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2 研究对象、数据与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时间行为特征分析
3.1.1 月度变化特征
以总里程、轨迹数、标注点数、耗时为主纵坐标,以均速为次纵坐标,统计步行、骑行和驾车旅游者行为的月度变化情况(图2)。研究结果显示,步行旅游者轨迹数在7月最多,其次是12月、1月和11月,受轨迹数影响,该4个月的总里程、标注点数和总耗时也明显高于其他月份。在均速方面,4-7月步行旅游者均速逐渐下降,7月开始又逐渐上升,11月达到最高均速。骑行旅游者轨迹数在2月最多,其次是1月和12月,这3个月的总里程、标注点数和总耗时也较高。骑行旅游者均速在4月达到第一个高峰,随后逐渐下降至8月开始上升,10月达到第二个高峰。驾车旅游者轨迹数在1月最多,其次是6月、7月和8月,其总里程、标注点数和总耗时不同于步行、骑行旅游者与轨迹数相对一致的变化规律,表现出总里程在4月、7月和1月较高,标注点数在7月、1月和11月较高,总耗时在4月、7月和6月较高。在均速方面,3-6月驾车旅游者均速波动下降,6月达到最低均速,随后又呈现波动上升趋势。
3.1.2 季节性变化特征
根据不同月份的轨迹数,分别计算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步行、骑行和驾车旅游者的季节强度指数,结果显示,3种出行方式的旅游者季节强度指数约为8.25,说明旅游者出行的季节性较为明显。以阳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次年2月为冬季,进一步统计不同季节步行、骑行、驾车旅游者的总里程、轨迹数、标注点、耗时和均速,并将总里程、轨迹数、标注点数、耗时作为主纵坐标,将均速作为次纵坐标,绘制并分析旅游者行为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图(图3)。
首先,步行旅游者的轨迹数在夏季(30.68%)和冬季占比(32.25%)较高,受其影响,步行旅游者的总里程、标注点数和总耗时在夏、冬两季也较高。在速度方面,旅游者在秋季的步行速度(4.45km/h)最高,进一步分析其原因,认为秋季海南气候适宜,且相比于旅游旺季的寒暑期,旅游者在秋季可能遇到人流的减少,步行更容易保持较高的速度。
其次,骑行旅游者的轨迹数在冬季占比(52.10%)远高于其他季节,相应的骑行旅游者总里程、标注点数和总耗时在冬季也明显高于其他季节。此外,旅游者的骑行均速在秋季(13.82km/h)最高,在夏季(10.75km/h)最低。结合骑行自身特点和海南省全年气温变化,推测是因为夏季气温较高,较长路程的骑行相对于步行和驾车来说,对旅游者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夏季长时间、高均速骑行易导致脱水或晒伤,因此,选择夏季骑行的旅游者较少,且骑行均速较低。
最后,驾车旅游者的轨迹数在夏季占比(36.28%)明显高于其他季节,结合马蜂窝发布的《2023自驾游大数据报告》进一步分析,海南作为自驾游热门城市之一,暑期是自驾游的出行高峰期,受此影响,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驾车旅游者轨迹数在夏季最多,驾车旅游者的总里程、标注点数和总耗时也最多,同时,数量较多的驾车旅游者导致道路上车流量增加,从而容易造成交通拥堵,进一步影响驾车速度,这也解释了夏季驾车旅游者均速相比于其他季节较低的原因。
3.2 空间行为特征分析
3.2.1 标注点空间分布
标注点代表旅游者的拍照点和文字记录点,一定程度反映了旅游者感兴趣的内容。通过核密度分析,形成反映标注点聚集与分散的栅格图(图4),将核密度值从大到小每3个范围区间划分为1个等级,则可以将旅游者标注点在一定区域内的聚集程度划分为高密度、中密度、低密度。
研究发现,步行旅游者标注点的密度分析核在空间上较为分散,但局部呈聚集状,形成了以尖峰岭、霸王岭雅加景区、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鹦哥岭、黎母山、五指山景区、吊罗山天湖为核心的7个高密度区域,以及以毛道乡为核心的1个中密度区域。骑行旅游者标注点的密度分析核范围较大,且明显高密度聚集在五指山和黎母山片区,而在尖峰岭和吊罗山片区也有一定密度的聚集,形成了以黎母山、水满乡、阿陀岭为核心的3个高密度区域,以及以尖峰岭、吊罗山白水岭为核心的2个中密度区域。驾车旅游者标注点的密度分析核大部分聚集在五指山片区,小部分分散在靠近国家公园边界的区域,且沿道路分布最为明显,形成了以五指山景区、朱德亭、什冲村、吊罗山热带低地雨林野外科普教育基地为核心的4个高密度区域,以及以尖峰岭天池、霸王岭雅加景区为核心的2个中密度区域。
