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公号:卓正科普Health Express
导读
哈哈,这篇不是写身高矮小的,是写不良姿态导致孩子站立时比自己实际矮的。
这里面有些是能通过一些姿势动作等矫正,大家看文章评估自己娃,如果真有问题,来学习下怎么矫正吧。
即使没有问题,看看这些动作跟着练练也很棒哦!
下面是正文。
在日常生活中,部分家长们可能正在被孩子的“驼背”或者自己的驼背所困扰,尤其是家长们在陪伴孩子做家庭作业或在其日常生活中,观察到孩子在坐姿或者站姿下显得有些“驼背”,反复提醒纠正,发现并不管用。
孩子的驼背
可能不是真的驼背
于是便开始担心焦虑,在网上寻找答案,部分妈妈会直接带孩子来卓正看诊,笔者就接诊了许多这样的家长,经过评估发现很多孩子并不是真正的驼背,而是一种“驼背现象”,也就是本文主要所讲的驼背类型:胸椎曲变直。
在生活有这种”驼背现象“的青少年越来越多。专业的体态评估后会发现:
● 肩胛骨前伸伴随肩胛骨内侧、肩胛骨下角翘起(翼状肩胛),导致出现后背过度隆起;
● 头部和上颈段前伸(有的青少年甚至出现颈椎曲度变直);
● 圆肩(肱骨前移);
● 从侧面看即头在身体中线前,肩胛骨内侧翘起在中线后,呈现一种“驼背现象”[1]。
所谓的驼背在医学上主要是指人体的胸段脊椎在矢状面上出现过度后凸所导致的人体形态改变。根据形成原因,一般又可分为结构性驼背与姿势性驼背。
结构性驼背:是一种骨骼异常所引起的驼背,包括先天的遗传因素及后天的脊柱疾病造成的椎体发育异常。患者背部弯曲度经常超过40度,无法通过姿势动作矫正,只能采取手术的方式矫正[4]。
姿势性驼背 :姿势性驼背是一种在日常生活中因为不良姿势与习惯引起的后天驼背,而不是由于孩子骨骼发育异常或软组织病变所造成的脊椎后凸[4]。
本文提到的“驼背现象”属于姿势性驼背,在临床中,这种姿势性驼背越来越多,而胸椎曲度在矢状面上出现过度后凸所导致的人体形态改变越来越少见,转而出现的是胸椎曲度变直。这种驼背看似是驼背,而非我们印象中真正的驼背。讲到这里你可以看看孩子到底属于哪一类的驼背了。
姿势性驼背对孩子
有哪些不良影响?
这种“驼背”现象对孩子会有一些不良的影响[3]。
01 影响孩子气质
长期驼背会拉低孩子的身高,而且含胸驼背使孩子显得很没精神,影响孩子的形体,也会降低孩子的个人气质和自信心。
02 运动能力
会造成孩子肌肉与骨骼系统的改变,这类孩子运动能力/平衡/协调能力不是很强;学业压力、久坐也容易出现肩颈不适。
03 影响呼吸功能
这类孩子在呼吸过程中,膈肌前部下降更多,膈肌后部下降幅度有限(高年龄儿童更加明显),无法实现胸廓/腹部的360度扩张,长时间积累容易出现呼吸时胸廓扩张异常,进而影响孩子的呼吸系统的功能,容易诱发呼吸系统疾病。
04 其他的一些不良影响
驼背的孩子重心大多位于脚掌,重心在前,在快速运动时容易发生重心不稳而摔倒,引起意外损伤。
容易引起颈椎曲度变直,可能会出现孩子记忆力降低/反应迟钝/学习效率不高等。
大部分家长的关注点都在驼背上,如果把驼背比喻成冰山的话,那冰山下的部分,家长其实很少去关注,或者关注到了也很少联系在一起来看;其实我们人体是一个整体,上面的”驼背“现象只是一部分。
笔者在临床评估这类孩子的体态,还会发现:足弓偏低、膝关节过伸、股骨前倾、骨盆前倾伴随迁移、骨盆前口相对打开、腰椎后侧空间压缩、胸廓整体后倾等体态问题。
”驼背“现象不会单独出现,必然会与以上一部分体态问题相伴随出现,这样才会符合人体的力学平衡。
纠正姿势性驼背
可以试试这几招
看着像驼背,背后的原因不同,纠正思路必然也不一样,以下提供几个简单易学的训练方法来纠正本文提到的“驼背现象”:
01 婴儿式呼吸
可以选择瑜伽中的婴儿式,让孩子尽量吸气到腰部,屏息30秒,再呼气。每次5分钟,每天坚持效果更好。该训练可以帮助打开后纵膈,让膈肌后部能更好下降,打开后侧空间。
02 拉伸动作
使孩子面部朝向墙角站立,双脚呈弓字步,并将双手放在与肩高水平的墙面上,同时身体靠近墙角,坚持 15 秒[2]。该动作可以充分拉伸脊柱前侧过紧的韧带,以及胸部肌群牵伸 。
03 侧向伸展
孩子上身正坐或者两腿分开站立,并将两手直举于头侧,保持掌心相对,适当用力,使腰部以上肢体左右交替摆动。反复做30~40 次,如果能加上呼吸效果会更好[2]。
04 前胸廓呼吸
孩子平躺胸式呼吸,给胸口位置放一个沙袋,让孩子每次吸气都能把沙袋顶起来,屏息30秒,呼气肋骨下降,反复进行, 每次5分钟,每天能坚持效果更好。
姿势性驼背
如何预防
既然姿势性驼背是一种因为不良姿势与习惯引起的后天驼背,那我们如何预防青少年驼背呢[4]?
01 日常端正姿势
日常生活中,无论站姿、坐姿还是行走姿势,都尽量保持胸部自然向上挺直。特别是看书、绘画与写字时,切勿过度低头,也不要趴在桌子上。
02 增加户外体育运动
增加户外运动是预防孩子驼背的最好方法。进行户外体育锻炼,特别是进行腰背部肌肉锻炼,既加强孩子腰背部肌肉力量,也可以使孩子获得充足的太阳光照射,强健骨骼。
03 拉伸与呼吸训练
可以多做胸大肌/胸小肌/颈部前侧肌肉筋膜的拉伸。可以进行胸式呼吸,扩张胸廓前侧。
04 科学选择床垫与枕头
床垫需要依据孩子的年龄、身体、体重等生理特征,建议选择偏硬一些的床垫,不易太软。枕头高度适中才可以较好地承托起孩子的颈椎,保持孩子颈部正常的生理曲线,1岁以上的儿童,一般建议高度在6cm-9cm之间。
笔者提到的”驼背“现象是一种常见的身体异常现象。若发现孩子出现轻微姿势性驼背,家长可以在平时多提醒孩子保持正确姿势,并在专业建议下,在家做一些简单的锻炼动作。
而若发现孩子”驼背”现象比较严重,家长不宜在家自行为孩子锻炼矫正,一定要尽早带孩子到专业医疗机构评估,听从医生建议进行体态纠正或手术治疗。
此外,孩子的生长发育速度很快,如果有驼背家长需定期带孩子复查,充分了解孩子的体态健康情况。在生活中从日常姿势、运动等多方面帮助孩子预防“驼背现象”。希望每个孩子都拥有健康体态美。
审稿专家 张喆安
卓正物理治疗师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
参考文献
内容编辑 达达
免责声明: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健康信息,个人医学问题请向医生咨询。文章转载请联系:medicine@distinctclini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