一句,与古诗孔雀东南飞一句手法相同,意蕴丰富。
3)小说中的铜牙在情节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4)本篇小说由正文和附录”“后记三部分组成,这样的处理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请谈谈你的理解。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基本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内容的基本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
3)本题考查探究小说物象作用的能力。可以从充当线索、寄托感情、刻画人物、推动情节、揭示主题等方面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探究作品结构的文学效果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小说,整体理解把握文本内容,理清小说故事情节,理解把握人物形象,了解主要写作手法,领悟小说主旨,明确探究方向。

【解答】(1D.“羽翅在阳光下闪着金光暗示化蝶者就是嘴里有光的二爷错误,结合他们合坟那天的情景,在我脑海里呈现,那么明晰:两只金黄色蝴蝶在坟头翩翩起舞,羽翅在阳光下闪着金光可知,应该是寄托作者美好的希望。
故选D
2A.“其实是不确定二爷的参军时间错误,曲解文意,结合多么熟悉的旋律!这是一九三〇年在红安传唱的《送郎当红军》,我不知道二爷走时,二奶是否已经会唱这首歌,她的歌声,是否留在二爷的记忆里可知。B.“都写出二奶深情温婉的形象特征错误,第二次没有,结合二奶的歌声在我耳畔响起。她佝偻的身影,在我眼前渐行渐远可知。D.“手法相同错误,古诗孔雀东南飞一句是比兴手法。红日往上升没有。
故选C
3有利于情节的集中与展开。结合一九八六年春天,刘北江在一具遗骨中发现了一颗黄铜假牙,他确认他就是老团长徐光明,徐团长这颗假牙,他闭着眼就会想起。网上这些消息让我血流加快,一连几天彻夜难眠可知,铜牙是确认徐光明和找到二爷的关键,小说的主要情节围绕铜牙展开。
使情节出现新的波折。结合你二奶说你二爷那颗铜牙是右下第四颗?”“这是右下第五颗牙可知,后记中所述的铜牙位置与正文并不相同,这使故事出现了出人意料的新波澜。
使故事有余味。结合那还得刨坟,算了,不折腾了,让逝者安息”“我想,我二奶会认同我们的做法可知,铜牙的位置不能确定,徐光明是否是二爷也最终成谜,故事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4结合鄂豫皖革命烈士纪念园名录之徐光明:徐光明,湖北红安……”可知,附录的人物介绍和后记的补叙,与正文情节交错关联,使小说故事曲折丰富。
结合我相信我二奶旁边沉睡的,是我们朝思暮想的二爷,他叫徐光明,他最初的名字叫徐绪银。愿二爷在地下安息!可知,附录”“后记的记述,使徐光明、二爷与所有革命烈士形象融合在一起,揭示了英烈形象的普遍意义。
结合今年清明节,我回去祭拜我的二爷二奶。宋春芳听说我回了红安,过来小坐。她是我高中同学,现在在医院工作,牙医,医学博士。她看着我手机里收藏的图片和文字,目光停在徐光明留下的那颗铜牙上可知,附录”“后记具有的纪实笔调,能增强小说的现实意义。
结合以上可知,小说这一结构形式新颖独特,能带给读者新鲜的审美体验。

答案:
1D
2C
3有利于情节的集中与展开。铜牙是确认徐光明和找到二爷的关键,小说的主要情节围绕铜牙展开。
使情节出现新的波折。后记中所述的铜牙位置与正文并不相同,这使故事出现了出人意料的新波澜。
使故事有余味。铜牙的位置不能确定,徐光明是否是二爷也最终成谜,故事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4①“附录的人物介绍和后记的补叙,与正文情节交错关联,使小说故事曲折丰富。
②“附录”“后记的记述,使徐光明、二爷与所有革命烈士形象融合在一起,揭示了英烈形象的普遍意义。
③“附录”“后记具有的纪实笔调,能增强小说的现实意义。
小说这一结构形式新颖独特,能带给读者新鲜的审美体验。

