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荨麻疹的高发季来了,不传染但有点小变态

健康   2024-12-13 11:31   北京  

导读:


近期孩子们洗澡水温一高,这个问题还真不少,让家长挺害怕的,那这个是啥,看看今天的文章吧。


其实关于这种荨麻疹,之前写过一篇,孩子出现一身痒痒的小疙瘩,竟然和情绪激动有关?


以上两篇可以对照着看啊,能掌握的更好,这篇很全面,上面链接那篇里面写了怎么治疗,啥时候能好。


下面是正文:


天气转凉后,荨麻疹的咨询多了起来。有个家长说自己宝宝每次洗完热水澡就会起红色疹子,而且不用任何沐浴露也会出现;还有人说自己稍微一运动就起疹子,很让人困惑。


综合他们提供的资料,考虑这是遇到胆碱能性荨麻疹了。这种荨麻疹不传染,但有点小变态,比如一热或者紧张,情绪激动,身上就像针扎了一样刺挠,不少人反复发作后还可能衍生其他问题


所以,下面我就来详细介绍这个疾病,希望大家有备无患。


什么是胆碱能性荨麻疹?


胆碱能性荨麻疹的名字有点拗口,很多人没有听说过,但大家应该都知道荨麻疹。


其实胆碱能性荨麻疹就是一种特殊的荨麻疹,其中「胆碱」指的是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而「胆碱能神经纤维」指的是能释放乙酰胆碱的神经纤维。


(上图红色圆球即代表乙酰胆碱)


当我们运动、受热、情绪激动等导致身体核心温度升高的时候,副交感神经这种胆碱能神经纤维的末梢就会释放乙酰胆碱,乙酰胆碱可以与汗腺细胞表面的乙酰胆碱M3受体(CHRM3)结合,使汗腺分泌汗液,从而散热降温。


在各种刺激乙酰胆碱分泌增加的情况下,这类患者通常会出现荨麻疹的表现,因此称这种荨麻疹为胆碱能性荨麻疹。


胆碱能性荨麻疹有哪些症状表现?


典型表现为许多小的(1-3mm)点状风团,周围有较大红晕,随着反应的进展,红晕可能合并形成大面积红斑。有些患者在风团出现前皮肤有刺痛感、瘙痒或灼烧感。



单次的胆碱能荨麻疹可能持续30~90分钟,或达数小时之久。如果不用药,通常也会自愈,但可以反复发作数月或数年。


不同的人诱因可能不一样,强度也有差别,除了典型的皮疹,也有一些其他不典型的表现。比如,有些人洗热水澡时稍微抓一下,抓过的地方就会出现条索状的红斑。



有些人可能会出现全身症状,比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流涎、头痛、头晕等。


有研究发现,胆碱能性荨麻疹反复发作的人,更容易出现玫瑰痤疮、神经性皮炎等慢性炎症性的皮肤病。原因可能是肥大细胞除了释放组胺,还可以释放多种白介素、白三烯、肿瘤坏死因子等炎症因子,逐渐损伤皮肤。


而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等特应性疾病的人也更容易诱发出现胆碱能性荨麻疹的症状。可能与这些疾病的皮肤屏障损伤、免疫状态异常,在荨麻疹的诱因出现时更容易发病。


胆碱能性荨麻疹跟过敏有关系吗?


很多人知道荨麻疹与过敏相关,过敏可以诱发荨麻疹,那这个胆碱能性荨麻疹是对什么过敏吗?


要了解这一点,我们也要先了解一下荨麻疹的发病机制,如果大家觉得这几段烧脑,可以直接看结论


1. 荨麻疹的发病机制


荨麻疹的发病核心是肥大细胞,这种细胞会释放一种叫组胺的物质,组胺可以刺激皮肤小血管扩张,出现红斑、风团等,并伴有明显瘙痒,也就是出现了荨麻疹。


过敏会产生一种叫IgE的抗体,而肥大细胞表面有很多的IgE受体,当接触过敏的物质后,人体马上会产生大量的IgE抗体,这些抗体与IgE受体结合,导致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出现荨麻疹的症状。