将从OSM网站上获取的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部及周边道路数据导入ArcGIS10.8,发现80%以上的标注点分布在道路800m范围内。利用多环缓冲区工具,以20m为间隔在道路800m范围内生成多环缓冲区,并统计各缓冲区环内标注点数(图5)。研究发现,步行、骑行、驾车旅游者上传的标注点分布在各级道路附近的占比呈现相同趋势,皆表现为:其他道路>国道>县道>高速>省道,标注点数量在其他道路附近的最多,而在省道附近最少。究其原因是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部及周边的道路以其他道路为主,这一类型的道路分布最为密集,旅游者活动范围最大,而省道分布较少,仅有小部分S314穿过国家公园范围。
具体来看,步行旅游者和驾车旅游者的标注点数与各级道路关系的结果相似,67.77%的步行旅游者标注点和57.94%的驾车旅游者标注点分布在其他道路附近,标注点数量整体随着与其他道路的距离增加而持续下降,且在0~40m范围内下降幅度最大。以此推测,步行和驾车旅游者对其他道路的依赖较大,距离其他道路0~40m处是步行和驾车旅游者最感兴趣的游玩范围。此外,骑行旅游者的标注点有49.96%分布在其他道路,40.46%分布在国道(主要为G224)附近,且在距离国道0~80m范围内骑行旅游者上传的标注点总数多于在其他道路0~80m范围内上传的标注点总数。在标注点数量与道路距离的关系方面,标注点数量随着与其他道路、国道距离的增加而波动下降,皆在0~40m范围内下降幅度最大。以此推测,骑行旅游者对其他道路和国道的依赖较大,距离道路0~40m处也是骑行旅游者最感兴趣的游玩范围。
进一步研究旅游者标注点与景点的距离关系,利用ArcGIS10.8对一定距离范围内的标注点数进行频数统计,发现距离景点6000m范围内,步行、骑行、驾车3种出行方式的旅游者标注点数均占各自总数的80%以上。以100m为间隔在景点6000m范围内生成多环缓冲区,统计各缓冲区环内标注点数(图6),并计算步行、骑行、驾车旅游者标注点到景点的平均距离,其结果分别为2054m、2189m、2083m。首先,55.1%的步行旅游者标注点分布在距离景点2000m范围内,标注点数占比在900~1000m范围内达到峰值,随后波动下降,并在4400m后保持在较低水平,这说明景点对步行旅游者具有较大吸引力,步行旅游者偏好在距离景点0~1000m范围内游玩,且围绕景点存在一定的空间聚集。其次,骑行旅游者的标注点数占比在1100~1200m范围内形成第一个高峰,随后在1200~1600m范围内快速下降,至此已有51.12%的骑行旅游者标注点分布在0~1600m距离范围内;1600m后骑行旅游者的标注点数呈波动上升状态,至2800~2900m范围内形成第二个高峰,而后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至3200m处标注点数量已占总数的81.65%。由此可见,骑行旅游者会被景点吸引,同时也注重沿途风景,因此骑行者标注点数与景点距离的关系,并非随着距离增加而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反而是在2800~2900m处又形成一定的空间聚集。最后,驾车旅游者在距离景点较近范围内保持着较高的标注点数占比,并在200~300m范围内达到峰值,随后整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在距离景点1700m范围内超过半数,说明景点对驾车旅游者也有较大的吸引力,旅游者标注点聚集在景点附近,且到景点0~300m的距离区间是驾车旅游者喜欢的游玩范围。
3.2.2 轨迹分布与路线识别
利用ArcGIS10.8的线密度工具,将像元大小设置为20m,搜索半径设置为200m,分别对步行、骑行、驾车旅游者轨迹数据进行处理,形成反映旅游者轨迹分布密度的栅格图(图7)。研究发现,步行旅游者轨迹主要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尖峰岭、霸王岭、五指山、鹦哥岭、黎母山和吊罗山这6个片区的局部地区密集分布,进一步识别其中较受欢迎的步行路线。(1)尖峰岭片区的步行旅游者轨迹在西南部最为密集,步行旅游者由县道X782海尖线进入国家公园范围,随后主要分为两条路线进行游玩:其一,旅游者沿乡道001继续前行,途经将军岩、鹿泪瀑、独岭、鸣凤谷,到达天池,该路线长度约15.4km,沿途景点较多;其二,旅游者在进入尖峰岭片区后,沿003乡道一路直达尖峰岭主峰,该路线长约13.8km,以登高为主要特色。