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召唤

肖复兴   

在我的印象中,父亲胆子很小,一直到他去世,都活得谨小慎微,树上掉片树叶都要躲着,生怕砸着自己的脑袋。长大以后,当我知道父亲的一些事情之后,对父亲的印象有所改变。

父亲很年轻的时候就独自一人离开家乡河北沧县,跑到天津去学织地毯。我的爷爷当过乡间的私塾先生,略有文化,他有两个孩子,一个是父亲,一个是父亲的哥哥。和一辈子守在乡下种田的哥哥不同,父亲在乡间读完初小,就想离开家乡。别个怎么劝都不行,他还是来到了天津。天津离沧县120里地,是离沧县最近的大城市。沧县很多人都曾经到天津跑码头,这个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在现在天津的街头还能碰到不少打工者,操着沧县口音。想想,父亲只身一人跑到天津学织地毯的情景,很像如今那些北漂。尽管时代相隔了近百年,年轻人躁动的梦想和盲目的行为方式基本相似。那时的父亲,胆子并不小,性格里有很不安分的成分。

我一直在想,父亲为什么曾经会有这样不安分的性格?后来,为什么又将这种性格磨平乃至变得如此谨小慎微呢?

受我爷爷当私塾先生的影响,父亲读书的时候,爱看一些杂书,特别是章回本的旧小说。我读小学的时候,在晚上我和弟弟睡觉前,他常常讲《三国演义》《聊斋志异》里的一些故事给我们听,也不管我们听懂听不懂,爱听不爱听。他也喜欢沧州地区有名的文人纪晓岚的《阅徽草堂笔记》,他常讲一些他小时候听到的关于纪晓岚的民间传说。一直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听他绘声绘色地说起纪晓岚小时候,有一位从南方来的大官,看见纪晓岚在田里放牛,大夏天的,还穿着一件破棉袄,摇着一把破芭蕉扇,觉得很可笑,就随口说了句:穿冬衣,拿夏扇,胡闹春秋。纪绕岚回了一句:到北地,说南语,不识东西。讲完这个故事,父亲呵呵地笑,他故意将说成,然后又对我们讲这里一语双关的意思,讲这个对子里的对仗,对得非常简单,又非常有趣。我和弟弟也觉得特别好玩。父亲去世之后,整理他的极其简单的几件遗物,其中有一本旧书,就是《阅微草堂笔记》。

父亲从来没有对我讲过这类文学书对他的影响,他只是说自己从小喜欢读书,以此来教育我和弟弟要好好读书。所以,只要是我买书,他从来都不反对,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他为我买了第一本杂志——《小朋友》,那是一种很薄的画册。之后,我识字多了,他为我买《儿童时代》。再以后,他为我买《少年文艺》。这样三种杂志,成为我童年读书的三个台阶,应该说是父亲领着我一步步走上来的。

那时候,我家住的大院斜对门有一家邮局,那里卖这些杂志。跟着父亲到邮局里买这些杂志,成了我童年和少年时代最快乐的事情。我想,以后我能写一些东西,最初应该是父亲在我心里埋下的种子。

偶尔一次,父亲对我说,在部队行军的途中,要求轻装,必须得丢掉一些东西,他却还带着些旧书,舍不得扔掉。其实,说这番话的时候,父亲只是为了教育我要珍惜读书的机会,不小心说秃噜了嘴,无意中透露出他的秘密。当时我想,部队行军,这么说,他当过军人,什么军人?那时候,我也就刚读小学四五年级,一下子心里警惕了起来。我家那时有一个黄色的小牛皮箱,我知道,里面放着粮票、油票、布票等各种票据,还有父亲每月发下来的工资,都是我家的金银细软。有一天,我打开这个小牛皮箱,翻到了箱子底,发现了一本厚厚的相册和一张委任状的硬皮纸。委任状上,写着北京市政府任命父亲为北京市财务局科员,下面有市政府大印,还有当时北京市市长聂荣臻手写体签名的蓝色印章。这是北京和平解放之后,对于像我父亲这样的国民党政府留下的人员接收时的证明。应该说,没有任何问题,问题出在那本相册上。那是一本印刷品,当我打开相册,看见里面每一页都印着一排排穿着国民党军服的军官的蓝色照片,我一下子愣在了那里,小小的心,被万箭射穿。

