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客户端综合报道
一觉醒来,太空出差192天的“80后”已到家。
北京时间11月4日01时24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全部安全顺利出舱,健康状态良好。
返回地球后,航天员的第一顿饭吃什么?
“上车饺子下车面”,航天员返回地球后的第一餐,牛肉面必不可少。除此之外,三人不约而同地点了鸡蛋羹,工作人员还为他们准备了酱牛肉、萝卜炖羊肉、西蓝花、小米粥、葡萄……
为什么要选鸡蛋羹?自古以来,回家后的第一顿饭都有什么讲究?
▲11月4日1时24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图为航天员叶光富。(图片来自中新社)
丨“羹”之一味,源远流长
传说中,鸡蛋源于神本身,象征着智慧和力量,也象征着新的生活开始。中国传统文化认为,鸡蛋圆圆溜溜,象征着生活之圆满。一碗热气腾腾的鸡蛋羹,食材虽简单,味道却浓厚,在远离地球的日子里,成为了航天员们寄托思乡之情的最佳媒介。
作为中国人常见的家常菜之一,羹的制作历史悠久,文献中关于羹的记载也屡见不鲜。《尔雅·释器》中的“肉谓之羹,鱼谓之鮨”重在辨析羹和鮨制作原料的差异;《释名·释饮食》中的“羹,汪也,汁汪郎也”则指出羹的汁液较多……那鸡蛋羹又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相传鸡蛋羹最早可能出现在夏朝。夏朝指导农业展开的《夏小正》记载:“正月鸡桴粥……”意思是说,正月的时候要孵鸡蛋,可见其时已经有驯养鸡禽。而夏朝又有用于蒸煮的陶器,甚至是有各种肉羹出现,所以早在四千多年前,鸡蛋羹或许就已存在。
丨一碗“面”,连接东西
除了鸡蛋羹,航天员们返回地球还得有一碗“下车面”。在我国,面条被赋予了许多内涵,例如生日时,通常会下碗长寿面,取其健康长寿、长命百岁之意;家里添丁生子时,宴席上必备“喜面”,象征对新生儿的祝福和庆贺;远游回家时也要吃面,告慰顺利归来……一碗看似普通的面条,就这样被中国人赋予了许多独特意义。
其实,面条不仅深受中国人的喜爱,也是风靡世界的美食。恰因其东西方共有,故而有关面条的起源,一些文明古国长期以来各执一词。学术的争论一直延伸到2002年,中国考古队在对青海喇家一处四千年前新石器遗址进行地下发掘时,意外出土了人类迄今为止最古老的面条实物,这一争论才得以尘埃落定。
无论是鸡蛋羹还是面条,这些看似简单的食物中承载着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家人的美好祝愿。这些传统美食,连接过去与未来、东方与西方,是文化传承与交融的生动例证。
编辑:江子昕
点个“在看”不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