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的流感,就是流感吗?检测阴性怎么办?

健康   2024-12-24 11:30   北京  

导读

就和咱们之前预测的一样,流感从第 50 周前后开始明显上升了,门诊上的病例也开始明显增多。

但是在这个季节,是否发现高热/肌肉酸痛的症状就能认为是流感?能区分出流感和其他感染性疾病吗?检查出来是阴性怎么办?能扛着不治疗吗?

今天咱们说说。

简单粗暴版

流感季节,你以为的流感,可能就是流感啦,有典型症状的,或者有接触史,那就更明确了。

但是对于儿童,流感、副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感染后,症状上无法明确区分,肺炎支原体和 A 组链球菌也会有相似症状,所以,在不延误治疗的前提下,能明确下病原会更好些,医生家长更放心,减少复诊次数,避免抗生素滥用

流感检测时,核酸检测阴性,可以考虑其他感染;而抗原测出的阴性,如果症状非常像流感,不能除外流感,可以使用核酸复查,也可以按照临床诊断就进行治疗了。

对于有流感并发症或严重疾病风险的患者,早诊断、早治疗,减少病程,预防并发症,减少住院和死亡。

目 录

  1. 流感确实上升了,后面会更加多。

  2. 怎么和其他疾病鉴别?

  3. 那怎么明确这些疾病呢?

  4. 不进行检测,直接治疗行不行?

  5. 检测了是阴性,是治疗还是不治疗?

  6. 那流感后,到底是等自己恢复还是早治疗?

  7. 其他疫苗展望

流感确实上升了,后面会更加多。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第一流感样病例开始增高,第二这些病例中检测出流感的比例越来越高。我们上次文章预测在 50 周左右开始爬坡,看目前中国流感中心的数据,第 50 周(2024 年 12 月 9 日到 12 月 15 日)明显升高[1],如下图所示,哈哈,预测准确,给自己加 10 分。

上图红色是曲线是今年的趋势,能看到南方有增幅,但不明显,北方地区明显上升了。

第二个就是流感样病例中,流感检测阳性的比例越来越高了。

这是啥意思?看名字思考下就行,流感样病例在国内的规定是,发热(腋温)大于等于 38℃,同时有咳嗽或者咽痛,缺乏实验室确定诊断为某种疾病的依据。

所以很多流感样病例进行病原学检查后,不是流感而是鼻病毒、腺病毒、肺炎支原体等等。

近期国家流感中心报告中,提到第 50 周检测出流感的阳性率 14%;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报告的是门诊阳性第 50 周是 16.5%[2],在病原体中属于首位,远超鼻病毒和肺炎支原体。

在住院严重呼吸道感染病例中,流感排第 2 位,仅次于肺炎支原体。

所以从以上两个表现来看,流感确实开始多起来了。另外就是门诊上的流感病例,这几天也是明显升高了,和以上两个数据是符合的。

怎么和其他疾病鉴别?

要将流感和什么疾病进行区分呢?

如果想追求精确,那要把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偏肺病毒,甚至是 A 组链球菌感染这些都区分出来,明确出病原会让人很爽,治疗更精准。

那在临床上,为了治疗,我们至少需要鉴别哪些呢?主要是将流感和肺炎支原体、A 组链球菌明确出来,因为这些是需要或者可以治疗的。

而对于其他可自行恢复的感染(比如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不需明确病原体,只要给家长说说注意事项,等病情自行恢复就行了。

疾病非常典型时,可以通过症状鉴别,如下图所示:

如果孩子们按照以上症状发病,或者疾病结束后你来分析整个病程,那谁都能知道是什么问题。

但是谁会按照教科书生病啊,再说每个疾病也都有不典型表现:

  • 比如流感在小婴儿可能就是以恶心、呕吐、腹泻为主要表现,这谁不得先考虑病毒性胃肠炎?

  • 肺炎支原体时,有些孩子以湿咳,不发热,喘息起病,这种问题,如果孩子合并过敏性鼻炎,或者之前就有哮喘,也不会想到是这个问题。

  • 对于A组链球菌,孩子也可能基本没有嗓子痛,不发热,就是身上有些皮疹,这个之前写过文章:如今的猩红热,太不讲武德了......

还有就是,在疾病早期,刚开始发热,就来就诊了,这时就是为难医生了,只能按照该季节高发的感染病,进行症状和体征上的筛查。

所以,如果孩子状态挺好的,只有发热的话,在家 hold 2 天再来吧,这时基本症状都出来了,能分析下了。

但对于有高热/肌肉酸痛/咽喉疼痛等流感特征表现,或者接触流感患者的孩子,不需要等,直接来看诊明确是否流感。

那怎么明确这些疾病呢?

想明确是哪个病原,那肯定还是需要进行病原学的检查,比如病原核酸或者抗原检查。这里再次强调,不要进行抗体检查,那个真的没啥意义

如果核酸或者抗原检查结果阳性,同时症状和检查结果符合,流行季节符合,那就能个明确了。

当然孩子生病后,多少是有些线索的,根据上一条里面的那些特征,进行相关的病原学检查,重点是明确是否流感、肺炎支原体、A 组链球菌,明确这些,就直接治疗。

那是否可能进行多种病原核酸检测(比如目前流行的 12 项,16 项那些),明确是啥呢?

在目前环境下,当然是可以的,一切的检查,以能明确诊断,让孩子受罪最少,家长安心为准

有时通过以上检查,明确病原后,能降低家长们的焦虑,能降低抗生素的使用,只要解读正确,还是很不错的。

所以,一定要结合病情,结合国情,结合家长状态,尽量给出最合适的检查和治疗。

不进行检测,直接治疗行不行?

