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企鹅织毛衣?守护地球“萌兽”我们是认真的!

体娱   2024-11-28 18:06   北京  

东西问客户端综合报道

“想辞职,去给企鹅织毛衣。”就在这几天,打工人之间多了一种看着有点莫名其妙的宣言。本以为是某种新型“发疯”文案,但实际上是小红书上一个突然爆火的帖子。

发帖者是一位英国留学生,不久前,她给导师发了封邮件,结果得到了对方出人意料的答复:“我已经离开了,去追求我的梦想,为南极洲的企鹅编织毛衣,不再为经济学院工作。我将永久、无限期、无期限地离开办公室,直到我的企鹅朋友们高兴为止。”

好多人为此感叹,坐在格子间的“牛马”们更是引发了一阵“想给企鹅织毛衣”的热潮。

不过,你知道给企鹅织毛衣是实打实的公益活动吗?除此之外,还有哪些与之类似的环保公益呢?

▲南京海底世界人工繁育的两只洪氏环企鹅在饲养员的陪伴下走进莫愁湖公园、绿博园等处,身穿唐装赏花拍写真“享”春意。(图片来自中新社)

为企鹅织毛衣
菲利普岛是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南部西港海湾口的一座岛屿,又称企鹅岛。这里栖息着许多世界上最小的企鹅家族——神仙小企鹅。他们的身高大约只有30厘米,憨态可掬里又透着一点灵气。

尽管神仙小企鹅身材矮小,却有着不小的本领,能够在波涛汹涌的大海里谋生,游泳速度跟一个奥运冠军差不多。正是因为这群可爱的小家伙,每年岛上都有大量慕名而来的游客。直到21世纪初,小岛附近发生了一起漏油事件,大量石油侵入海域,这对神仙小企鹅而言是致命的打击。

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神仙小企鹅的羽毛上覆盖着一层天然油脂,对它们保持体温和防水至关重要。然而,石油的泄漏会破坏这层天然“防护层”,使企鹅面临被冻死的风险。二是企鹅有使用喙来清洁羽毛的习惯。但当它们身上沾满石油时,这一行为反而可能让它们不慎吞下石油,并因此丧命。面对这样的双重威胁,菲利普岛的救援人员最终想出了一项创新的解决方案:为企鹅穿上毛衣。这些毛衣可以为需要清洗身体的企鹅们临时保暖,防止他们误食污油。

这场呼吁引发了一阵“编织热潮”。在项目启动的20年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为这些小企鹅编织了近10万件毛衣。这些衣服长度只有40厘米甚至更小,外观极其可爱。有创造力的编织者还为他们设计了多种款式。

不过,给企鹅织毛衣并不能随心所欲。按照编织标准,毛衣必须是全羊毛打造,且花样不宜太过繁多,以确保符合穿戴要求。对于那些不适合企鹅穿戴的毛衣,工作人员则巧妙地将其与企鹅玩偶相结合进行销售,为菲利普岛的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筹集资金。

所以,让一些动物穿上衣服,可能远远不是为了好看,而是关乎它们的生存与保护。

▲获救的绿海龟被放流至大海。(图片来自中新社)

为海龟装假肢

在自然界中,受伤对于动物来说是家常便饭。若是小伤,动物依靠自愈能力即可恢复;一旦伤势严重,它们便不得不面对生存挑战。

2005年,美国一家海龟救治中心来了一位伤势严重的“病号”,那是一只来自大西洋的绿海龟“阿利森”,它在一场鲨鱼袭击中失去了3个鳍。工作人员努力保住了它的性命,但它仅靠右鳍游动容易原地打转,无法直线游行。

于是,救治中心找来一个科研团队,花费数月制作了一个鳍状假肢,但阿利森的断鳍骨骼太短,无法安装这只假鳍。后来,研究人员为它制作了钢铁马甲,其中央有一条带状的仿生鳍,既能将身体重心保持在中间,又能在阿利森游动时提供一个反向阻力,防止它打圈。

近年来,海龟在海洋中面临诸多威胁,类似被船只的螺旋桨击中、误陷入渔网以及遭遇鲨鱼等捕食者攻击的状况层出不穷。这些情况常常导致它们的鳍状肢受伤甚至残缺,严重影响它们在海中的游动能力,进而威胁生存。

一些海洋动物保护机构和科研团队开启了为受伤海龟安装假肢的救助项目。专业人员会根据海龟残肢的具体情况,利用特制的、对海龟身体无害且轻便的材料,为它们量身定制类似鳍状肢功能的假肢。然后通过手术等专业手段,辅助它们进行康复训练,让它们逐渐学会利用假肢正常游动。虽然装上假肢的海龟可能难以再重返大海,但它们却成为了沟通人类与动物的“大使”。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领鸺鹠。(图片来自中新网)

为猫头鹰搭建临时庇护所

人类为小动物们做的还有很多。

“警察同志,我在路边发现一只猫头鹰……”日前,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公安局秀峰派出所民警携手热心市民,成功救助了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猫头鹰。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导致一些猫头鹰难以寻觅到适宜的藏身与栖息地。猫头鹰的生存依赖于相对安静、隐蔽且安全的环境,而这类环境的缺失对它们的存续构成了一定威胁。

为了守护这些“萌兽”,很多野生动物保护组织以及爱心人士纷纷行动起来,为猫头鹰建造临时庇护所。他们利用废旧的木板、竹筒、陶制花盆等环保材料,通过简单的加工与组装,巧妙地模拟出树洞和巢穴的形态,随后将这些庇护所稳妥地安置在猫头鹰可能出没的树上或建筑物的隐蔽角落。这些庇护所内部还会铺上柔软、保暖的干草等材料,为猫头鹰提供舒适的环境。更有细心者,还会在庇护所附近放置一些猫头鹰喜爱的食物,以帮助那些暂时陷入困境的猫头鹰度过难关。

如今,在欧洲的一些乡村地区,居民们自发地为猫头鹰搭建临时庇护所,这一举措成功吸引了众多猫头鹰前来栖息。有些猫头鹰在受伤恢复后,还会选择带着幼崽继续在这些安全的地方生活一段时间。这一做法不仅不仅有效保护了当地猫头鹰种群数量的稳定,也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氛围。

从为菲利普岛的企鹅编织毛衣,到为受伤的海龟装上假肢,再到为城市中的猫头鹰搭建临时庇护所,这些充满爱意的行动,汇聚成了守护地球生命的强大力量。我们期待越来越多的人在保护野生动物的道路上留下自己的脚印。(完)

综合中新网、新华网、中国青年网等

编辑:江子昕


推荐阅读


神奇动物在哪里?都在中国!

哈利波特都重映了,我还没找到9¾站台

当一只野猪决定city walk
点个“在看”不失联

华舆
海外中国,华文舆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