读中学之后,我才渐渐弄清楚。父亲在天津学织地毯,并没有多长的时间,他是觉得这样一天天织下去,没有什么前途,就投奔了在冯玉祥部队当军需官的一位亲戚。父亲不安分的心,再一次蠢蠢欲动。因为他多少有一些文化,在部队里很快得到了提拔,最后当了一个少校军衔的军需官。抗日战争结束后,他从部队转业,集体到南京国民政府受训,然后转业到地方的财务局,从信阳到张家口再到北京。

父亲曾经拥有过的这样一个身份,犹如一块沉重的石头,一直压在父亲的心里,父亲的棱角就这样渐渐被磨平。   

我长大了以后,要去北大荒插队之前,曾经和父亲当年一样,没有和父母商量就那样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家,当时父亲什么话也没有说,他知道说什么也没有用,眼瞅着我从小牛皮箱里拿走户口本,跑到派出所注销自己的户口。我离开家去东北的那天,父亲只是走出了家门,便止住脚步,连大院都没有走出来。他也没有对我说任何送别的话,只是默默地看着我离开了家。

后来,读北岛的《城门开》,书中最后一篇文章是《父亲》,文前有北岛题诗:你召唤我成为儿子,我追随你成为父亲。文中写道:直到我成为父亲……回望父亲的人生道路,我辨认出自己的足迹,亦步亦趋,交错重合——这一发现让我震惊。读完这篇文章,我想起了我的父亲,眼泪禁不住打湿了眼眶。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将父亲早年去天津学织地毯的经历和今天的北漂联系起来,表明父亲骨子里就有一种不安分的思想,有着躁动的梦想。

B.文章写父亲常给和弟弟讲一些名著里的小故事,也不顾及二人的感受,说明父亲在读书教育上有一定的盲目性。

C.文章写长大离家去东北时,两次提到父亲什么话也没有说,但父亲的表现,却让读者感受到了父子之间的情感。

D.文章最后北岛的诗句你召唤我成为儿子,我追随你成为父亲,引发了的共鸣,呼应了题目,凸显了主题。

7.关于文中发现父亲从军的秘密这个段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父亲在教育读书时,不经意透露出他的秘密,说明父亲对这段从军经历还是很敏感的。

B.小牛皮箱是十分重要的道具正是通过它了解了父亲解放前后那段较为复杂的经历。

C.当看到相册内容时,作者用万箭穿心来描述当时的感受,以此表达对父亲的不解和痛恨之情。

D.这段文字通过的视角揭示了父亲的秘密,也解释了文章开篇提到父亲活得谨小慎微的原因。

8.这篇回忆性的散文,包含了作者对父亲颇为复杂的情感。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4分)

        

        

9.肖复兴的散文在看似平淡的叙事中,总会加入一些适当的修辞和描写手段,让人眼前一亮。请结合文本,谈谈这一点在父亲身上是如何体现的。(6分)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的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结合题干的选择要求,到底选正确还是选错误;其次,要明确题目的考查点,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比较。
2)本题考查考生把握重点语段的意义和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结合句子或段落在文章中位置来回答。有指定就问题回答,没有指定,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回答。
3)本题考查把握作者的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依据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依据含义深刻的词语、句子、段落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4)本题考查探究某一问题,提出自己个性化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返回文本找到关于这一问题的相关语句,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再联系实际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切忌脱离文本,自己发挥。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用准确简明的语言加以概括归纳。