2. 胆碱能性荨麻疹的发病机制


一些研究表明,胆碱能性荨麻疹可能与汗液过敏有关,用患者自己稀释的汗液进行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会迅速出现反应。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过敏并不是由汗液本身引起的,而是由皮肤上的细菌或真菌分泌的过敏蛋白引起的,比如皮肤的常驻真菌马拉色菌分泌的MGL-1304蛋白质就可以引起荨麻疹。


通常这些过敏蛋白在皮肤表面,刺激不到体内的免疫细胞,但当体温升高出汗时,汗液的浸渍、或者汗腺导管的破坏等因素会让这类过敏原刺激到体内的免疫细胞,释放IgE抗体,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出现荨麻疹的表现。


但也有一些人在受到热刺激后,并没有出汗的表现,也出现了荨麻疹,那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还是要回到肥大细胞上来,肥大细胞表面除了IgE受体,至少还有几十种其他的受体。比如toll样受体(TLR),与感染相关,所以有时候感染也可以诱发荨麻疹。


同样,肥大细胞表面也有前面提到的乙酰胆碱M3受体(CHRM3),也就是说乙酰胆碱也可能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出现荨麻疹。通常,乙酰胆碱是分泌到汗腺细胞周围,马上被汗腺表面的CHRM3受体结合,刺激不到肥大细胞。


某些人由于某些因素导致汗腺细胞表面的CHRM3明显减少甚至完全缺如,受到热刺激时,神经末梢分泌的乙酰胆碱没法刺激到汗腺细胞,汗腺周围组织的乙酰胆碱浓度会增加,就会与汗腺组织附近肥大细胞上的CHRM3结合,直接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出现荨麻疹的表现。这类患者通常会有无汗或者少汗的表现。


也就是说,胆碱能性荨麻疹至少有两种机制,一种是与乙酰胆碱间接相关的,是皮肤中的某种微生物成分过敏引起的。一种是由乙酰胆碱直接刺激肥大细胞引起的荨麻疹。是否还有更多其他情况,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什么情况下需要就诊?怎么治疗?


胆碱能性荨麻疹的皮疹通常能够自行消退,如果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痛、头晕等全身症状的,需要尽快就诊。如果皮疹两个小时都不消退,也应该就诊。如果皮疹很快消退,也没有其他全身症状,但反复发作的,也建议就诊咨询医生。


通过前面的介绍,我们知道胆碱能性荨麻疹也是荨麻疹的一种,发病机制也是组胺的释放引起的,治疗与其他荨麻疹没有太大区别,也是首选抗组胺药物,比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拓展阅读👉:出远门记得带瓶「西替利嗪」,儿科医生教你怎么用好它


严重的或者抗组胺药物不能缓解的,可以选择激素类药物、抗胆碱药物、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但严重的情况建议就诊由医生详细检查后再给出建议。


如何预防胆碱能性荨麻疹?


首先充分了解自己的诱发因素,尽量避免或减少诱发因素的强度。比如洗热水澡诱发的,可以适当降低洗澡水温;运动诱发的,尽量避免剧烈的运动,完全无法回避的剧烈运动,可以在运动前的半小时口服一次抗组胺药,提前阻断组胺的作用。



另外,避免饮酒、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减少这些因素诱发的乙酰胆碱的释放。虽然这些措施也不一定能够完全预防胆碱能性荨麻疹的发作,但可以明显减少发病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胆碱能性荨麻疹通过积极的治疗和生活调整,大都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如果怀疑自己患有胆碱能性荨麻疹,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干预与治疗。

| 参考文献

1. 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第二版)[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786-787.

2.https://www.uptodate.cn/contents/physical-inducible-urticaria

3.Tokura Y. Direct and indirect action modes of acetylcholine in cholinergic urticaria. Allergol Int. 2021;70(1):39-44. doi:10.1016/j.alit.2020.05.006


| 内容团队

医学编辑/luka 


免责声明: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健康信息,个人医学问题请向医生咨询。文章转载请联系:medicine@distinctclinic.com。

点个“在看”再走呗

儿科医生孔令凯
这里是儿科医师孔令凯的图文集散地。 为具有死磕精神的儿科医生和具有钻研精神的家长提供最严谨并且接地气的科普文章。看完文章,你就是小专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