对于流感,目前推荐是,如果在流感流感季节,对于发热的婴儿,发热伴有呼吸道疾病急性发作的儿童,发热伴有咳嗽/咽痛,没有其他明确病因时,都可以考虑为流感感染,不需要进行病原学检测,可以直接治疗[3]

哈哈,这么推荐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大概率就是流感,盲猜准确率也差不多,治疗上有效那就明确了,治疗上没啥效果,可能是其他病毒,也是几天就自己好了,也不耽误孩子。

同时各大指南也说了,如果要进行检测的,不能为了等结果等而耽误治疗。啥是不耽误治疗呢?越早越好,尽量保证在 48 小时内。

对于重症的,更需要尽早治疗,国内深圳研究发现,超过 48 小时再给予抗病毒药物是死亡的危险因素[4]

那我们怎么推荐呢?

在门诊中,其实还是建议进行下流感的抗原或者核酸检查,核酸优于抗原,这些检查 30 分钟左右都能出结果,不会耽误流感的治疗,还能让医生和家长们都放心,还能少来几次医院,挺好。

那是进行单项的流感病原检查,还是进行多种病原检查?

如果是孩子有明确的接触史,比如家庭有流感的,或者同学、玩伴有流感的,这时选择单项的流感检查,或者不检查直接临床诊断后给予治疗都 OK。

那如果没有以上流感暴露,基于目前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甚至腺病毒感染后,在儿童症状上很难区分,同时目前这些的比例也不算低,可以进行多种病原核酸检查,明确诊断。

这样确实让大家都放心,而这个对于家长们还真是挺重要的,也能减少下复诊的次数,是不错。

检测了是阴性,是治疗还是不治疗?

如果操作手法正确,进行的核酸检查,那基本能认为不是流感,因为这个检查灵敏度和特异性都非常高,就是只要有就能查出来,查出来就是流感而不是别的病原。

对于核酸检查,发病当日的敏感性也是没有问题的。

但如果是进行的抗原检测,在流感高发期时,你觉得症状很像流感,但结果是阴性时,可能会考虑是假阴性,就是本来有但是查不出来,比如有时如果在刚发病就查,可能阳性率会更低些,在发病 24 小时左右查更好些。

如果同时进行了其他病原抗原检查(好多地方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肺炎支原体抗原是一个检测包,同时检测),有提示阳性,比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或者腺病毒阳性,那可以不考虑流感。

如果没有进行其他抗原检查,那建议通过核酸检查复查下,根据结果判断是什么感染。如果不能进行核酸复查,那就直接按照流感治疗也 OK。

那流感后,到底是等自己恢复还是早治疗?

目前还是有很多人认为流感就是感冒,扛过去就行,对于没有并发症或严重疾病风险的人而言,可以这么理解,可以自己抗过去,也可以用抗流感药让自己症状消失的快点。

但是如果有并发症风险,就建议治疗啊,不要强撑着,出现中耳炎、肺炎这些还好处理,如果是导致脑脓肿、脑膜炎,呼吸衰竭等问题,会致命的。

以下这些患者,需要治疗哦:

*在幼儿中,6 个月以下儿童的住院率和死亡率最高。

那怎么治疗?很简单,就是上抗病毒药物。

目前门诊上用的,对于儿童,还是首选奥司他韦,这个和美国儿科学会的建议一致,第二个是玛巴洛沙韦,5 岁以上可以使用。

那治疗有什么好处呢?

首先是减少症状时间,比如在发病 48 小时内使用奥司他韦,能减少 1 日病程,这个可以认为是药物最基础的作用。

我们最看重的是,能降低住院率,降低并发症,减少死亡。

研究发现,奥司他韦治疗可降低成人患者住院率,降低 1.3 倍[5];也能降低住院高危患者的死亡率,降低了 19%,早期治疗的话,能降低 50%。

回到上面咱们那个国内研究[4],如果首剂抗流感药物在症状 48 小时后使用,那住院患儿的死亡率是 48 小时内使用的 3.212 倍。

所以,一定能够要重视流感,该治疗,就得治疗哦。

其他疫苗展望

治疗永远是补救,而预防永远最重要,而最好的预防,就是疫苗了,流感目前有疫苗。那其他的呢?

我们希望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腺病毒这些都有疫苗,那孩子们就会舒服很多了。

目前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疫苗,在孕妇和成人中已经有了,美国已经开始使用,国内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对于儿童还是没有相关疫苗,好几款在研究和实验中,这个还是挺让让期待的。

关于肺炎支原体,我们希望能有,但是真没有,有在研的,不过效力太低,没法使用。

关于腺病毒,目前也是没有儿童疫苗,美国军队会给新兵接种腺病毒疫苗(Adenovirus Type 4 and Type 7 Vaccine),其他人群也没有接种,目前也没有找到腺病毒疫苗的研究报告。

- 参考文献 -

[1].2024 年第 50 周第 835 期中国流感监测周报.

[2].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2024 年第 50 周)

[3].Flor M Munoz.Seasonal influenza in children: Clinical features and diagnosis.uptodate.2024.

[4].于芹, 周慧, 张涛, 等. 儿童流行性感冒相关死亡病例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儿科杂志, 2020, 58(11): 910-916.

[5].Hsu J,.Antivirals for treatment of influenz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Ann Intern Med. 2012 Apr 3;156(7):512-24. doi: 10.7326/0003-4819-156-7-201204030-00411. Epub 2012 Feb 27.

儿科医生孔令凯
这里是儿科医师孔令凯的图文集散地。 为具有死磕精神的儿科医生和具有钻研精神的家长提供最严谨并且接地气的科普文章。看完文章,你就是小专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