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呈现】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亲人、朋友之间常常会出现因感情亲近而影响理性认知的现象。有人建议要构建“亲”“清”的新型人际关系,避免出现“亲而不清”“清而不亲”的情况。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题分析】
本次作文属于生活现象类材料作文。作文材料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写作核心话题,上承2003年高考全国卷作文写作话题“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近联必修下第八单元“倾听理性的声音”核心任务;材料情境,参照2024年高考适应性考试广西、吉林卷“亲人、朋友间互赠礼物”作文试题;材料内容,改编移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时代话题。
作文材料共两句话。第①句展示生活现象,“亲人、朋友之间”,限定写作范围,即明确两大写作范畴——亲人相处之道与朋友相处之道;“因感情亲近而影响理性认知”,点出亲人或朋友相处存在的问题,其中“理性认知”从“认知”对象上来看,有“理性认知亲人或朋友其人”“理性认知亲人或朋友的言行”两种理解,即能否超越情感理性客观地评价亲人或朋友。
第②句话列举一种观点,即针对第①句话存在的问题,提出的解决之道。前半句话,正面提出要构建“亲”“清”新型人际关系,此处提出两个核心概念“亲”与“清”,“亲”可理解为“亲近”“亲密”“亲切”等,“清”可理解为“清晰”“清醒”“清正”等;另外,此处“新型人际关系”,与上句中的“亲人、朋友之间”相比,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学生有可能忽视上句的限定,而泛化论证。后半句话,反面提出“亲清”新型人际关系可能出现的两种错误情况——“亲而不清”“清而不亲”,提示学生写作时要有所批驳辩证。
整体来看,本次作文其实要求学生分析如何处理好与亲人或朋友之间的关系。即在亲人相处或朋友相处的范畴之内,对“亲”与“清”进行具体分析论述。写作时,要选定论述范围与论述角度,切不可泛泛而言。
【审题立意】
立意角度提示如下:
1.亲人相处:
⑴从父母角度,谈如何教育子女,如何看待孩子的学习(认知孩子);
⑵从子女角度,谈对长辈经验的借鉴,对父母的尊敬而不盲从等。
2.朋友相处:
⑴朋友相处的边界感;⑵如何评价自己亲近的朋友。
具体立意参考:
①莫因亲密无边界;②亲而有度,清而有节;③留份清醒爱子女;④亲而清,方能让友谊地久天长。
【参考标题】
《共建亲清人际关系,共筑理性和谐社会》《情理协调致远大,亲清相济尽精微》
《重清绘理性,重亲摹深情》《亲近不成溺,清醒不疏远》
《守得住清,方能护得住亲》《亲中有理,清中有情》
《以清促亲,相得益彰》《亲心之所亲,清理之所清》
《借亲以感情之履,以清为理性之桨》《怀内亲永驻,两袖间风清》
《亲清分明,自成芳华》《亲如形影可谈心,清如碧河保理性》
《建设亲近情谊,坚守清正底线》
【评分标准】
基本等级标准:
一类卷(54-60):能立足于作文材料中的两句话,准确理解材料的内涵,并抓住材料关键概念,形成内在关联,提出自己独到的观点并能加以合理论证,有理有据,思维缜密,有思辨力。语言顺畅,结构清晰,内容充实,情感饱满,书写规范,卷面整洁。有思辨分析。能紧扣论述范畴,体现“亲”“清”辩证思考,给读者以深刻启发,则要勇于打高分,甚至满分。(15%左右)
二类卷(48-53):能立足作文材料中的两句话,较为合理地理解材料内涵,能抓住材料关键概念,基本形成一定关联,能提出自己的观点见解,并进行相对合理的论证,语言顺畅,结构清晰,内容完整,书写清晰,卷面较为规范,有思辨意识。(35%左右)
三类卷(40-47):能立足于材料立意,能准确理解其意思,能有基本合理的角度对其进行辨析和论证,体现材料的基本精神。语言基本通顺,内容相对完整,基本完成写作任务。(40%左右)
四类卷及以下(40以下):未为肤浅,甚至错误解读。在语言表达和思维力方面存在欠缺。写作能力较弱,各类问能就材料中的内容谈自己的感悟和思考,或对材料中的论述,解读不够准确全面,理解和思考较题较多,甚至较严重。偷换概念,通篇不提“亲”与“清”。(10%左右)
具体细则:
1.没有标题扣2分。
2.错别字1字1分,不累计,上限3分。标点符号错误多,酌情扣分,不超过2分。
3.字数不足:600字以上,每50字扣1分;800-600字,38-43分;600-400字,25-30分;400-100字的,15分左右;100字以下,5-10分。
4.抄袭:全篇抄,10分以下;抄袭一半左右,20分以下。大段抄背无关内容,在五类文中酌情赋分。
5.完全是作文材料的扩展,不得高于40分。
【存在问题】
1.审题不清。没有把握住“亲人、朋友之间”对写作范畴的限定。
2.对“亲”“清”的概念不作解读或界定错误,导致范围扩大。
如围绕“理性与感性的关系”;“原则问题”;谈论两者之间谁更好的问题;对“清”的概念理解成赡养老人分清子女之间的责任,非清醒理性认知。
3.缺少对“亲”“清”之间的辩证分析,通篇谈意义或做法。
4.缺乏事例,论据不足,论证不深刻,泛泛而谈,无话可说。
5.素材的生搬硬套,事例与观点脱节,形式上的语言花哨。不管语境和对象,套用万能结构、事例和金句等。
6.文体不明,不知所云。
<<亲人须省身,不阿应度情>>《鹏因风而起,亲与清共飞》《理中有感,方显人胜》《推崇禅让,拒绝世袭》《透过现象看本质》《理清而情谊重,情易而理亦行》《唯变所出,万变不从》《天平的左右》《让亲朋成为好友》《一是一,二是二》
7.书写潦草,字迹分辨不清。
8.漏写题目,错别字较多,存在大量标题后加句末标点等不规范现象。
【备考建议】
1.树立审题意识。命题更加多元开放,强调多角度思辨,鼓励学生理性思考,自主表达。
2.加强写作基础知识的学习。如明确各类文体及特征,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3.构建清晰的结构意识。梳理思路,找出关键词并理清其中的逻辑关系,精准扣题,注重结构的搭建,明确每部分的内容、论据及表达方式。
4.提升表达能力。可通过扩大词汇量、学习丰富的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来改善表达方式。此外,培养阅读兴趣及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
5.认真书写,规范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