【解答】(1B.“说明父亲在读书教育上有一定的盲目性错解文意,文章写父亲常给和弟弟讲一些名著里的小故事,是为了说明父亲喜欢读书。
故选B
2C.“痛恨之情错误,根据原文其实,说这番话的时候,父亲只是为了教育我要珍惜读书的机会,不小心说秃噜了嘴,无意中透露出他的秘密”“那是一本印刷品,当我打开相册,看见里面每一页都印着一排排穿着国民党军服的军官的蓝色照片可知,万箭穿心是用来表达作者在突然得知父亲曾经的身份时感到的震惊,应是痛心之情
故选C
3文章开头在我的印象中,父亲胆子很小,一直到他去世,都活得谨小慎微,树上掉片树叶都要躲着,生怕砸着自己的脑袋说明最初作者认为父亲胆小、谨小慎微,根据我一直在想,父亲为什么曾经会有这样不安分的性格?后来,为什么又将这种性格磨平乃至变得如此谨小慎微呢作者心中的疑问,可知开始作者不理解父亲这种胆小、谨小慎微的性格。
受爷爷影响,父亲爱读杂书,尤其是旧小说。他会给作者和弟弟讲《三国演义》《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里的故事,还以自己从小喜欢读书来教育孩子们好好读书。父亲为作者买《小朋友》《儿童时代》《少年文艺》等杂志,引领作者走上阅读写作之路。作者感恩父亲在文学上给自己的引领和支持。
作者讲述了发现父亲过去身份的过程,以及从这一发现中明白了父亲过去的身份给父亲带来的心理压力。作者意识到,正是由于这段历史,父亲的性格才逐渐由原来的不安分转变为后来的谨小慎微。这段叙述体现了作者对长时间未能读懂父亲,甚至误会父亲的愧疚。
作者回忆了自己长大后要去北大荒插队,和当年的父亲一样毅然决然,未与父母商量,父亲的反应是沉默。文章最后写到作者在后来读北岛的《城门开》时,想起自己与父亲相似的人生轨迹,感慨万千。此时他读懂了父亲,可是已经物是人非,只能怀念。
4运用夸张的修辞。开头作者写到父亲胆子很小,一直到他去世,都活得谨小慎微,树上掉片树叶都要躲着,生怕砸着自己的脑袋,用树上掉片树叶都要躲着的夸张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父亲胆小、谨小慎微的特点。
运用细节描写。在描写父亲对书籍的喜爱时,作者通过讲述父亲给孩子们讲故事以及自己读书的经历,不仅展示了父亲的个人兴趣爱好,同时也暗示了书籍在父亲生活中的重要性及其对后辈的影响。纪绕岚回了一句:到北地,说南语,不识东西。讲完这个故事,父亲呵呵地笑这段描写通过父亲讲纪晓岚故事时的神态、动作和语言,展现了父亲对文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同时也体现出他乐于与孩子们分享、富有生活情趣的一面,突出了父亲的投入状态,以及对孩子的悉心培育。写长大后要去北大荒插队时,当时父亲什么话也没有说,他知道说什么也没有用,眼瞅着我从小牛皮箱里拿走户口本,跑到派出所注销自己的户口。我离开家去东北的那天,父亲只是走出了家门,便止住脚步,连大院都没有走出来。他也没有对我说任何送别的话,只是默默地看着我离开了家,父亲看着的固执,没有说话,而是眼瞅着”“拿走户口本,只是走出了家门,便止住脚步”“只是默默地看着我离开了家直到离家出发,父亲也没有说话,对父亲的这些细节描写,包含了父亲对的不舍和无奈之情。

答案:
1B
2C
3不理解。对父亲一辈子谨小慎微行为的不理解。感恩。对父亲在文学上给引领和支持的感恩。愧疚。对长时间未能读懂父亲,甚至误会父亲的愧疚。怀念。当读懂父亲时,已经物是人非,只能怀念。
4运用夸张的修辞。比如父亲胆子很小,树上掉片树叶都要躲着,生怕砸着自己的脑袋,生动地写出了父亲胆小、谨小慎微的特点。
运用细节描写。在讲完纪晓岚的故事后,父亲呵呵地笑,突出了父亲的投入状态,以及对孩子的悉心培育。在长大后要去北大荒插队时,父亲没有说话,而是眼瞅着”“拿走户口本,包含了对的不舍和无奈之情。

山东省临沂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人世间(节选)

梁晓声

周秉义从北京调回了本市,终日足不出户,只是看书,偶尔也与妻子冬梅晚饭后看看电视剧。

冬梅的耳中刮进了一些关于丈夫任职的议论。她忍不住问:“确实是平调回来了?”

他肯定地说:“是啊。”

她又问:“到底为什么?”

他奇怪地反问:“我信中不是写了吗?”

“你想干的实事,到底是什么实事呢?”

“现在说了也没用,得看这次怎么任命。先不聊这个话题,好不好?”

“跟我还有什么不便说的吗?是不是在北京没干好啊?”

“看你,我说不聊了,你偏要聊这个话题!我在哪个岗位上没干好过?我离开北京前,领导还给我开了欢送会呢!干得不好能有那种待遇吗?”

