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到秘鲁有多远?远到“from China to Peru”是一个英语成语,意思是“走遍天下”;远到两国相距17000公里,隔着太平洋,时差13个小时,辗转飞行要三四十个小时才能到。秘鲁远在地球另一端,却也是我们走遍天下皆老乡的“比邻”。秘鲁人习惯用西班牙语里的“老乡(paisano)”一词称呼中国人。秘鲁街上有很多“CHIFA”(中餐馆)——早期中国移民的一句“吃饭”,后来演变成为中餐馆的代名词。中国和秘鲁都是文明古国,数百年前中秘人民就开始了跨越大洋的交往。漫步在秘鲁首都利马的街头,随处可见写有“CHIFA”的餐馆,这是秘鲁中餐馆特有的招牌。很多年前,中国东南沿海的大批劳工漂洋过海,来到太平洋彼岸的秘鲁。每当就餐时,华人厨师总是高喊“吃饭”。久而久之,秘鲁人就把吃中餐叫做“CHIFA”。▲当地时间11月12日,秘鲁首都利马,唐人街上推销商品的小贩。(图片来自中新社)
1849年10月,75名华工乘船抵达秘鲁卡亚俄港。这被视为秘鲁华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岁月变迁,华人扎根于此,繁衍生息。如今,秘鲁已经成为拉美华人移民最早、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有250万至310万人具有华裔血统,约占秘鲁总人口的10%。大批中国人跨越山海而来,也将美食引入秘鲁,为当地饮食烙下独特的中国印记。
“吃饭”的谐音“CHIFA”已经被收入当地词典,成为秘鲁中餐馆的特别“头衔”。尤其在利马老城区的中心广场附近,这片拉美地区现存最为古老的唐人街,有着各式各样的中餐厅,酒红色的背板嵌上金黄色的字体,是当地“CHIFA”招牌的标准配色。
▲当地时间11月12日,秘鲁首都利马,唐人街“中华坊”牌楼。(图片来自中新社)
来自广东茂名的黄广南是当地一家“CHIFA”的厨师。当被问及推荐一道在秘鲁必吃的中餐时,他毫不犹豫选择——炒饭。半年前从中国来到利马,初来乍到,“炒饭”这个词是黄广南为数不多会说的西班牙语。原来,不光CHIFA,像CHAUFA(炒饭)、WANTAN(馄饨)和KION(姜)等中文词汇,也因为中餐厅的传播而成为秘鲁西语的日常用语。
不过,在秘鲁林林总总的中餐菜肴中,的确很难有比炒饭更深得人心的美食。相较于大多数拉美国家的主食是面食和玉米,秘鲁人的餐桌上总是常见香喷喷的米饭。然而,水稻并不是秘鲁土地上的原生作物。大米在秘鲁美食中的普及始于1848年秘鲁前总统拉蒙·卡斯蒂利亚(Ramón Castilla)推动颁布的有关中国移民的法律。当时大量的中国人特别是广东人移民到了秘鲁,并带来了其饮食文化,其中大米就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实,炒饭在秘鲁的影响已经远超中餐馆和唐人街。很多家庭都配有一口圆底炒锅,以便日常可以在家下厨做炒饭,甚至秘鲁人还将炒饭印在邮票上。尽管相距上万公里,但中餐却在时间流逝里,见证着中国和秘鲁两国饮食文化的交融。正如拉美谚语所言,“真正的朋友能够从世界的另一头触及到你的心灵”。秘鲁位于南美洲西部,世界最长的安第斯山脉纵贯秘鲁全国,世界流量最大的亚马孙河就发源于秘鲁中部高原的丛山峻岭之中。作为“古印加文化的摇篮”,海拔3400米的古城库斯科有着“安第斯山王冠上的明珠”之美誉。库斯科古城里,有大量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精美的石砌墙垣和太阳庙遗址等古印加文明的痕迹比比皆是。这里也被人称为“美洲的罗马”。印加文明是南美洲历史上最辉煌的文明之一,与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并称拉丁美洲三大古文明。它存在于公元13世纪至16世纪,15世纪达到鼎盛,彼时印加帝国的疆域覆盖现今的秘鲁、厄瓜多尔、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和哥伦比亚,成为前哥伦布时期美洲最大的帝国。▲(“华舆”制图)
