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销员之死》⑦:他努力一生,却最终出卖了自己

文化   文化   2024-11-17 06:30   浙江  

大家好,今天是麦家陪你读书的第2681天,共读的是第377本书——美国作家阿瑟•米勒的作品《推销员之死》

《推销员之死》

麦家陪你读书,一起读书,一起成长。
这一周,我们一同读完了阿瑟•米勒的经典作品——《推销员之死》。

这个剧本不仅仅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是米勒艺术成就最高的作品。

因为《推销员之死》,米勒第一次赢得了普利策奖和当年的托尼奖。

随后,这部戏剧在百老汇上演了742场,后来又被多次重排,甚至被改编成10个不同的电影版本。

作为一部经典戏剧,《推销员之死》充满了无数种解读的可能。

有人将它视为一个小人物失败的一生,也有人说这部剧是美国精神的掘墓人。

当它首次来到中国时,许多中国观众都将其视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批判。

那么,在这些解读之外,《推销员之死》还有哪些深意呢?

如今,距离这出戏在中国首次上演已经过了将近四十年,再读《推销员之死》又能给我们哪些启发呢?

在这最后一天的共读里,我们将深入戏剧文本,进一步解析人物、剧情背后的深意。

想要理解《推销员之死》,就不得不讨论这出悲剧的主人公——威利•洛曼。

威利勤奋工作了一辈子之后,反而没办法养活自己和家人,只能想方设法钻一点资本的空子,以自杀换取保险费。

在许多批评家看来,威利的死亡就象征着美国精神的破灭。这不仅仅是因为威利的人生似乎一直在不停地错过挣大钱的机会,而且,他心中的执念恰恰是美国精神的一种表现。

威利一直相信,只要有人格魅力和人脉,任何人都能获得成功。

他反复给儿子们灌输这样的信念,让孩子们觉得,只有在商业世界中获得地位和财富,才是真正的成就。

这些谆谆教诲都是威利多年来的成功经验。在“大萧条”来临前,像威利这样的推销员是美国商业社会中不可或缺的毛细血管。

那时,在美国市场上营业的通常是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的老板就像是霍华德或者查利这样的普通人,他们仅仅是拥有一份产业,手中的财富并没有比推销员们多太多。

想要占领更多市场,这些中小企业就需要像威利这样的推销员,日复一日地开着车,带着样品,把公司的品牌和产品尽可能地带到远方,拓展公司的影响力。

在公司创立的初始阶段,像威利这样有经验的老推销员就是最宝贵的财富。

威利自己也非常骄傲地宣称,他甚至能够自家公司的产品卖到国境边界。

威利对推销员这份工作的执着和骄傲却是大萧条前最后的辉煌。

随着商业社会的发展,许多中小企业被大公司吞并,公司的品牌效应藉由报纸、无线电、电视机足以传播到大洋彼岸,推销员所能够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少。

再加上经济危机来临时,多少中小企业濒临破产,推销员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时代的牺牲品。

被开除的威利看上去像是因为年事已高而被迫离开这个行业,其背后又何尝不是大时代的浪潮带来的风风雨雨呢?

在时代的巨浪面前,每一个普通人都是小小的一叶扁舟。

想要不被巨浪裹挟、掀翻,只有尽可能地抓好自己的缰绳与风帆。

米勒曾经说,威利最令人感动的一点在于,他是一个有信仰的人。

他真真切切地相信着推销员工作的荣耀,也相信着“美国梦”所代表着一切。

他坚定的信念影响了家里的每一个人,甚至膨胀成了一种幻象,让家里的所有人都跟着他沉浸在这种幻象之中。

就这点而言,威利不得不走向死亡的结局,确实可以看做“美国梦”在经济危机下不堪一击的直接表现。

但这并非全部。

威利的另一重不幸在于,他一直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人缘和人格魅力,归因于自己的推销员工作,却忽略了商业社会中的其他因素。

