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销员之死》①:只要世界上有舞台存在,他的剧作就会永垂不朽

文化   文化   2024-11-11 06:31   浙江  


提到西方的剧作家,人们总是会想起古希腊的索福克勒斯,英国的莎士比亚,或是挪威的易卜生。

提到阿瑟•米勒这个名字,人们多少有些陌生,似乎还不如他的前妻玛丽莲•梦露出名。

唯有提到他的代表作《推销员之死》的时候,读者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他啊!

在开始共读之前,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作者阿瑟•米勒,感受一下他的传奇人生。
大家好,今天是麦家陪你读书的第2675天,共读的是第377本书——美国作家阿瑟•米勒的作品《推销员之死》

《推销员之死》

麦家陪你读书,一起读书,一起成长。

1915年,阿瑟•米勒出生在美国纽约的曼哈顿。

这一年,距离华尔街股票崩盘所引发的那场著名的经济危机仅剩短短的十四年。

十四年,不足以令一棵小树成材,也等不及一个婴孩成人,却能够在纸醉金迷中发酵出大萧条的影子,令“美国梦”在一夜之间跌得粉碎。

曾经满怀希望的美国民众们流离失所,他们徒劳地在街道上徘徊,想要寻找一份工作,却只能流落在难民营里。

米勒一家也同样是这场经济危机的受害者。米勒的父亲曾经是纽约最好的制衣厂老板,手下员工多达400人,在当地社区都有一定的名望。

随着大萧条到来,米勒家的产业灰飞烟灭。曾经富庶的一家五口,如今只能靠母亲贩卖首饰来维持家庭生计。

少年时的米勒早早就学会了在面包店打工来补贴家用。中学毕业后,他进入了一家汽车零件仓库,工作了两年才攒到读大学的学费,进入了密歇根大学的英文系就读。

阿瑟•米勒
在读书期间,阿瑟•米勒的写作天赋显露无遗,他是校报编辑,剧本两次在校内获奖。毕业后,他几番辗转,几次投稿,却始终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

终于,一部社会问题剧《都是我的儿子》改变了米勒的文学道路。这部作品取材于一个真实的案例,模仿易卜生的风格,写出了商业社会中的缺斤少两是如何被战争放大,又是如何影响了两代人的命运。

这部作品一炮打响,得到了纽约剧评奖。阿瑟•米勒登上了美国文坛,从此闻名于世。
对于20世纪的美国人来说,历史的车轮总是不停地滚动向前,发出轰轰雷鸣,打乱平凡的现实生活。