秘鲁和中国同为太阳文化的发源地,都孕育了太阳崇拜与太阳神的传说。3000多年前,古蜀的金沙人通过披沙拣金,铸造出太阳神鸟金饰、黄金面具等,表达对日月神灵的崇敬。而在地球的另一端,印加文明中也曾有过黄金面具,它们是印加文化遗产中最令人瞩目的艺术品之一,广泛运用于与丰收、丧葬及神灵崇拜有关的重要仪式。在古印加文明中,太阳神印蒂被奉为印加人的祖先,是创世神维拉科查之子,更是整个印加帝国的守护神。
“安第斯文明和金沙遗址存在相似之处。不过,金沙遗址出土的黄金面具可能更多用于祭祀,而黄金面具在印加文明中则象征着王权或者神权。”秘鲁印加博物馆理事长埃莱亚萨·克鲁辛塔·乌加特说。
古蜀文明与印加文明遥隔万里,却在耀眼的金光与神秘的图腾中,共同书写着对天地的敬畏,呈现“和而不同”的精彩。“黄金面具一个字不说”,却默默守护着古老文明的一切,见证着岁月的流逝和文明的变迁……中国和秘鲁之间,浩瀚的太平洋潮起潮落。在两国源远流长的友好交往中,有着这样一群友好使者,跨越大洋、穿越历史,将真挚情谊世代相传。秘鲁天主教大学东方研究中心的图书馆陈列着近600本有关中国的书籍。在显眼位置,已故秘鲁汉学家和翻译家吉叶墨的20多本著作整整齐齐排列在一起。翻开一本多年前出版的《来自中国的报道》,书页已有些泛黄,承载着吉叶墨在华期间社会活动的历史。▲2016年11月8日,在秘鲁首都利马家中的吉叶墨。(图片来自新华社)
“如果有来生,我希望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吉叶墨希望自己从小学习中文、研究中华文明,“将所知所学传播给更多热爱中国文化的人”。言谈之中对中国和中国文化满怀的深情,令人动容。
东方研究中心现任教授帕特里西亚·卡斯特罗(中文名柯裴)告诉记者,吉叶墨堪称目前秘鲁汉学界的“老师”。“30多年前,秘鲁高等院校几乎没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吉叶墨开了先河,用自编的教材在很多年轻人心中种下了爱好中国文化的‘种子’。”她向记者回忆。
卡斯特罗至今对自己参加的第一课记忆犹新。“那是1991年的一个下午,吉叶墨在黑板上写下‘三人行,必有我师’。他告诉我们,这句话里所蕴含的中国智慧要用一生去体悟。”吉叶墨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他在华工作生活20多年,在高校教授西班牙语之外,还从零开始学习中文,潜心研究中国文化,精心翻译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足迹几乎遍布中国。年逾八旬的他还编撰出版《中国文化百科全书》,为广大西班牙语世界读者架起了解中国的又一座桥梁。▲2016年11月8日,吉叶墨在秘鲁首都利马的家中向记者讲述他与中国的故事。吉叶墨家里挂满了中国字画、工艺品,他戏称自己家是“中国城”。(图片来自新华社)“吉叶墨对中国汉字和古诗词情有独钟。他认为,中国古诗词中对名山大川、日月星辰的描写展现了中国古人的自然观和宇宙观,是理解中国文化的宝贵窗口。”卡斯特罗说。
卡斯特罗2003年首次到访中国,此后也像吉叶墨一样在中国工作生活了20来年,亲眼观察中国、了解中国文化。她陆续出版了《中国古代38位女诗人作品选》《文明的长河:中拉文明互鉴》等著作。▲2024年9月24日,秘鲁汉学家帕特里西亚·卡斯特罗(右)和秘鲁若望二十三世秘中学校校长珍妮弗·帕扬(左)共同展示卡斯特罗的新作《中国古代38位女诗人作品选》。(卡斯特罗供新华社)“30多年前,吉叶墨就笃信,中国必将实现经济腾飞和文化复兴。”卡斯特罗说,“我在中国待的时间越长,对此越有共鸣。”
2020年,卡斯特罗接过吉叶墨的“教棒”,传承他的事业——培养新一代汉学家。“我们需要更多像吉叶墨这样的汉学家,继续为促进秘中相互认知搭建桥梁。”卡斯特罗说。(完)
综合中新社、新华社、中国侨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