因此,米勒又在戏剧中准备了威利父子的对照组——查利和伯纳德——以此展示被威利忽略的一切。

查利是威利的朋友和邻居,他们相识已久。

威利一直暗暗地瞧不起查利和伯纳德,觉得他们人缘不好,不会来事儿。

然而,查利早就拥有了自己的公司,而伯纳德虽然看起来是个小书呆子,却凭着自己的努力好好读书,最终成为了一名杰出的律师。

查利和伯纳德父子俩踏实工作,勤劳肯干,与人为善,没有想着偷奸耍滑,更不会像威利一样,鼓励孩子偷东西,要求孩子不择手段地获取地位和财富,在商业社会中赢得一席之地。

查利父子的选择代表了“美国梦”的另一个版本。那是最早的美国精神——乘着“五月花号”来到美洲大陆的清教徒,他们崇尚禁欲主义,节俭、勤奋。

他们的勤劳并非是为了消费、奢侈、纵欲,而是以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对上帝的敬仰。换句话说,勤劳工作本身就是目的,所有财富都只是勤奋的附带品。

在故事结尾,比夫终于突破了威利制造的幻象。

他试图让父亲明白,自己并不是父亲想象中的体育明星,反而是一个小偷小摸的家伙。

比夫也不想在城市里赢得什么财富和地位。

他喜欢农场的工作,哪怕看起来没有那么体面,那也是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来的。

可惜,威利并没有听懂儿子的话,反而在自己的幻象中越走越远,最后选择了一条不归路。

这似乎也是米勒对“美国梦”的另一层反思:当梦想成为了执念,对于那些无法实现这个梦的人来说,“美国梦”不仅是希望的源泉,也可能变成毁灭的根源。

在上世纪80年代,阿瑟•米勒带着《推销员之死》来到中国。

演员在演绎这个作品时,尝试理解其中的亲情,也试图在改革开放的浪潮里,与威利信仰幻灭的心态共情。

如今,四十年过去了。“推销员”这个看似老土的字眼,已然改头换面,变成了“销售”。

而“销售”也不仅仅是一个岗位,而是一种技能。我们生活在一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无论一个人想做些什么,都需要有些销售的技巧,让自己能够在繁复多样的商业社会中脱颖而出。

和上世纪80年代的先辈比起来,我们似乎离威利更近。

新自由主义和优绩主义总是把所有的一切都归因于个人。

世界上的一切都应当被明码标价,用金钱来置换;而一个人贫困似乎都是源于他的不努力、不争气。但是,这是真的吗?

《推销员之死》里,老威利的一生道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真相。

有人曾经问过阿瑟•米勒,威利一直以来推销的是什么东西?米勒的回答则是:威利卖的是他自己。

在商业社会生活的老威利一无所有,不像农民有土地,也不像渔夫有大海,更不像公司老板一样,有自己的产业。

等到老了的时候,似乎只剩下一双干不动的手。这是商业社会的真相,但不应当是社会的全貌。
下周,我们将共读韩江的作品《素食者》。

《素食者》

2024年10月10日,瑞典学院公布了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韩江。
她是韩国乃至亚洲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

韩江曾直言:“我在写作时,经常会思考这些问题:人类的暴力能达到什么程度;如何界定理智和疯狂;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理解别人。我希望《素食者》可以回答我的这些问题。”

敬请期待下周的共读!


了解谷主麦家的读书计划

👉麦家:我要用20年时间,陪读者读完1000本名著

👉麦家:写在“家人”超百万之喜悦时


本周共读回顾

👉《推销员之死》①:只要世界上有舞台存在,他的剧作就会永垂不朽

👉《推销员之死》②:这是一个时代的终结,也是一个崭新时代的曙光

👉《推销员之死》③:孩子是镜子,照出父母的教育之路

👉《推销员之死》④:幻象是烧毁激情与希望的最后一把火

👉《推销员之死》⑤:你以为的爱,只是在互相伤害

👉《推销员之死》⑥:被压垮的中年人,该如何自救?

领读人 · 竹子

文学硕士,想要沟通中外文学,以及世界和平。

主播 ·童童

电台主播,于书香里共度美妙的晨读时光。



欢迎关注「麦家陪你读书」视频号,每周与你分享谷主麦家的读书感悟、文学思想、最新动态,一起读书、一起成长。


文案编辑:何佳丽
视频编辑:缪梦涵

运营:馬車夫斯基

图片:文中插图来自公共版权网站,非商用


 点击阅读原文,读书打卡每一天

麦家陪你读书
【麦家:我要用20年时间,陪人读完1000本名著】 每天15分钟,每周共读1本书,这里是一个拥有“百万”家人的读书平台。 读书就是回家,读书也是打开内心最便捷的方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