除了大萧条之外,他们还要面对第二次世界大战、麦卡锡主义盛行、苏联的成立与解体……

作为历史的亲历者,阿瑟•米勒将这一切都写入了他的剧作中。

但是,米勒关注的并非历史大事本身,他更在意小人物的生活。

宏大叙述隐藏在所有的故事之后,将平凡生活中的戏剧张力拉到极限,最终成为普通人群当中的一种典型,超越国界、语言、文化,写入人性深处。

最能够反映米勒这种艺术特征的作品,毫无疑问,就是《推销员之死》。这个故事是米勒现实生活与早期创作的结合,也是对美国大萧条时期的直接反映。

早在十七岁时,米勒就曾经写过一个小故事,主人公是一个失败的老推销员,什么也卖不出去,被买家羞辱,只能向一个陌生的年轻人借钱买地铁票。

在手稿潦草的笔记中,米勒记录了这位推销员后来跳进地铁列车自杀的悲惨结局。

《推销员之死》的另一个灵感则来自米勒的亲叔叔。这位叔叔正是一名推销员,也是一个每时每刻都在竞争的男人。

米勒从小就像是在和他的儿子们进行一场永无止境的比赛。每每相逢,叔叔的言语间总是暗示着,米勒什么都不好,未来的人生会永久失败。

这种强烈的攀比精神,正是美国黄金时代留下来的一种精神气质。

在后来的自传中,米勒曾如此描述这位叔叔:他如此诗意地爱着名声和财富,以及这些不可避免地降临在他家庭上的荣耀,以至于他牢牢地占据了我的想象力。

《推销员之死》的主人公威利•洛曼由此诞生。

对于观众而言,故事的悲剧结局早已被标题剧透。

威利•洛曼曾经是公司里最好的推销员,如今,他年事已高,却被停了基础工资,只能靠绩效奖金生活。

他想转去在办公室里工作的后台岗,却被老板狠心拒绝。

回到家里,他还要面对与他关系恶化的两个儿子。

最后,老推销员为了使家庭获得一笔人寿保险费,在半夜时开车外出,死在了一场车祸中。

整部剧只讲述了一天24小时当中所发生的事情,米勒却巧妙地利用了意识流的手法,将威利•洛曼的过去与当下交错呈现在舞台上,呈现了威利•洛曼一生的故事。

威利•洛曼这一生,正是美国黄金时代转入大萧条时代的缩影,也是一个美国梦破灭的具体呈现。

其中,威利•洛曼对老板的控诉尤其令人心痛。“人不是水果!你不能吃了橘子扔掉皮!”,这句振聋发聩的台词,不仅仅是威利•洛曼对老板本人的控诉,更是身为劳动者的人对资本市场的抗议。

人不是手段,不是工具,不是吃剩了就可以丢弃的橘子皮。

资本市场总是想把人规训成完美的劳动机器,不用生病,不会变老,更不用怀孕生育。但这是不可能的。

在强有力的资本市场的威胁下,老威利似乎没有任何出路,唯有一死。

可是,威利•洛曼这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典型人物能够被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观众所理解吗?

1983年,阿瑟•米勒接受曹禺的邀请,来到北京执导《推销员之死》的时候,也对这个问题充满了疑惑。

尽管语言文化上有所差异,但表演却可以跨越一切界限。

再加上英若诚的绝佳翻译,让中文台词所产生的节奏感与英文极其相似,米勒哪怕不懂中文,却也可以凭借着手上的英文剧本,猜到剧情的走向,并且给予恰到好处的指导。

在北京的两个月里,阿瑟•米勒上午和晚上导演,下午则有些时间写日记,将这段时间对中国和戏剧的看法留在了纸上。这个笔记本的内容最后以《阿瑟•米勒手记》为标题出版成书。

两个月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演了这出戏。

诚然,经过了几十年的封闭,当时的观众对西方戏剧的了解几乎只剩下契诃夫与易卜生,但是,正在走向开放的中国民众,也产生了对自我价值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威利•洛曼在商业社会中的命运,恰好与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不谋而合。观众席上久久未停的掌声,报纸上连篇累牍的报道,无不体现了这部剧作在当时有多受欢迎。

有学者声称,《推销员之死》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革新。它的形式和表现方式是那么自由,带领着观众穿梭在不同的时间与空间里,游走于物质世界与威利•洛曼的内心世界中,这种表现手法也将影响到其他的艺术领域中。

如今,改革开放过去了四十余年,中国已经不再是当年阿瑟•米勒所见到的方兴未艾的社会,反而与《推销员之死》中的世界有了某些相似之处。

在经历了狂飙突进式的发展之后,我们又能从《推销员之死》当中读出哪些不一样的内容?威利•洛曼的故事又能够给予我们哪些启示?我们是否能够超越阿瑟•米勒的写作,走出一条新的道路呢?

在接下来的一周里,我们将共读这部经典戏剧——《推销员之死》。


了解谷主麦家的读书计划

👉麦家:我要用20年时间,陪读者读完1000本名著

👉麦家:写在“家人”超百万之喜悦时


领读人 · 竹子

文学硕士,想要沟通中外文学,以及世界和平。

主播 ·童童

电台主播,于书香里共度美妙的晨读时光。



欢迎关注「麦家陪你读书」视频号,每周与你分享谷主麦家的读书感悟、文学思想、最新动态,一起读书、一起成长。


文案编辑:何佳丽
视频编辑:缪梦涵

运营:馬車夫斯基

图片:文中插图来自公共版权网站,非商用


 点击阅读原文,读书打卡每一天

麦家陪你读书
【麦家:我要用20年时间,陪人读完1000本名著】 每天15分钟,每周共读1本书,这里是一个拥有“百万”家人的读书平台。 读书就是回家,读书也是打开内心最便捷的方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