冬梅心中疑惑,也只好不再问下去了。

春节过后,吉春组织部门下达了正式任命,周秉义担任副市长,他的分工只有一项,主抓招商引资,尽快改造城市面貌,消除土坯房,促进本市房地产业发展。

一天下午,周秉义来到弟弟家,让秉昆陪他在光字片走一走。那天降了一场大雪。

秉昆说:“哥,这么大的雪,改天吧。”

秉义说:“我正是因为下这么大的雪才来的啊。没人出门,也就没人注意咱们嘛,想看哪儿看哪儿。”    

老哥儿俩逛起光字片来。光字片的面积比以前大了,人口也比以前稠密多了。大雪覆盖之下低矮的土坯房一片连一片,东倒西歪,横七竖八。稍一细看,都会从积雪之下发现外露的种种肮脏——垃圾堆,各种令人作呕的脏水结成了冰。老哥儿俩在光字片转啊转,不知不觉天黑了。

……

周秉义回到当年的军工厂家属区,他内心五味杂陈。周秉昆心里越发有点儿瞧不起哥哥,觉得哥哥一点儿也没有副市长的风范,在小事上那么情感外露。

四月,天刚转暖,光字片受了一场虚惊。某日来了几组测量小队,临街住户人心惶惶,以为要修路。修路当然是好事,可那得拆除多少房屋啊!一旦被拆除了,都住哪儿呢?有人与测量队的人攀谈,才知道不是要修路,而是要对光字片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

半信半疑的人们又问,“大刀阔斧”怎么理解呢?

测量队的人说,他们也不清楚,那是一位副市长的原话。

人们猜想,那肯定就是周秉义啦!光字片的男女老少奔走相告,测量队接连测量了数日,整个光字片也接连亢奋了数日。

此后,每天晚上总会有几个男人相约来到秉昆家聊天。他们回忆起了秉昆父亲周志刚,周志刚虽然没享着大儿子的福,全光字片的人可托上周秉义的福了。谁承想光字片会出一位副市长呢?他是光字片的大救星啊!男人们聚到周家,想知道对光字片“大刀阔斧”的改造究竟何时开始?将改造到什么程度?光字片的人家也能过上享受燃气灶和自来水的生活吗?

对于他们的探问,周秉昆一句也回答不了。他已经好久没见到哥哥了。

“五一”过后,大队的建筑人马浩浩荡荡地向光字片进发,建筑大军的载人卡车彩旗招展。光字片的青年闻讯后,骑着自行车迎接,但建筑大军的目的地分明不是光字片。建筑大军一直往前开,开到了马路尽头——虎皮冈,在那里安营扎寨。

光字片的人们疑惑极了,一拨接一拨到周秉昆家问个究竟:难道你哥要在那地方为咱们光字片的人建楼?那可是连兔子都不刨窝的地方啊!咱们光字片就是再烂,毕竟属于城区啊!秉昆,你一定要替我们问问你哥……

与测量队刚离开那几天相比,光字片人们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从满怀憧憬到感觉被耍了,男人女人们询问起周秉昆时都义愤填膺。

虎皮冈那边,昼夜机声隆隆,工程突飞猛进。十月份,两排十幢二十层高楼在虎皮冈拔地而起。市政府发布了正式公告,宣称那里将成为本市的“希望新区”。

那天晚上,周秉义终于现身弟弟家……

第二天,秉昆媳妇郑娟去派出所把全家的户口迁出。她又到新区,在市公安局接待点把户口落上。

那事成了一条新闻,却没引来多少人效仿。光字片的人们仍在观望。

有人说:“周家哥俩演起双簧来了!”他们都有等着看笑话的意味。

新区为周家的到来开了欢迎会,周家的门面房和两居室住房都经过了简单装修。

后来,光字片开来了卡车队,不断替一些人家免费搬家,连那些观望的人也搬往新区。

周秉义终于在光字片露面,他站在一辆小卡车上,那天他精神抖擞,向人们讲话:

我从小到下乡前生活在这里,我们老周家三个儿女,没有什么瞒得了光字片的人。咱们光字片人家的许多长辈,一九四九年前就居住于此,当时这里叫穷人窝。后来,他们中许多人成了东北解放后最早的产业工人,这个地方也不再叫穷人窝了。但是,这里却一直住着本市很穷的人家。    

