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痢是中医病证名,指长期持续的腹泻,通常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夹有黏液、脓血,伴有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其病因多与脾胃虚弱、湿热内蕴、饮食不节、情志不遂等因素有关,病程较长,可能超过两个月甚至更久。
久痢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以促进病情恢复。若病情反复发作或伴有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
今天我们来学习《温病条辨》下焦篇中针对久痢的解读。
此涩少阴阴分法也。肛门坠而尻脉酸,肾虚而津液消亡之象。故以熟地、五味补肾而酸甘化阴;余粮固涩下焦,而酸可除,坠可止,痢可愈也。(按石脂、余粮,皆系石药而性涩,桃花汤用石脂不用余粮,此则用余粮,而不用石脂。盖石脂甘温,桃花温剂也。余粮甘平,此方救阴剂也,无取乎温,而有取乎平也。)
曹炳章:此方涩而兼顾阴。
地黄余粮汤方(酸甘兼涩法):熟地黄,禹余粮,五味子
前方涩而温阳,此方涩而护阴。熟地五味,滋阴而后收,余粮涩肠止泻。
久痢涩少阴阴分法。
久痢伤少阴阴分并气陷,肛门下坠尾骶酸。以地黄余粮汤主之。熟地五味补肾而益阴,余粮固涩下焦,尻酸可除,下坠可止,痢下可疗。
按石脂余粮,都属石药而性涩。桃花汤用石脂,本条用余粮。桃花汤温涩,此方酸甘平,因意在涩阴,无须乎温。
此条又示人久痢伤少阴阴分一法。一方面固涩止痢,一方面滋补肾阴。用此方,必纯虚无邪者方可。
肛门下坠,即后重之谓,乃痢疾必有之症,邪实正虚皆有之。因努责下坠而脱肛者,屡见不鲜。邪实之坠,误补益甚;正虚之坠,泻之更剧。何者祛邪,何者扶正,其区别关键在于脉之有力无力,尤以沉候为准。
痢下不止而阴伤者,忌温补、苦寒、渗利、升提。然滋阴又恐助其痢下,用药颇为棘手,地黄余粮法,可资借鉴,涩痢而益阴。此时用熟地,莫如用山萸肉更好。山萸益肾而收敛元气,滋阴而无助邪之弊。
《<温病条辨>注释》
点击封面进入悦医家·中医书院购书
先贤评注本书者多人,如王孟英、叶子雨、郑雪堂、朱武曹、汪瑟庵、征以园、何廉臣、曹炳章等,妙理精义甚多,发人智慧,不敢偏废,故并列之。本书不离运气,故辑五行六气一章于前,以备检阅参考。虽系清时人著,其中文词有难解者,故加入词解一项。本书列有方剂一百九十八方,其原有方论者照列,其无论者,即加方解。条文之后,又有提要,释义、按语、浅显易明。以便参阅。杂说之要,旨在补充前文之不足,如痘症一项,今时虽已消灭,然其立论方法,对于某种难治病,有他山攻玉之助,故并存之,以保本书原貌。近年编释本书者甚多,各具新义,然对昔贤评注。往往缺如,本教研组为广择精理,博采前人评注,以示全面。本编后附方剂索引,以便读者检阅。本书作为教学之暇,历时三载,不足之处难免,希读者随时指正。
❖本文仅作知识分享,不构成对任何药物或治疗的推荐和推广,不能代替专业医生的医疗建议。如有诊疗需要,请咨询和联系正规医疗机构。
本文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编辑,转载自“中国民间疗法”微信公众号,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微信号ydzhongyi)推荐发表。封面图片源于摄图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审核:魏杰
✦排版:杨东伦
✦转载、投稿、合作和团购书:17701086692(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