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吧,我叫山山——别误会,是大山的山。”
“今年64岁,来自沈阳,为了参加这场比赛,我今天一路上先坐飞机,再转地铁,又跑步,紧赶慢赶赶到这里,还是老了……”
穿衬衫、打领带,在脱口秀舞台上相对高龄的“山山大爷”,右手一插兜,包袱说来就来。
很难想象,这位在舞台上收放自如的喜剧人,在此之前,是一位拥有三十多年军龄的导弹维修专家(是的,你没看错)。
山山大爷的出现,为这个以年轻人为主的舞台增添了异彩。
近年来,随着国内各类脱口秀综艺节目的崛起,一批各具特色的演员,如善于自嘲的李雪琴,以及近日以“激情(Passion)改变人生”口号燃遍全网的付航等,纷纷走进了大众视野。
▲付航的脱口秀演出画面。(视频截图)
他们将日常生活、社会热点以及当代年轻人诸多难以言说的痛点等,巧妙包裹在一个个“梗”和“段子”里,让观众在笑中带泪里感同身受,记住了他们。
今天备受关注的“脱口秀”,很多人认为其形式源于西方。但其实早在数千年前的中国,类似的表演就已经兴起,专业“喜剧人”的身影也已出现。
▲东汉击鼓说唱俑,1957年四川成都天回山出土。(图片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官方网站)
在相声社团德云社的牌匾下,“曼倩遗风”四个大字格外醒目。这里的“曼倩”,并非哪位佳人的芳名,而是“相声界祖师爷”——东方朔的字号。
史书上的东方朔,多以“滑稽之雄”的形象出现,殊不知,这或许并非其初衷。只不过,这位嘉宾的出场方式有些“用力过猛”了……
草根出身的东方朔初到长安时,恰逢汉武帝全国“海选”贤才。东方朔一激动,洋洋洒洒地写了三千多支竹简的求职信给汉武帝。
信中先说自己22岁已经读完了全天下的书,再说自己身高九尺三(约今天的2.1米),眼睛亮得像珍珠,牙齿整齐洁白如贝壳,同时不忘细数自己勇猛、敏捷、廉洁、诚信等美好德行。
汉武帝一看,这么能吹,还这么能写,真是“奇才”啊,于是下诏让东方朔做郎官。东方朔如愿得以经常陪伴在皇帝身边。
果然,第一印象很重要。从此,东方朔就开始了旁人眼中“整活儿”的一生。
有一次,皇帝在三伏天赏赐肉给大臣,分肉官迟迟未至,大臣们只能干等着。东方朔却自作主张,直接拔刀割了一块儿,先行一步了。
第二天,汉武帝知道了,叫东方朔在文武百官面前做检讨。
东方朔张口就来:“东方朔呀东方朔,你私自切肉,何其无礼;自己拔刀切肉,何其壮观;割肉就割了那么一点儿,何其廉洁;肉带回家,全给了妻子,何其爱妻啊。”
汉武帝听后笑弯了腰,不仅未加责怪,反而另外赐肉。
就这样,东方朔在宫廷侍奉数十年,常得赏赐,却鲜有升迁,以至常遭人揶揄。
东方朔对此自嘲是“大隐隐于朝”(“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认为在这太平盛世,修身自持、缺少知己,本来就是很正常的事情。
这样的言辞显然与他渴望被重用的初衷相悖,却也反映出他的无奈。这一点,李白应深有体会,才会写下“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的诗句吧。
其实,东方朔曾向汉武帝提过不少有益建议,如劝阻扩建上林苑和御前祝寿等。毕竟,他也是书读五车的太中大夫,与优孟、优旃等宫廷俳优逗乐为主、讽谏为辅的工作,本质上并不相类。
然而,人们似乎更偏爱那个在汉武帝面前谈笑风生、旁征博引、挥洒自如的东方朔。
以至于东方朔在临终前严肃劝谏汉武帝“远巧佞,退谗言”时,汉武帝竟还感到纳闷,“东方朔怎么现在说起了正经话?”
丨“笑林始祖”邯郸淳——我有个笑话,你听不听?
