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粗暴版
遇事不要慌不要急,孩子挑衅不是多大的事。
按照这些原因查一下,找到这次是啥原因导致的,肯定能找到原因。
然后功夫在日常,尊重孩子, 引导孩子,成就孩子。
目 录
孩子出现这些表现和什么有关?
寻求过度关注的表现
寻求权利的表现
报复的表现
自暴自弃的表现
就是单纯的觉得有意思,逗你玩
就想单纯的满足自己
有时这些情况可能是复合的
一孩子出现这些表现和什么有关?
目前我的认识里,和孩子就是逗你玩,单纯想满足自己,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利,报复,自暴自弃是有关。
前 2 个是生活中发现和感知的,后面这 4 个,是付立平老师书籍《激发孩子的内驱力》里面讲的,来自阿德勒的理论,我是自来水宣传啊。
哈哈,这本书讲的非常棒,第一次看的时候惊为天书,也推荐有娃的父母看下,我看的是得到电子书。
下面详细说说,先说说付立平老师书中的观点,非常系统和便于实战。
二寻求过度关注的表现
当孩子做一个事情时,让家长感到有些着急、心烦甚至生气,基本就是这个问题了。
比如你要着急上班去,还得带孩子去幼儿园。但这时孩子就是磨蹭,非得让你给她扎头发,还得扎 3 个辫子。
当你扎好辫子后,又要喝奶,喝完之后才磨磨蹭蹭的走。孩子近期在幼儿园挺高兴的,也没有不愿意去的情况。这时你着急不?心烦不?每天这样是不是生气呢?
P.S.上述表现,孩子还可能合并其他原因,后面会讲到。
孩子这种时刻就想让你为她/他服务,一个事情好了之后,另外一个事情再找你的行为,就是在寻求过度关注。尤其是二孩家庭,Ta 会一直缠着你,直到你只陪 Ta,不陪另外一个孩子才能停止时,是更典型的寻求关注。
只有这样,孩子才觉得你是关注 Ta 的,才能让自己感觉有归属感、安全感,才觉得自己重要。
那遇到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
这时想转移注意力一般都是行不通的;用别的诱惑或者奖励也不太好使,同时也不建议;我们在尽量让孩子高兴的前提下,要先把事情办好,毕竟得去上班上学。
可以温柔的给孩子明确要干什么:宝贝,我么在长针指到 9 的时候,就得出门了,这之前都可以陪着你,给你扎辫子、喝水......
之后可以让她帮你,比如你拿来头绳,帮妈妈搬个小板凳等,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被需要的,是重要的。
最后就是到时间了,就可以提醒孩子要走了,愿意走最好;还不愿意时,可以抱起孩子走,不需要为了孩子不哭,就让自己迟到,在家庭中,每个人都是重要的。
然后就是重点在日常中,得多时间、高质量的陪孩子,让孩子有充分的被关注,正规需求及时充分被满足,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唯一的、重要的,孩子才会不寻求关注。
另外,还有个情绪是你感到愧疚时,也是孩子在追求关注,比如二孩家庭,妹妹说你老是陪哥哥都不陪我,到时间该陪我啦,你是否感觉有些愧疚?
同样道理,也是多陪就行了,孩子一叫就应答,不要喊好几遍才过来看孩子哦。
三寻求权利的表现
如果孩子的行为,让你感觉有些受到挑战了;或者你感觉我是为你好啊,你这样会受伤/做错/不舒服等等时;或者你开始生气时,心里想,怎么这孩子就和我对着干,怎么说都不听是吧。以上这些感觉,多提示孩子的不良行为是在寻求权利。
这个例子也很常见,比如出门时,大夏天就要穿长袖甚至是棉服,大冬天的,就是不想穿鞋出去这些,或者你让他别踩井盖,他就要去踩。
孩子出现这些情况,就是想自己做主,不想被家长控制。
那家长应该怎么办?
还是常规的建议:只管该管的,别的事情上闭嘴,千万不要让鸡毛蒜皮的小事情消耗彼此。
危险的事情,损害他人的行为是必须要制止的,不涉及这两条的,都可以不管。
一些对自身的小危害,可以让孩子去尝试,让事情教孩子,比家长用嘴巴教孩子管用的多。
他们出门冻一下脚或者烫一下脚,后面就知道怎么做是对的了。
四报复的表现
这时你对孩子行为的反应是我拿真心对你,你竟然这样对待我,难以置信,我太受到伤害了,太让我失望了。
比如你不让孩子看 iPad,孩子把 iPad 猛的合上,去敲桌子,边敲边瞪你,那就考虑这个就是报复了。
那这时你能和孩子对抗吗?永远不要情绪对抗啊。
这个时候孩子主要问题是已经受伤了,需要你来帮助他/她了,如果对抗的话,孩子更会受伤。
这时你得接受孩子受伤的情绪,给孩子以共情,告诉Ta你现在感觉是非常难受,可以表达自己的情绪,你现在觉得怎么是好的等等。
求同存异,不要对抗,平时订好规则。
五自暴自弃的表现
这个很简单,就是孩子躺平了,你再怎么催他,帮他,他就是不做啥改进,就是看着你,爱谁谁。
你怒其不争,你也无力了,催也不理你,躺平不管孩子,孩子眼睛里面的光越来越少,更加消极。
这些孩子多是大一些的孩子,可能经历了多次否定,可能自己的努力不被发现和认可等,也可能自己努力几次后,没有正确的方法成功就放弃了。
大家看到这里,不要太担心,在有爱的家庭,在父母爱孩子的家庭,这种情况不多。
那如果真有了怎么办?
这种长期的问题,急不得,得一点点的表达最孩子的关注/信任/鼓励,不断的发现和夸奖孩子的优点。
怎么发现孩子的优点,先得真心的爱孩子,然后发现孩子的兴趣在什么地方,从兴趣入手就能发现孩子的优势。
六就是单纯的觉得有意思,逗你玩
有些孩子,做一些事情没啥特殊目的,就是你的反应让他/她感觉很有意思,很有趣,就是在逗你玩,这时孩子的脸是充满探索和笑意的。
你的感觉也基本是愉悦的,即使开始你可能没这个感觉,但是看到孩子的笑意,就会逐渐愉快,只要是你的娃,哈哈。
比如你的娃,喝口水吐到自己衣服上,看着你哈哈笑,不停地吐,就是单纯的有意思啊。
这是非常好的亲子时光,去享受吧。
七就想单纯的满足自己
还有比如孩子还是小孩子,他们的观念里面只有满足自己的想法,没有这么好的时间观念,没有什么场地不能发火,就想立即得到满足。
比如看到糖果就想吃,看到玩具就想买,人家也没有这么多道道,比如想求关注、想争夺权利,哈哈,赤子之心,就是想要而已。
八有时这些情况可能是复合的
孩子可能有寻求过度关注,可能同时合并寻求权利。比如在家里面,妹妹要发号司令,要哥哥去干啥,叫妈妈陪自己等等。
比如早晨起来,就要妈妈穿衣服,别人都不行,不能让妈妈给哥哥穿衣服之类的,哈哈,去找一下吧,生活中有很多实例哦。
哈哈,大家觉得生活中有相似的故事,或者觉得文中哪些地方各个值得商榷,就留言吧。
- 参考文献 -
[1].付立平.《激发孩子的内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