我不是在北京当官当不下去了,我是自己要求调回来的。为什么呢?我老了,快到退休年龄了。

近年来,光字片的存在越来越成为我一块儿心病。一想到咱们光字片,我就心疼生活在这里的父老乡亲。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光字片却变得比当年更糟糕,处处不堪入目。人掉进厕所的事发生几次了,还淹死过孩子。我知道,从大人到孩子,谁都不愿再生活在光字片了。

我想在退休之前,将光字片彻底改造。这很不容易……现在我要做的事完成一半了。大家已经看到,光字片与过去不一样了……

下面的人听了周秉义的讲话后纷纷点头,有的甚至竖起大拇指……

(选自梁晓声《人世间》,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周秉义主动要求从北京调回来工作,是因他对光字片有着深厚的感情,希望在退休前改变家乡的面貌,让父老乡亲过上幸福的生活。

B.周秉义为了不引起别人的注意,特意在一个大雪天要求弟弟周秉昆陪他走一走,了解光字片的实际情况,体现了他低调务实的作风。

C.光字片人世代生活在这里,自然有难以割舍的感情,所以,当测量队到来时全都人心惶惶,不希望自己的房屋被拆了迁到虎皮冈住。

D.经过周秉义做思想工作,周秉昆媳妇郑娟首先将全家的户口迁到“希望小区”,这起到示范作用,最终带动了光字片人陆续搬往新区。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开头写周秉义从北京调回来后在家中的不寻常举动以及与冬梅的冲突,设置了悬念,有效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东倒西歪,横七竖八”等词描写了光字片破败落后的景象,这让周秉义心中五味杂陈,更坚定了他改造旧城的决心。

C.“心里越发有点儿瞧不起哥哥”这句心理描写表明周秉昆因看到哥哥缺少领导风范,自幼就瞧不起哥哥的心理进一步加重。

D.小说结尾周秉义的讲话,真切地表达了他的心声,感人肺腑,同时照应开头,交代了他从北京调回来的原因,解开疑团。

8.小说写出了光字片人面对拆迁的心理变化过程,请梳理概括。(4分)

        

9.2019年,《人世间》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颁奖词说“《人世间》讲述了一代人在伟大历史进程中的奋斗、成长和相濡以沫的温情”,请结合文本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6.(3分)C(只是“临街住户人心惶惶”,且此时住户不知要开发虎皮岗。)

7.(3分)C(“自幼”错,于文无据。)

8.(4分)①测量队到来,居民们以为是要修路,心中充满忧虑;

②得知要对整个光字片进行改造,心中充满兴奋,满怀憧憬;

③看到建筑大军开发虎皮冈,建设“希望新区”,心中感到疑惑和不满;

④听了周秉义讲话后,对周秉义的良苦用心表示理解。

评分建议: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四点得4分,顺序不能颠倒,意思对即可。

9.(6分)①光字片拆迁改造以及居民搬迁新居折射出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奋斗进程;

②周秉义以及光字片人是伴随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而成长起来一代人;

③周秉义帮助乡亲改造家园以及家人和乡邻的最终理解都体现了相濡以沫的温情。评分建议:答出一点2分,答出三点得6分。意思对即可。

山东省济宁市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万家灯火

第代着冬    

费贤卿,是菖蒲水镇有名的唢呐师傅。据说他能用一支唢呐,逗得百鸟欢鸣,或者让人肝肠寸断。见识过他在葬礼上吹奏的人,仍心有余悸。

“是的,特别是《哭五更》,像娃儿哭。”

“别人吹唢呐是往耳朵里钻,他吹唢呐是往心里走,谁受得了?”

“听说他师父更了不起。”

“敬老院那个瞎子?灾荒年就死了。”

瞎子是孤寡老人,以前曾跟一个川戏班子在水码头游荡。后来,他上了年纪,被政府安排在敬老院。敬老院在天池坝。天池坝有个响器班。自从瞎子来到天池坝,响器班的声音丰富多了,名声越传越远,被请的次数越来越多。他的短唢呐尖得像金属相击,长唢呐低得像水吼。每当他拄着点竿跟响器班出门,地里的人们会停下劳动,对他指指点点。

“他们要到哪里去?”

