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客户端综合报道
当酒吧和学术相遇,“好玩”与“好学”兼得,学术酒吧就成为了当下年轻人的聚集地。
今年以来,“学术酒吧”活动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多个大城市兴起。在网络上,“我在酒吧听社会学讲座”“学术配酒,一喝就有”等帖子收获大量的关注和点赞。那么,学术酒吧到底是个怎样的存在?嫌酒吧太吵,嫌图书馆太静,那么你可以去“学术酒吧”。对于学术酒吧的组织者而言,这里是一个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举办的文化沙龙。北京某学术酒吧活动的组织者张家宁认为,在当今网络日益占据人们生活和时间的背景下,面对面的交流显得尤为珍贵。他期望将学术酒吧塑造成一个开放、舒适的交流平台,让志同道合的人们因兴趣而聚,无论是主讲人与听众之间,还是听众相互间,都能以更加平等、轻松、自然的姿态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组织者负责提供场所,而主讲人则肩负起传播知识的重任。陆子奇是哈佛大学经济系博士,不久前成为国内一所大学经济学院的老师。学术酒吧今年初夏在上海首次亮相,其组织者正是陆子奇的朋友。在朋友的邀请下,陆子奇在上海的学术酒吧分享了主题为《博弈论视角下的社会文化》的内容。▲北京一酒吧里举办学术讲座。(图片来自中新网)
对陆子奇而言,参与学术酒吧活动不仅是为了支持朋友,他也有自己的需求和期待。作为一名青年学者,他对自己的研究充满热情,“如果有平台能把自己的知识分享给别人,就像好不容易做了一盘好吃的菜,想把它拿给更多人品尝,会觉得很高兴。”以往这样的分享主要通过互联网,或者以人际网络组织起来的线上小型分享会,像学术酒吧这样线下面向大众的活动,十分难得。对于观众来说,学术酒吧不仅提供了新奇的体验,更是一个接触新知识、持续自我提升的场所。小路,一名拥有社会学硕士学位并已工作十余年的职场人士,便是学术酒吧的常客。她表示,参加学术酒吧活动不仅是为了体验新鲜事物,更是为了保持持续学习和成长的状态。在她看来,在酒馆里讨论哲学话题的氛围非常好。“学术不再是高高在上、正襟危坐,可以很接地气,可以去指引生活、融入生活。”
其实,学术酒吧这一概念并非最近才有,它的根源可追溯到英国的SciBar,即“Science in a Bar”的简称,最初是由英国科学协会发起的一项非营利性活动,旨在向广大公众普及科学知识。学术酒吧的核心理念,是在一个轻松的非正式场合,为科研人员及爱好者提供一个分享其专业见解的平台。回溯西方历史长河,与“学术酒吧”相似的概念早已有之。在古希腊,柏拉图所著的《会饮篇》中提及的“Symposium”,便是指古希腊人在庄重仪式后举行的饮酒聚会,期间人们会畅谈哲学与学问。时间流转至20世纪初,以美国作家海明威、法国作家萨特为代表的知识精英和文艺界人士,常常在酒吧中探讨学术议题与思想火花。到了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詹姆斯·沃森与弗朗西斯·克里克在剑桥的“老鹰酒吧”频繁交流,正是在这里,他们孕育出了DNA双螺旋结构的伟大构想,使得这家酒吧在科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在我国古代,类似的“学术酒吧”或“学术酒会”同样源远流长。酒与文人墨客、酒与传世佳作、酒与艺术的故事,更是俯拾皆是。对于中国古代文人而言,饮酒不仅是享乐,更是激发诗情的源泉。在觥筹交错间,文人墨客吟诗作赋,抒发悲喜,酒因诗文的流传而愈发醇厚,文化意蕴深邃。诗、思、酒三者相辅相成,共同铸就了文学乃至文化史上的诸多经典时刻。魏晋时期,便出现了具有此类性质的文化沙龙——清谈。那些狷狂的风流名士,在饮酒之余,高谈阔论玄学,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后人对于这种充满自由与艺术气息的人生境界心生向往,称之为魏晋风度。然而,与当下不同的是,魏晋时期的文化盛宴,似乎更多地属于名士阶层的专属领地,普通民众若参与其中,往往会遭受附庸风雅的讥讽。反观今日,学术酒吧的蔚然成风,或许正是社会结构深刻变迁的缩影——这变化不仅体现在学历层次的提升,更在于思想观念的开放,以及知识传播途径的多样化与平民化。从古至今,横跨东西方,不难发现,这种略带醉意的“微醺”氛围,始终为人们所钟爱,跨越时空,历久弥新。随着学术酒吧的流行,伴随而来的讨论与争议亦日益增多。比如“在侧重娱乐的酒吧进行学术探讨是否会消解其严肃性?”“听众能否理解深奥的专业知识?”“学术是否只是商家招揽生意的幌子?”“在微醺状态下能否真正进行深入的学术探讨?”等等。针对这些疑问,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的段文杰教授认为,学术酒吧的流行揭示了当下年轻人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追求。随着时代的变迁,年轻人的个性、需求和偏好不断变化,他们渴望更加多元和创新的生活方式。将学术讨论融入酒吧,既是对传统学术环境的一种时代性融合,也是对年轻人社交方式的一种创新,这种融合打破了传统学术讨论的严肃性和正式性,为年轻人创造了一个更为轻松、自由的交流平台。▲2018年10月21日,北京五道口的夜色。(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此外,众多教授和博士生主动要求在学术酒吧讲学,这反映出学术圈对这类非正式学术交流场所的强烈需求。在学术酒吧的环境中,学术讨论变得更加平等和互动,参与者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分享观点、激发创意,为学术创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事实上,对学术感兴趣的并非仅限于专业学者,许多普通人的求知欲同样强烈,只是往往难以进入专业的学术研究机构。如果学术酒吧能为更多人提供接触学术知识的机会,并让他们找到学术上的共鸣,那么这无疑将对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产生积极影响。在“学术酒吧”中,碰撞的不止是酒杯,还有思想和文化!(完)综合中新社、《成都商报》、央视新闻、《三联生活周刊》、《光明日报》等
从“法国大排档”到“国民小吃”, 身价翻倍全靠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