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七言律诗中勾勒三千年前巾帼英雄传奇,尽显诗歌艺术与历史底蕴一一赏析曹霞老师新作《妇好》

文摘   2025-01-02 19:29   河北  

于七言律诗中勾勒三千年前巾帼英雄传奇,尽显诗歌艺术与历史底蕴一一赏析曹霞老师新作《妇好》
文/刘生库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新的一年开始启程,每个人应该怀揣自己的梦想,向前奔波。我想,作为古稀老人的巾帼诗人曹霞老师的新年梦,应该是照顾好孩子和家人,保养好自己身体,多写诗写好诗,届时高高兴兴回国。这几天,儿子和媳妇带着自己的儿子和姑娘,也就是曹老师最爱的孙子和孙女,外出滑冰度假,曹老师正好从繁忙的家务中解脱出来,思维愈发敏捷,灵感源源不断。昨天写了一首《元旦抒怀》,今天又延续了她的百首巾帼英雄和革命先烈系列诗创作,尤其这首诗写的可是一位三千年前的巾帼英雄,包括我在内可能许多人都闻所未闻,毫不知晓。那么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英雄人物,下面读诗可知。

妇好(新韵)
曹霞2025-1-2
红颜原是女将军,八面威风初始闻。持钺西征斩羌鬼,挥师南下败边邻。
尤怜壮岁无端死,可幸英名万古存。何日殷墟难预定,七言先自敬中吟。


注:妇好[zǐ](别称:后母辛,生卒年不详),姓好,“妇”为亲属称谓,她是3000年前商王武丁之妻,是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女祭司。可惜三十三岁就去世了。仅在安阳殷墟出土的一万多件甲骨中提及她的就足足200多次,可见她在当时的知名度极高。


《妇好》一诗,宛如一把精巧的钥匙,开启了通往妇好传奇古今那波澜壮阔一生的大门,带领读者穿越时空,领略这位三千年前杰出女性的风采,同时也展现出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的首联“红颜原是女将军,八面威风初始闻”,起笔单刀直入地点明了妇好的双重身份——既是有着倾国容颜的女子,更是威风凛凛的女将军。一个“原是”,似有出人意料之感,打破了人们对古代女性固有柔弱形象的认知,让妇好这位巾帼英雄的形象跃然纸上。在遥远的商朝,女性能够冲破传统束缚,站在军事舞台的前沿,本身就是一件极具震撼力的事情。据甲骨文记载,妇好多次受命于商王武丁,参与军事行动,她的军事生涯就此拉开帷幕,而这“八面威风”也绝非虚言,她所展现出的军事才能在当时的商朝可谓是独树一帜,诗人用这样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初次勾勒出妇好不凡的形象,为全诗定下了豪迈的基调。

颔联“持钺西征斩羌鬼,挥师南下败边邻”,进一步深入到妇好的军事功绩之中,将其征战四方的英勇事迹具象化地呈现出来。“持钺”一词,看到妇好身披战甲,手持沉重的钺,站在军队前列,目光坚毅地望向远方的战场。钺在古代不仅是一种兵器,更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妇好能持钺作战,足见其在军事行动中的主导地位。她西征羌方,那是一场残酷艰难的战斗,羌方在当时是商朝边境势力强大,时常侵扰边境的强敌,妇好毫不畏惧,率领军队冲锋陷阵,将敌人打得落花流水,“斩羌鬼”虽带有文学性的夸张表述,但却生动地体现出战斗的激烈以及妇好的勇猛无敌。南下之战同样如此,她指挥若定,让周边那些妄图侵犯商朝的邻国一一败北,捍卫了商朝的疆土与尊严。据考古研究以及对甲骨文的解读,妇好参与的这些军事行动对于商朝的稳定和版图的巩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她的军事胜利使得商朝在一段时期内得以安宁,周边的势力也不敢轻易来犯,诗人精准地选取了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征战方向,高度浓缩地展现了妇好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和非凡的战斗力。

颈联“尤怜壮岁无端死,可幸英名万古存”,笔锋一转,从对妇好辉煌战绩的描绘,转入到对其命运的感慨。三十三岁,本应是风华正茂、继续大展宏图的年纪,然而妇好却英年早逝,这无疑是令人惋惜的。“无端”二字,更增添了命运弄人的无奈之感,她的离去对于商朝来说是巨大的损失,对于后世而言,也是一种遗憾,人们可以遐想,若她能有更长的寿命,或许还能创造更多的传奇。但好在历史没有将她遗忘,尽管岁月悠悠,她的英名却通过甲骨文的记载,通过一代又一代的传颂,永远地留存了下来。仅在安阳殷墟出土的一万多件甲骨中,提及她的就多达200多次,这足以证明她在当时的影响力以及在商朝历史中的重要地位,诗人在表达惋惜的同时,也欣慰于她的名字能够穿越千古,依旧被后世铭记,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诗歌的层次更加丰富,也让读者在为妇好命运叹息之余,感受到历史的公正与传承的力量。

尾联“何日殷墟难预定,七言先自敬中吟”,则有一种对历史的敬畏和对妇好缅怀的延续之感。殷墟作为承载着商朝众多历史记忆的地方,那里埋藏着无数关于妇好以及那个时代的秘密,虽然不知道何时能够将殷墟所蕴含的所有故事都完全挖掘知晓,但诗人选择先用这首七言诗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敬意,在吟诵之间,仿佛与三千年前的妇好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这种以诗寄情、以诗敬史的做法,让整首诗不仅仅是对妇好个人的歌颂,更是对整个商朝历史文化的一种尊重与传承,彰显出诗歌在历史文化传播中的独特价值。


从诗歌的形式上来看,这首诗采用七言律诗的体裁,格律严谨,韵律和谐。每一句都符合平仄规则,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韵之美,让诗歌在传达深厚情感和丰富内容的同时,也具备了很高的艺术欣赏性。对仗工整也是一大亮点,颔联和颈联的对仗,无论是词性还是意境,都相得益彰。“持钺西征”对“挥师南下”,方位词与动词的搭配,精准地展现出不同的作战方向和军事行动;“斩羌鬼”对“败边邻”,则体现出战斗结果的胜利,生动形象且极具表现力;“尤怜”与“可幸”相对,情感上的转折在对仗中自然流露,使得诗歌的行文逻辑更加紧密,也增强了诗歌的整体美感。


在史料运用方面,诗人巧妙地将妇好的诸多史实融入诗句之中,却又不让人觉得生硬堆砌。从她的身份——商王武丁之妻,到她的军事统帅地位,再到她的具体征战事迹以及在殷墟甲骨文中的高频出现,这些历史元素都成为了诗歌的血肉,支撑起整首诗的骨架,让诗歌既有文学性的表达,又有坚实的历史依据,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对妇好以及商朝的那段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达到了以诗传史的效果。


总而言之,曹霞的《妇好》一诗,无论是从内容的深度与广度,还是从诗歌的形式与艺术表现力来看,都堪称佳作。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历史题材诗歌的宝库之中,用精妙的文字、充沛的情感以及严谨的结构,为我们展现了妇好这位千古传奇女性的一生,让我们在千年之后,依然能感受到她的英姿与风范,也让我们对那段古老的历史产生更深的敬意与探究的欲望。

 最新文章