“你没看见瞎子唢呐上的白布吗?他们肯定是要到死人的地方去。”

“瞎子真是个有情有义的人。”

“是啊,谁让他是菖蒲水镇有名的唢呐师傅呢?”

瞎子师傅的名声很快把费贤卿吸引来了。人们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学吹唢呐。在菖蒲水镇,只有残疾人才需要学一门糊口手艺。人们看见费贤卿翘起尖屁股,给瞎子叩了三个响头,成了敬老院唯一的唢呐学徒。

敬老院的老人们很快发现,费贤卿真是喜欢唢呐。他天不亮就从走马岭来到天池坝,侍候瞎子洗过脸,然后眼巴巴地盯着师父手里的唢呐,期望能含上唢呐哨子。可瞎子似乎感受不到徒弟的迫切愿望。费贤卿来来回回跑了十多天,瞎子才从天池坝杀猪匠手里讨到一个猪尿脬:“等你一口气吹破猪尿脬,你再来。”

费贤卿回到走马岭,从早到晚吹猪尿脬。起初,他只能把猪尿脬吹圆;过了一个月,他能把猪尿脬吹胀;三个月后,费贤卿早晨起床,看见挂在床头的猪尿脬,感觉肺里贮满了力气。那时,霞光像一捧金针射进窗棂,上面浮满了金色的尘埃。透过窗框,费贤卿看见远处山冈上开满了殷红的杜鹃。费贤卿站在满是光芒的窗前,拿过猪尿脬,用一口绵韧的气息,将坚硬的猪尿脬吹圆、鼓突、膨胀,继而发出一声低沉的“扑哧”声。

拿着破碎的猪尿脬回到天池坝,师父仍然没让他的嘴巴含上唢呐。瞎子给了他一根吹火筒。这根吹火筒跟一般又粗又短的吹火筒不一样。费贤卿张开手臂丈量了一下,感觉足足有一丈长。师父让他去帮敬老院的灶房吹火,他把嘴巴递到吹火筒上才发现,水竹做的吹火筒不是很通畅,他把脸都憋红了,火苗还不能感受到风的气息。

整个夏天,费贤卿带着吹火筒,轮番在走马岭和天池坝帮人吹火。没火可吹时,他吹空气、灰尘和落叶。当他通过吹火筒针眼大小的孔穴,吹出坚硬得如同缝衣针扎在人脸上的风时,秋天到了,天池坝一地金黄,空中弥漫着稻香,也弥漫着斑鸠的“咕咕”鸣叫。瞎子师父同意费贤卿触摸唢呐,熟悉唢呐的哨子、皮质气盘、铜质笛针、铜质唢呐碗以及木杆上的七个音孔。哨子是麦秸做的,像经霜的茅草,柔韧发白。费贤卿含在嘴里,轻轻吹了吹,哨子发出尖锐的声音,费贤卿看见,师父歪着头,看着天,快乐地抖动眼皮。一枚泛红的柿树叶子离开枝头,像一只红色的鸟在空中飘旋。

“你肺上有了足够的力气,可以跟唢呐做伴了。”

“可我没唢呐。”

那之后,费贤卿牵着师父,到菖蒲水镇和别的水码头买唢呐。瞎子将哨子装在皮质气盘上面,吹上几个音符,脸就像乌云紧锁的天空一样黑下来。费贤卿觉得唢呐的声音蛮不错的,可瞎子师父不这样看。人们认为,瞎子的耳朵是长在心上的,能听到别人听不到的声音。    

深秋,费贤卿带着师父游走在场镇和水码头。他们像两个寻找声音的人,竖起耳朵,从繁密的声音里面,分辨出隐约的唢呐声。很快从沿河行走的小贩手里买到三支唢呐。三支唢呐有三种规格,能吹三类不同的曲目。从此,费贤卿与三支唢呐同床而卧,学会了用麦秸和乌杨木的细枝做唢呐哨子。

进入冬天,第一场雪还没落进天池坝,费贤卿学会了五首曲目。走马岭的人们从此听见一支唢呐没日没夜地在空中响彻,它们跟着从山口刮过来的风雪,被带到沟谷、草场和山岭。到雪化时,原本粗粝的唢呐声变得圆润了,它们像一条河流从陡峭的山谷来到平缓的河床,有了悠扬和抒情的意味。

瞎子师父对他的勤奋很满意。天池坝原来有些认为瞎子选了个笨蛋当徒弟的人,也改变了看法,认为聪明的唢呐是练出来的。据说,瞎子会吹八十一首曲目。有人推测,费贤卿学会所有曲目,需要六年时间。

“用不了那么长时间。”瞎子师父用点竿在地上摸索着路径,左手扶在费贤卿肩上:“我看清楚了,你很快就能学会我的全部本事。”

“师父,你用什么看见的呢?”