(2)霸王岭片区的步行旅游者轨迹在西北部最为密集,主要识别出两条路线:其一,旅游者通过县道X705进入公园范围,沿乡道向东前往白石潭景区,通过景区内的观光木栈道——“钱道”,欣赏根宝石、金腰带藤、迎客榕、元宝石等景观;其二,旅游者进入公园后,向东南方向前往雅加景区,沿着“乐道”、“情道”、“康道”3条观光木栈道游览雨林风光。(3)五指山片区的步行旅游者轨迹整体呈现出2个环线,不同于骑行、驾车旅游者轨迹在环线公路部分处于线密度值最大区间,步行旅游者轨迹线密度值最大的区域是围绕水满乡的雨林体验路线,主要包括2条具体路线:其一,从水满乡出发,沿金山路向北拾级而上进入五指山景区,经过娘母庙、五指山寨,沿登山木栈道行至昌化江之源后,转入树根古道继续前行,最终抵达五指山第一峰;其二,从水满乡出发,沿水满路向东南方向前行,经过五指山蝴蝶牧场,进入热带雨林风景区,依次到达五指山雨林谷漂流、观山平台、听泉台。(4)鹦哥岭片区的步行旅游者轨迹集中在东部,旅游者沿国道G361作为主要道路进入国家公园,途经鹦哥岭瀑布和鹦哥岭水库。(5)黎母山片区的步行旅游者轨迹在东部最为密集,旅游者主要通过乡道Y104进入国家公园,前往石臼景区、黎母仙姑庙等。(6)吊罗山片区的步行旅游者轨迹集中在南部,旅游者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吊罗山)牌楼沿道路进入国家公园,随后沿乡道Y124登高,依次到达河谷石滩、热带低地雨林野外科普教育基地、石晴瀑布、草木欣荣观景台、吊罗山天湖和苗王墓等景点。
骑行旅游者轨迹主要分布在尖峰岭、五指山和黎母山3个片区,尤其在五指山片区最为密集,由线密度分析识别出的骑行旅游者轨迹与五指山市雨林天路自行车绿道骑行路线的大8字复合环线基本重合,骑行旅游者主要通过山海高速(S10)和国道G224进入环线范围,进入环线后的具体路线如下:从五指山市出发,沿国道G224向北前往毛阳镇,途经阿陀岭、朱德亭,到达毛阳镇后转入乡道065,前往牙胡村观赏牙胡梯田景观;之后沿着县道X583继续骑行,经过琼崖公学纪念亭、五指山大峡谷漂流、牙排水库后,达到水满乡;从水满乡右转,路过五指山热带雨林风景区和红峡谷景区,到达南圣镇后,再经过10km的平缓路段回到市区,由此便完成了第一个环线。接着,从五指山市再次出发,沿高速S26(五指山连接线)一路骑行,在番阳镇转入海三高速(G9811),到达番阳互通后向右进入国道G540,经过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后,再次达到毛阳镇,完成大8字复合环线的全部路程。该路线难度较大,里程共计167km,累计爬升2212m,是凝聚五指山片区风景精华的经典骑行路线。此外,在尖峰岭、黎母山片区的骑行旅游者的轨迹路线与步行旅游者相似。
驾车旅游者轨迹主要分布在尖峰岭、霸王岭、五指山和吊罗山这4个片区,识别出的具体路线与步行、骑行旅游者相似。但相比于步行、骑行旅游者,驾车旅游者大多将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视为海南自驾游的一部分,以海三高速(G9811)和山海高速(S10)为骨架串联起的交通网络能与周边县(市)有效连通,因此,这2条高速以及与之相连接的其他级别道路上的驾车旅游者轨迹分布密集。
4 结论与讨论
研究仍存在部分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首先,GPS数据无法显示与旅游者相关的属性信息以及能够反映旅游者心理活动的文本信息,难以对旅游者时空行为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后续研究可以结合其他网络平台的相关数据,并通过问卷调查、跟踪观察及访谈等方式补充旅游者信息,以获得更加全面深入的分析结果。其次,轨迹数据分析部分主要讨论了旅游者的轨迹分布和流动情况,分析维度不够丰富和深入,后续研究将引入聚类分析、仿真模型等方法对不同出行方式旅游者的行为模式和影响因素进行探究,以提高研究的精度和深度。最后,研究结果发现不同出行方式旅游者所依赖的道路类型存在异同,部分道路上会同时发生旅游者步行、骑行、驾车行为,但研究未能进一步分析不同出行方式旅游者之间相互影响所导致的旅游者时空行为变化,因此,后续研究还需进一步探讨不同出行方式的国家公园旅游者之间的时空关联。
END
原文刊载于《中国生态旅游》2024年第3期
注: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