以政治、军事才能流名于世的曹操,其实也是一枚“文艺boy”。据记载,曹操非常喜爱音乐,常通宵达旦地听曲观舞。他的儿子们,尤其是曹植,也对自秦汉流行而来的俳优艺术有着特别的喜好。
据记载,曹植初见名士邯郸淳时,在其面前“胡舞五椎锻、跳丸击剑、诵俳优小说数千言”,拼命“开屏”,吸引邯郸淳注意。在邺城期间,曹丕更是力争将邯郸淳拉入自己的朋友圈。
那么,这位同时受两位皇子青睐的邯郸淳,究竟有何过人之处呢?用今天的话说,邯郸淳还是“太全面”了。
邯郸淳,东汉至三国时颍川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人。不仅善文章、精书法,还通游艺(简单说就是“会玩儿”)、会讲笑话……多么迷人又有趣的灵魂啊。
汉魏时期,文人士大夫间的闲谈聊天之风日盛,邯郸淳大概就是这么一位言谈机智、幽默风趣的人物。
他所著的《笑林》是我国最早的笑话专书,堪称古代“段子”大全,因而被称为“笑林始祖”。今天我们所熟知的一些经典笑话,如《鲁人执竿入门》《楚人隐形》《一毛不拔》等,均源自于此。
《笑林》中的故事多短小精悍,语言凝练生动,将一些常见的人性弱点入木三分地刻画出来。书中人物常陷乖谬、悖理而不自知,这种写法也成为后世幽默文学的常用“套路”。
以“楚人隐形”为例,说楚国一个穷人读到螳螂捕蝉时用树叶隐身的故事后,便去摘取螳螂用的树叶。结果树叶不慎落地,他就扫了几斗带回家,一片片地遮住自己,问妻子:“你看得见我吗?”妻子被问烦后骗他说看不见,他心中大喜,拿着那片树叶就去集市上“取人物”了。
寥寥数语,将滑稽、荒诞之感层层推向极致。跨越千年,我们依然能想象邯郸淳和后世读者讲述这些笑话时,听众们捧腹大笑的场景。
丨豪情侠义,卓绝一时——柳敬亭是也!
惊堂一拍,各方英雄好汉、乱世枭雄纷纷登场。
谈及我国另一历史悠久的口头表演艺术形式——评书,大多数人脑海里恐怕会立刻响起当代评书大师单田芳那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与评书类似的形式,可追溯至宋代勾栏瓦舍内盛行的“说话”艺术。
《东京梦华录》中提到:“霍四究,说三分;尹常卖,五代史”,说书艺人已有明确的专业分工,可见北宋说书之盛。《清明上河图》中亦可见说书人的身影。
明末清初,评书艺术逐渐成熟。这时,一位评书艺术里程碑式的人物出现了,他就是柳敬亭。
柳敬亭,通州余西场(今江苏南通余西古镇)人,因面部多麻点,人称“柳麻子”。
好读野史的柳敬亭,年轻时受文人莫后光的指点,书艺大进。他曾先后在扬州、杭州、苏州、南京等地说书,每每出场,倾动市人。
即使他一天只说一回,票价高达一两银子,仍是一票难求,火爆程度堪比今日明星演唱会。明末宁南侯左良玉甚至请他到军中说书,使得柳敬亭声名日隆。
明代雪樵居士在《秦淮见闻录》中描述他:
“往来诸姬曲院,出入公卿座间,其豪情侠气,卓绝一时。”
柳敬亭说书六十年,擅演《水浒》《三国》《隋唐》等,尤擅《景阳冈武松打虎》和《秦叔宝见姑娘》等片段。
他说的书虽取自话本,却不拘泥原著,而是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入情入理,入筋入骨”的演绎,对平淡之处的刻画更是“微如毫发”:
“武松到店沽酒,店内无人,謈地一吼,店中空缸空甓皆瓮瓮有声。”
明清之际张岱的寥寥数语记述,已令人心旌摇荡,若亲临现场,应是何等的畅快?张岱的评价是:
“摘世上说书之耳,而使之谛听,不怕其不齰(zé)舌死也。”
意思是,把世上说书人的耳朵摘下来听柳敬亭说书,恐怕他们都要惭愧地咬舌自尽了。此话当不为过。
在中国数千年历史长河中,还有无数无名的“喜剧人”。他们在广阔天地间起方寸舞台,于俯仰离合中带给世人悲泣喜笑,温暖了中华民族的悠悠岁月。这些“小人物”所展现的中国式幽默,为中华文化增添了一抹别样色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