“用耳朵,还有你学会一首曲目的时间。”

“可是,正是按照时间推算,人们才认为我需要六年啊。”

“你不懂,学手艺像成熟的桃子离开树枝,速度会越来越快。”

瞎子师父没说错,没等油菜花将天池坝染黄两遍,费贤卿已经可以跟师父一起合奏《乡曲》了。瞎子师父说,《乡曲》是他的师父传给他的,需要一短一长两支唢呐。短唢呐模仿花开、风声、鸟鸣,长唢呐负责述说。有幸听过师徒二人合奏的人,都认为那是他们听到过的最好听的唢呐曲了。

费贤卿花了三年时间,从瞎子师父手上学了六十三首唢呐曲。没等他把师父的手艺全部学到手,瞎子师父在出门吹葬礼时,掉下山岩摔死了。

在瞎子师父的葬礼上,费贤卿吹了一曲师父教他的《哭五更》。从天池坝传来消息说,敬老院的老人们都被费贤卿吹哭了。曲子还没落下去,天上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雨幕里,一只小鸟从敬老院的屋脊上升到天空,飞往瞎子曾经游荡过的河流方向。

(选文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篇通过他人对费贤卿唢呐吹奏的评价,侧面展现了费贤卿吹奏技艺的高超,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费贤卿学习唢呐的过程艰辛而漫长,作者详细描写这一过程,主要目的是表现他坚韧不拔的性格。

C.小说结尾写费贤卿在瞎子师父葬礼上吹奏《哭五更》时的情景,营造了一种悲伤凄凉的氛围,令人动容。

D.小说通过讲述师徒传授唢呐,表现了乡村艺人对传统技艺的坚守和传承,能引发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7.关于文中对瞎子师父的描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瞎子师父的耳朵是长在心上的,能听到别人听不到的声音”,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瞎子师父听力的敏锐。

B.“学手艺像成熟的桃子离开树枝,速度会越来越快”,这句话写出瞎子师父对学艺的见解,简洁而富有哲理。

C.“脸就像乌云紧锁的天空一样黑下来”,通过对瞎子师父挑选唢呐时的神态描写,表现他对唢呐品质的严格要求。    

D.文中对瞎子师父的动作描写虽然不多,如“他拄着点竿摸索路径”,但却体现了他的盲人身份和乐观态度。

8.文中出现多处环境描写,请分析小说划线内容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4分)

9.有评论家认为“‘万家灯火’的标题与小说的情节内容并没有什么关联”。作者为何以此为题?谈谈你的理解。(6分)

6. B (作者详细描写费贤卿学习唢呐的过程,不仅是为了表现他坚韧不拔的性格,更为了表现传统技艺传承的不易以及师徒之间深厚的情谊等)

7. D (D项,“他拄着点竿摸索路径”可以看出“乐观态度”属过度解读)

8.①烘托人物心情,如“费贤卿站在满是光芒的窗前”,表达他对吹破猪尿脬信心和对未来的希望。

②点明人物活动的背景,“天池坝一地金黄,空中弥漫着斑鸠的“咕咕”鸣叫”,也暗示费贤卿长期苦练,练有所得,学有所获。

4分,围绕“环境描写对人物形象的作用”,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9.①“万家灯火”象征着普通人的生活,小说中的唢呐声融入了百姓生活,给人们带来欢乐或悲伤。

②寓意着传统技艺在民间的传承和延续,就像灯火一样生生不息。

③表达了对民间艺人及其技艺的肯定,他们的存在为万家生活增添了色彩。(6分,每点2分)


创新作文责任田
提高作文写作,创新作文写作,提高语文素养。一起耕耘,一起收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